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梧桐国际(00613) - 2023 - 年度业绩
梧桐国际梧桐国际(HK:00613)2024-03-28 06: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总额为113,394千港元,较2022年的155,327千港元下降27.0%[1] - 2023年本年度亏损为176,540千港元,而2022年为1,532千港元[2] - 2023年全面(亏损)收入总额为 - 163,142千港元,2022年为9,535千港元[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 - 14.82港仙,2022年为 - 1.82港仙[3] - 2023年非流动资为1,118,613千港元,2022年为759,027千港元[4] - 2023年流动资为1,065,815千港元,2022年为1,653,715千港元[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72,536千港元,2022年为287,232千港元[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907,095千港元,2022年为2,120,237千港元[4]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615,664千港元,2022年为1,741,782千港元[4] - 2023年非控股权益为291,431千港元,2022年为378,455千港元[4] - 2023年资本开支为159.7万港元,2022年为19.6万港元[26][27] - 2023年利息收入为31.2万港元,2022年为5万港元[26][27] - 2023年利息开支为1569.1万港元,2022年为858万港元[26][27] - 2023年坏账收回4200万港元,2022年无此项[26][27] - 2023年收益总额为1.13394亿港元,2022年为1.55327亿港元[30]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432.25万港元,2022年为132.78万港元[31] - 2023年其他亏损为2083.29万港元,2022年为66.13万港元[33]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609.2万港元,2022年为725.1万港元[29] - 2023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亏损净额为750.8万港元,2022年为122.1万港元[30]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为2.00229亿港元,2022年为收益694.1万港元[26][27][33]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569.1万港元,2022年为858万港元[34] - 2023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雇员福利开支为2563.7万港元,2022年为3262.9万港元[3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1358.7万港元,2022年为796.2万港元[36]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014.5万港元,2022年为1717.2万港元[38] - 2023年在联营公司的股份分占资产净值为31911.1万港元,2022年为16170.7万港元[38] - 2023年指定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表的公平值收益净额为1299万港元,2022年为0[40] - 2023年应收贸易款项、应收贷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95331.6万港元,2022年为127622.8万港元[41] - 2023年应收孖展客户贸易款项为63641.9万港元,2022年为56340.2万港元,年利率介乎8%至20%[41][43] - 2023年就应收孖展客户贸易款项确认减值亏损拨备1361万港元,2022年约为530万港元[44] - 2023年企业顾问等服务应收贸易款项减值亏损拨备104.5万港元,2022年约37.6万港元[47] - 2023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89.6万港元,2022年为57.5万港元[48] - 2023年收益总额及其他收入共1.566亿港元,较去年减少1200万港元或7.1%[54] - 2023年除税后综合亏损1.765亿港元,2022年亏损150万港元[55]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1.401亿港元,2022年亏损1720万港元[55] - 2023年公平值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增加约2.002亿港元[56] - 2023年企业顾问服务收入及保证金贷款利息收入分别减少约680万港元及630万港元[56] - 2023年应收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约2250万港元[56] - 2023年收回坏账增加约4200万港元[56]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4.82港仙,2022年为1.82港仙[57] - 集团收益较2022年减少27.0%至约1.134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增加716.1%至约1.401亿港元[62] - 本年度集团整体收益约为1.13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4190万港元或27.0%[84] - 本年度集团其他全面收入约为1340万港元,2022年约为1110万港元[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资产净值约为19.071亿港元,2022年约为21.202亿港元;每股综合资产净值约为2.02港元,2022年约为2.24港元;资产总值及负债总额分别约为21.844亿港元和2.773亿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24.127亿港元和2.925亿港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以港元计值的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约为385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293亿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以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总计约为1.03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3.9,2022年12月31日为5.8;银行贷款合共约为2.3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526亿港元;无银行短期循环信贷备用额,2022年12月31日也无[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3.0%,2022年为1.7%[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将账面价值约4.529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抵押作银行信贷担保,2022年约为4.593亿港元[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金融服务收益总额64970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30944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12664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11989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 -7173千港元,综合113394千港元[19] - 2022年金融服务收益总额74240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53271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19508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9376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 -1068千港元,综合155327千港元[20] - 2023年公司除稅前虧損162953千港元,本年度虧損176540千港元[19] - 2022年公司除稅前溢利6430千港元,本年度虧損1532千港元[20]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资产842312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141194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14712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507699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623299千港元,未分配55212千港元,综合2184428千港元[24] - 2022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资产672272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750008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32094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518498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338773千港元,未分配101097千港元,综合2412742千港元[24] - 2023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负债 -4127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 -6202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 -249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 -210631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 -43637千港元,未分配 -12487千港元,综合 -277333千港元[24] - 2022年12月31日金融服务负债 -6800千港元,信貸及借貸服務 -3847千港元,其他金融服務 -957千港元,物業投資及租賃 -222044千港元,戰術及策略投資 -43750千港元,未分配 -15107千港元,综合 -292505千港元[24] - 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65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约7500万港元减少12.7%,分部溢利由约6670万港元降至约4990万港元[65] - 金融服务中,资产管理服务收入跌至约370万港元(2022年约450万港元),孖展贷款利息收入跌至约5320万港元(2022年约5950万港元),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收益减至约760万港元(2022年约980万港元)[63] - 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收益由上一期约5380万港元增加至约7300万港元,主要因坏账回收约4200万港元[68] - 信贷及借贷服务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约1.331亿港元未偿还,应收最大借款人及五大借款人应收贷款金额合共分别占约26%至80%[69] - 信贷及借贷服务分部溢利本年度增加至约7170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5770万港元,2023年末就未偿还应收贷款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90万港元(2022年末约60万港元)[69] - 其他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1270万港元(2022年约1990万港元),分部溢利约160万港元(2022年约910万港元)[70] - 物业投资及租赁分部收益约1200万港元(2022年约94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107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20万港元)[71] - 战术及策略投资年末资源金额约1.482亿港元(2022年末约1.616亿港元),负分部收益约660万港元(2022年约590万港元),分部亏损约2.322亿港元(2022年约8430万港元)[73] - 金融服务收入合共约为7760万港元,2022年约为9370万港元;放债业务利息收入减少至约3090万港元,2022年约为5340万港元;租金收入约为1200万港元,2022年约为940万港元;战术及策略业务收益录得负收益约720万港元,2022年负收益约110万港元[84]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集团于2022年6月8日获授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第7类受规管活动牌照;2023年8月完成首次公开发售前配对系统开发并进行市场演习,8月初完成“试行推出”;2023年2月中旬申请第4类及第5类受规管活动牌照,9月27日取得正式书面批准[77] - 2023年12月2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梧桐金融集团以5000万港元回购梧桐证券约5.32%股本,完成后梧桐证券成间接全资附属公司[95][99] - 2023年2月28日,集团在Green River的股权由33%摊薄至31.37%;12月2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梧桐国际以8000万港元购买Green River约16.47%股本,完成后持有约47.84%[101][102][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于Green River 47.84%股权的投资账面价值约2.143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9.8%;本年度集团应占Green River亏损约2050万港元,2022年约为8760万港元[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总值为648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持有多元化投资组合,各股权投资占资产总额均少于5%[106] - 2024年1月19日,公司全資附属公司与关联方升通有限公司就物业订立三年租赁协议,每月租金33万港元[107][108]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2月1日,庄友衡博士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109] - 2024年1月31日,张廷基由公司代理主席调任为董事总经理[110] - 2024年2月29日,邢少南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副主席[111] 公司合规与政策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及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2][113] - 公司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纳入业务运营和投资,相关报告将载于2023年年报[114][115] - 公司薪酬政策考虑多因素,以绩效为基准进行考核[116][117] 公司运营相关其他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