财务数据对比(年度) - 2023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6069,2022年为4863[2] - 2022年来自外界客户收益总计20.0168亿港元,2023年为23.77亿港元[11][22] - 2022年年内溢利为5179,2023年为5381[11][22] - 2022年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5.5799亿港元,2023年相关数据未完整呈现[27] - 2022年总负债为4.22447亿港元,2023年相关数据未完整呈现[27] - 2023年主要地区市场收益总计23.77亿港元,2022年为20.0168亿港元[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收益为237700千港元,2022年为200168千港元,同比增长18.75%[33]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收益为62489千港元,2022年为36584千港元,同比增长70.79%[33] - 2023年其他来源收益为175211千港元,2022年为163584千港元,同比增长7.10%[33]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3264千港元,2022年为6145千港元,同比下降46.88%[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计327941千港元,2022年为297548千港元,同比增长10.21%[3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62380千港元,2022年为53603千港元,同比增长16.37%[5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5245千港元,2022年为66169千港元,同比下降16.51%[37] - 2023年按摊销成本列账的金融负债利息开支为10951千港元,2022年为10467千港元,同比增长4.62%[36]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相关核数师酬金等各项成本费用有不同变化,如核数师酬金从2022年的1205千港元降至2023年的970千港元[6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7123千港元,2022年为447千港元[68] - 2023年末账面价值为412千港元,年初为1511千港元,摊销1099千港元[72][73][74] - 2023年溢利为5381千港元,2022年为5179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2023年为0.51港仙,2022年为0.49港仙[75] - 2023年发展中物业总计137212千港元,2022年为133630千港元[76] - 2023年已确认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846000港元,2022年约为646000港元[80]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83806千港元,2022年为77613千港元[82] - 2023年总债务为216235千港元,总权益为143168千港元,总债务对总权益比率为1.5;2022年总债务为214014千港元,总权益为137099千港元,比率为1.6[99] - 2023年来自机械销售的收益约15800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3.3%[100] - 2023年来自服务收入的收益约44600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2.3%[101] - 2023年集团收益约2.377亿港元,溢利约540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2.002亿港元和约520万港元[118] - 2023年机械租赁收入约1.752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7.1%;备件销售约2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2%[119][120] - 香港分部2023年收益约796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111.5%;新加坡分部2023年收益约1.169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9%;中国分部2023年收益约412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5.2%[121][12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88亿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8.8%[10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增加至约1.432亿港元,2022年约为1.371亿港元[108] - 2023年集团收购厂房及设备斥资约1.115亿港元,2022年约为7400万港元[11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减至1.5,2022年为1.6[111] - 2023年财政年度,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约33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46.9%;财务费用约110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6%[127][12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420万港元,2022年约为3840万港元[12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6290万港元,2022年约为7410万港元[14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就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供作销售的发展中物业资本承担总额分别约5160万港元及980万港元,2022年分别约4940万港元及750万港元[15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新加坡及中国共聘有110名雇员,2022年为102名[153] - 2023年股本为10,600千港元,储备为132,568千港元;2022年股本为10,600千港元,储备为126,499千港元[169]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121,840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43,168千港元;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86,423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37,099千港元[172]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51港仙,2022年为0.49港仙[171]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香港利息收入为0,新加坡为0,中国为4千港元,总计4千港元[182]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香港利息开支为(2,113)千港元,新加坡为(1,959)千港元,中国为(2,729)千港元,总计(6,801)千港元[182]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香港非金融资产折旧为(17,497)千港元,新加坡为(28,621)千港元,中国为(8,028)千港元,总计(54,146)千港元[182]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香港无形资产摊销为(274)千港元,中国为(825)千港元,总计(1,099)千港元[182] - 2023年建筑设备业务香港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2,229千港元,总计2,229千港元[18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内蓉置弄流动分部资产为74011千港元[1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587776千港元,绝对资产为588442千港元[1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负债总计332660千港元,绝对负债为445274千港元[18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87957千港元,较2022年的206043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为139572千港元,较2022年的89994千港元有所上升[194] - 2023年无形资产为4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511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2023年发展中物业为137212千港元,较2022年的133630千港元有所上升[19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2380千港元,较2022年的53603千港元有所上升[19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4228千港元,较2022年的38442千港元有所下降[194] - 2023年权益总额为143168千港元,较2022年的137099千港元有所上升[195] 特定时间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6293.3万港元,累计亏损约为3.63351亿港元[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1.54432亿港元,其中即期借款约为1.35231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22.8万港元[6] 贷款信息 - 2024年3月集团从第三方获得1.2亿港元贷款额度,固定年利率8%,贷款提取日期后24个月内到期[7] 准则影响 - 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20][21] 客户收益贡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来自一名外界客户的收益占集团总收益的10%或以上,该客户A在2023年贡献收益34228千港元[30][58]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70] - 董事会决定2023年不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126] 证券交易情况 - 2023财年公司未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公司或附属公司未买卖有关证券[139]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董事会认为公司2023年度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56]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规管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全体董事确认2023财政年度遵守规定标准[159] 财务报表审核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3年度综合财务报表[159] - 独立核数师同意集团2023财政年度业绩公告数据与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出核证[159] 行业环境 - 香港2024 - 2025年度公营房屋觅得土地建约30.8万个单位,2024年起5年内私宅年均落成超19000个,未来3 - 4年一手私宅潜在供应约10.9万个[155]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将继续投资新加坡,在当地建筑业活跃环境中寻找商机[137] 股东大会安排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5月28日举行,5月23日至2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160] 业绩及年报发布 - 公司刊发2023年度业绩及2023年年报[161]
佳兆业资本(0093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