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洪桥集团(08137) - 2023 - 中期财报
洪桥集团洪桥集团(HK:08137)2023-08-14 16:51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7,76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367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48,3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264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9,4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103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7,9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758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7,9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758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之汇兑收益为239,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77,457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扣除税项为238,57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479,225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10,643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513,983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4,4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815千港元[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25港仙,2022年同期为0.34港仙[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922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7256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 824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08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11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22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净额为1984千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4470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85755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87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621千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41386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9179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2448.1万港元及3875.9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281.5万港元及8962.1万港元[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以公平值计量之股本工具结余为126.1万港元,2022年为495.4万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6870.7万港元,2022年为7827.7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以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为6173.1万港元,2022年为8218.5万港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票据为7860.2万港元,2022年为7173.2万港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3645亿港元,年利率4.9%,2022年为1.49027亿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已签约但未拨备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1113亿港元,2022年为8.4177亿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营业收入1.35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20万港元增加超260%[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88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8960万港元[62][65] - 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团行政开支增加约5900万港元或37.7%[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确认财务成本约49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10万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结余为1.44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55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3.0%,2022年12月31日为3.2%[65] 公司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5114693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085425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9268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28775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2710394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389134千港元,流动资产净值为60359千港元[7] - 2023年6月30日可申报分部资产为8,056,4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400,222千港元;可申报分部负债为581,3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965千港元[17]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中香港为7,1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651千港元;中国为63,3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9,960千港元;法国为139,3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6,494千港元;巴西为7,553,6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859,925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4188.4万港元,较年初减少373万港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非上市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为1.10922亿港元,应占收购后亏损及其他全面亏损为1.05552亿港元,应占资产净值为537万港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或然代价负债为1.1279亿港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43]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上市股份资产为126.1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上市股份资产为6173.1万港元[43]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上市股份资产为495.4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的上市股份资产为8218.5万港元[43]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锂电池销售收益为101,3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614千港元[12] - 2023年上半年可申报分部收益为135,9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232千港元;可申报分部亏损为20,7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869千港元[15][16][17] - 2023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外界客户收益为9,7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265千港元;来自英国的为98,83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967千港元;来自法国的为27,307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收益[18] - 浙江锂离子电池厂贡献集团约78.1%的营业收入,网约车服务占20.1%,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服务占1.8%[63] - 截至2023年6月,Caocao拥有约50万名下载应用程式的用户及15万名注册用户,已确认营业收入约2730万港元,确认亏损约2200万港元[63] - 到2023年6月,GETI拥有448个换电站及286名套餐用户,已确认营业收入约24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260万港元[63] - 到2023年6月,GETI拥有448个换电站(2022年12月:448个)及286名套餐用户(2022年12月:960名)[67] 其他财务收支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2,38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80千港元;政府补助金为1,22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778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账之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19,35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378千港元;汇兑收益为6,8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1,763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五年内全数偿还借款之利息为3,5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913千港元;租赁负债之财务成本为4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62千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7,35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1,136千港元;折旧及摊销为14,40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68千港元[17][22] 股息与股份相关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股息[25] - 2015年6月完成配售7.54亿股新股份及认购4.46亿股本公司新股份,收到所得款项净额合共13.36亿港元[69] - 2016年4月,5.4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自新能源相关项目重新分配并授出贷款[69] - 2020年2月,467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至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69] - 2023年6月30日,配售及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13.36亿港元已悉数动用[70] 公司业务布局与项目情况 - 公司持有山东衡远24.5%(间接)股权,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生产及销售[31] - 公司持股52%的浙江衡远新能源占地约13万平方米,厂房设计最大年产能约200万千瓦时三元锂离子电池[48] - 公司拥有24.5%权益的山东衡远新能源生产厂房占地约13万平方米,现有年产能为磷酸铁锂离子电池15万千瓦时或三元锂离子电池22.5万千瓦时[49] - 截至2023年6月,公司收购控股权益的吉行国际旗下Caocao网约车服务分别有约50万名已下载应用程式的用户及15万名注册用户[50] - 2023年6月,GETI拥有448个换电站及286名套餐用户[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巴西铁矿石项目累计提供资金8085万美元,连同收购代价款7842万美元,累计已投资约1.5927亿美元[52] - 八号区块项目已探明及推定储量分别为35.83亿吨(16.63%)及15.56亿吨(16.05%)[52] - 八号区块项目每年干基铁精粉产量达2750万吨,前十八年产出铁精粉平均品位为66.2%[52] - 预期8号区块项目总投资30.1亿美元,前十八年每噸铁精粉营运成本约18.9美元,之后升至约24.4美元;预期FOB离岸成本前十八年约为每噸32.2美元,之后升至每噸37.7美元[53] - 2022年5月10日及11日,八号区块项目举行两次公开听证会,约1150人登记并出席[55] - 2023年4月6日,公司拟以约3.5亿美元总代价,取得珠峰香港约38.75%的权益,西藏珠峰持有另外61.25%权益[58] - 公司拟额外提供最高不超6亿美元的计息资金用于安赫莱斯锂盐湖项目建设及运营,项目投产后盈利或产品在珠峰香港分别以50.1%及49.9%的比例分配[58] - 西藏珠峰授予公司自意向书签署之日起4.5个月的排他期[59] - 安赫莱斯双盐湖项目锂资源量为205万吨碳酸锂当量,锂钾公司正筹建5万吨碳酸锂当量项目,总投资约7亿美元,每吨碳酸锂成本约5000美元[60] - 阿里扎罗双盐湖项目资源量可能达1000万吨锂当量以上,托萨公司正准备实施详细勘探并筹建年产10万吨碳酸锂当量项目[61] - 公司附属公司浙江衡远预计偿还政府补助金约1.34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45亿港元)[37] - 公司承诺因收购SAM向卖方支付最高6000万美元或然额外款项及有条件矿区生产款项[40] - 收购SAM总代价为3.9亿美元,分五期支付,集团不再需缴付第三、四及五期合共3.15亿美元分期付款[72] 行业市场情况 - 中国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占超90%的市场份额,公司产能较低致订单少、成本高[47]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0万辆,占新车销售总量约25.6%,预计2025年将达500万辆,占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66] - PHEV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20%,超一半总销量来自单一电池制造商[6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242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328名),截至该日止期间雇员薪酬为4460万港元[71]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贸学初持股80,399,189股,持股百分比0.82%;刘伟持股9,002,000股,持股百分比0.09%;燕卫民持股30,000,000股,持股百分比0.30%;陈振伟持股1,000,000股,持股百分比0.01%[74] - 2023年1月12日,吉利集团有条件同意从贺学初和李星星收购目标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合共68.86%[86] - 买卖协议完成后,要约人及一致行动人士拥有公司约62.40%权益,要约价为每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