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桥集团(08137)

搜索文档
洪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3256.2万港元 同比减少23.35%
智通财经· 2025-08-29 00:13
业绩表现 - 收益1548.7万港元 同比减少66.3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256.2万港元 同比收窄23.35% [1] - 每股亏损0.27港仙 [1]
洪桥集团(0813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0: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66.4%至1548.7万港元(2024年:4605.4万港元)[5] - 锂电池销售收入为11,6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4,666千港元下降74%[14] - 电池测试服务收入为3,88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388千港元增长180%[14] - 网约车服务及相关收入为6,89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5,393千港元下降73%[14] - 锂电池生产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605.4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8.7万港元,降幅达66.4%[1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550万港元,同比下降66.4%[78] - 锂离子电池分部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550万港元,同比下降66.4%[64] - 网约车业务Caocao 2025年上半年收益690万港元,同比下降72.8%[66] - 已终止经营业务(网约车)在出售前实现收益689.9万港元,同比下降72.8%[31]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180万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3940万港元亏损减少19.3%[83]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43,14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53,123千港元减少18.8%[9] - 公司总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444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2427.7万港元,增幅达68.1%[16] - 持续业务期内亏损为4009.2万港元(2024年:4438.5万港元)[5]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305.4万港元(2024年:873.8万港元)[5] - 期内总亏损4314.6万港元(2024年:5312.3万港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4010万港元(不含终止经营业务),同比收窄[79] - 锂离子电池分部2025年上半年亏损1750万港元,同比亏损扩大66.7%[65] - 锂电池生产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045.3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749.9万港元,增幅达67.4%[16] - 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7.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2649.2万港元(2024年:2625.5万港元)[5] - 财务成本320.2万港元(2024年:369.0万港元)[5] - 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96.1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8.3万港元,降幅27.8%[21] - 持续业务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74.2万港元,同比下降1.0%[22] - 已终止经营业务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30.4万港元,同比大幅下降72.5%[22]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雇员薪酬支出为1330万港元,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2880万港元下降53.8%[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池业务收益下降66.4%,主要因客户订单减少及重卡电池销售不佳[79] - 浙江衡远新能源年产能为2000000千瓦时三元锂电池[59] - 浙江衡远新能源首条生产线产能为500000千瓦时[59] - 山东衡远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年产能为150000千瓦时[61] - 山东衡远新能源三元锂电池年产能为225000千瓦时[61] - 公司累计向巴西铁矿石项目SAM投资8390万美元[70] - SAM项目总探明储量35.83亿吨(占比16.63%),推定储量15.56亿吨(占比16.05%)[70] - SAM项目预期总投资35.5亿美元[71] - 铁精粉首18年运营成本为每吨18.5美元,后期升至每吨23.8美元[72] - FOB离岸成本首18年为每吨31.8美元,后期升至每吨37.1美元[72] - 项目规划年产能2750万吨优质球团粉(铁含量66.2%)[72] - 巴西铁矿环评工作积极推进,矿石贸易业务预计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开始贡献收入[89] - 计划于2026年7月提交新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RIMA)[76] - 目标于2027年取得初步环境牌照(LP)[76] - 公司完成对Lotus Fortune收购,间接持有Lotus Brasil管道公司100%股权[76] - 公司于2025年8月8日与东方亿林实业订立战略合作备忘录探索林木资产金融化[100] - 吉利科技集团持有广西省百色市铝土矿采矿权,年产能为200万吨铝土矿[126]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86.8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48.7万港元,增幅达56.9%[18] - 英国市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618.6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港元[18] - 公司业务覆盖香港、中国、法国及巴西,涉及港元、人民币、欧元、巴西雷亚尔及美元多种货币[85] - 巴西附属公司适用34%企业所得税率[23]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率[24] - 法国附属公司适用25%企业所得税率[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26]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依赖现有内部监控系统及外部核数师沟通[91] - 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兼任,认为该安排有利于提升管治效率[91]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股份获得融资376,000千港元[9] - 通过认购47亿股股份(每股0.08港元)获得净款项约3.75亿港元[83]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376,000,000港元,净额约为375,000,000港元[97] - 认购款项净额中357,000,000港元尚未动用,已动用18,000,000港元[99] - 巴西铁矿石项目开发已动用8.2百万港元认购款项,剩余198.9百万港元未动用[99] - 香港总部营运资金已动用9.8百万港元认购款项,剩余33.8百万港元未动用[99] - 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营运资金25,000,000港元认购款项尚未动用[99] - 矿产相关项目投资99,300,000港元认购款项全部未动用[99] - 公司完成向控股股东洪桥资本及主席徐志豪配发4,700,000,000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08港元[96] - 资本负债比率由二零二四年底的3.0%下降至二零二五年六月的2.2%[84] - 公司偿还借款9,866千港元并支付借款利息3,202千港元[10] - 银行借款本金约9850万港元,年利率3.5%-3.6%[82] - 银行贷款余额9.8513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30日),年利率3.5%-3.6%[4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大幅增至41.098亿港元,较期初6.578亿港元增长524.9%[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410,975千港元,较期初65,784千港元增长525%[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底的359.1万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的3.64亿港元,增长超100倍[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从二零二四年底的658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4.11亿港元,增幅达524.6%[83] - 勘探及评估资产显著增加至61.899亿港元,较期初53.678亿港元增长15.3%[7] - 公司总资产净值达到43.839亿港元,较期初35.139亿港元增长24.7%[8] - 递延税项负债增至19.826亿港元,较期初17.063亿港元增长16.2%[8] - 流动负债从1.546亿港元下降至1.285亿港元,降幅16.9%[7] - 存货增加至2351万港元,较期初1034万港元增长127.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2821万港元,较期初5682万港元下降50.4%[7] - 应付款项及票据维持在3538万港元,较期初3850万港元下降8.1%[7] - 非流动负债增至22.692亿港元,较期初20.188亿港元增长12.4%[8] - 公司权益储备增至44.227亿港元,较期初35.494亿港元增长24.6%[8] - 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7.5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3.67亿港元,减少5.8%[16] - 使用权资产从3459.5万港元增至3538.5万港元,主要因租赁修订增加98.2万港元及汇率影响增加89.8万港元[38] - 应收账款总额从3738.7万港元锐减至1058.2万港元,下降71.7%,其中91-180天账期金额从1919.8万港元降至278.2万港元[39][41] - 上市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从4937.3万港元降至3599.7万港元,主要因香港上市投资从4926.1万港元降至3589万港元[42] - 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从3850万港元降至3538.3万港元,其中应付票据从1452万港元减少至990.2万港元[44] - 超过180天账期的应付账款从1116.5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42.5万港元,下降78.3%[44] - 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准备从79.4万港元减少至37.5万港元,降幅52.8%[39] - 联营公司山东衡远新能源权益应占资产净值从581万港元降至550万港元,减少5.3%[37] - 联营公司应占亏损从89万港元略减至88万港元,同时其他全面收益从盈利16.9万港元转为亏损22万港元[37] 每股数据 - 基本每股亏损0.27港仙(2024年:0.44港仙)[6] - 持续业务基本每股亏损0.26港仙(2024年:0.41港仙)[6] - 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每股亏损0.01港仙(2024年:0.03港仙)[6]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增至12.296亿股,同比增长26.3%[28] - 持续业务基本每股亏损收窄至0.26港元,同比改善19.3%[28]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收窄至764万港元,同比大幅下降75.4%[28] 汇兑影响 - 汇兑差额收益5.34563亿港元(2024年:亏损6.57377亿港元)[6] - 货币换算带来其他全面收益534,563千港元,显著改善汇兑储备[9] - 出售附属公司导致累计汇兑储备重新分类至损益180.3万港元[51][52] 现金流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94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8,382千港元改善46%[10]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出5,253千港元,主要由于购买勘探及评估资产9,516千港元[10] 关联方交易和协议 - 与浙江吉利订立的销售框架协议期限为2023年10月23日至2026年10月22日[117] - 2023年销售协议项下付款期限为收到发票后75天内以现金支付[118] - 2023年销售协议年度上限:2023年10月23日至12月31日期间为5000万元人民币,2024年度为2.35亿元人民币,2025年度为1.55亿元人民币,2026年1月1日至10月22日期间为9700万元人民币[119] - 与浙江耀宁科技集团签订的购买框架协议涉及锂离子电池、模组及相关产品采购[120] - 购买框架协议项下付款期限为收到发票后60天内以现金支付[123] - 购买框架协议年度上限:2023年9月11日至12月31日期间为4200万元人民币,2024年度为1.03亿元人民币,2025年度为1.29亿元人民币,2026年1月1日至9月10日期间为7200万元人民币[124] - 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期限为2025年1月27日至2027年12月31日[127] - 铝土矿采购付款条款要求交付前5日以现金预付,预付款仅覆盖当批交付产品数量[127] - 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2025年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00,000千元[130] - 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2026年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70,000千元[130] - 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2027年年度上限为人民币370,000千元[13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框架协议下销售额约为人民币900,000元[130] - 2025年上半年购买框架协议下购买额约为人民币10,900,000元[130] - 2025年上半年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下无采购交易[131] - 公司于2025年3月17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铝土矿采购框架协议决议案[129] 投资和金融工具 - 透过损益以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75.9万港元收益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1337.6万港元亏损[21] - 裕兴科技持股351,867,200股,占其总股本14.14%[77] - 裕兴科技股价在2025年上半年下跌27.1%,导致金融资产亏损1340万港元[81] - 应付或然代价最高总额为6000万美元[53] - 应付或然代价公平值负债为117471千港元[56][58] - 上市股份金融资产公平值总额为36006千港元[56] - 等级3金融工具公平值计量基于不可观察参数[5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李书福持有9.85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67.70%[114] - 洪桥资本有限公司持有78.49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53.93%[114]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8.50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2.72%[114]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5.545亿股[114] - 董事徐志豪持有422,000,000股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为2.90%[94] - 刘伟先生于2025年4月1日退任执行董事[138] - 燕卫民先生于2025年6月23日退任非执行董事[138] - 王纪伟博士、王宝刚先生、黄永忠先生于2025年6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8] - 雇员人数从二零二四年六月的193人减少至101人,降幅达47.7%[86] 购股权计划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985,453,360股,占已发行股本10%[10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无任何购股权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107]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不得超过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08] - 购股权行使价最低不得低于要约日期收市价、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10][113]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2022年5月26日至2032年5月25日[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尚未行使之购股权[112] 终止经营和出售业务 - 吉行国际35.56%股权以人民币1元对价出售给关联方[68] - 出售吉行国际35.56%股权现金对价为1元人民币,产生负债净额253万港元[50][51] - 客户A1贡献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883.6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0港元[20] - 出售山东衡远新能源24.5%股权代价为人民币9290000元[62] - 转让山东衡远新能源债务总额为人民币24526800元[63] 政府补助和税务事项 - 浙江衡远需偿还政府补助金总额约2.084亿元人民币,可扣除金额最高不超过该金额[45] - 浙江衡远已偿还政府贷款本金1亿元人民币(2022年12月)[45] - 公司确认预期偿还补助金责任拨备约1.342亿元人民币(2022及2023年度损益)[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计拨备增至约1.441亿元人民币[45] - 浙江衡远分期偿还补助金计划:2024年7月偿还3410万元,2025年末前偿还3000万元,2026-2027年各偿还4000万元[46] - 未偿还余额按年利率2.00%计息(2025-2027年)[46] - 2024年度确认新增拨备990万元人民币(因协议条款调整)[47]
洪桥集团(0813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8 16:57
洪橋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 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 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137) 黃永忠先生 董事會會議通告 洪橋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公司董事會會議將於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以審閱及批准(其中包括)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 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中期業績。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包括: 執行董事: 徐志豪先生(主席及行政總裁) 許兵先生 陳聖杰先生 顧文婷女士 獨立非執行董事: 王紀偉博士 王寶剛先生 代表董事會 洪橋集團有限公司 徐志豪 主席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八日 本公告的資料乃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本公司的資料。本公司 的董事(「董事」)願就本公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 認就彼等所知及所信,本公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沒有誤導或欺詐成份,且並無遺漏 任何事項, ...
港股锂矿股走强 天齐锂业涨超1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1 09:45
锂电行业股价表现 - 天齐锂业(09696 HK)股价上涨11 41% [1] - 赣锋锂业(01772 HK)股价上涨9 89% [1] - 洪桥集团(08137 HK)股价上涨7 02% [1] - 比亚迪电子(00285 HK)股价上涨4 34% [1] 宁德时代项目动态 - 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于8月9日到期后暂停开采作业 [1] - 公司正在按规定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手续 [1]
洪桥集团布局RWA新赛道 联手东方亿林构建“林木+金融+区块链”生态
智通财经· 2025-08-08 22:29
战略合作备忘录 - 公司与东方亿林实业有限公司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备忘录 [1] - 东方亿林为中国注册成立的林木资产数字化综合运营商 [1] - 合作以海南黄花梨活立木为底层资产 [1] 合作内容 - 共同探索珍贵林木资产金融化路径 [1] - 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生态产业资本化、生态资本产品化、生态产品市场化 [1] - 结合RWA、稳定币、合规数字货币发行趋势构建"珍贵林木产业资源+金融+区块链"绿色经济闭环 [1] 行业影响 - 赋能珍贵林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1] -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激活千亿级林权交易市场 [1] - 打造中国林权制度改革标杆案例 [1] - 为中国农林经济新形态奠定基础 [1] - 促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1] 公司战略 - 公司专注于资源领域业务模式 [1] - 致力于寻找具备抗跌性及稳定性的投资机会 [1] - 海南黄花梨为世界五大名木之首,具备稀缺性、成长性、高价值属性 [1] - 合作契合公司探索潜在业务发展模式及战略部署要求 [1]
洪桥集团(08137)布局RWA新赛道 联手东方亿林构建“林木+金融+区块链”生态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22:27
战略合作备忘录 - 公司与东方亿林实业有限公司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以海南黄花梨活立木为底层资产的金融化路径 [1] - 合作方向包括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资本化、产品化和市场化,结合RWA、稳定币及合规数字货币发行趋势构建"珍贵林木产业+金融+区块链"闭环 [1] - 合作目标为激活千亿级林权交易市场,打造中国林权制度改革标杆案例,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1] 业务协同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专注于资源领域投资,海南黄花梨因其稀缺性、成长性及高价值属性符合集团抗跌性及稳定性投资标准 [1] - 合作契合公司探索潜在业务模式及战略部署需求,旨在赋能传统珍贵林木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 行业影响 - 合作拟通过数字化运营及金融工具创新,为中国农林经济新形态的形成奠定基础 [1] - 项目定位为世界五大名木之首的海南黄花梨资产,凸显其在林木资产中的高端市场地位 [1]
洪桥集团(08137) - 自愿性公告 - 战略合作备忘录
2025-08-08 22:11
香 港 交易 及 結 算 所 有限 公 司 及 香港 聯 合 交 易 所有 限 公 司 對 本公 告 之 內 容概 不 負 責, 對 其 準 確 性或 完 整 性 亦不 發 表 任 何 聲明 , 並 明 確 表示 概 不 就 因本 公 告 全部 或 任 何 部 份內 容 而 產 生或 因 倚 賴 該 等內 容 而 引 致 之任 何 損 失 承擔 任何責任。 洪 橋 集 團 有 限 公 司 (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137) 賦能傳統產業 — 珍貴林木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 發 展 ,激 活 千 億 級 林權 交 易 市 場, 打 造 中 國 林權 制 度 改 革 標杆 案 例 , 為中 國農林經濟新形態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促進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建議合作的原因及裨益 本 集 團專 注 於 資 源 領域 的 業 務 模式 , 致 力 於 尋找 具 備 抗 跌 性及 穩 定 性 的投 資 機 會。 海 南 黃 花 梨是 世 界 五 大名 木 之 首 , 具備 的 稀 缺 性 、成 長 性 、 高價 值屬性。建議合作契合本集團探索潛在的業務發展模式及戰略佈署要求。 一般 ...
洪桥集团(0813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7:41
股份情况 - 上月底和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000股,面值0.001 HKD,法定/注册股本均为1,000,000,000 HKD[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均为14,554,533,606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均为14,554,533,606股[2] 期权相关 - 上月底和本月底股份期权数目均为0,本月内因此发行新股和转让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3] - 本月内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 HKD[3] 股份增减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普通股[5]
洪桥集团(0813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07:3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持续业务收益为126,112千港元,2023年为226,96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持续业务毛利为34,392千港元,2023年为50,660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持续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22,962千港元,2023年为158,81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持续业务本年度亏损为441,345千港元,2023年为158,81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年度亏损为0千港元,2023年为8,309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441,345千港元,2023年为167,120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业务亏损为412,879千港元,2023年为98,210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持续业务亏损为28,466千港元,2023年为60,601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亏损为1,039,704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403,675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481,049千港元,2023年为收益236,555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收益(亏损)为 - 1449914千港元,2023年为293857千港元[8] - 2024年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基本每股亏损为 - 4.23分,2023年为 - 1.09分[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465255千港元,2023年为7600756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22166千港元,2023年为355326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54630千港元,2023年为309795千港元[9]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67536千港元,2023年为45531千港元[9] - 2024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5532791千港元,2023年为7646287千港元[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2018843千港元,2023年为2672308千港元[1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513948千港元,2023年为4973979千港元[10] - 2024年总权益为3513948千港元,2023年为4973979千港元[10] - 2024年锂电池销售收益74,591千港元,2023年为158,045千港元[24] - 2024年电池测试服务收入2,953千港元,2023年为15,870千港元[24] - 2024年平台服务及乘车服务收入25,648千港元,2023年为40,133千港元[24] - 2024年广告及相关收入5,214千港元,2023年为1,364千港元[24] - 2024年客户合约之收益108,406千港元,2023年为215,412千港元[24] - 2024年汽车租金收入17,706千港元,2023年为11,549千港元[24] - 2024年持续业务收益126,112千港元,2023年为226,961千港元[24] - 持续业务银行利息收入2024年为2764千港元,2023年为3718千港元;政府补助金2024年为4157千港元,2023年为3137千港元;杂项收入2024年为10889千港元,2023年为17056千港元[31] - 持续业务租赁修订亏损2024年为1845千港元,2023年为0;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2024年为34千港元,2023年亏损411千港元[31] - 持续业务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之收益净额2024年为5245千港元,2023年亏损36649千港元[31] - 持续业务核数师酬金2024年为1539千港元,2023年为2794千港元;存货成本2024年为52141千港元,2023年为117357千港元[32] - 持续业务研发成本2024年为8032千港元,2023年为20126千港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2024年为24306千港元,2023年为130千港元[32] - 持续业务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2024年为534169千港元,2023年为0;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024年为16298千港元,2023年为62621千港元[32] - 持续业务所得税抵免中,即期税项2024年和2023年均为0,递延税项2024年为181617千港元,2023年为0[33]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9755329千股,2023年为9737776千股;亏损2024年为412879千港元,2023年为106519千港元[37][3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412,879,000港元,2023年为106,519,000港元[39] - 2024年勘探及评估资产成本年初为7,467,157,000港元,年末为5,901,950,000港元;2023年年初为6,859,393,000港元,年末为7,467,157,000港元[40] - 2024年勘探及评估资产减值亏损为534,169,000港元,2023年无减值亏损[40][42] - 2024年铁精粉价格为每吨127美元,2023年为每吨148美元[44] - 2024年资本开支为35.51亿美元,2023年为32.54亿美元[44] - 2024年贴现率为25.10%,2023年为26.14%[44] - 2024年应收账款总额37,217千港元,较2023年的37,174千港元略有增加;应收账款净额36,423千港元,较2023年的36,801千港元有所减少[45] - 2024年应收票据170千港元,较2023年的1,789千港元大幅减少[45] - 2024年按金9,581千港元,较2023年的11,978千港元减少;应收增值税7,150千港元,较2023年的5,807千港元增加[46] - 2024年其他应收款1,058千港元,较2023年的5,993千港元大幅减少;预付款2,017千港元,较2023年的2,497千港元减少[46] - 2024年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2,104千港元,较2023年的25,955千港元大幅减少;亏损拨备24,747千港元,较2023年的896千港元大幅增加[46][47] - 2024年上市股本投资市值49,373千港元,较2023年的44,128千港元增加;集团持有一间香港上市公司14.14%股权,与2023年相同[49] - 2024年应付账款23,980千港元,较2023年的40,979千港元减少;应付票据14,520千港元,较2023年的31,065千港元减少[51] - 2024年拨备119,052千港元,较2023年的147,690千港元减少;其他应付款40,888千港元,较2023年的44,734千港元减少[52] - 2024年预提费用3,263千港元,较2023年的2,756千港元增加;已收按金11,027千港元,较2023年的18,805千港元减少[52] - 2024年应付股东款项2,412千港元,2023年为0;非流动负债85,137千港元,2023年为0[52] - 2024年银行贷款1.05357亿港元(2023年:1.28951亿港元),按年利率4.45%(2023年:4.55%)计息[57] - 截至2024年止年度,锂离子电池分部收益约77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55.4%,亏损约1400万港元[62][63] - 截至2024年止年度,Caocao为集团贡献收益约4860万港元(2024年:5300万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网约车及相关服务业务相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等总计约4540万港元(2023年:1.281亿港元),年内录得营运亏损[70] - 管理层对网约车及相关服务现金产生单位相关资产可收回金额评估为2620万港元(2023年:6120万港元),减值亏损1920万港元(2023年:6680万港元)[71]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分别为1630万港元(2023年:6260万港元)和290万港元(2023年:420万港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勘探及评估资产可收回金额为6.91亿美元(约53.68亿港元),2023年为10.18亿美元(约79.49亿港元),确认减值亏损5.342亿港元[83] - 2024年估计经营成本首十八年由每吨32.79美元减至31.80美元,其余采矿期由每吨37.25美元减至37.12美元,铁精矿价格下跌超14%至每吨127美元(2023年为每吨148美元)[84] - 铁矿石项目资本支出由2023年的32.5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35.5亿美元[84]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或然代价约为1.175亿港元(相当于约1510万美元),2023年为1.19亿港元(相当于约1520万美元)[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营业收入1.261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44.4%[93] - 浙江锂电池厂贡献约7750万港元营业收入,锂电池分部收入减少约55.4%[94] - 截至2024年止年度,公司年内亏损约4.41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94] - 截至2024年止年度,集团毛利约3440万港元,毛利率27.3%,上一年度毛利约5070万港元,毛利率22.3%[95] - 年内确认其他经营收入约2120万港元,上一年度为开支1310万港元[96] - 截至2024年止年度,公司确认勘探及评估资产等减值亏损约55.34亿港元[97] - 截至2024年止年度,确认财务成本约1000万港元,年利率4.45%[98] - 截至2024年止年度公司年内亏损约4.413亿港元,较2023年的1.588亿港元大幅增加[99] - 2024年勘探及评估资产产生非现金亏损3.526亿港元,其中包括减值亏损5.342亿港元(扣除递延税项抵免1.816亿港元后)[99] - 2024年毛利减少1630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2950万港元,金融资产等减值亏损总额减少2340万港元[99] - 2024年公司确认山东衡远新能源应占收益约2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60万港元,且就应收款项确认减值2390万港元[10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结余约为6580万港元,较2023年的1.67亿港元减少[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750万港元,较2023年的4550万港元增加[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3.0%,较2023年的2.6%上升[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关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签约但未拨备资本承担约为1350万港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64人,较2023年的201人减少,雇员福利成本减至5810万港元,较2023年的8200万港元减少[107] 会计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于本年度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无重大影响[15][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等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公司计划在生效日期采纳[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准则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准则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0]
洪桥集团(0813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04 16:48
财务业绩对比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71,44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5,921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1,3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473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53,1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356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53,1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7,356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之汇兑亏损为657,3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458,735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10,14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入407,686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2,4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8,759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697,8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收入413,867千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0.44港仙,2023年同期为0.40港仙[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7.144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5921亿港元下降47.43%[13][20][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可申报分部亏损2.3178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0749亿港元[15][19][20] - 2024年上半年锂电池销售收益4.466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1333亿港元下降55.92%[13] - 2024年上半年网约车服务及相关收入2.5393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7307亿港元下降7.01%[13] - 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206.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91.9万港元[17][19] - 2024年上半年折旧730.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38万港元下降41.02%[17][1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1的收益3.883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亿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61.1万港元,较2023年的238.5万港元减少;政府补助金66.6万港元,较2023年的122万港元减少;透过损益以公平值计量之金融资产之收益净额175.9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1935.3万港元;汇兑收益6000港元,较2023年的682.5万港元大幅减少;应收一间联营公司款项之减值亏损2595.5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杂项收入792万港元,较2023年的757.7万港元增加[23] - 2024年上半年五年内全数偿还借款之利息支出365.5万港元,租赁负债之财务成本40万港元,其他金融负债之利息90.6万港元,总计496.1万港元,2023年总计490.8万港元[24]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851.4万港元,较2023年的1440.5万港元减少[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48.4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97.375亿股计算;2023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875.9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按股份加权平均数97.374亿股计算[27] - 2024年上半年锂离子电池分部收益约46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6.6%,亏损约105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1320万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网约车业务Caocao为集团贡献收益约25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2730万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确认营业收入71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超47.5%,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250万港元[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毛利约2130万港元(毛利率:29.8%),去年同期毛利约2150万港元(毛利率:15.8%)[68] - 期内确认其他经营开支约14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130万港元),主要因应收联营公司款项减值亏损2600万港元[69]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成本减少至约21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310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约1650万港元或27.9%[69] - 2024年上半年确认进一步拨备约1070万港元,确认财务成本约5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490万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雇员薪酬(包括董事酬金)为288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4500万港元[7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框架协议下销售约为人民币35800000元(约38800000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购买框架协议下购买额约为人民币1500000元(约1600000港元)[10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协议下交易额约为人民币1300000元(约1400000港元)[10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59843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600756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0031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5326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920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09795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82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531千港元有所增加[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26414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73979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可申报分部资产68.4299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67734亿港元下降12.99%[20] - 2024年6月30日可申报分部负债5.381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51722亿港元下降2.45%[20] - 2024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入以公平值计量之股本工具为7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9万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一间联营公司之权益应占资产净值为549.2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1.2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3543.5万港元,较2024年1月1日的3767.1万港元减少[3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为4694.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680.1万港元增加;应收票据为0,2023年12月31日为178.9万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上市股本投资按市值计算为4585.7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12.8万港元增加[3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票据总计73,1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2,044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为116,1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951千港元[42]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计46,587千港元,负债总计119,047千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计44,667千港元,负债总计119,047千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约为1.51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2.7%(2023年12月31日:2.6%)[7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或然代价约为1.19亿港元(相当于约1520万美元)[75]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8382千港元,较2023年的1922千港元有所增加[9]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505千港元,而2023年为所用现金净额8241千港元[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861千港元,较2023年的12081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11738千港元,较2023年的22244千港元有所减少[9]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151282千港元,较2023年的144706千港元有所增加[9] 会计政策与准则 - 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公司会计政策造成重大影响[12] 业务板块情况 - 集团锂离子电池厂产能低,导致使用率低、平均成本高,中国十大动力电池制造商占超90%市场份额[49] - 集团产品包括用于PHEV的锂离子电池、重卡驻车电池、12伏及48伏电池和便携式电站[49] - 浙江衡远新能源占地约13万平方米,厂房设计最大年产能约200万千瓦时三元锂离子电池,首条50万千瓦时软包电池生产线2018年量产[51] - 山东衡远新能源已停产数年,股东正为其寻找潜在买家或新投资者,江苏天开未偿付未付注资款项[52] - Caocao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为多家体育机构及公司提供接送、物流及车身广告服务[55] - 浙江锂离子电池厂贡献约64.5%的营业收入,法国网约车业务占35.5%,Caocao已确认营业收入约为25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2730万港元)[68] 项目进展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向SAM累积提供资金8180万美元,连同收购代价款累积已投资约1.6022亿美元[56] - 八号区块项目已探明及推定储量分别为35.83亿吨(16.63%)及15.56亿吨(16.05%)[56] - SAM项目每年干基铁精粉产量达2750万吨,首十八年铁精粉平均品位为66.2%[56] - 预期8号区块项目总投资32.5亿美元,首十八年每噸铁精粉营运成本约19.5美元,FOB离岸成本约32.8美元,其后分别升至23.9美元和37.3美元[57] - 2022年5月10日及11日,SAM八号区块项目举行两次公开听证会,约1150人登记出席,均表达对项目支持[59] - 2023年2月,SAM接获技术报告,要求进行若干缺口研究;4月米纳斯吉拉斯州政府机关重组,SUPPRI被FEAM取代;11月,八号区块项目许可审批程序转交FEAM[60] - 2024年2月26日,SAM与FEAM首次会议,FEAM强调补充研究迫切性,公司理解需进行更多研究[60] - 2022年1月7日,SAM向ANM提交经更新的PIAE;5月22日,ANM批准PIAE,意味着取得安装许可后将获采矿证[61] - 2023年4月6日,公司拟3.5亿美元总代价取得珠峰香港约38.75%权益,后因碳酸锂价格波动等因素终止讨论[62] - 2024年5月3日,公司与藏格矿业订立无法律约束力的技术咨询服务备忘录[63] - 藏格矿业将协助公司进行盐湖项目评估分析,确定项目可行性和开发策略[64] - 藏格矿业将对公司拟投资项目的CAPEX和OPEX进行详细计算[65] - 公司倾向优先聘用藏格矿业为拟投资项目的总承包商[66] - 藏格矿业按标准收取咨询费,承包或BOT合作模式双方按合作共赢原则约定权责利[67]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尝试在无需重大固定资产投资下改善产品成本结构,如将更多生产程序外判[71] - 公司未计划将法国网约车服务扩展至巴黎以外地方,巴西铁矿石项目未获环境许可[72] - 公司决定终止与西藏珠峰潜在盐湖项目投资讨论,仍在物色资源领域投资机遇[72]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93名雇员,较2023年6月30日的242名和2023年12月31日的201名有所减少[74] - 2024年3月28日刘健辞任副主席及联席行政总裁,刘伟重新调任行政总裁,戴庆获委任[107]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贺学初、刘伟、燕卫民、陈振伟持股分别为80399189股(0.82%)、9002000股(0.09%)、30000000股(0.30%)、1000000股(0.01%)[77] - 2024年6月30日,李书福持股6071568675股,占比61.61%;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67829000股,占比41.28%;洪桥资本有限公司持股4065000000股,占比41.25%;吉利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持股18506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