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益约4.3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0.9%[1]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84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8.3%,毛利率为19.2%,较2022年同期减少1.9个百分点[3] - 报告期内溢利约12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4.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报告期内溢利约1260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61.2%[5]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12月31日的0.8%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0.9%[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12.13亿元,总负债约4.99亿元,总权益约7.14亿元[8][9]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2元,2022年同期为0.06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分别为438,044千元和434,240千元[20]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分别为14,303千元和14,306千元,递延所得税分别为 - 8,370千元和 - 1,975千元,所得税开支分别为5,933千元和12,331千元[24]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分别为12,585千元和32,465千元,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508,104,000股[25] - 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43.42亿元增加约0.9%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43.80亿元[56]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34.24亿元增加约3.3%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35.38亿元[58]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9.18亿元减少约8.3%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8.43亿元,毛利率从21.1%降至19.2%[59]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0.24亿元减少约19.9%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0.19亿元[60] - 其他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0.005亿元增加约480.9%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0.03亿元[61] - 销售和营销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0.27亿元减少约64.7%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0.10亿元[63]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约3.80亿元减少约8.7%至2023年上半年的约3.47亿元[64] - 财务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0.12百万元增加19.2%至2023年同期的约0.14百万元[65] - 财务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7百万元减少52.6%至2023年同期的约0.8百万元[6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7.7百万元减少61.2%至2023年同期的约18.5百万元[66]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2.3百万元减少51.9%至2023年同期的约5.9百万元[68]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际所得税税率为32.0%,2022年同期为26.0%[69]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317.4百万元增加3.9%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329.8百万元[73]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146.3百万元增加0.2%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46.7百万元[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69.7百万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67.3百万元,无借款[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4倍,资本负债比率为0.9%[77][78] 各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3.477亿元,占整体收益79.4%,较2022年同期增加25.8%[2]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6550万元,占整体收益15.0%,较2022年同期减少50.8%[2]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2480万元,占整体收益5.6%,较2022年同期增加0.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分别为347,699千元和276,307千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分别为65,530千元和133,201千元,社区增值服务收益分别为24,815千元和24,732千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347.7百万元,同比增长25.8%,毛利约74.4百万元,同比增加16.6%,毛利率约21.4%,较2022年同期减少7.4%[36] - 报告期内,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65.5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50.8%[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24.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0.3%[42] - 报告期内,和美生活收益约8.2百万元,同比增加10.1%;和美易居收益约3.3百万元,同比增长18.5%;和美租售收益约8.3百万元,同比减少27.2%;场地固有资源业务收益约5.0百万元,同比增长59.9%[42]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2.4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7亿元增加0.3%,占总收益约5.6%[5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34.77亿元,同比增长25.8%;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6.55亿元,同比下降50.8%;社区增值服务收益2.48亿元,同比增长0.3%[56]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21.4%,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7.2%,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20.6%,整体毛利率19.2%[60] 公司业务规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达约37.4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11.0%;合约建筑面积达约48.5百万平方米,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5.9%[37] - 报告期内在管项目达236个,分布在68座城市[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签约建筑面积约为4850万平方米,签约项目总数为302个,较2022年12月31日分别增加约5.9%及约7.9%[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收益的在管建筑面积达约3740万平方米,在管项目总数为236个,较2022年12月31日分别增加约11.0%及约10.3%[48] - 公司报告期内平均物业管理费为每平方米人民币3.1元,较2022年同期保持持平[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地理分布已扩展至中国68座城市[4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海西地区在管建筑面积1891.6万平方米,收益20245.8万元,占比58.2%;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管建筑面积972.5万平方米,收益11364.2万元,占比32.7%;其他地区在管建筑面积880.1万平方米,收益3159.9万元,占比9.1%[49]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协销服务收益1668.5万元,占比25.5%;前期规划、设计咨询和交付前服务收益1873.9万元,占比28.6%;车辆驾驶、出行调度和车辆管理服务收益3010.6万元,占比45.9%[49] 公司应收应付款项关键指标变化 - 于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410,095千元和372,832千元,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72,915千元和123,301千元,预付供应商款项分别为499,949千元和437,518千元[26] - 于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1年以下分别为218,840千元和211,243千元,1至2年分别为134,411千元和144,452千元,2至3年分别为23,749千元和13,767千元,3年以上分别为33,095千元和3,370千元[28] - 于2023年6月30日,对贸易应收款项总额计提拨备80,29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450千元[28] - 于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分别为146,664千元和146,319千元,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30,841千元和119,309千元,应计薪资分别为40,425千元和61,507千元,其他应付税项分别为26,090千元和19,842千元[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46,66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6,319千元略有增加[31]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中国普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集团若干附属公司作为“小型微利企业”2023年和2022年按优惠税率20%缴税,首笔1百万元应税收入按5%税率缴税,超出1百万元但少于3百万元的应税收入按10%税率缴税[22][24] - 以中国境内公司2008年1月1日后所得溢利向境外投资者派付股息,应按10%税率缴纳预扣所得税,符合条件可适用5%较低税率,集团无分派盈利计划,未计提预扣所得税[25]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105] 公司发展战略及计划 - 2023年下半年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为深耕核心区域,通过战略投资和收购提升核心区域项目密度[43] - 公司认为在海西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获取项目资源,可提升管理密度,增强品牌竞争力[44] - 公司将继续推行“1+N”发展战略、扩展增值服务,并提供定制服务拓展收益来源[45] - 公司将专注于技术创新,升级智能信息技术系统,提高运营效益及提升客户体验[45] - 公司计划将融御ROYEEDS品牌打造成高端物业的领衔物业管理品牌,在中国一线、二线及其他消费能力较高城市推出项目[46] - 公司重视吸引、培训和保有专业人才,计划进行市场横向招聘,提供多元化晋升机会,留聘已收购公司的出色员工[46] 公司所得款项净额相关情况 - 公司2021年7月16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2850万港元[90] - 原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的60.0%用于战略投资和收购,11.0%用于多元化项目组合及增值服务,15.0%用于开发和升级软硬件,4.0%用于发展融御品牌,10.0%用作一般业务运营和营运资金[91] - 截至公告日期,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1550万港元[91] - 重新分配后,战略投资和收购占比25.1%(15800万港元),多元化项目组合及增值服务占比32.8%(20610万港元),开发和升级软硬件占比20.8%(13090万港元),融御品牌占比9.3%(5800万港元),一般业务运营和营运资金占比12.0%(7550万港元)[92] - 最初预计2023年12月31日前动用完全部所得款项净额,现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或之前[92] - 变更所得款项用途是因房地产行业表现欠佳、市场下行及疫情反复影响物业管理服务行业经营环境[93] - 用于战略投资和收购的款项闲置,因疫情和市场变化使并购目标盈利能力受影响、数量减少[94] - 重新分配部分战略投资和收购款项用于多元化项目组合及增值服务、开发和升级软硬件、发展融御品牌和作营运资金[94] - 多元化项目组合及增值服务可对冲物业管理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增速减缓影响[95] - 重新分配款项至多元化项目组合及增值服务有助于扩大服务范畴、支持员工培训和人员雇佣[95] - 公司原计划将所得款项净额的约10%,即约6290万港元用于一般业务运营和营运资金,已部分动用4030万港元[99] 公司董事会观点 - 董事会认为向物业业主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和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能力可提升竞争力,促进集团发展[96] - 董事会认为将部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至开发和升级软硬件分部,可降低整体人工成本,保持稳定盈利能力[97] - 董事会认为将部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至发展融御品牌分部,可提升品牌及增强集团竞争力[98] - 董事会认为将部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重新分配作营运资金,可为集团财务管理提供更多灵活性[99] 公司其他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雇用5848名全职员工,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206.4百万元[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及批准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107] - 2023年6月30日以后及直至公告日期,集团并无任何重大事项[109] - 公司公告登载于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及公司网站(www.rxswy.com),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报告将寄发予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1
融信服务(02207)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