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18,9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5%[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4,6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5%[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47,428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5.7%[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01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下降29.8%[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83,2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下降16.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221,65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下降14.5%[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医疗器械及耗材收入为18,9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5%[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3,03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为70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4%[1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汇兑差额净额为3,17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4%[1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18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19元[25][2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9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4千元[27][2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为人民币4,169千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763千元[29] - 公司收入从2022年6月30日的10.3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18.9百万元,增幅为83.5%,主要由于肺结节定位针及内镜吻合夹销量的增加[5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6月30日的68.8%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77.4%,主要由于毛利率较高的肺结节定位针及内镜吻合夹的收入增加[56] - 公司报告期间亏损从2022年6月30日的44.9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47.4百万元[6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总债务为10,03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371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7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8.0,速动比率为7.1,资产负债比率为13.6%,均较2022年有所改善[7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厂房及机器资本承担为6,00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5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7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抵押任何资产,且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诉讼[7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进行任何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76]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授权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收购计划[7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雇用384名全职雇员,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48.0百万元人民币[79]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中期股息[80]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4,3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2][4] - 公司哮喘冷冻消融系统及慢阻肺冷冻喷雾治疗系统于2023年3月进入确证性临床试验阶段[2] - 公司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确证性临床试验的患者招募工作已完成超过四分之三[2] - 公司已就冷冻粘连治疗系统提交注册申请[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34,33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5%[20] - 公司专注于微创介入冷冻治疗领域,拥有14款冷冻治疗产品及在研产品,以及9款非冷冻治疗产品及在研产品[30][3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商业化8款产品[31] - 心脏冷冻消融系统预计于2023年第四季度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3] - 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4] - 肺动脉高压冷冻消融系统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4] - 慢阻肺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5] - 哮喘冷冻消融系统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36] - 抗胃食管反流系统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商业化[32] - 肺结节定位针已于2019年3月商业化[32] - 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系统已于2017年2月商业化[32] - 开创保护器已于2014年5月商业化[32] - 腹腔镜手术器械已于2018年10月商业化[32] - 恶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提交注册文件,2024年第四季度获批[37] - 良性狭窄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上半年获批[38] - 肺周结节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6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7年下半年获批[39] - 咳嗽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上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40] - 结核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41] - 冷冻粘连治疗系统已提交注册申请,预计2024年第一季度获批[42] - 膀胱冷冻消融系统已于2022年12月在中国商业化[42] - 胃部冷冻消融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6年下半年获批[44] - 食道冷冻喷雾治疗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提交注册文件,2027年上半年获批[45] - 肺结节定位针已于2019年5月在中国商业化[46] - 内镜吻合夹于2022年8月获得批准,并于2022年10月实现商业化[47] - 单孔多通道腹腔镜手术入路系统于2017年4月在中国实现商业化,并于2019年1月获得CE认证[48] - 房颤脉冲电场消融(PFA)系统预计于2027年上半年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48] - 抗胃食管反流系统预计于2024年第一季度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文件,并预计于2025年上半年获得批准[49] - 公司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6月30日由98名内部研发员工和37名临床操作员工组成[51] - 公司在中国及海外拥有131项专利及52项专利申请[51] -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和上海市,总建筑面积超过12,800平方米[52] - 公司计划迅速推动在研产品的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并选择性拓展全球业务[53]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的22.8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34.3百万元,增幅为50.5%,主要由于研发人员成本增加6.1百万元及材料和临床试验费用增加[60] - 公司员工成本占研发开支的比例从2022年的54.4%略微下降至2023年的53.8%,而材料和耗材成本占比从16.9%上升至20.7%[59] 运营与资本开支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工资及薪金支出为29,4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养老金计划供款为8,6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2%[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4,2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9%[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4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2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购股权开支为9,93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0]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的32.9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31.9百万元,降幅为3.1%,主要由于专业服务费用减少[61]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的1.6百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2.5百万元,增幅为58.8%,主要由于薪资调整及销售人员增加[6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12月31日的226.4百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159.0百万元,降幅为29.8%,主要由于研发开支及购买物业、厂房和设备[69] - 公司主要依靠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作为流动资金的主要来源,并预计未来流动资金需求将通过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及营运产生的现金满足[70] - 公司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扩大研发设施、建立制造能力及提高营运效率,包括机器、办公设备及租赁物业装修开支[7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出为1,81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236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72] - 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将主要因采购设备及建设制造设施而产生资本开支[7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委任刘伟先生为执行董事,任期自2023年6月16日起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时止[84] - 李翠琴女士辞去监事会主席职务,自2023年5月31日起生效[85] - 李佳蔚女士于2023年5月31日获选为监事会主席,任期自2023年5月31日起至本届监事会任期届满时止[86]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李克俭先生、朱军先生及刘伟先生,非执行董事吕世文先生及赵春生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高大勇博士、梁显治先生、覃正博士及胡赫男博士[91] 其他 - 审核委员会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业绩符合相关会计准则和法规[87]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公司无任何重大期后事项[88] - 2023年中期业绩公告已刊载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88] - 公司核心产品包括膀胱冷冻消融系统及内镜吻合夹[89]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 - 报告期间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0]
康沣生物(06922)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