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玖康疗(00648) - 2023 - 年度财报
京玖康疗京玖康疗(HK:00648)2023-11-05 18:26

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70万港元,与2020年持平;毛利为80万港元,2020年为520万港元;毛利率为46.5%,2020年为54.3%[4] - 2021年综合亏损及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分别为2470万港元和2630万港元,2020年分别为5250万港元和5080万港元[4]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69.9万港元,较2020年的961.7万港元下降82.33%;毛利为79万港元,较2020年的522.5万港元下降84.88%[108] - 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2471.7万港元,较2020年的5247万港元有所收窄;年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2471.7万港元,较2020年的5247万港元有所收窄[108]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8.1港仙,较2020年的15.6港仙有所收窄[108]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2471.7万港元,2020年为亏损5247万港元[111]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27.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5534亿港元,负债净值为3.24933亿港元[128]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263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为2.553亿港元及3.249亿港元,其中须于一年内偿还的借款为1.404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70万港元[103]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亏损为3.339859亿港元,2020年为3.31447亿港元[110] 财务状况 - 2021年底公司资产总值为1910万港元,2020年为2730万港元;负债总额为3.249亿港元,2020年为3.163亿港元[5] - 2021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70万港元,2020年为110万港元;流动资金比率为0.06,2020年为0.08[5] - 2021年公司借款总额为2.72亿港元,2020年为2.537亿港元,包括借款2.171亿港元和应付债券5490万港元[5] - 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660万港元,2020年为990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70万港元,2020年为流入30万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990万港元,2020年为730万港元[5] - 2021年公司现金流入净额为260万港元,2020年为流出230万港元[5]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708.3万港元,较2020年的827.5万港元有所下降;流动资产为1203.2万港元,较2020年的1902.2万港元有所下降[109] - 2021年流动负债为2.67372亿港元,较2020年的2.0257亿港元有所上升;流动负债净值为 - 2.5534亿港元,较2020年的 - 1.83548亿港元有所下降[109] - 2021年非流动负债为766.76万港元,较2020年的1410.3万港元有所下降;负债净值为 - 3.24933亿港元,较2020年的 - 3.16303亿港元有所下降[109] - 2021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661.8万港元,2020年为992.2万港元[111]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69.7万港元,2020年所得现金净值为30.5万港元[111]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值为991.3万港元,2020年为733.5万港元[111]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7.1万港元,年初为107.3万港元[111] 股本情况 - 2021年底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26,036,828股,已发行股本为30.3066亿港元,与2020年持平[6] - 2021年公司无股本集资活动、重大资本承担、重大投资以及重大收购和出售事项,也无重大资产作抵押[7][8][9][10]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59] 业务发展 - 2021年公司开展医疗设备及产品分销业务,2022年进展良好,预计2023年及以后进一步发展[18] - 公司主要从事分销医疗设备及产品[112] - 集团持续发展医疗及健康生活业务改善经营现金流[128] 客户与供应商 - 按法人实体划分,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分别占集团收益的24.0%及70.0%[32] - 按法人实体划分,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采购量的81.0%及99.0%[32] 股息政策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不建议派发2021年度股息[3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之储备[29] 慈善捐款 - 2021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34] - 公司支持员工参与志愿和慈善工作,年内未向慈善机构捐款[95] 人员变动 - 林品卓于2023年2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姚俊荣于2022年12月20日获委任[38] - 陈贻平于2022年5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振豪于2021年4月30日辞任,曾鸿基于2021年1月31日辞任[38] - 林品卓和姚俊荣须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38] - 2022年国卫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核数师,华融(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及随后辞任,2023年2月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获委任,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提呈续聘决议案[60] - 行政总裁职位空缺,董事会将继续物色合适候选人[64] 股份权益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陈嘉忠先生持有9,953,052股股份,其他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44] - 购股计划为期10年,12个月内授予参与者购股获行使时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年内未授出购股,年末无尚未行使购股[47] - 股份奖励计划为期10年,年内未授出股份奖励,根据该计划持有20,452,570股股份[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上市证券[4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董事或行政总裁外,无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需知会或记入股东登记册的权益或淡仓,或有5%以上表决权股本权益[51] 合规与风险 - 公司面临COVID - 19疫情、竞争、信贷、汇率和利率等风险,并制定相应管理政策[11][12][14][15][16][1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联系人无业务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利益冲突[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关连人士交易不构成公司关连或持续关连交易[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现重大方面不遵守对业务和运营有重大影响的相关法例及规例情况[58] - 公司存在与持续经营有关的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103]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年内召开了四次会议,全体董事均出席[63][68] - 公司采纳符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的董事会多元化政策[65] - 各董事须每三年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一次,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66] - 2021年董事查阅市场及规管材料并参加培训课程,公司为新委任董事安排入职程序[67] - 董事会设立审核、薪酬、提名及风险管理四个委员会[6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召开两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70]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召开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71]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成立于2023年4月,由三名成员组成[73] - 公司秘书林崇谦年内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培训[75]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1年度遵守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规定标准[76] - 公司设有多种渠道与股东及持份者沟通,年内未召开股东大会[80] - 年内公司章程文件无变更[81] 环保措施 - 集团运营不产生空气污染物等,相关环保条例与运营关系不大[82] - 集团运营仅间接产生二氧化碳等无害气体排放,不产生危险废物[83] - 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弃物产生[84] 员工管理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8名雇员[55] - 公司遵守多项雇佣条例及守则,为员工提供公平工作环境[89] - 公司遵守政府防疫政策,推出员工健康保护措施[90] - 公司提供全面在职培训计划,鼓励员工参加外部培训[91] 供应商管理 - 公司审慎挑选供应商,定期检讨及评估其表现及资格[92] 客户服务 - 公司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保障客户数据隐私[93] 道德合规 - 公司恪守道德标准,年内未发现贪污等违规法律个案[94] 审计情况 - 核数师不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因审计证据不足[97][98] - 已清盘附属公司会计账簿和记录审核范围受限,具体记录缺失[99] - 无法确定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中相关收入、开支等是否准确记录入账[100] - 核数师因期初结余及比较资料的会计记录缺乏足够支持文档和详细说明,未能获取充足适当的审核凭证[101]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根据不完整账目及记录编制,董事未能确认其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10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外部核数师费用(不计垫付开支)为港币880,000元[79]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1年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3][114]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部分准则将于2023 - 2024年生效[115] - 除部分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外,董事会预期应用其他准则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生效,公司董事会预期应用该修订未来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120]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自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生效,公司董事会预期应用该修订未来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1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预期不会对集团财务状况或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可能影响重要会计政策披露[11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已前瞻应用,新强制生效日期待对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会计处理完成更广泛检讨后厘定[117][118]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币列报,港币为公司功能货币[130]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报表,集团公司间交易及结余、未变现溢利编制时全额抵销,未变现亏损除非有减值证据否则也抵销[131] - 年内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业绩从收购日起或截至出售日计入综合损益及全面收益表,必要时调整附属公司报表使其会计政策与集团一致[132] - 集团对附属公司权益变动未导致丧失控制权时入账作权益交易,丧失控制权时按特定方法计算出售损益[133][134] - 附属公司为公司可行使控制权的投资对象,满足对投资对象拥有权力等三项元素时公司控制投资对象[136] 资产与负债计量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累计减值亏损列账,不同类别折旧率不同,租赁装修20%至33.3%或以上(以租赁期较短者为准),家具、固定装置及设备、汽车、电脑设备为10%至33.3%[138][140] - 政府补助在符合条件且能获取时确认,用于补偿成本的按系统基准在损益中确认,用于购置非流动资产的在财务状况表确认为递延收入并在资产可使用年期内转拨至损益[142][143] - 集团作为承租人,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所有租赁在财务状况表内拨充资本作为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146] - 使用权资产初步按成本确认,包括初始计量租赁负债金额等多项内容,采用成本模式计量[147][148] - 租赁负债按租赁开始日期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现值确认,使用租赁隐含利率或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贴现[149] - 集团通过增加账面价值反映租赁负债利息、减少账面价值反映租赁付款、重新计量账面价值反映重新评估或租赁修订等方式计量租赁负债[151] - 集团修订租赁年期估计或可变租赁付款时,会调整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经修订账面价值在余下租期内摊销[152] - 集团重新磋商租赁合约条款,若导致租用额外资产且金额相称,入账作独立租赁;若租赁范围增加,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和调整使用权资产[153] - 金融资产(无重大融资部分的贸易应收款项除外)初步按公平值加交易成本计量,无重大融资部分的贸易应收款项按交易价格计量[156] - 债务工具后续计量分摊余成本、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三个类别[158][159][160] - 集团可选择在其他全面收益中呈列非持作买卖股权投资公平值后续变动,其他股本工具分类为按公平值计入损益[161] - 集团就贸易应收款项和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预期信贷亏损确认亏损拨备[162] -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基准为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和存续期内预期信贷亏损[163] - 集团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简易方法计量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根据存续期内预期信贷亏损计算[164] - 其他债务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根据存续期内预期信贷亏损计算,若信贷风险无显著增加则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算[165] - 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