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基长寿科学(00767) - 2022 - 年度业绩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益增加46.8%,从2021年的611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8970万港元[1] - 集团毛利增加61.5%,从2021年的519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8380万港元[1] - 集团除税前纯利增加32.9%,从2021年的700万港元增至2022年的930万港元[1]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01港仙,2021年为盈利0.04港仙[2] - 2022年年内溢利70.1万港元,2021年为620万港元[2] - 2022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5887万港元,2021年为全面收益1583.2万港元[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1.75269亿港元,2021年为2.407亿港元[4]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3.0957亿港元,2021年为2.76795亿港元[4]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633.53万港元,2021年为445.39万港元[4] - 2022年资产净值4.20849亿港元,2021年为4.70718亿港元[5] - 2022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89,668千港元,2021年为61,119千港元,同比增长46.71%[11][12][1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9,323千港元,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6,960千港元[11][12] - 2022年资产总值为484,839千港元,2021年为517,495千港元,同比下降6.31%[13] - 2022年负债总额为63,353千港元,2021年为46,777千港元,同比增长35.44%[13] - 2022年收益总额为89,668千港元,2021年为61,119千港元,同比增长46.7%[16]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8,622千港元,2021年为760千港元,同比增长1034.5%[17]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904千港元,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6,055千港元[19] - 2022年集团总收益约8966.8万港元,2021年为6111.9万港元;年度溢利约70.1万港元,2021年为620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0.01港仙,2021年为每股盈利0.04港仙[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为4.20849亿港元,2021年为4.70718亿港元[42] - 2022年上市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净额约1136.6万港元,2021年为1079.5万港元[59]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2.64217亿港元,2021年为2.3225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6006.9万港元,2021年为1943.7万港元[69] - 2022年公司法定及已发行股本增加,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2.57112915亿股,2021年为38.7010265亿股[7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6%,与2021年持平[7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香港地区来自外界客户收益为14,65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75,011千港元;2021年香港为15,503千港元,中国内地为45,616千港元[14] - 2022年主要客户中,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客户甲收益8,570千港元、客户乙收益6,788千港元;2021年客户甲收益8,539千港元、客户乙收益5,315千港元[15] - 2022年长寿命科学业务收益约4392万港元,2021年为2244.6万港元;分部溢利约895.3万港元,2021年为350万港元[44] -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2022年分部收益约4574.8万港元,2021年为3866万港元;分部溢利约3091.3万港元,2021年为2687.2万港元[54] - 香港全资附属公司宝欣财务2022年提供累积金额约253.6万港元的各类贷款,与2021年持平;年利率介乎12%至15%,2021年为10%至15%;2022年无应收贷款及利息利息收入,2021年也无[55] 特定项目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314千港元,2021年为收益4,997千港元[11][12] - 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后为28,306千港元,2021年为 - 4,475千港元[11][12] - 2022年资本开支为1,030千港元,2021年为889千港元[11][12] - 2022年除税前亏损,扣除各项后相关数据有变动,如厂房及设备折旧1,092千港元(2021年601千港元)等[17] - 2022年投资物业账面金额为24,411千港元,2021年为26,001千港元,同比下降6.1%[22] - 2022年应收贷款及利息为172,289千港元,2021年为217,864千港元,同比下降20.9%[24] - 2022年应收账款为654千港元,2021年为19千港元,同比增长3342.1%[25] - 2022年应付账款为1,087千港元,2021年为254千港元,同比增长327.9%[25]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2015 - 2018年财加P2P贷款业务收益从4.907亿港元大跌至2万港元[33] - 借贷及金融咨询业务分策略合伙模式和合作及个人借款人模式运营,公司在策略合伙模式组合中拥有100%权益或仅10%出资额[34] - 2022年8 - 12月主要客户城市受检疫隔离等影响[35] - 2022年集团加强财务表现,多元化发展长寿医疗业务,提供多种检测和治疗及相关产品销售[37] - 因中国房地产市场交易环境受限、气氛疲弱,集团经营借贷业务时采取审慎态度,表现平淡[40] - 长寿生物制品销售及生产方面,公司在美国加州研发和生产旗舰NMN产品“中基1号”等,旗下科研团队将“中基1号”研发进程推进至第七代[48] - 公司与赛默飞世尔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49] - 公司已在天猫国际网站推出海外旗舰店,生物保健品销售获“抖音”平台7、8、9月销量榜单第二[51][52] - 公司管理层对2023年业务表现充满信心,认为长寿科学业务将成增长引擎,依赖2000间药房零售店等销售及分销合约网络[50] - 公司成立独立追缴委员会追讨香港宝欣36笔先前已减值的贷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未偿还总额约为10.76476999亿港元[56] - 公司物业投资业务于2021年开展,物业位于中国内地及塞班岛,2022年仍空置未产生收益,产生若干杂项开支[63] - 公司发现塞班岛物业租赁权益被非法及未经授权转让,已授权律师事务所采取法律行动[64][68] - 2022年博华太平洋自2020年3月起暂停营运以对抗新冠疫情[61] - 公司为雇员提供内部培训计划,薪酬政策考虑多项相关因素[73][74] - 公司业务交易主要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目前并无实行任何外币对冲政策[80] 公司股份及上市相关情况 - 2022年公司成功推翻上市委员会停止股份买卖的决定[27] - 2022年3月30日,上市委员会决定维持要求公司股份暂停买卖的决定;7月25日,上市覆核委员会决定推翻该决定[87] - 公司股份于2023年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95] - 公司申请股份于2023年4月19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恢复买卖[95] 公司财务报告及政策相关情况 - 公司正评估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潜在影响,部分准则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部分生效日期待定[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包括李思、王宁及黄慈波教授,已审阅并批准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90][92] - 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公告所载数字进行比较,但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不会发表鉴证[93] - 公司于2011年5月24日采纳有关投资其他联交所上市公司证券的理财政策[78] 公司其他财务相关情况 - 2022年无派付或建议派付股息,2021年也无[18] - 2022年公司无应知会股东的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71] - 2022年公司无向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质押资产,无向任何实体提供公司担保,2021年也无[7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表计提拨备之资本开支,与2021年相同[8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与2021年相同[83]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股息,与2021年相同[85]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股份[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