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银资本(01141) - 2023 - 中期业绩
民银资本民银资本(HK:01141)2023-08-30 19:35

财务业绩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65,217千港元,较上一期的417,073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250,501千港元,上一期为278,611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2][3] - 本期其他全面收益(除税后)为134,660千港元,上一期为亏损513,018千港元[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全面亏损总额为115,841千港元,上一期为791,629千港元,亏损大幅减少[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6521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17073亿港元[15][16][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2.37069亿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2.7525亿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经纪及相关服务佣金收入66.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1万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包销等佣金收入406.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68.9万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债务证券投资利息收入5581.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56617亿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投资利息收入19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99.9万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提供融资及证券孖展融资利息收入2354.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09.6万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及其他投资收入8339.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942亿港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920.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42.3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96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261.3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减值亏损拨备为2495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743.3万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4955.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674.9万港元[20]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5050.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7861.1万港元[21]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约2.652亿港元,同比下跌约36.4%;净亏损约2.505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0.1%[4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上期约2.786亿港元下降约10.1%至约2.505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约22.32港仙[53] - 证券分类收入下降至约920万港元,分类业绩亏损下降至约1820万港元[55] - 固定收益直接投资分类收入约1.413亿港元,较上期2.765亿港元减少,分类亏损增至约1.806亿港元,上期约1.506亿港元[59] - 其他投资及融资分类收入及投资损益净额约 - 610万港元,较上期 - 9770万港元负数减少,分类亏损减至约9260万港元,上期约1.585亿港元[60] - 报告期内,集团投资组合产生收入总额约1.591亿港元,上期为2.95亿港元[63] - 资产管理分类报告期收入约7350万港元,上期约6350万港元,分类溢利约6260万港元,上期约4940万港元[67] - 企业融资及咨询分类报告期收入约640万港元,上期约1820万港元,分类亏损约300万港元,上期分类溢利约790万港元[68] - 报告期行政开支及融资成本合共约2.213亿港元,上期约1.8亿港元[6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0,20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0,885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566,24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739,112千港元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6,117,23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73,911千港元减少[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1,449,01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65,201千港元降低[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1,480,58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9,358千港元减少[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7.666455亿港元,负债总计6.185868亿港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贷款及垫款账面值为3447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988.8万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账面值为13249.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283.1万港元[26] - 2023年6月30日,与最大客户之间的结余占应收现金客户及孖展客户账款总额的约28%,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29] - 2023年6月30日透过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允价值列账的金融资产为456172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58401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期内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15679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70939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60254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6184000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15152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6079千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22857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1375千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为25638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1062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获得贷款约243400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49706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应付利息约1298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914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未动用贷款额度约为756599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50294000港元[34] - 2023年6月30日根据回购协议出售之金融资产(债券)为307562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74951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销售债券总账面价值约为394170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12061000港元[35] - 2023年6月30日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负债为447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871千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Medical Fund的66.6%权益,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股东之权益分类为指定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负债约99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62000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4874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法定股本为10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449466千港元[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自营投资资产规模约6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亿港元,债券投资约50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5亿港元[62] - 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股本总额为11.21852693亿股,2022年12月31日为11.23664693亿股,股东应占权益总额约14.80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94亿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75.66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391亿港元,速动资产合共约56.41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363亿港元[74] - 报告期末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2,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流动资产约7566.2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约6117.2百万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债项约5509.6百万港元,来自民银国际贷款本金约2434.0百万港元,年利率4厘[77] - 报告期末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8.8%,较2022年12月31日的84.4%有所下降[78] 会计政策与准则 - 若干新订或修订准则适用于本报告期,但公司无需变更会计政策或作出追溯调整,预计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1][12] 业务经营情况 - 报告期内完成42个债券发行项目,投资级发行占承销总规模约65%[46] - 2023年6月30日,民银融汇大中华精选债券基金净值上涨约2.26%,民银融汇大中华策略基金净值上涨约2.65%[50] - 报告期内发行货币市场基金,填补现金管理类产品空白[50] - 报告期内协助巨星传奇上市,完成四个股票承销项目[51] - 报告期内启动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个人客户提供服务[52] 业务影响因素 - 2023年上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香港资本市场动荡,公司各项业务发展受较大影响,收入和利润面临挑战[44] - 收入下降主因香港资本市场萧条动荡,美元债券及IPO市场融资额下降,固定收益投资规模减少[54] 风险管理 - 投资及融资分类增加部分高收益债券投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下调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增强融资业务风险控制[56] - 公司严格落实“三道防线”风险管理政策,加强风险内控日常考核与培训,优化资产组合结构[95] - 公司持续加强整体风险管理能力,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涵盖多种风险类型[9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调整经营思路和战略发展方向,优化组织结构,加强投行业务布局[91] - 公司以发展牌照业务为核心战略,开源节流提升绩效,挖掘潜在业务需求[92] - 公司将提升投行业务竞争力,加强协同联动,打造客户金融服务一体化[93][94] - 依托中国民生银行客户资源,拓展机构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为战略客户提供投资银行服务[9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前主席李金泽于2022年6月13日辞任,丁之锁代行主席职责,2023年1月6日李宝臣任主席、李明任总经理[10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报告期内遵守规定准则[101]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经审核委员会及独立核数师审阅,符合相关准则[102] 股份购回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于联交所共购回1,93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293万港元,已全部注销[103] - 1 - 6月各月购回股份数量分别为837,000股、170,000股、548,000股、187,000股、192,000股[104] 重大事件说明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件发生[105]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75名雇员,较2022年6月30日的82名有所减少[87] - 报告期总员工成本约为30.6百万港元,较上一期的38.9百万港元有所降低[8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报告期中期股息,上期也无派付[70] 融资成本构成 - 报告期融资成本主要来自民银国际贷款利息约68.7百万港元、回购协议利息约79.5百万港元及租赁负债利息约1.3百万港元[76] 经济环境 - 访港旅游业和私人消费预期支撑香港今年经济增长,但全球经济受下行风险因素影响[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