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收入11.337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24571亿港元下降7.4%[1][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8808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9237亿港元下降0.6%[1][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1092.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3.8万港元下降11.4%[1][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22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4.8万港元增长39.4%[1][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0.41港仙,2022年同期为1.00港仙[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7.1788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362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18.8069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9183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10.5085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1189亿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14.9871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38396亿港元[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11.3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2.25亿港元下跌7.4%[14][15][21] - 2023年和2022年上半年公司毛利分别约为1.88亿港元和1.89亿港元,毛利率分别为16.6%和15.5%[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销费用约8245万港元,占收入约7.3%,与2022年同期相当[2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政费用约975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1.01亿港元下跌3.8%[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约779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6134万港元上升27.1%[14][15][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约905.6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076万港元[14][1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41港仙,2022年同期为1.00港仙[1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6324.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6536.5万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783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144.6万港元[2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2.483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595亿港元有所增加[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一年内到期及第二至五年到期偿还的银行借款金额分别约为2.47972亿港元及35.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25127亿港元及246.8万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约为3158.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4070.4万港元减少;现金及银行结余和银行定期存款约为4.6053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5.60913亿港元减少;现金净额约为1.806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92614亿港元减少[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2.87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22122亿港元减少[5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仍为8.61930692亿股[6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发[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订单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出口业务成绩略稳[27] - 注塑机业务将推出新节能机器系列并加大出口市场开发投资,挤出机等业务销售略有下跌但盈利能力改善[30] - 珠海食品包装塑料加工工厂今年同期较去年上半年略有增长,来自中国乳制品和保健品行业关键客户销量带动销售[35] - 出口销售受高通胀、外汇波动和高糖价等因素影响略有下跌,客户仍在降低高库存水平[37] - 合肥家电塑料配套件加工工厂在家电市场维持稳定业绩,预计今年下半年家电业务销量仍然低迷[38][39] - 东莞吹塑人体模型制造工厂凭借可回收产品取得稳步向前的业绩,受欧洲法规推动和客户满意[42] - 注塑机业务今年将推出新系列高节能机器、采用混合解决方案的大型两板注塑机及更大锁模力的全电机等[28] - 注塑机业务除过去两年在东莞和无锡工厂投资新设备外,将优化和扩大自动化焊接系统,东莞工厂已上线太阳能电池板[29] - 注塑制品业务工程等团队投入营销资源增加品牌曝光度,生产团队提升自动化和检测设备提高质量和效率[38] - 吹塑人体模型业务投入精力开发新项目,将加强能力吸引更多世界零售品牌,投资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43][44] - 印刷线路板加工业务中,深圳加工厂持续经营亏损,欧洲汽车客户需求疲软,日本游戏行业客户订单降至极低水平,日本汽车和电子行业客户订单较去年同期略有增加[45] - 印刷线路板贸易业务今年上半年销售与去年同期相若,来自日本重点客户订单保持稳定,成功与日本汽车零部件客户开发新项目[47]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整体销售业绩稳定,但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49] - 运行与伺服驱动组件销售保持增长,为机器人行业客户提供的定制解决方案出现突破[52] 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内地共有2410名雇员,较2022年6月30日的2458名减少,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4:66[62] 证券交易与企业管治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售出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7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但非执行董事瞿金平因公务未出席6月21日股东大会[73] - 公司认为提名、薪酬、审核委员会主席及其他董事出席股东大会足以回答股东提问[73]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已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刊于上述网站并寄发股东[74]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2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市场环境与业务预期 - 中国取消疫情限制后业务未如预期大幅改善,消费者对高价商品观望,制造业需求和投资疲软,出口订单下跌[66] - 政府推出支持房地产借贷等刺激政策,但未提及推动广泛需求的扩张性措施[67] - 公司预计下半年多数工业领域持续低迷,同业竞争加剧[67] -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缺乏增长,地缘政治博弈和俄乌战争阻碍工业需求和消费重振[68]
大同机械(0011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