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00690) - 2022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额达4.40316亿港元,按年增长24.6%[1][7][8][15] - 2022年公司盈利3851.2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296.6%[1][8] - 2022年毛利率为76.1%,研发费用占收益比例为8.1%[7] - 2022年流动比率为2.22倍,资产负债率为5.75%,总资产周转率为150.6%[7] - 2022年公司录得收益约44030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约24.6%,2021年为35340万港元[44][52] - 2022年销售成本约105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7640万港元增长38.0%[45] - 2022年毛利约为3349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27700万港元增加20.9%,毛利率为76.1%,2021年为78.4%[45]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仅占收益的10.7%,2021年则为13.3%;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1年的52.5%降至占收益的48.0%[45] - 2022年研发开支下降28.8%至约3580万港元[45] - 2022年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6580万港元,2021年为1370万港元[46] - 2022年公司录得溢利约3850万港元,按年大幅增加296.6%,2021年亏损1960万港元[46] - 2022年毛利约为3.349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2.77亿港元增长20.9%,毛利率为76.1%(2021年:78.4%)[55]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113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1.857亿港元增加,占收益百分比由52.5%降至48.0% [56] - 2022年研发费用约为358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020万港元下跌28.8%;包含资本化部分约为5390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7.4% [57][58] - 2022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为47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720万港元减少0.3%,占收益的10.7%(2021年:13.3%)[59] - 2022年其他收益约为86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590万港元增加45.7% [60] - 2022年公司扭亏为盈,实现溢利3850万港元,2021年亏损1960万港元 [6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结余及现金约9821.6万港元,总资产约2.92471亿港元,流动资产约2.00341亿港元,流动负债9025.5万港元[82]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总额与总资比率为30.9%,2021年为34.5%[82] - 2022年收益为440316千港元,较2021年的353405千港元增长约24.6%;年度溢利为38512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19591千港元[110]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1港仙,2021年为亏损0.31港仙[110] - 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92130千港元,2021年为65928千港元;流动资产为200341千港元,2021年为201665千港元[111]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90255千港元,2021年为92301千港元;资产净值为194746千港元,2021年为174307千港元[111][112] - 2022年综合收益440,316千港元,较2021年的353,405千港元增长24.6%[124] - 2022年除所得税开支前溢利43,287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20,012千港元[124] - 2022年其他收益8,648千港元,较2021年的5,935千港元增长45.7%[125] - 2022年雇员成本88,710千港元,较2021年的84,548千港元增长4.9%[127] - 2022年研发开支35,781千港元,2021年为50,219千港元,同比下降28.7%[127] - 2022年所得税开支4,775千港元,2021年为抵免421千港元[12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8,512千港元,2021年为亏损19,591千港元[132]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6,360,659千股和6,371,655千股[132]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支付、宣派或拟派股息[135] - 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40,035千港元,较2021年的46,016千港元有所下降;扣除亏损拨备后为36,479千港元,2021年为44,466千港元[136] - 2022年应付贸易账款5,265千港元,与2021年的5,263千港元基本持平;其他应付款项11,591千港元,2021年为6,354千港元;应计费用27,955千港元,2021年为43,210千港元[137] - 法定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2月31日均为5,000,00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为500,000,000,000股[138]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1年1月1日为63,910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91,008,147股;2021年因新股份奖励发行15,000,000股,金额150千港元,回购股份56,240,000股,金额562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及2022年1月1日为63,498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49,768,147股;2022年因新股份奖励发行15,000,000股,金额1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3,648千港元,对应股份数目6,364,768,147股[138] - 2021年公司支付6,010,000港元回购56,240,000股每股0.01港元的普通股,每股最高价0.114港元,最低价0.10港元;2022年无回购股份情况[13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匹纳普®及博舒泰®销售额按年分别增长51.2%及292.5%[1] - 2022年金因肽®产生的收益约为16940万港元,较2021年的约17050万港元下降0.6%[47] - 2022年金因舒®录得的收益由约3630万港元增至3840万港元,上升6.0%[49] - 2022年匹納普®收益大幅增长51.2%,由约14220万港元跃升至约21510万港元;博舒泰®的收益由约450万港元大幅增加至约1740万港元,增幅为292.5%[50][51] 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将表皮因子原液生产能力提高到原来的四倍[4] - 集团表皮生长因子每批产能提高至原来的四倍[16] - 公司计划将表皮生长因子生产能力提高到原来水平的四倍 [66] - 公司投资超2000万元建设吹灌封生产线,开发新剂型金因肽®、新配方rhEGF产品、单剂量形式金因舒®及地夸磷索钠滴眼液 [67][68][69][70] - 2021年匹纳普®纳入国家集中采购,采购合约2023年到期,公司为最快4月启动的新一轮采购做准备[74] - 2022年起公司与高宝化妆品合作开发护肤原材料,首个产品纤连蛋白预计2023年推出[77][78] - 2021年底以来公司与奥朗生物、多特生物合作研究CePPA技术潜在应用,开发眼科等领域化合物[79] 药品研发与上市进展 - 阿卡波糖片(博舒泰®)成功中标十三省联盟采购第二及第四批药品为期两年的采购[2] - 博固泰®(特立帕肽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并完成药审中心注册现场验证[3] - 完成口服Uni - GLP–1的配方开发,生物有效性优于阳性对照口服索马鲁肽[5] - 公司已完成纤连蛋白原料开发,将是第一种即将上市的高级护肤原料[6] - 2022年6月博固泰®上市申请获药监局受理,12月底完成药审中心注册现场验证,预计2023年获批上市[17][24] - 2022年6月博舒泰®成功中标十三省联盟采购第二批及第四批为期两年的药品采购[19] - Uni - PTH能治疗骨质疏松等,第二代Uni - PTH(博固泰®)为中国首款一次性注射笔,第三代口服型研发现正收集数据筹备中[22][23][24] - Uni - GLP - 1是世界第一种全生物表达GLP - 1制剂,水针版更方便使用[25] - 集团与多所大学合作研发肥胖指征及口服GLP - 1配方产品,该药物以低于利拉鲁肽数倍剂量实现同等减肥效果[26] - 口服Uni - GLP–1生物有效性优于阳性对照口服索马鲁肽,超过海外已上市口服GLP–1产品索马鲁肽临床物有效性两倍[27][28] - UB102能同时阻隔两种促血管生成受体,较阻隔单一因子更显抑制功效,预计有类似Vabysmo减少注射次数、降低并发症风险的优势[30] - 公司已完成纤连蛋白产品原料开发,准备投入市场[37] - 公司已完成首个用于抗皱的美容肽产品芋螺肽的初步开发,即将开始功能验证[38] - 公司正在准备对口服Uni - GLP–1进行比格犬正式动物研究,注射笔临床工作按计划进行药理研究[28] - 博固泰®预计2023年9月前获批上市,将成公司第五种上市及自研药物 [72] - 公司收集第三代口服型Uni - PTH数据,Uni - GLP–1口服剂型2023年准备进行动物试验,注射笔临床工作按计划进行[81] 市场规模与疾病数据 - 2017年中国湿性黄斑病变患病率为340万例,预计2022年达400万例,2030年达480万例[32] - 全球伤口敷料市场规模预期在2028年前达到240.1亿美元,2021 - 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为6.1%[33] - 2014 - 2018年中国市场规模由人民币55.2亿元增至13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3%[34] - 预计2019 - 2023年中国敷料行业市场规模保持11.1%的复合年增长率,2023年达到人民币234.5亿元[34] - 胶原蛋白占全身蛋白质含量的25%至35%,成熟后(约21岁)每年产量减少约1%[39] - 预计到2031年中国骨质疏松症市场价值将达815亿美元,公司有望占据重要份额,药品上市首年销售团队扩大42%[7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于2022年度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87] - 公司董事于2022年度遵守上市规则所载董事进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8] - 公司于回顾年度至公布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2022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85] 物业租赁与股份交易 - 广东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物业代价约539万元人民币(约645万港元),租期10年[93] - 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租赁物业总代价约546万元人民币(约611万港元),租期2年[97] - 买方B最终实益拥有人:Judy Lau女士持有60%,陈大伟先生持有10%,富德金融有限公司的联系人持有15%,两名个人持有15%[99] - 华生元销售股份完成最后截止日期为2022年12月31日或双方书面协定的其他日期[101] - 华生元买卖协议各方于2022年12月23日订立补充协议,延长华生元销售股份完成最后截止日期至2023年12月31日或之前[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1500万股服务股份于2022年4月11日根据执行董事陈大伟服务协议发行给他[106] - 华生元租赁物业建筑面积5685.47平方米[96] 会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采纳新订或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多项修订将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公司计划生效当日应用变动[116][1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等修订预期适用于待厘定日期当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116][118] 税务相关 - 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享受15%的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至2025年10月18日及2023年12月11日到期[131] 法律诉讼相关 - 2021年6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北京博康健收到分销商仲裁通知,分销商索偿约人民币34,000,000元(约41,033,000港元)[141][142]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