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801,981千港元,较2021年的895,376千港元下降10.4%[2] - 公司2022年净亏损为436,597千港元,而2021年净利润为291,156千港元[2] - 公司2022年其他全面亏损为536,254千港元,而2021年其他全面收益为92,337千港元[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7.96港仙,而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4.55港仙[3] - 公司2022年总收入为801,981千港元,较2021年的895,376千港元下降10.4%[17] - 公司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436,597千港元,而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291,156千港元[21] - 公司2022年收入下降36.2%至519.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香港资本市场萧条及美元债券市场融资额下降[50]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7.96港仙,较2021年的每股盈利24.55港仙由盈转亏[49]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净额为1,565,201千港元,较2021年的2,738,195千港元下降42.8%[5] - 公司2022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676,086千港元,较2021年的2,868,134千港元下降41.6%[5] - 公司2022年资产净额为1,599,358千港元,较2021年的2,755,697千港元下降42.0%[5] - 公司2022年股本为449,466千港元,较2021年的469,786千港元下降4.3%[5] - 公司2022年储备为1,149,892千港元,较2021年的2,285,911千港元下降49.7%[5]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10,849,997千港元,同比下降25.3%[15] - 公司2022年总负债为9,250,639千港元,同比下降21.5%[15] - 公司2022年贷款及垫款账面值为439,888千港元,较2021年的841,160千港元下降47.7%[23]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账面值为212,831千港元,较2021年的214,017千港元下降0.6%[26] - 应收孖展客户的应收账款在2022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85,673,000港元,较2021年的688,073,000港元显著下降[29] - 2022年12月31日,约39%的应收孖展客户应收账款由充足抵押品抵押,较2021年的88%大幅减少[30]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058,401,000港元,较2021年的9,610,682,000港元下降[35]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446,184,000港元,较2021年的123,042,000港元大幅增加[35] - 2022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总额为2,616,079,000港元,较2021年的1,782,441,000港元增加[36] - 2022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总额为261,375,000港元,较2021年的640,528,000港元显著下降[37] - 公司应付票据在2022年末余额为0港元,较2021年末的1,139,938千港元减少100%[40] - 公司通过回购协议出售的金融资产在2022年末为4,912,061千港元,较2021年末的7,820,524千港元减少37.2%[41]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约为10,739.1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降25.5%[99]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速动资产合计约8,536.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降21.6%[99] - 公司流动比率为1.2,与去年持平[100] - 公司债项总额为8,624.7百万港元,较去年减少[102]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84.4%,较去年上升[104] 收入与支出 - 公司2022年总客户合约收入为209,436千港元,较2021年的257,734千港元下降18.7%[11] - 2022年资产管理部门收入为166,093千港元,同比增长29.2%[11] - 2022年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为233,891千港元,同比下降23.3%[12] - 2022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投资利息收入为61,622千港元,同比增长51.2%[12] - 2022年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为508,399千港元,同比增长14.7%[12] - 2022年证券分类收入为29,017千港元,同比下降72.3%[12] - 公司2022年汇兑亏损净额为25,400千港元,较2021年的211千港元大幅增加[17] - 公司2022年减值亏损拨备为506,793千港元,较2021年的184,254千港元增加175.1%[17] - 公司2022年融资成本为266,109千港元,较2021年的174,428千港元增加52.6%[18] - 公司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141,649千港元,较2021年的53,281千港元增加165.9%[23] - 公司2022年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5,090千港元,较2021年的2,904千港元大幅增加[26] - 证券买卖业务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在2022年为59,599,000港元,较2021年的290,000港元大幅增加[32] - 证券包销、咨询服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应收账款在2022年12月31日为91,060,000港元,较2021年的16,578,000港元显著增加[34] - 公司2022年证券业务收入为29,017千港元,较2021年的104,654千港元下降72.3%[51] - 公司2022年固定收益直接投资收入为428,175千港元,较2021年的274,895千港元增长55.8%[51] - 公司2022年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为166,093千港元,较2021年的128,594千港元增长29.2%[51] - 证券分类收入下降至29.0百万港元,亏损60.8百万港元,而上一年度收入及溢利分别为104.7百万港元及58.5百万港元[53]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为428.2百万港元,亏损197.8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地产债券和民营企业债券价格大幅下跌[59] - 其他投资及融资分类收入为132.8百万港元,亏损274.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项目公允价值普遍下跌及贷款规模减少[60] - 投资组合产生收入总额约538.8百万港元,包括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233.9百万港元和股息收入243.3百万港元[63] - 公司资产管理分类在报告年度内录得收入及溢利分别为166.1百万港元和138.0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分别增长29.2%和43.0%[89] - 公司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在报告年度内录得收入约29.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下降54.1%[93] - 公司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在报告年度内合计约434.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长24.2%[94] - 公司融资成本包括应付票据利息8.9百万港元、中间控股公司贷款利息148.9百万港元、回购协议利息105.3百万港元及租赁负债利息3.0百万港元[101] - 公司员工总数为75名,总员工成本为95.0百万港元[112] 业务发展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从中間控股公司获得的贷款总额为4,710,620,000港元,较2021年的3,697,591,000港元增加[3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动用的贷款额度为5,350,294,000港元,较2021年的4,345,321,000港元增加[38] - 公司持有的CMBCC Co-High Medical Investment Fund SP权益从2021年的60%增加至2022年的66.6%[43] - 债券承销业务完成90笔境外债券发行,投资级债券占承销总规模的73.3%,金融机构、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承销规模占98%[54] - 自营投资资产规模约87亿港元,债券投资约75亿港元,投资组合未来表现取决于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和经济趋势[62] - 公司自营债券投资采取收益为本的交易策略,单支债券持仓不超过总持仓5%,组合分散投资于各行业中的不同发行人[65] - 公司非上市直接投资业务集中于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科技创新型及新消费类企业[66] - 公司贷款业务以中短期融资为主,报告年度内向六名市场参与者发放贷款,涉及体育、科技、房地产及教育等多个行业[68] - 公司使用从民银国际获取的3年期无抵押贷款从事融资业务,年利率为2.5%[69] - 公司贷款本金额介乎5,000,000美元至30,000,000美元,贷款年利率介乎6%至10%,到期时间约为3至12个月[76] - 公司报告年度末的应收贷款总额约为581,537,000港元,其中应收最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金额约为180,000,000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31%[77] - 公司应收五名最大借款人的应收贷款金额约为545,786,000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94%[77] - 公司就应收贷款计提的贷款亏损拨备金额约为141,649,000港元,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型或独立专业估值师编制的估值厘定[77] - 公司与一名借款人订立补充契据,同意将总金额为160,000,000港元的贷款的还款日期延期[78] - 公司已制定实务指引控制整体信贷及营运风险,定期监察客户及抵押品或担保人的财务状况[79] - 公司于报告年度内计提的融资及放债业务减值金额约为88,368,000港元[84] -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在2022年12月31日的规模较2021年12月31日保持微幅增长[86] - 公司于2022年8月1日发行第二只公募基金——民银融汇大中华策略基金,该基金净值稳步上涨,领先可比同类型产品[87] - 公司对香港及中国内地经济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但短期固定收益投资价格波动较大[113] - 公司将继续完善金融科技平台,探索网络化、数据化的业务体系建设[114] - 公司将积极推动上市保荐和股票承销业务发展,优化业务协同体制机制[116] - 公司持续加强成本管理,优化组合结构和资产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117] - 公司全面提升企业管治能力,加强优质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增收创收业务能力[118] - 公司已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政策及程序,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及流动性风险[120] 公司治理与股东事务 - 公司前主席李金泽先生于2022年6月13日辞任,丁之锁先生代行主席职责至2023年1月6日新主席李宝臣先生上任[122] - 公司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由代行主席丁之锁先生主持并回答股东提问[124] - 公司2022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26] - 公司2022年年报将寄发给股东并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30] - 公司于2022年在联交所共购回48,906,500股股份,总代价为约98.1百万港元[128]
民银资本(01141)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