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EGAL INT'L(00078) - 2023 - 年度业绩
REGAL INT'LREGAL INT'L(HK:00078)2024-03-27 21:10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收入17.922亿港元,较2022年的18.311亿港元下降2.1%;毛利6.523亿港元,较2022年的8.578亿港元下降24.0%[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7.919亿港元,较2022年的3.583亿港元增加400.1%;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2.12港元,较2022年的0.53港元增加300.0%[2][3] - 2023年公司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香港利率急升致融资成本上升、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及酒店物业折旧费用[3] - 公司于四海国际集团投资的公平值亏损7.709亿港元计入2023年业绩,对现金流无实际影响[3] - 2023年公司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5.936亿港元,其中丽豪航天城酒店折旧费用1.234亿港元[3] - 2023年集团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7.919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3.583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经营业务毛利6.523亿港元,2022年为8.578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在四海国际投资产生公平值亏损7.709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5.936亿港元,其中新酒店折旧费用1.234亿港元[7] - 2023年富豪产业信托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2.657亿港元,2022年为9.299亿港元 [11] - 2023年部分租赁酒店业务营运收入有差异,3间正常经营酒店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约221.7%[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6.849亿港元,2022年为17.445亿港元;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44.833亿港元,2022年为138.312亿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50.8%,2022年为45.7%;按调整后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5.4%,2022年为33.2%[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1820万港元,2022年为2650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待售物业及若干资产共205.291亿港元已作抵押,2022年为203.947亿港元[50] - 2023年度收入为17.922亿港元,销售成本为11.399亿港元;2022年度收入为18.311亿港元,销售成本为9.733亿港元[54] - 2023年度经营业务亏损8.003亿港元,2022年度盈利1220万港元[54] - 2023年度除税前亏损19.511亿港元,2022年度亏损4.453亿港元[54] - 2023年度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2.12港元,2022年度为0.53港元[55] - 2023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7.908亿港元,2022年度为5.499亿港元[5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36.055亿港元,较2022年的243.433亿港元有所下降[61]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总资产为49.132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59.045亿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39.758亿港元,高于2022年的90.261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总负债为34.324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11.105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133.914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值为14.808亿港元[62] - 2023年投资物业为13.365亿港元,较2022年的5.954亿港元大幅增加[61] - 2023年附息之银行债项非流动部分为132.141亿港元,流动部分为29.541亿港元,较2022年有变化[61][6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5.825亿港元,流动部分为10.399亿港元,较2022年有所变动[61] - 2023年综合收入为17.922亿港元,2022年为18.311亿港元[69] - 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分类2023年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为16.765亿港元,2022年为16.47亿港元[69] - 2023年分类经营业绩为亏损7.358亿港元,2022年盈利9280万港元[69] - 未能划分的利息收入及非业务及企业收益2023年为2850万港元,2022年为1270万港元[69] - 未能划分的非业务及企业支出(净额)2023年为9370万港元,2022年为9380万港元[69] - 融资成本(租赁负债之利息除外)2023年为9.683亿港元,2022年为4.63亿港元[69]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2023年为1.817亿港元,2022年盈利570万港元[69]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2023年为10万港元,2022年盈利3万港元[69]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9.511亿港元,2022年为4.453亿港元[69] - 2023年总资产285.187亿港元,2022年为302.478亿港元[70] - 2023年总负债174.082亿港元,2022年为168.564亿港元[70] - 2023年外界客户收入17.922亿港元,2022年为18.311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17.425亿港元,2022年为17.867亿港元[72] - 2023年非流动资228.958亿港元,2022年为230.966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209.303亿港元,2022年为211.705亿港元[73]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16.759亿港元,2022年为17.111亿港元,其中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2023年为16.112亿港元,2022年为15.801亿港元[7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53亿港元,2022年为1.658亿港元[7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373亿港元,2022年为3.425亿港元[76] - 2023年融资成本9.69亿港元,2022年为4.635亿港元[77] - 2023年所得税抵免总额1950万港元,2022年为3400万港元[78] - 2023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年度内亏损17.919亿港元,2022年为3.583亿港元[80]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9550万港元,2022年为1.191亿港元[80][81]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7980万港元,2022年为3850万港元[83][84] - 2023年余下还款期超十二个月的未偿还循环贷款融资为8.518亿港元,2022年为17.079亿港元[84][85]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三个月内未收取账项结存为7850万港元,2022年为986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四至六个月未收取账项结存为450万港元,2022年为38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七至十二个月未收取账项结存为490万港元,2022年为129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超过一年未收取账项结存为2270万港元,2022年为310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三个月内未缴付账项结存为7970万港元,2022年为3820万港元[84]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超过一年未缴付账项结存为10万港元,2022年为30万港元[84] 酒店业务 - 丽豪航天城酒店持续稳定经营,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将带来强劲经常性收入[4] - 2023年三富豪酒店和两富薈酒店整体营运收入净额低于2022年,另三酒店业务营运强劲反弹,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约221.7%[5] - 富薈湾仔酒店2023年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88.6% [12] - 5间富豪酒店2024年年度基本租金总额为5.44亿港元,较2023年高出约13.3%或6400万港元[13] - 3间富薈酒店2024年基本租金总额为1.18亿港元,较2023年高出约28.3%或2600万港元[13]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于2023年4月正式开业,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23][24] - 富薈旺角酒店2019年3月开业,地盘面积725.5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约6529平方米[35] - 富薈尚乘上環酒店2020年11月开业,P&R出售50%实益权益后与AMTD Properties各占50%权益,地盘总面积约345平方米,总楼面面约5236平方米[36] 物业发展与投资 - 2023年P&R旗下富豪‧山峯4间洋房及8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视作已出售,P&R将继续出售余下单位[5] - 富豪‧山峯项目年内4间洋房及8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视作已出售,P&R仍拥有3间洋房及83个公寓单位[17] - The Queens尚瓏部分住宅单位按短期租约以服务式住宅出租,公司将考虑按单位或整栋出售未售单位[17] - 公司按满意价格就出售富豪海湾一座花园洋房订立协议,其余8座将继续出售[17] - 香港皇后大道西160号尚珑发展项目有130个住宅单位,7个已在2021年4月出售,部分按短期租约出租[25]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物业拟作商业/住宅发展,总楼面面约3691平方米,待一个单位空置后展开工程[26]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物业有186间客房,已租赁给第三方获租金收入[28] - 英国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面约2150平方米,现空置,集团研究替代商业计划或出售[29]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翻新工程大致完成,申请使用许可证,完成后公寓和商铺将发售[30] - 尚築公寓大楼全部单位售罄,富豪‧悅庭8间洋房待售[32] - We Go MALL于2018年开业,租赁状况稳定,地盘面积5090平方米,最多可建总楼面面15270平方米[32] - 尚都项目2018年完成,余2间商铺及5个泊车位待售,地盘面积824.9平方米,总楼面面7159平方米[33] - 富豪‧山峯截至去年年结日,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已售或订约售,销售总额42.993亿港元,余3间洋房及83个公寓单位待售[34] - 香港筲箕灣金華街9至19号物业收购完成,拆卸工程完成,发展方案即将定案,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37] -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物业拟作综合商业/住宅重建,地盘总面积488平方米,土地强制售卖程序进行中,部分为二级历史建筑,正商讨结合发展与保育提案[38]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第三期住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0.483亿元(港币22.115亿元),已售商铺销售代价约为人民币9320万元(港币1.006亿元),已售车位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120万元(港币5530万元)[39]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一幢写字楼已预售275个单位,销售代价为人民币1.058亿元(港币1.142亿元),已预售5间商铺,销售代价约为人民币810万元(港币870万元)[39][40] - 天津富豪新开门项目接近全部住宅单位已出售,商业综合楼销售进度相对缓慢,部分面积已出租[41] - 新疆项目已在4300亩土地上造林,待检查和程序后,约1843亩土地可用于房地产发展[42] 飞机业务 - 2024年2月底公司订立意向书,拟4450万美元出售两架客机,预计4月底完成交易[5] - 公司拥有两架客机租约续至2026年,2024年2月底订立意向书以4450万美元出售予第三方[19] - 另一架客机机身于2023年10月出售,两副引擎出租予欧洲引擎生产商[19] 市场环境 -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3.2% [9] - 2023年香港旅客人数约3400万人次,按年增加55倍,为疫情前总数约55% [9] - 2023年香港平均酒店入住率82.0%,较2022年上升16.0个百分点,行业平均房租增幅30.7%,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62.3% [9] - 2023年香港住宅市场整体物业价格及成交总数均较2022年下降[16] 资产出售与财务策略 - 公司正逐步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加强流动性资源和整体财政实力,董事对营商环境复苏和财务表现改善有信心[6] - 集团正逐步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加强流动性资源和整体财政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