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4.72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3.629亿元增长47.0%[1] - 持续经营业务之期间利润为1.27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800万元增长353.9%[1]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之期间利润为999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780万元增长1180.8%[1] - 归属非控制性权益的持续经营业务之期间利润为272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2020万元增长34.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51.06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5.316亿元下降21.8%[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30769亿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11335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05202亿元,2022年同期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20685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76874亿元,2022年同期为8043.8万元[7]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00443亿元,较年初的9.37897亿元减少3.48693亿元[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资产分别为308千元、267千元、194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分别为 - 4千元、 - 3千元、 - 5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12月31日、2022年1月1日,净资产分别为304千元、264千元、189千元人民币[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费用分别为 - 40千元、 - 39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之期间利润分别为40千元、39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界客户的总收益为3472597千元,2022年为2362942千元,同比增长47%[17]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总资产为628534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37291千元,下降19%[17] - 2023年上半年可报告分部总利润为127146千元,2022年为28041千元,增长353%[17] - 2023年上半年客户A来自分部B的收益为752841千元,2022年为166146千元,增长353%[1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为2720350千元,2022年为1531616千元,增长78%[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总计115692千元,2022年为45234千元,增长156%[19]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已扣除已售货品成本2524203千元,2022年为2167405千元,增长16%[1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2388千元,2022年为16819千元,增长33%[20] - 2023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63403千元,2022年为40676千元,增长56%[17] - 2023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基本盈利根据9990.9万元利润及33.23771133亿股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2022年同期为6776.2万元利润及相同股数[2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以6340.3万元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同期为4067.6万元[26]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处置账面价值61.2万元的资产,产生利润净额34.9万元,2022年同期处置39万元资产,亏损净额4.7万元[2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3.4339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5015亿元[28]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资产为4.124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3879亿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30.343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40934亿元[32]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3.3107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76175亿元[33]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将保用成本拨备的会计估计由1%修订为0.625%,增加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保用成本拨备2780.6万元,2022年同期为回冲4792.7万元[3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由去年上半年的约22.52亿元增加至约32.388亿元[60] - 集团期内收益约为34.72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3.629亿元增加约47.0%[59]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2.338亿元,毛利率6.7%,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110.6%和2个百分点[6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2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030万元[62]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803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158亿元[63] - 2023年上半年确认应收贸易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回冲为1200万元,2022年为减值50万元[64] - 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450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3580万元,下降20.4%[6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约2240万元,2022年上半年约20万元[66] - 存货周转日提高至42日,2022年12月31日为29日[68] - 应付贸易账款周转日为188日,较2022年的163日大幅提高[7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12,2022年12月31日为1.1[71] - 2023年6月30日雇员数目为3512名,2022年12月31日为3029名[77] 业务线相关情况 - 集团确认四个可报告分部,包括太阳能单晶硅棒/硅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半导体及相关产品[15] - 分部A在2022年被出售并重新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16] - 江苏悦阳占集团组件生产能力约78.0%,集团对其实际权益从期初的73.86%变为2023年6月的100%[1] - 集团光伏组件出售附带2年或5年物料损坏及人工保用,10年及25年最低电力输出保证,分别保证电力输出下降幅度不多于初步发电产能10%及20%[34] - 公司未因初步发电产能自验收日期起下降10%以上、20%以上或物料损坏、人工保用等原因进行质量补偿[35] - 公司出售曲靖阳光股权及处置上游业务后,专注下游光伏组件制造和销售,主要客户为中国大型央企等[38] - 公司自2009年起从事组件生产,专注单晶产品,开发销售P型高效组件等高端产品[42] - 公司单晶组件主要制造基地位于江苏盐城,可享政策和采购优势,持续扩充产能[43]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各生产地合计拥有组件年产能8.2吉瓦[41] - 截至2023年6月底,江苏盐城生产基地组件产能为6.4吉瓦[44] - 组件对外销售主要客户有国电投、日本夏普等企业[45] - 公司导入夏普40年质量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46] - 半导体业务产能将从目前的100吨增加至2023年末的120吨[49] - 光伏组件对外付运量由去年同期的1318.1兆瓦提高至期内的2975.4兆瓦,增长幅度为125.7%[55] - 集团与东南大学合作成立BIPV研发线,与多机构开展多项研发项目,四款系列BIPV产品通过多项认证,自主研发的BIPV结构件获八项专利授权[48] - 集团预计随着BIPV业务发展,光伏系统建设与应用业务将进一步增长[48] - 集团预计未来几年半导体业务将继续增长并贡献利润[49] - 集团自2018年起持续投入产能及设施升级改造与新产能投资,已完成全面升级与新增高效产能产出[52] - 集团通过组件产能、成本及品质优势与大型组件客户建立直接供货关系[53] - 集团近年研发突破生产瓶颈,部分产品生产线成本降低[54] 财报编制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财报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编制[8] - 编制中期财报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度财报一致,唯首次采用部分新订及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收窄初始确认例外范围,集团已对2022年1月1日与租赁相关暂时性差异实施修订[11] 其他事项 - 2022年12月30日公司出售曲靖阳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获1043840000元收益[20] - 集团由谭文华先生及/或谭鑫先生控制的三家实体和中国联塑集团的两家实体分别收到约4.39321亿元和约2.2995亿元,剩余2.2005亿元总代价于2023年7月收到[21] - 2022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8.13781亿元,开支6.69286亿元,融资成本2219.2万元,税前利润1.22303亿元,期间利润1.05681亿元[23] - 公司子公司获287项国家专利,30余项省市科学技术奖,位列可再生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100强(NO.72)等多个榜单[39]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现金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派发[81]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8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2023年上半年全体董事均遵守该守则[83]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与管理层检讨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等事宜,包括审阅2023年上半年中期业绩[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公告日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85] - 2023年7月,公司从中国联塑集团控制的两个实体收到出售事项剩余代价2.2005亿元人民币[86]
阳光能源(00757)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