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12291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94196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2%[2] - 2023年税前溢利为482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151261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4226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152317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169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150934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3.87分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14.04分人民币[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600万元人民币(2022年约110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170万元人民币(2022年应占亏损约1.509亿元)[31] - 2023年收益为11.22911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9.41964亿元)[44]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4825.4万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1.51261亿元)[44] - 2023年折旧为3386.2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4498.9万元)[4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223.1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6642.7万元)[44] - 2023年资本开支为3555.2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2269万元)[44] - 2023年公司收益达11.22911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9.41964亿人民币上升19.2%[52][55][76]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66.3%,较2022年的60.9%上升5.4%[52][55][76]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4.1692亿人民币,较2022年亏损的15.0934亿人民币增长127.6%[49][76]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3.87人民币分,较2022年亏损的14.04人民币分增长127.6%[7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增加6640万人民币,从2022年的2.55亿人民币增至3.214亿人民币[5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5990万人民币,2022年为1056万人民币[47]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为163万人民币,2022年为1186万人民币;租赁负债利息2023年为1.0611亿人民币,2022年为1.272亿人民币[74]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327亿人民币,2022年为1.0468亿人民币;预付款项2023年为2.5301亿人民币,2022年为3.4526亿人民币[49] - 2023年资产总值约为8.057亿人民币,2022年约为7.531亿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2023年约为210万人民币,2022年约为1720万人民币;资产净值2023年约为2.41亿人民币,2022年约为2.457亿人民币[57] - 2023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3,6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148,052千元人民币[84]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15,46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36,612千元人民币[85] - 2023年流动资产总额为390,27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16,493千元人民币[85] - 2023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88,15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9,338千元人民币[85]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为3,46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488千元人民币[95] - 2023年佣金收入为18,78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5,129千元人民币[95] - 2023年政府补助为8,75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1,877千元人民币[95] - 2023年员工成本总额为437,30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18,053千元人民币[99] - 2023年建议股息总额为38,89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4,211千元人民币[100] -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金额计算依据的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076,027,500股,2022年为1,075,332,788股[10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3,270千元,2022年为10,468千元;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52,255千元,2022年为43,114千元[103] - 2023年餐厅营运客户合约收益为1,122,911千元,2022年为941,964千元[116] - 2023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分别约为人民币590万元及人民币1380万元[139] - 本年度集团以市场价值计价的股份奖励计划开支约为人民币0.5百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3.0百万元[160] - 不包括股份奖励计划开支,集团员工成本的收入百分比为38.9%,2022年为44.1%[160] - 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折旧的收入百分比为3.0%,2022年为4.8%[160] - 公共设施及消耗品开支的收入百分比为5.0%,2022年为6.9%[160] -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147.8百万元[161] - 本年度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40.5百万元,其中与质押定期存款减少有关约人民币70.7百万元,与收到的利息有关约人民币6.3百万元,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35.6百万元,垫付贷款/注资合营公司约人民币0.9百万元[161] - 本年度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122.1百万元[16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没有银行借贷,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5.8百万元[162] - 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2年12月31日为10.5%[162] 地区业务线收益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国北部地区收益为27529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453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2%[13] - 2023年中国东部地区收益为39165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4986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1.9%[13] - 2023年中国南部地区收益为31605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44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0.8%[13] - 2023年中国西部地区收益为13990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2226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4.5%[13] 股息相关 - 本年度建议末期股息须经公司股东于应届股东大会批准方可作实[22] - 董事会建议向2024年6月14日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0港仙(2022年为2.50港仙)[41] - 公司建议于2024年6月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末期股息待该大会批准,预计于2024年7月26日派付[144][145] - 为确定获派2023年末期股息权利,公司将于2024年6月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过户文件及股票须于2024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46] 品牌餐厅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唐宫”品牌餐厅共26间分店,较2022年普遍获双位数收益增长[27] - 深圳唐宮壹號分店开业超一年收益增长超40%,唐宮小聚业务整体收益对比2022年有近60%增幅[131] - 2023年唐宮壹號餐厅数目为2家,人均消费471.6元,占集团收益百分比3.8%;2022年餐厅数目2家,人均消费425.5元,占比3.1%[159] - 2023年唐宮餐厅数目为26家,人均消费253.7元,占集团收益百分比79.3%;2022年餐厅数目26家,人均消费230.3元,占比80.3%[159] - 2023年唐宮小聚餐厅数目为5家,人均消费182.1元,占集团收益百分比13.1%;2022年餐厅数目6家,人均消费154.2元,占比11.2%[159] - 2023年唐宮茶点餐厅数目为1家,人均消费115.7元,占集团收益百分比1.8%;2022年餐厅数目2家,人均消费104.9元,占比2.1%[159] 公司经营餐厅数量变化 - 2023年公司经营35家自营餐厅、16家合营餐厅,2022年分别为40家、14家[52][55][76] 税务相关 - 公司于中国内地之附属公司须缴纳税率为25%(2022年:25%)之所得税[126] 贸易款项相关政策 - 贸易应收款项信贷期一般少于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通常于30日至90日期间内偿还[102][128] 集团风险及业务范围 - 集团对未收回应收款项维持严格控制,无重大信贷集中风险,贸易应收款项免息且无抵押品或信贷提升措施[102] - 无来自单一客户的收入占集团总收入10%以上[122] - 集团所有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及其所有非流动资均位于中国(包括香港)[123] 集团合作与发展 - 集团于2024年第一季与内地新派京式火锅品牌合作在香港开分店,获顾客欣赏认同[157] 潜在摊薄普通股股份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集团并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股份[152] 集团员工数量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雇用约3,00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3,000名[164] 公司股份情况 - 法定4,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之普通股,2023年及2022年价值均为2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1,076,027,500股每股面值0.05港元之普通股,2023年及2022年价值均为53,801千港元,等值人民币均为45,821千元[129] 履约责任及交易条款 - 履约责任于向客户提供餐饮服务时完成,交易条款主要为现金、信用卡结付及支付平台账单支付,信贷期通常少于一个月[118] 经营分部业绩评估 - 管理层独立监察经营分部业绩,以可报告的分部溢利/亏损评估表现,其为除税前经调整溢利/亏损计量[121]
唐宫中国(01181)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