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经审核收入为10.31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42.99702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经营亏损为13.68742亿元人民币,2021年经营利润为19.11612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84001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9.36787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年内亏损为9.64757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9.07086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为3.68元人民币,2021年为7.74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37.38775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25.84343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流动资产为77.30185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92.89844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总负债为42.23358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33.26303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总权益为72.45602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85.47884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114.6896亿元人民币,2021年为118.74187亿元人民币[22] - 2022年营业总收入约10.31亿元,较2021年的42.997亿元减少,主要因疫苗产品价格变动及海外市场对新冠疫苗需求减少[46] - 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8.12758亿元,海外市场收入2.18283亿元;2021年中国市场收入12.4258亿元,海外市场收入30.57122亿元[47] - 2022年录得毛损约1.866亿元,2021年为毛利3.0019亿元,主要因疫苗产品价格变动及新冠疫苗产品存货撇减增加[48] - 其他收益从2021年的约6080万元增加158.3%至2022年的约1.569亿元,主要因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增加[49] - 销售开支从2021年的约1.058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约2.666亿元,主要因推广疫苗商业化致雇员福利及营销开支增加[50] - 行政费用从2021年的约2.318亿元增加20.0%至2022年的约2.781亿元,主要因折旧及摊销、能源及办公、雇员福利开支增加[51]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约8.787亿元减少11.4%至2022年的约7.783亿元,主要因研发疫苗的临床试验及测试费减少[52] - 财务收益或利得净额从2021年的约252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2年的约1.847亿元,主要因汇兑利得增加[54] - 2022年所得税抵免为约2.192亿元,2021年为所得税费用2970万元,因确认递延税项资产及调整过往年度即期所得税费用[55] - 不动产、工厂及设备从2021年的约19.73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约28.586亿元,主要因建造工厂和购买研发及生产设备[56] - 存货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8.756亿元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6.778亿元,主要因存货撇减6.655亿元[58] - 应收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1.579亿元增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8.555亿元,因国内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期延长[59] - 其他应收款及预付款项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5.958亿元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3.793亿元,因预付原材料及服务供应商款项减少[60] - 应付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8.426亿元降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2.531亿元,与购买量减少相符[61] - 其他应付款及应计费用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6.845亿元增加15.7%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7.919亿元,因市场推广服务费和应付供应商其他款项增加[6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54.569亿元减少37.8%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33.948亿元,因销售收入减少和购买理财增加[6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约77.302亿元,流动负债为约29.421亿元[6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贷款约15.756亿元,长期贷款约8.78亿元,新增借款用于研发等活动[6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持有结构性存款17.77亿元及理财产品7.051亿元,渤海银行未赎回结构性存款占比超总资产5%[65] - 资本承担从2021年12月31日的约3.117亿元增加76.8%至2022年12月31日的约5.512亿元,因建造工厂未来付款增加[6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抵押不动产、工厂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1.68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09亿元[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土地使用权抵押,2021年12月31日抵押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约为1010万元[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为人民币5.80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0.655亿元[140] 疫苗产品业务进展 - 2022年2月,克威莎®获批用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3] - 2022年5月,克威莎®被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23] - 2022年10月,全球首款吸入用新冠疫苗克威莎®雾优®在中国上市[23] - 2022年12月,克威莎®雾优®获推荐为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23] - 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曼海欣®上市后4个月内进入中国近30个省份[24] - 公司拥有针对十多种疾病领域的18种疫苗及在研疫苗组合[26] - 公司疫苗产品线分为全球创新疫苗、中国首创疫苗、临床前创新疫苗三类[26] - 公司以五个商业化产品为主[26] - 公司在研mRNA疫苗已显示出良好的安全及免疫特性[23] - 克威莎®雾优®已运抵摩洛哥[23] - 克威莎®雾优®剂量仅为一剂肌注剂型克威莎®的1/5[30] - 2021年2月起,克威莎®获多个国家授予紧急使用授权,并获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及马来西亚附条件批准[29] - 2022年2月,克威莎®获批准在中国用于新冠序贯加强免疫接种[29] - 2022年5月,世卫组织将克威莎®列入紧急使用清单[29] - 2022年9月,克威莎®雾优®在中国作为加强疫苗纳入紧急使用,并自10月起广泛接种[29] - 2022年11月,克威莎®雾优®获摩洛哥授予紧急使用授权[29] - 2022年12月14日,克威莎®及克威莎®雾优®被建议作为第二剂加强疫苗接种[29] - 2023年3月,克威莎®雾优®获印尼授予紧急使用授权[29] - 截至报告日期,曼海欣®及美奈喜®已渗入近30个省市[32] 在研疫苗临床试验进展 - 2023年1月,CS - 2034序贯加强针临床试验取得积极阶段性数据,免后28天安全性良好,针对奥密克戎BA.5变异株免后7天抗体水平达峰值,GMT为407,是灭活疫苗同源加强的29倍[34] - 公司预计2023年开始PCV13i新药注册申请前沟通程序[35] - 2023年3月,公司正式启动PBPV的Ib期临床试验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36] - 公司预计2023年开始婴幼儿用DTcP的III期临床试验[37] - 公司预计2023年开始DTcP加强疫苗的III期临床试验[38]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已开始与国家药监局进行青少年及成人用Tdcp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前沟通[39] - 2021年,在研Ad5Ag85A结核病疫苗Ib期临床试验于加拿大完成[40] 公司产能建设 - 公司正在上海建立mRNA技术平台,预期能进行更快速、更具成本效益的疫苗研发[42] - 公司在天津拥有并运营商业规模生产厂房,为商业化新冠疫苗在天津和上海建立生产厂房[43] - 公司启动康希诺创新疫苗产业园项目建设以提升产能[4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Xuefeng YU为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主导引进重组结核病疫苗、腺病毒载体细胞系及相关生产技术,带领公司开发18种疫苗研发管线,克威莎®获批[72] - Xuefeng YU牵头建设公司首个疫苗生产基地,年产能近亿剂[72] - Shou Bai CHAO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管理及战略发展,曾主持多个重磅疫苗产品生产上市工作[73] - Shou Bai CHAO带领公司打造运营团队,在公司上市及融资、新冠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73] - 朱涛拥有国内外发明专利10项[74] - 朱涛于2009年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首席科学官[74] - Dongxu QIU于2009年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1月起担任公司执行副总裁[74] - 王靖于2021年10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1年9月起任集团首席商务官及副总经理[75] - 王靖完成约人民币7.43亿元的首次公开发售前募资[75] - 王靖带领公司于2019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及202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75] - 林亮于2013年8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6] - 梁颖宇于2015年9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7] - 肖治44岁,2019年6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起担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78] - 韦少琨59岁,2018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1987年7月 - 1990年9月担任The MAC Group, Inc. (Hong Kong)分析师[79] - 辛珠54岁,2018年6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0年10月起成为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公会会员[80] - 桂水发58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8年6月起担任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81] - 刘建忠59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2年1月起担任银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82] - 李江峰46岁,2019年11月获委任为监事及监事会主席,自2011年3月起担任广州海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医疗健康投资部董事总经理[83] - 廖正芳38岁,2016年12月获委任为职工监事,2023年3月离任[83] - 邵忠琦博士61岁,自2011年5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自2021年5月担任监事[83] - 周媛35岁,2023年3月获委任为职工监事[83] - Helen Huihua MAO 61岁,2009年1月至2018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23年2月离任[84] - 崔进36岁,2021年9月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85] - 崔进36岁、赵明璟46岁,于2019年3月获委任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86] 公司企业管治 - 公司采纳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但未遵守守则条文第C.2.1条[87] - 公司全体董事及监事于报告期内均遵守香港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未发现相关雇员不遵守雇员书面指引的情况[8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9] - Yu博士自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起担任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总经理,董事会认为现有安排符合公司及其股东整体利益[91] - 报告期内,董事会遵守香港上市规则有关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92] - 公司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已订立特定年期服务合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现任董事会任期(三年)届满[93] - 公司可根据公司章程在董事任期届满前通过普通决议案将其罢免[93] - 提名委员会负责评估董事空缺需求、识别合适人选并向董事会推荐[93] - 董事会负责领导及监控公司,制定战略、监察执行、监督运营和财务表现等[94] - 报告期内各董事参加公司法律顾问举办的培训课程,内容涉及董事职责等[96] - 董事会成立审计、薪酬与考核、提名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97]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五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9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举行一次会议[99]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报告期内未开会,通过传阅文件处理事宜[102] - 董事会现由12名董事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董事会中3名是女性董事,9名是男性董事;40 - 50岁、51 - 60岁及61岁以上年龄段分别为4名、7名及1名[103] - 公司所有雇员中男性雇员占53.78%,女性雇员占46.22%[104] - 12名董事中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组成超香港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105] - 公司已制定《康希诺生物合规手册》等规章制度完善反腐和反贿赂制度[106] - 公司设立公开、透明、畅通的举报渠道并建立举报人保护机制[107] - 报告期内董事会已审阅并厘定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事项[108]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109] - 报告期内董事会举行八次会议[110] - 报告期内,多位董事董事会出席次数为8
康希诺生物(06185)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