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21.6244亿港元,较2021年的84.40202亿港元下降74.38%[2] - 2022年毛利为1.12807亿港元,较2021年的3.98456亿港元下降71.69%[2] - 2022年经营业务业绩为0.18422亿港元,较2021年的30.75996亿港元下降99.39%[2] - 2022年年内亏损为2532.9万港元,而2021年为盈利30.30507亿港元[2] - 2022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2497.4万港元,较2021年的27.4074亿港元下降100.91%[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6.35738亿港元,较2021年的7.91259亿港元下降19.66%[4] - 2022年流动负债净值为10.37612亿港元,较2021年的11.92791亿港元下降12.93%[4] - 2022年负债净值为4.94593亿港元,较2021年的4.69619亿港元增加5.32%[5] - 2022年和2021年综合收益分别为21.6244亿港元和84.40202亿港元[17][18] - 2022年和2021年呈報分部稅前總利潤╱(虧損)分别为3.0779亿港元和 - 43.7421亿港元[17][18] - 2022年和2021年年度綜合(虧損)╱利潤分别为 - 2.5329亿港元和30.30507亿港元[18] - 2022年和2021年其他淨收入分别为2.6758亿港元和2.2640亿港元[20] - 2022年和2021年除所得稅前(虧損)╱利潤分别受存货成本20.49633亿港元和80.41746亿港元等因素影响[21] - 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稅開支分别为6050万港元和1.0838亿港元[21] - 2022年和2021年存货撇減分别为181.5万港元和190.6万港元[21] - 2022年和2021年應收貿易賬款的減值虧損撥備分别为496.3万港元和2986.8万港元[17][21] - 2022年和2021年折旧及摊销分别为3761.5万港元和1.32635亿港元[17] - 2022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港币15,037,000元(2021年:盈利港币3,060,499,000元)[28]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净值为港币70,593千元(2021年:港币25,734千元)[31]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为港币191,633千元(2021年:港币117,991千元)[33] - 2022年末集团未能满足若干银行借款共港币443,381,000元(2021年:港币544,288,000元)的借款契诺[33] - 2022年12月集团与银行就本金港币43,434,000元(2021年:港币47,456,000元)及应付利息港币19,347,000元(2021年:港币21,138,000元)未偿还债务调解,确认债务清偿收益港币12,713,000元[36] - 2022年集团净亏损为2532.9万港元,流动负债净值为10.37612亿港元[42] - 2022年集团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款分别为4.53396亿港元及3049.8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21万港元[42] - 2022年集团收益为21.62亿港元(2021年:84.40亿港元)[68] - 2021年集团确认约34.91亿港元附属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收益,2022年无此一次性收益[63][68] - 2022年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00万港元(2021年:股权持有人应占利润30.60亿港元)[68] - 2022年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约为3400万港元(2021年:4.16亿港元)[68]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后亏损为0.008港元(2021年:基本及摊薄后利润1.679港元)[68] - 集团总体毛利从2021年的3.98亿港元减少至1.13亿港元,整体毛利率从4.7%上升0.5个百分点至5.2%[75] - 其他净收入为约2700万港元(2021年:2300万港元),确认约1300万港元金融负债差异收益[78][79] - 经营费用为1.21亿港元(2021年:8.36亿港元),占集团收益5.6%(2021年:9.9%)[81] - 经营业务利润为约1800万港元(2021年:30.76亿港元)[82] - 财务开支净额为约3800万港元(去年:3500万港元),所得税开支为约600万港元(2021年:1100万港元)[83][85]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约1500万港元(2021年:应占利润为30.60亿港元),主营业务亏损为约3400万港元(2021年:4.16亿港元)[86]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3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8000万港元),未偿还银行借款为4.84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5.44亿港元),资本开支为约500万港元(2021年:1.48亿港元)[87][88][8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为11.7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30亿港元[9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为16.7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05亿港元[9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49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7100万港元[9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0.3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1.55亿港元[9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银行借款为4.5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9100万港元[9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300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4700万港元[99] - 2022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06亿港元,占集团收益4.9%[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集团冷鲜肉销售额为14.68亿港元(2021年:61.07亿港元),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68%(2021年:72%),占上游屠宰业务收益约88%(2021年:90%)[66] - 2022年低温肉制品收益为2.85亿港元(2021年:13.07亿港元),占抵销内部销售前总收益约13%(2021年:15%),占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总收益约57%(2021年:74%)[6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上游屠宰及下游深加工肉制品业务年产能分别约为335万头及5.6万吨,与2021年一致[67] - 生猪平均采购价格比2021年下跌约30.4%,屠宰量减少至约62万头(2021年:164万头)[70] - 上游业务整体销售收入减少至16.70亿港元(2021年:68.10亿港元),冷鲜肉销售额为14.68亿港元(2021年:61.07亿港元),冷冻肉销售额为2.02亿港元(2021年:7.03亿港元)[71] - 深加工肉制品销售额减少至4.96亿港元(2021年:17.60亿港元),低温肉制品收益为2.85亿港元(2021年:13.07亿港元),高温肉制品收益为2.11亿港元(2021年:4.53亿港元)[72][73][74] 税务相关信息 - 集团旗下中国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屠宰业务利润获豁免[24] - 境外投资者从中国外资企业2008年1月1日起赚取利润收取股息须支付10%预扣税,香港投资控股公司按5%计[25] - 集团或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全球收入按25%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2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度股息(2021年:无)[2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2年度末期股息[52] 银行借款及诉讼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款分别为4.53396亿港元及3049.8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3321万港元[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若干流动银行借款4.43381亿港元连同应付利息2.32225亿港元已逾期,银行已展开诉讼[9] - 2022年若干银行借款4.43381亿港元连同应付利息2.32225亿港元已逾期[43] - 集团未能满足4.43381亿港元银行借款的若干借款契约,银行已展开诉讼[44] - 2022年12月31日约1200万港元的应收贸易账款被用以抵押4100万港元银行借款[101] -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境内银行要求附属公司偿还4.43亿港元银行借款[103] 公司重整情况 - 集团44家子公司自2021年4月30日纳入合并重整程序,涉及112家公司[37][38] - 合并重整计划于2022年1月28日获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及法院裁定批准[38] - 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净负债总数为44.15975亿港元,其中南京雨润集团为29.01993亿港元,其他为15.13982亿港元[39] - 重整计划于2022年1月28日在债权人会议获批,并获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58] - 集团在回顾年度积极参与重整过程,批准后配合后续工作[111] 公司运营及发展策略 - 集团采取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销售渠道等政策提升盈利能力及控制成本,回顾年度已见成效[113] - 公司实施及制定运营计划策略,通过提升盈利能力、控制成本产生足够经营现金流,如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渠道等[120] - 集团自去年采取措施后亏损持续减少,但受疫情影响措施成效滞后3至6个月[121]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公司2019年3月28日委任祝媛兼任主席及首席执行官,长远会物色合适首席执行官[124]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规定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各董事回顾年度内遵守规定[125] - 公司及附属公司回顾年度内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6]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准则及惯例,讨论风险管理等事宜并就不同意见表达看法[128] 公司重大事件及公告安排 - 公司拟于2023年6月1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51] - 公司将在2023年6月14日至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3] - 未登记股份持有人需在2023年6月13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登记以出席股东大会及投票[54] - 2022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无其他重大事件[127] - 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发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将适时寄给股东并在网站发布[129] - 公告日公司执行董事为祝媛及杨林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高辉、陈建國及缪冶炼[129] 核数师意见及持续经营问题 - 核数师因持续经营不明朗因素不对综合财务报表作意见[41] - 公司独立核数师对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集团持续经营存在多项不明朗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产生的累积影响[109] - 董事认为集团有能力支持运营及履行自2022年12月31日起12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恰当,但核数师未能确认管理层假设的合理性[110] - 核数师未删除“无法作出意见”,因未偿还银行借款状况虽有进展但仍待解决,主要受2022年国内新冠疫情影响[115] - 审核委员会和董事在持续经营基准的立场及观点一致[116] - 若行动计划成功实施,预计2023年完成与银行谈判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报核数师报告中“无法作出意见”可被移除[122] - 董事及审核委员会认为行动计划按预期实施可消除核数师对集团持续经营的疑虑及移除“无法作出意见”[123] 逾期借款解决情况 - 回顾年度与一家银行达成共识,一笔逾期借款本金分5年偿还,获豁免部分前期应付利息及罚息[112] - 公司解决逾期银行借款,与两家国内国有商业银行沟通,争取本金分期偿还、减免前期罚息和复利[117] - 公司将适时向持份者披露解决逾期银行借款的详情[119] 未来资本开支计划 - 2023年资本开支初步预计为1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在建工程、厂房维护及设备更新[102] 公司荣誉 - 集团旗下哈尔滨大众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在2022年“全国3.15诚信品牌调查活动”中被评定
雨润食品(0106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