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入为6836.4万港元,2021年为1.06861亿港元[1] - 2022年经营业务亏损1.43563亿港元,2021年为6959.5万港元[1] - 2022年除税前亏损1.55411亿港元,2021年为7946.2万港元[2] - 2022年本年度亏损1.51659亿港元,2021年为7752.8万港元[2] - 2022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50.2港仙,2021年为25.6港仙[2] - 2022年全面亏损总额1.55774亿港元,2021年为7816.6万港元[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5.65281亿港元,2021年为6.19421亿港元[4]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7.02251亿港元,2021年为9.9271亿港元[4] - 2022年流动负债总值7.77286亿港元,2021年为9.45437亿港元[5] - 2022年资产净值3.34452亿港元,2021年为4.87238亿港元[5] - 2022年客户合约收入为7.083亿港元,2021年为7.5693亿港元[15] - 2022年其他来源收入为 - 246.6万港元,2021年为3116.8万港元[15]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6.8364亿港元,2021年为10.6861亿港元[15] - 2022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55411亿港元,2021年为7946.2万港元[18] - 2022年源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为6.8364亿港元,2021年为10.6861亿港元[18] - 2022年公司综合分部业绩为 - 1.40065亿港元,2021年为 - 7299.5万港元[18] - 2022年其他经营支出为154,046千港元,2021年为155,958千港元[19] - 2022年除税前亏损已扣除商誉减值8,875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20] - 2022年融资成本为11,848千港元,2021年为9,867千港元[20] - 2022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3,752)千港元,2021年为(1,934)千港元[21]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51,122,000港元,2021年为77,234,000港元[22] - 2022年综合收入为6840万港元,较2021年的1.069亿港元减少约36.0%[36] - 2022年买卖及投资分部出售投资收入亏损净额1920万港元,去年为收入收益净额230万港元[37] - 2022年综合亏损为1.517亿港元,2021年为7750万港元[38] - 2022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4.3%(2021年:47.4%),现金结余为5290万港元(2021年:9030万港元),减少41.4%[51] 各地区客户合约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香港地区客户合约收入为5.0345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0485亿港元[16] - 2021年香港地区客户合约收入为4.6224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9469亿港元[17] 应收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46,910千港元,减值后为39,901千港元;2021年为69,030千港元,减值后为62,317千港元[27]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扣除亏损拨备后即期至90日为3787.8万港元,超90日为202.3万港元;2021年即期至90日为6231.7万港元[30] 应付贸易款项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一至三个月为4723.7万港元,2021年为4967.6万港元[31] 可换股债券情况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向全惠发行本金总额5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每股0.22港元,到期日延至2026年6月30日[32][3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经纪业务 - 2022年经纪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大幅减少约34.5%至1420万港元,经营亏损增加约5.5%至1840万港元[4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业务 - 2022年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利息收入减少约36.9%至1090万港元,经营亏损为640万港元[4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 - 2022年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收入810万港元,增幅为172.5%,经营亏损减少约26.2%至600万港元[4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媒体出版及金融公关服务业务 - 2022年媒体出版及金融公关服务总收入增至2900万港元(2021年:2300万港元),增幅26.0%,经营亏损1530万港元(2021年:1810万港元)[4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投资业务 - 2022年物业投资重估亏损1680万港元,2021年同期重估收益20万港元,租金收入总额减至460万港元(2021年:920万港元)[4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珠宝产品销售业务 - 2022年珠宝产品销售减少约30.5%至2050万港元(2021年:2950万港元),分部亏损增至120万港元(2021年:20万港元)[50] 投资组合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投资组合从2021年12月31日的2.082亿港元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1.223亿港元,2022年公平值亏损3640万港元(2021年:2330万港元)[45] - 2022年变现亏损净额1920万港元,2021年录得收益230万港元[46] 公司收购情况 - 2022年9月13日公司订立协议以8984万港元收购Genius Year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本,交易于2023年1月完成[55][56] - 2023年1月公司以8980万港元代价收购Genius Year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本,该公司间接持有中国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65块林地(总面积约139,216亩)的100%权益[64] 公司业务拓展情况 - 2023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南华证券投资获证监会批准从事虚拟资产介绍经纪活动[61] - 2022年年度公司大幅扩张财富管理业务,第四季度推出新品牌「SC Private」及「SC Wealth」[5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2年年度末期股息(2021年:无)[6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分别为董涣樟先生(主席)、谢黄小燕女士及Hon. Raymond Arthur William Sears, K.C. [70] - 公司2022年度全年业绩获审核委员会及外部核数师审阅,审核委员会认为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71] - 公司核数师同意初步公告所载2022年度综合财务数据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数额一致,但工作不构成核证委聘,不做保证[72][73]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在2022年度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但存在董事未出席股东大会、未披露超9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姓名任期等偏离情况[67][6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81人(2021年:146人),雇员成本约为5270万港元(2021年:4750万港元)[57] 公司抵押情况 - 2022年公司将账面价值509,400,000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给银行,2021年为526,200,000港元[2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若干存货及持有作买卖之上市证券及投资组合已抵押予银行[53]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4] 银行借款及贷款融资情况 - 2023年4月到期的银行未偿还计息借款为5400万港元,业绩公告日为5200万港元,公司正与银行磋商再融资[11] - 2022年9月一名董事向集团授出1亿港元无抵押两年期计息贷款融资,2022年12月31日已提取4270万港元[12] 市场环境情况 - 香港股市2022年平均每日成交量同比减少25.1%,恒生指数整体下跌15.5%[41] 经济前景及风险情况 - 预计2023年香港经济逐步复苏,但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前景不明,近期企业投资、业务扩张及个人消费风险偏好保守[58] 公司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业绩公告在公司网站(www.sctrade.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上刊载[74] - 公司2022年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相同网站可供查阅[74] 公司董事情况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吴鸿生先生、张赛娥女士、吴旭茉女士及吴旭洋先生[7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谢黄小燕女士、Hon. Raymond Arthur William Sears, K.C.、董涣樟先生及蓝德业资深大律师[74]
南华金融(00619)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