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整体情况 - 2023年总资产为30.77045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66.57858亿人民币下降53.78%[4] - 2023年总负债为18.9176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33.79229亿人民币下降43.99%[5] - 2023年总权益为11.85276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32.78629亿人民币下降63.85%[4]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8.7969亿人民币[16]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5586.4万人民币,以股份支付之补偿开支为1704.5万人民币,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拨备为42036.5万人民币[1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0,815千元,2022年为42,807千元[20]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774,490千元,2022年为76,437千元[20] - 2023年应收账款总额为292,924千元,2022年为182,350千元[32] - 2023年银行借贷为150,852千元,2022年为653,661千元;其他借贷2023年为255,621千元,2022年为416,616千元[34] - 2023年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为1,019,680,000元,2022年约为26,050,000元[37]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829,540,000元,2022年约为224,306,000元[3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外部借贷约为406,473,000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070,277,000元[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资本负债率为 -19%,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资本及储备由2022年约2,509,118,000元减至2023年约560,410,000元[40]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总额9.55236亿元,2022年为7643.7万元[4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总销售收入约184.48亿元,较2022年的167.8亿元增加约9.9%[12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11.29亿元,2022年为约1.58亿元[125] - 2023年集团经调整亏损净额约8700万元,2022年为1.38亿元[125] - 2023年集团经调整LBITDA约1900万元,2022年为3200万元[125]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0.8621元,2022年为0.1208元[125] - 2023年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值變動為164.3萬元,2022年為-693.6萬元[143] - 2023年投资聯營公司減值撥備為-389.4萬元[143] - 2023年其他收益為31.4萬元,2022年為43.7萬元[143] - 2023年已終止經營業務虧損約7.74億元,2022年虧損約7643.7萬元,虧損主要與平台與企業服務事業群金融服務業務有關[189] - 2023年金融資產減值虧損約4.01億元,2022年為8551.3萬元,因出售前日常金融服務業務逾期應收款項確認[189] - 2023年完成出售天津國開後,錄得其他收益約1.81億元[189] - 2023年客戶合約收入中,透過B2B與B2B2C交易平台銷售產品為180.79億元,線上服務及廣告為12151.6萬元,防偽產品及服務為16592.8萬元,營銷活動等服務為7812.1萬元[170] - 2023年融資服務所得利息收入為256萬元,2022年為558萬元[170] - 2023年線上服務—B2B2C業務無形資產為98024.7萬元,2022年為7513.3萬元[180] - 2023年應收款項中,0至90天為7377.4萬元,91至180天為2376.8萬元,181至270天為927.1萬元,271至365天為272萬元,超過一年為1385.9萬元[184] 各事业群业绩情况 - 科技新零售事业群2023年销售收入为12.09833亿人民币,分部业绩亏损10.878亿人民币[16] - 持续经营业务智慧产业事业群2023年销售收入为172.25282亿人民币,分部业绩亏损5821万人民币[16] - 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2023年销售收入为12948万人民币,融资服务所得利息收入256万人民币,分部业绩亏损42456万人民币[16] - 科技新零售事业群2023年销售收入约12.09833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19.5%;智慧产业事业群销售收入约172.25282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3.3%;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销售收入从2022年约7883.3万元减至2023年约1294.8万元[61] - 集团销售收入来自科技新零售事业群(约6.6%)、智慧產業事業群(约93.3%)、平台与企业服务事业群(约0.1%)[193] 已终止经营业务情况 - 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天津国开及慧聪互联2023年财务业绩及相关减值开支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5] - 天津国开及慧聪互联2023年和2022年财务业绩及相关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32] - 2021年1月5日出售天津国开全部股本权益,代价3.005亿元[45] - 2023年9月15日完成出售天津国开在国内的物业租赁业务[123] - 2023年出售天津國開集團收益為170,746千元[22] - 2023年出售天津國開集團之收益為1.70746億元,其財務業績及相關收益於合併綜合收益表中呈報為已終止經營業務[145] - 2023年5月25日出售上海行歐化工有限公司,现金代价500万元,产生出售附属公司收益约1731万元[44] - 2023年出售廣州慧聰叁陸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收益為804.1萬元,出售上海行歐化工有限公司收益為1731萬元[143] - 2023年出售廣州慧聰叁陸零產生收益約804.1萬元,現金代價4元,出售日其負債淨額約804.1萬元[171] - 2024年2月27日完成出售全資附屬公司北京慧聰互聯股權,該公司主要經營金融相關業務[138][158] 准则应用与影响 - 公司已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之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之修订本[11]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等多項準則於2024年1月1日開始生效,香港會計準則第21號(修訂本)於2025年1月1日生效[135] - 公司董事評估準則修訂本預期不會對集團財務表現及狀況造成重大影響[135] 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兆信股份推出一码通SaaS版6.0和一码通专业版3.0,并升级全国大区营运中心,获四项荣誉[69] - 北京证券交易所已接纳兆信股份公开发售及上市申请,正在审核中[75] - 自2022年底以来,棉联调整业务规划,本年度收入大幅增长,扩展了聚酯纤维新交易品类[94] - 公司于2022年暂停360平台运营,相关实体关闭预计2024年底完成[95] - 集团优先处理核心业务,包括ZOL、兆信股份及棉联,中短期内降低债务水平[74] - 集团决定重新集中资源于核心业务,出售或终止部分业务和投资[190] - 集团内容能力提升策略包括扩充内容池、全矩阵输出内容、制造话题等[195] - 兆信股份将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整合至为品牌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196] - 集团通过两间附属公司在中国内地为中小企提供小额贷款及融资租赁服务[198] - ZOL传统媒体业务受经济下行、AI应用渗透等影响遭受巨大冲击[194] 人员与管理变动 - 张永红自2023年2月3日起辞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并留任执行董事,刘军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100] 其他财务相关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借贷年利率4.15%,2022年为6.43%[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客户融资服务贷款及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未偿还结余总额分别约为16.36085亿元及1.47648亿元[71]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3.09931119亿股,与2022年持平[78] - 截至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的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2.0861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2.73422亿元[79] - 2023年12月31日,本金总额为人民币2.3亿元的其他借贷由独立第三方提供,将于2024年12月31日到期,该借贷免息并以附属公司权益股份作抵押[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客户融资服务贷款未偿还结余总额为人民币16.36085亿元,正常类占比63.17%,关注类占比8.79%,损失类占比28.04%[9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人民币1000万元由附属公司担保,并以集团所持物业作抵押,2022年为人民币5000万元[104] - 集团于2023年12月31日概无重大或然负债[106]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至少25%由公众持有[108]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就其独立性发出的书面确认函,认为彼等属独立人士[109]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2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2023年主要在中国从事金融业务,包括小额贷款融资、融资租赁及保理服务[123] - 2023年年报将于2024年4月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1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未提取之銀行融資額度為1200萬元,2022年無[1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融资服务业务中约85.31%的相关贷款为无抵押贷款(约人民币1,395,798,000元),质押贷款及有担保贷款分别占约7.93%及6.76%[199] 业务板块相关 - 公司業務板塊包括平台與企業服務事業群、智慧產業事業群[137][165] - 執行董事根據除所得稅前虧損計量評估經營分部表現[164] 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 - 2023年对“线上服务—B2B2C业务现金产生单位”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分别计提980,247,000元及39,433,000元减值拨备[30] - 本年度确认ZOL事业群相关“线上服务 — B2B2C业务”现金产生单位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约人民币1,019,680,000百万元[194] 现金及财务管理 - 集团在现金及财务管理方面采取审慎库务政策,未使用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192]
慧聪集团(0228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