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益为24.7838亿港元,较2021年的26.01955亿港元有所下降;年内亏损488.5万港元,较2021年的930.5万港元有所收窄][2] - [2022年公司毛利为4340.92万港元,较2021年的4117.93万港元有所增长;除税前溢利为101.71万港元,较2021年的130.57万港元有所下降][2] - [2022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4899万港元,较2021年的3676.3万港元有所增加][3] - [2022年销售工业产品收益为2283267千港元,2021年为2444180千港元;2022年技术服务收入为195113千港元,2021年为157775千港元][49] - [2022年来自外部客户总收益为2478380千港元,2021年为2601955千港元][49] - [2022年英国地区收益为685727千港元,2021年为1040378千港元;德国地区2022年为597648千港元,2021年为527282千港元;美国地区2022年为631500千港元,2021年为468497千港元;中国内地2022年为62783千港元,2021年为67313千港元;其他国家2022年为500722千港元,2021年为498485千港元][49]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897763千港元,较2021年的1000546千港元有所下降][50] - [2022年来自四名主要客户的收益为1320740千港元,2021年来自两名主要客户的收益为1414975千港元][51] - [2022年总收益为2478380千港元,较2021年的2601955千港元有所减少,其中销售工业产品收益2283267千港元,技术服务收入195113千港元][53]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46346千港元,高于2021年的40948千港元][53] - [2022年除税前溢利相关成本中,已售存货及已提供服务成本为2044288千港元,研发成本(扣除员工成本)为126023千港元等][54] - [2022年存货减值结余为7350000港元,高于2021年的5012000港元][55] - [2022年财务成本为15054千港元,低于2021年的18364千港元][56] - [2022年年内税项开支总额为15056千港元,低于2021年的22362千港元][56] - [2022年制造及销售悬架产品收益为22.833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24.442亿港元][81] - [2022年提供技术服务收益为1.951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1.578亿港元][82] - [2022年毛利为4.341亿港元,毛利率为17.5%;2021年毛利为4.118亿港元,毛利率为15.8%][83] - [2022年毛利增加主要因毛利率改善,特别是波兰厂房贡献,且受汇率变动影响][8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上升13.2%至4630万港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8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销售及分销费用大幅增加197.6%至5040万港元,因去年保修拨备回拨及本年度运费开支上升][8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行政开支减少1.1%至1.545亿港元,得益于严格成本控制措施][8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研发开支减少3.5%至2.374亿港元,因严格成本控制措施][8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财务成本减少18.0%至1510万港元,因年内清偿所有银行借款][8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约49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930万港元有所收窄][9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业务有净现金流入1.14亿港元,上一年度为净现金流出6610万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维持现金及现金等值1.22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46亿港元][9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已偿还所有银行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为0%,2021年12月31日为3.2%][93][95]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9.64596亿港元,较2021年的10.75063亿港元有所下降;流动资产总值为9.71992亿港元,较2021年的9.70662亿港元略有增长][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6.23623亿港元,较2021年的6.25569亿港元略有下降;资产净值为8.47948亿港元,较2021年的8.96938亿港元有所下降][4][5] - [其他非流动资产从2021年的248,960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227,284千港元,一年内到期部分从31,036千港元增至33,538千港元,净额从217,924千港元降至193,746千港元][60]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332,007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342,705千港元,减值从3,789千港元降至2,882千港元,总计从328,218千港元增至339,823千港元][60] - [三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从2021年的326,982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338,992千港元,三个月至一年从1,236千港元降至831千港元][6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从2021年末的3,789千港元降至2022年末的2,882千港元,已拨回/(确认)之减值亏损为421千港元][62]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未到期预期信贷亏损率为0.50%,逾期为82.04%,总计为0.84%;2021年未到期为0.50%,逾期为78.34%,总计为1.14%][63]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1年的262,860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333,514千港元,减值从919千港元增至1,208千港元,净额从261,941千港元增至332,306千港元][64]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1年的335,970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322,777千港元,其中三个月内从333,239千港元降至322,582千港元,三个月至一年从2,662千港元降至68千港元,一年以上从69千港元增至127千港元][65]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2021年的183,410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240,368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部分从154,055千港元增至215,397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从29,355千港元降至24,971千港元][66] - [定额福利责任未供款责任的现值从2021年的101,353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81,235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部分从3,267千港元增至3,406千港元,非即期部分从98,086千港元降至77,829千港元][69] - [定额福利责任从2021年初的129,467千港元降至2022年末的81,235千港元,即期服务成本从5,201千港元降至2,135千港元,福利责任的利息成本从1,090千港元增至1,780千港元][69] - [2022年净福利开支为391.5万港元,低于2021年的629.1万港元][70] - [2022年德国、波兰、法国贴现率分别为3.30%、6.45%、3.26%,较2021年有所上升][70] - [2022年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743.4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72] - [2022年已订约但未拨备的厂房及设备为6529.4万港元,低于2021年的7571万港元][72] 公司业务 - [2022年公司主要从事制造、销售及买卖汽车零部件及元件以及提供技术服务][7]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包括BWI France S.A.S.、BWI UK Limited等,公司对其持股比例均为100%,分别提供研究及技术服务、制造及销售汽车零部件及元件等业务][11] - [公司经营业务来自单一经营分部,即制造、销售及买卖汽车零部件及元件,以及提供技术服务][48] - [集团在欧洲从事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及买卖业务,俄乌战事和全球通胀带来经营压力,新冠疫情渐平带来新希望][104][105] - [2022年欧洲乘用车产量约1314.3万辆,与2021年持平,较2019年疫情前水平大幅下跌29.1%,2023年欧元区GDP预计仅增长约0.7%,公司业务面临挑战][106] - [公司依赖高档乘用车制造商,业务很大程度依赖欧洲汽车行业增长,整体汽车市场需求受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106] - [公司认为持续投资研发及工程活动对维持行业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将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提供优质服务][108] - [公司将致力于维持实质且健康的增长与发展,维持合理毛利率,优化业务架构提升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110] - [公司已累积丰富技术知识,凭借技术专长、客户关系和对客户要求的了解把握市场机遇开发产品][107] 股权变动 - [2022年9月19日,首钢集团转让京西重工55.45%股份权益给京西智行,交易完成后京西智行间接持有公司52.55%股份权益,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变更为京西智行][9][10] 财务报表编制 - [附属公司财务报表按与公司相同报告期间、一致会计政策编制,业绩自获得控制权日起综合入账至控制权终止日][15] - [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需作出影响收入、开支、资产及负债呈报金额等的判断、估计及假设,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日后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33] - [管理层需判断在建工程转入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时间,根据试营结果整体评估其可用于商业经营的时间][34] - [集团管理层确定物业、厂房及设备的估计使用年期及相关折旧开支,实际经济年期可能与估计不同,定期检讨可能使可折旧年期变动][35] - [集团使用增量借款利率计量租赁负债,需使用现有可观察投入和作出实体特定估计][36] - [集团在各呈报表结算日评估非金融资产是否减值,当资产或现金产生单位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时存在减值][37] - [集团使用拨备矩阵计算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会根据前瞻性资料调整过往信贷亏损经验][42] 会计准则应用 - [本年度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等][19][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以新框架取代旧框架,加入确认原则例外情况,前瞻性应用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业务合并,对公司财务无影响][21]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禁止从物业等成本中扣除项目销售所得款项,追溯应用于2021年1月1日或之后相关项目,对公司财务无影响][22]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澄清亏损性合约履行成本范围,前瞻性应用于2022年1月1日未履行完责任的合约,未识别出亏损性合约,对公司财务无影响][23]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18 - 2020年周期年度改进对多项准则修订,其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澄清评估金融负债条款费用范围,前瞻性应用于2022年1月1日起,对公司财务无影响][24] - [公司未在财务报表中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5]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0號及香港會計準則第28號(二零一一年)(修訂本)可供採納,新強制生效日期待釐定][26][27]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修訂本)2024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期間生效,預計對集團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26][28]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負債分類為流動或非流動”2024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期間生效,集團正評估影響][26][29] - [香港會計準則第1號(修訂本)“會計政策的披露”2023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期間生效,集團正重新審視會計政策披露][26][30] - [香港會計準則第8號(修訂本)2023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報告期間生效,預計對集團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26][31] - [香港會計準則第12號(修訂本)2023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報告期間生效,預計對集團財務報表無重大影響][26][32]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1年也未派发][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发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无)][73] 每股亏损计算 - [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74339068股计算,2021年同样为该加权平均数][58] 停产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分阶段停产英国厂房所有产品,6月底完成][72] - [公司决定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分阶段停产英国厂房产品,6月底完成停产,年底前交还厂房
京西国际(02339)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