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季度收益约为人民币37,304,000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下跌约61.8%[1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人民币101,486,000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下跌约36.0%[14] - 公司本中期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764.3万元[16] - 本中期每股亏损约为人民币2.21分[1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中期派发任何股息[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半年,公司收益为人民币101,486千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58,576千元[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101,486千元,2022年同期为158,576千元;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37,304千元,2022年同期为97,635千元[39]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扣除员工成本12,162千元、物业等设备折旧11,319千元;2023年第二季度扣除员工成本6,924千元、物业等设备折旧6,534千元[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7,643千元,2022年同期为10,527千元;2023年第二季度应占亏损6,651千元,2022年同期为4,749千元[47] - 2023年中期公司综合营业额约1.01486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6%[65] - 2023年中期股东应占亏损约764.3万元,亏损减少原因包括出售广西北流业务及财务费用减少[69] - 2023年中期收益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出售广西北流业务,该业务于2022年9月28日完成出售[67] - 本中期财务费用减少120.2万元至38.8万元,因无租赁负债相关财务费用[7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为人民币433,43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64,169千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人民币91,74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278千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58,47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44,011千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现金流出人民币5,529千元,2022年同期为流入人民币614千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出人民币7,152千元,2022年同期为流入人民币20,051千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入人民币5,120千元,2022年同期为流出人民币6,981千元[25] - 2023年1月1日总权益为244,011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158,476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上半年亏损7,799千元人民币,全面收益为2,147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收购一间附属公司股权导致权益变动 - 8,167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发行新股及转换可换股债券使权益增加5,898千元人民币,行使购股权使权益增加5,308千元人民币[26] - 2023年削减股份溢价及特别股息分别影响权益 - 434,342千元人民币和 - 90,721千元人民币[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511千元,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为0,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21,933千元,其他可收回税项330千元,共计22,774千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计51.1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2.7万元有所下降[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3565.2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240.6万元有所上升[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须偿还的无抵押其他贷款为1857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950万元有所下降,贷款利率为5.15% [54] - 2023年6月30日,法定股本股份数目为20000000千股,总面值为17406.4万元,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387988千股,总面值为2612.4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78000千股、1713.3万元有变化[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158,476,000元,现金及银行结存约为人民币142,873,000元,资本与负债比率约为13.8%[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于财报拨备的资本开支为1.069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90万元[64] 财务报表编制 - 未经审核财务报表按香港普遍采纳会计原则及准则编制,以历史成本惯例编制,以人民币呈现[28][31] - 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核综合业绩未审计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会计政策与2022年年报一致[29][30] - 本中期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表现和状况无重大影响[33][34] 公司业务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液化煤层气生产销售、管道天然气销售及供气接驳服务[37] - 收益为提供货品及服务销售值,扣除增值税、营业税、退货及商业折扣后列账[38] - 惠阳区新能源拥有山西阳城约96平方公里煤层气资产权益,开发3号和15号煤层[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煤层气资产已证实(1P)净储量为1089亿立方英尺,较2012年3月31日的35亿立方英尺大幅增加[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完成229口煤层气井地面施工及打井,其中164口投产且稳定生产[8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LNG工厂产能维持在约每日50万立方米,本中期平均日产量约12万立方米[82] - 本中期营销及销售系统无重大变动,受经济环境影响,销售价格呈下降趋势影响销售表现[84] - 公司上游业务正稳定提升,井口建设及出气量不断提升[101] - 2017年公司对旧井技术升级,同年开始自主研发碳氢制取天然气项目,预计2021年末前小规模投产[102] - 第一台试验设备2021年6月试运行,第二台预计2023年完成建造,公司计划2023年在海外进行试验设备先进化演示并邀请专家评审[102] - 公司拟2024年建造10台设备,每台每天可生产5万立方米天然气,届时液化天然气工厂有望满产[102] - 随着未加工天然气供应巩固,公司垂直一体化业务协同优势将展现,自产气稳定供应将降低运营风险[105][106] - 碳氢制取天然气技术成功后可与城市燃气管网合作,为公司提供新盈利增长点[106] - 大众关注环境问题,天然气市场需求将保持强劲增长,公司管理层将克服困难提升利润率和长期发展[107]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本中期公司无应缴纳香港利得税收入,未作拨备;中国附属公司自2008年1月1日起税率为25%[41][42][44] 股息分配 - 公司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2576港元(相当于人民币0.233元),共计90,721千元,2022年无;董事会不建议本中期支付任何中期股息[46] - 2023年6月19日董事会宣派特别股息每股0.2576港元,于2023年7月26日支付,本中期不建议支付其他中期股息[95] 重大交易 - 2022年9月29日,董事会提议实施股份合并,每8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8港元的合并股份,该提议于2023年1月3日通过[56][57]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条件同意以约3850万元人民币的代价购买港亿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交易于2023年1月16日完成[58][59] - 截至中期,本金总额为11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已部分转换(750万港元),按每股0.3376港元的换股价转换为22215639股普通股[60] - 2022年9月29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份合并,每8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0.08港元的合并股份,2023年1月3日股东大会通过[90][9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与王忠胜先生签订买卖协议,以42,523,400港元(约人民币38,500,000元)收购港亿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2023年1月16日完成交易[92][93] - 截至本中期,本金总额为11,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已部分转换(7,500,000港元),按每股0.3376港元的换股价转换为22,215,639股普通股[94] - 2023年3月6日公司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将股份溢价账金额削减至零并拨入实缴盈余账的特别决议案[109][110] - 2023年3月2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山西阳城以672.38万元竞购惠阳新能源余下20%股权,完成后将拥有其全部股权[112][113] - 可能收购事项构成GEM上市规则下须予披露交易和关连交易,仅须遵守申报及公布规定[116][117] - 可能收购事项于2023年4月19日完成[120][121]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王忠胜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264,812股,持股约0.58%[124][1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王忠胜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99,028,739股,持股约77.07%[124][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常健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500,000股,持股约0.64%[124][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王琛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50,000股,持股约0.06%[124][1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段士川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25,000股,持股约0.03%[124][1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赵馨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301,293,551股,持股约77.65%[134] 购股期权计划 - 公司原购股期权计划于2021年5月18日到期,2022年3月28日股东有条件采纳新购股期权计划,新旧计划条款无重大差异[62][63] - 公司根据先前购股权计划授出32,119,074份购股期权,均已失效[139] - 新购股期权计划于2022年3月28日通过,有效期10年,至2032年3月27日届满[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新购股期权计划余下期限约为8.75年,可供授予的购股期权数目为零[142] - 期间根据新购股期权计划授予的购股期权及奖励可能发行的股份数除以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约为3.44%[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集团无符合GEM上市规则第23章的其他股份计划[145] -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执行、非执行董事及雇员等参与者部分购股期权被注销或失效[146] - 2022年4月7日和10月13日授出的购股期权分别为1,875,000份和24,100,003份,均即时归属,合约年期10年[147] - 2023年1月1日未行使购股期权25,975,003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456港元[147] - 2023年期间已行使购股期权12,647,5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456港元[147] - 2023年6月30日未行使和可行使购股期权均为13,327,503份,加权平均行使价0.456港元[147] 其他财务事项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可认购13,327,503股股份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有可转换为10,367,299股换股股份的尚未赎回可换股债券[156] - 中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或附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1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50] 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情况 - 自2022年年报发布日起,中期内公司董事无变更及更新信息[160] - 中期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集团中期未经审核综合业绩已由其成员审阅并提供意见[163]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已聘用足够员工处理会计、财务及内部监控工作[164] - 中期内,除披露情况外,集团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的守则条文[1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但须在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董事会认为此安排为董事委任提供灵活性[167] - 公司无“行政总裁”职位,偏离联交所守则条文A.2.1条,董事会认为现有架构不损害权力及权责均衡[169] - 公司将继续考虑另行委任行政总裁的可行性,若委任将适时公布[174]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
中国煤层气(08270)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