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WT INT'L(00521) - 2023 - 年度业绩
CWT INT'LCWT INT'L(HK:00521)2023-09-18 07:0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43,899,455千港元,较2021年的55,448,828千港元下降20.83%[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1,777,122千港元,较2021年的1,910,263千港元下降6.97%[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75,174千港元,较2021年的465,512千港元下降19.41%[2] - 2022年公司年度溢利为255,089千港元,较2021年的289,359千港元下降11.84%[2] - 2022年公司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79,061千港元,较2021年的245,298千港元下降26.99%[3] - 2022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4港仙,较2021年的1.83港仙下降26.78%[4]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666,101千港元,较2021年的7,534,561千港元下降11.53%[5]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29,838,364千港元,较2021年的17,400,321千港元增长71.48%[5]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27,522,902千港元,较2021年的16,200,861千港元增长69.89%[6]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為505,810千港幣,2021年為604,900千港幣[34] - 2022年除稅前溢利為375,174千港幣,2021年為465,512千港幣[34]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資產總額為35,794,039千港幣,2021年為24,225,550千港幣[34] - 2022年綜合總資產為36,504,465千港幣,2021年為24,934,882千港幣[34]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為30,557,804千港幣,2021年為19,083,717千港幣[35] - 2022年綜合總負債為31,673,263千港幣,2021年為20,211,573千港幣[35] - 2022年中國特定非流動資產為111,541千港幣,2021年為92,832千港幣[36] - 2022年新加坡特定非流動資產為4,479,421千港幣,2021年為5,231,647千港幣[36] - 2022年歐洲特定非流動資產為1,154,263千港幣,2021年為1,259,663千港幣[36] - 2022年特定非流動資產總額為6,382,733千港幣,2021年為7,253,890千港幣[36] - 2022年其他收入为233,971千港元,2021年为120,545千港元[37] - 2022年融资成本为372,072千港元,2021年为304,026千港元[3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20,085千港元,2021年为176,153千港元[37]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按11,399,996,101股计算,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3,213千港元,2021年为208,905千港元[42] - 2022年末应收贸易账项为12,392,161千港元,2021年末为3,361,786千港元[43] - 2022年末应付贸易账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271,041千港元,2021年末为10,759,052千港元[4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溢利(不包括COVID - 19减免)减少15.2%至港币3.62417亿元,收入减少20.8%至港币438.99455亿元[56] - 集团净溢利由港币2.89359亿元减少11.8%至港币2.55089亿元[57] - 2022年12月31日,集團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為港幣1,691,622,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1,517,145,000元)[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團貸款及借貸為港幣5,732,096,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5,415,901,000元),其中港幣4,177,317,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4,446,626,000元)須於一年內償還[81] - 循環貿易融資港幣3,684,329,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3,219,472,000元),年利率介乎5.88%至7.31%(2021年12月31日:1.48%至6.71%)[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團有抵押的貸款及借款金額為港幣4,657,563,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4,340,785,000元),抵押物金額為港幣5,742,652,000元(2021年12月31日:港幣6,073,158,000元)[81] 各业务线收入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运输服务收入57.37638亿港元,2021年为59.98828亿港元[23] - 2022年物流服务收入15.43084亿港元,2021年为15.77095亿港元[23] - 2022年商品贸易及相关服务收入351.01037亿港元,2021年为464.35574亿港元[23] - 2022年中国地区收入273.27459亿港元,2021年为350.83651亿港元[23] - 2022年新加坡地区收入61.89335亿港元,2021年为109.96725亿港元[23] - 2022年公司可呈报分部收入为828,844,55千港元,2023年为554,998,34千港元[32] - 2022年商品贸易收入为716,667,51千港元,2023年为759,448,5千港元[32] - 2022年工程服务收入为872,502,13千港元,2023年为816,098,92千港元[32] - 2022年金融服务收入为 - 545,24千港元,2023年为 - 621,63千港元[32] - 2022年外部客户收入按时间划分,某一时点为561,253,5千港元,某一时段为828,844,55千港元;2023年某一时点为405,655,5千港元,某一时段为554,998,34千港元[32] - 2022年运输服务收入为590,775,1千港元,2023年为480,345,1千港元[32] - 2022年物流服务收入为475,534,64千港元,2023年为730,101,53千港元[32] - 2022年商品贸易及相关服务收入为793,516千港元,2023年为146,326千港元[32] - 2022年设施及设备保养服务收入为906,72千港元,2023年为560,3千港元[32] - 物流服务除税前溢利增加8.3%至港币6.32809亿元,收入减少3.8%至港币75.26425亿元[68] - 商品贸易收入减少4.2%至港币298.90618亿元,除税前亏损为港币1.41949亿元[69] - 商品贸易总成交量较2021年减少约3.2%,收入因商品价格轻微下跌减少约4.2%[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金融服務收入減少62.9%至港幣5,844,957,000元,除稅前虧損減少79.9%至港幣12,142,000元[7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工程服務分部錄得收入港幣637,455,000元及除稅前溢利港幣26,063,000元[77] 140项交易相关情况 - 2022年审核中发现140项交易涉及短时间与同一组对手方多次转让金精矿所有权,商业实质不明[11] - 140项交易销售总额16.0874亿美元,采购总额16.0858亿美元,净收入16万美元[1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账项12.56801亿美元,应付贸易账项12.36565亿美元[12] - 140项交易利润率约为0.01%,支付佣金31万美元[14] - 2023年9月调查结束,无实质证据显示140项交易构成风险或管理问题[15] - 140項交易產生交易銷售總額1,608,740,000美元(約港幣12,599,652,000元)及交易採購總額1,608,580,000美元(約港幣12,598,399,000元),淨收入160,000美元(約港幣1,253,000元)[90] - 因140項交易,2022年12月31日,集團應收貿易賬項結餘1,256,801,000美元(約港幣9,793,370,000元)及應付貿易賬項結餘1,236,565,000美元(約港幣9,635,685,000元)[90] - 2023年4月公司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140项交易,调查期间发现向同一组对手方支付佣金310,000美元(约港币2,428,000元)[91] - 调查于2023年9月结束,140项交易的商业实质仍不明,调查受到限制[92] - 公司要求管理层提供解释及支持文件,但获取的审计证据不足以证实及确定140项交易的商业实质、佣金及与对手方的关系[93] - 公司无法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确定140项交易及佣金的影响是否得到适当核算及披露[94] 其他事项 - 2021年核数师报告无保留意见,2022年为保留意见[18] - 2021年末已申索土地增强津贴奖励共64,527,000新加坡元(约372,985,000港元)[38] - 2021年新加坡国内税务局不允许2017年评税年度申索土地增强津贴奖励47,791,000新加坡元(约276,557,000港元)[39] - 2022年就一宗法律案件计提拨备188,206,000港元,2021年为100,904,000港元[49]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41][53] - 公司衍生工具分部客户资产管理规模今年以来增加约30%[73] - 自2021年推出的结构性场外交易产品为衍生工具收入总额贡献约7%[73] - 公司新加坡仓库使用率接近100%,预计未来12个月维持相若水平[61] - 海运运费于2022年三季度开始下降,9月出现断崖式下跌[63] - 2022年食品及饮料分部因新货物转移和政府增加库存表现良好,但企业面临高昂成本[60] - 公司正探索向主要金融中心及新興市場地域擴展,停止提供貿易便利的貿易業務部門服務及營運[74] - 公司預計年內市場持續波動,有利衍生工具業務交易活動增加[75] - 毕马威已将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报表核对一致,但此工作不构成审核、审阅或其他保证委聘[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97] - 公司在2022财政年度基本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但2022年2月21日前张灿、之后王侃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98] - 董事会认为委任同一人兼任主席与行政总裁有利于公司内部领导一致和战略规划,偏离守则原因恰当[99]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101] - 公告日期,董事会由王侃、赵权、彭彪、徐序、梁顺生、林子杰、林健锋组成[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