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安控股集团(08462) - 2023 - 中期业绩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4,96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7,008千新加坡元;六个月收益为31,54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53,988千新加坡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352万新加坡元、805.6万新加坡元[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客户A收益分别为1503.7万新加坡元、2238.2万新加坡元,客户B收益分别为2000新加坡元、641.7万新加坡元[26]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三及六个月,分别有一名、两名客户产生的收益占公司总收益10%以上[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客户B贡献收益少于集团收益10%[27] - 2023年二季度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14,840千新加坡元,上半年为31,28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6,796千新加坡元、53,518千新加坡元[28] - 2023年二季度其他收入74千新加坡元,上半年为2,581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2千新加坡元、74千新加坡元[28] - 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539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240万新加坡元或41.6%至2023年上半年约3150万新加坡元[53] - 人力资源外判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53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22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3130万新加坡元;人力资源招聘服务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45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3.4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21.6万新加坡元[53]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7.4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50万新加坡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258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确认新加坡政府补助[55] 财务盈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1,295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901千新加坡元;六个月毛利为2,555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834千新加坡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营运溢利为14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09千新加坡元;六个月营运溢利为2,13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687千新加坡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 - 6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42千新加坡元;六个月期间溢利为1,84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349千新加坡元[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1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为0.22新加坡分;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每股盈利为0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为0.04新加坡分[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2.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67.9万新加坡元[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849千新加坡元,每股基本盈利0.31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分别为1,349千新加坡元、0.22新加坡分[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184.9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0万新加坡元或37.1%[59] 财务成本开支情况 - 2023年二季度员工成本总额14,550千新加坡元,上半年为30,937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6,241千新加坡元、51,461千新加坡元[29] - 2023年二季度所得税开支17千新加坡元,上半年为278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63千新加坡元、330千新加坡元[32] - 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492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020万新加坡元或41.0%至2023年上半年约2900万新加坡元[54] - 员工成本、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286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7万新加坡元或9.4%至2023年上半年约259万新加坡元,2023年6月30日全职雇员50名,2022年6月30日为64名[56]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同期的33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2万新加坡元或15.8%至2023年的27.8万新加坡元[58]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花红为27.6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4.1万新加坡元;定额供款退休计划为 - 2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3万新加坡元[48] - 2023年6月30日全职雇员有50名,较去年同期减少14名;总员工成本约为309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60万新加坡元[64] - 折旧开支在2023年和2022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均约为36.1万新加坡元[57] 财务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38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99千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7,36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522千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7,400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11千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9,96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811千新加坡元[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0,194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358千新加坡元[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9,669千新加坡元,扣除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后为9,552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1,815千新加坡元、11,730千新加坡元[37]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用损失拨备后为485千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0千新加坡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强制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的持作买卖非衍生金融资产有报价债务投资基金为243.2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7.9万新加坡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200.6万新加坡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1.7万新加坡元[41]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30万新加坡元,流动比率约为3.7倍[62] - 2023年6月30日持有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计量的固定收益基金单位账面价值约为24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底增加10万新加坡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固定收益基金录得公平值亏损净额约4.7万新加坡元[67] - 2023年6月30日抵押定期存款约76.7万新加坡元,较去年底增加8万新加坡元[71] 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4.8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42.6万新加坡元[1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9.9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9万新加坡元[11]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2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8.8万新加坡元[1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13.7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210.9万新加坡元[12] - 2023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4.6万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1260.4万新加坡元[12]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2023年上半年派付中期股息[33]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股息[60] 业务拓展与资金运用情况 - 2023年公司进军非公营部门扩展业务,将投资于人才储备、内部业务流程及技术[50][51] - 公司于2017年7月17日股份发售,扣除开支后所得款项净额约4340万港元(约770万新加坡元)[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拓阔新加坡人力资源外判及招聘服务已动用1380万港元,未动用92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拓阔香港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已动用440万港元,未动用6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已动用580万港元,无未动用金额[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改善资讯科技系统已动用450万港元,未动用100万港元,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毕[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410万港元,无未动用金额[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所得款项净额剩余1080万港元,以计息存款形式存于新加坡及香港银行[83][88] - 公司将继续拓阔资讯科技团队,延迟将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进军新加坡业务流程外判行业[85] 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周志坚和熊悦涵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分别持有公司2.8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48%;林道基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54万股,占0.42%[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Omnipartners Holding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88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48%[79] - 公司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15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6亿股,对应金额分别为1500万港元(263.2万新加坡元)和600万港元(105.3万新加坡元)[4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周志坚先生兼任,董事会将适时考虑区分两者职务[89][9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第C.2.1条[9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不符合规定的情况[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3] 购股计划情况 - 2017年6月21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十年,股份发售完成时可供发行股份600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0%,无授出及未行使购股期权[94][9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2017年6月2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王建源为主席[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符祥智2023年5月24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韩文贤2023年6月27日退任审核委员会成员[98] - 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及报告编制合规且披露充分[99] 人员酬金调整情况 - 自2023年7月1日起,王建源先生年度酬金调整为20万港元,林道基先生为18万港元[96] 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大部分业务位于新加坡[2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购入厂房及设备项目总成本约为零新加坡元,2022年为37,000新加坡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事项[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