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55.451亿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32.316亿元大幅增加约71.6%[2] - 2023年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450万元,而2022年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1.208亿元[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人民币2245.1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8559.2万元[5] - 2023年终止经营业务期内利润为人民币248.4万元,2022年为亏损人民币5924.4万元[5] - 2023年基本每股利润为0.007元,2022年为亏损0.065元[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基本每股利润为0.006元,2022年为亏损0.033元[6] - 2023年末总资产20.23049亿元,较2022年末的21.43169亿元下降5.6%[22][23] - 2023年末总负债7.84949亿元,较2022年末的8.85286亿元下降11.3%[22][23]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对外销售总收入55.4508亿元,较2022年的32.31575亿元增长71.6%[19][20]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2245.1万元,较2022年的8559.2万元亏损幅度收窄73.8%[19][20] - 2023年中国内地持续经营业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55.4508亿元,较2022年的32.31575亿元增长71.6%[29] - 2023年总收入5545080千元,2022年为3231575千元,主要来自制造、珠宝新零售和生鲜食品零售业务[33] - 2023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953千元,2022年为 - 9473千元[3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57千元,2022年为534千元[34] - 2023年年度亏损相关员工成本总额39352千元,2022年为39898千元[37]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利润(持续经营业务)为12065千元,2022年亏损61522千元[40]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约1.208亿元,2023年录得净利润约0.145亿元,实现转亏为盈[61] - 2023年公司收入约55.451亿元,较2022年的32.316亿元增加约71.6%[92] - 2023年集团毛利约1.091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65.8%,整体毛利率维持在约2.0%[102] - 2023年集团处于净现金状况,净资产负债比率为约 - 8.4%(2022年: - 14.5%)[112] - 2023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5.24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5.892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约10.843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0.604亿元人民币;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12.43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2.729亿元人民币;银行借贷约4.212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4.064亿元人民币[119] 各业务板块表现 - 2023年制造业业务分部销售额增加约人民币36.032亿元,珠宝新零售业务分部销售额增加约人民币1.3亿元,生鲜食品零售业务分部销售额下降约人民币14.197亿元[2] - 2023年制造业业务分部录得分部利润约人民币5550万元,2022年为分部亏损约人民币2240万元[2] - 2023年珠宝新零售业务分部录得分部亏损约人民币78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10万元[4] - 2023年生鲜食品零售业务分部录得分部亏损约人民币269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1810万元[4] - 2023年珠宝制造业业务收入50.92975亿元,业绩为5553.1万元[19] - 2023年生鲜食品零售业务收入9007.4万元,业绩亏损2694.3万元[19] - 制造业业务2023年对外销售收入约50.445亿元,较2022年的14.413亿元大幅增加约250.0% [66] - 制造业业务2023年录得分部利润约0.555亿元,2022年为分部亏损约0.224亿元[66] - 珠宝新零售业务2023年销售额上升,但因黄金产品毛利率低,整体毛利率下降,录得分部亏损[64] - 生鲜食品零售业务2023年销售额显著低于上年度,尚未产生净利润[64] - 2023年珠宝新零售业务黄金销售较去年大幅上涨约86.1%,受惠于金价大幅上涨[72] - 2023年金猫银猫集团珠宝新零售业务外部销售约为人民币4.105亿元(2022年:2.805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7.4%(2022年:8.7%),录得分部亏损约780万元(2022年:910万元)[77] - 2023年生鲜食品零售业务较2022年业绩下滑严重,原因是从追求急速扩张模式转为追求精细化运营盈利模式[81] - 2023年珠宝新零售业务采用以黄金和白银为主、宝石珠宝为辅的销售策略[72] - 2023年生鲜食品零售业务收入约9010万元,占总收入1.6%,2022年为15.098亿元,占比46.5%,2023年该业务亏损约2690万元,2022年亏损1810万元[85] - 2023年白银交易业务收入约1310万元,利润约270万元,2022年该业务收入1480万元,亏损6030万元,2023年已出售该业务[86] - 2023年销售银锭收入50.44548亿元,占比91.0%,2022年为14.25756亿元,占比44.1%[93] - 2023年珠宝新零售业务销售珠宝产品收入4.10458亿元,占比7.4%,2022年为2.80463亿元,占比8.7%[93] - 制造业业务银锭销售从2022年约14.258亿元增至2023年约50.445亿元,增幅约253.8%[95] - 珠宝新零售业务销售从2022年约2.805亿元增至2023年约4.105亿元,增幅约46.4%[96] - 生鲜食品零售业务销售额从2022年约15.098亿元减至2023年约0.901亿元,减幅约94.0%[97]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59,440千元,2022年为212,500千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63,609千元,2022年为1,930,669千元[7] - 2023年流动负债为779,309千元,2022年为870,297千元[7]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084,300千元,2022年为1,060,372千元[7] - 2023年总权益为1,238,100千元,2022年为1,257,883千元[8]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5,640千元,2022年为14,989千元[8]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57061千元,2022年为20856千元[42]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等(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142793千元,2022年为111594千元[42] - 2023年确认的减值亏损拨备净额(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3809千元,2022年为1651千元[4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2031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3.2912亿元人民币;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开支为10.5771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1.9515亿元人民币[51] - 2023年应付票据为14.78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0.68亿元人民币,2023年以10.79亿元人民币的已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2022年为16.69亿元人民币[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仍未支付终止收购事项之前已产生前期建设成本7413万元人民币[52] - 2023年按发票日期0 - 30日的贸易应付款项为1.7659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6845万元人民币;90日以上的为2.402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3974亿元人民币[53] - 2023年按固定利率计息、须于一年内偿还的有抵押银行借贷为1.895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23382亿元人民币;按浮动利率计息的为2.317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1.83亿元人民币[54] - 公司2023年银行信贷总额为4.45亿元,已动用4.212亿元,2022年分别为4.80331亿元和4.06382亿元[57] - 2023年末银行借款1.895亿元按固定年利率4.25% - 5.61%计息,2.317亿元按最优惠贷款利率加0.91% - 2.80%计息,2022年分别为2.23382亿元(年利率3.90% - 14.40%)和1.83亿元(加0.96% - 2.80%)[58] - 2023年12月31日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为1.81473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4413亿元人民币[117] 业务运营与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制造销售有色金属、设计销售珠宝、提供电子平台服务及生鲜食品销售等[10] - 公司白银交易业务于2023年终止并出售[17] - 集团新发展人工培育钻石品牌SISI,产品已逐步投入市场,计划通过线上新媒体宣传和线下招募城市代理商拓展渠道[72][74] - 因聚焦新业务布局,2023年集团不再扩张原有门店,关闭4家门店,门店总数减至16家[75] - 2023年集团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推销售卖珠宝产品,每日在中国覆盖家庭观众数量大于1亿人[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设有16间特许经营CSmall体验店,分布于中国8个省份及直辖市[79] - 集团于2021年投资江苏农牧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将业务扩展到农产品新零售[81] - 公司暂停“肉掌柜”业务急速扩张,减少门店数量,发力“牛掌柜”“羊掌柜”“面掌柜”等新业务[82] - 公司将商户转变为加盟商,战略重点由扩张门店转向深化赋能,加强供应链上游产业链体系建立[83] - 公司继续以贵金属生产和销售为核心业务,探索核心行业内外商机,强调业务可持续性和环保标准[88] - 珠宝新零售业务持续深入布局多行业,计划打造“DNA培育钻石第一品牌”,加强产品研发创新[88] - 生鲜食品零售业务调整策略,拓展品类,与大企业合作,进行精细化运营,打通供应链[90] - 集团继续看好有色宝石升值空间与市场潜力,会慎重考虑红宝石销售策略并逐步拓宽市场[74] - 2023年11月1日公司完成出售全资附属公司Ultimate Deal全部股权,代价为800万元人民币,终止经营白银交易业务[47] -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止十个月,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1.311亿元人民币,2022年全年为1.4769亿元人民币;期内利润为248.4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亏损5924.4万元人民币[48] - 出售终止经营业务的收益为163.6万元人民币,已收现金代价8000万元人民币,出售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03万元人民币[50] - 江西龙天勇自2022年6月中旬和8月25日起分别恢复银电解和海绵钯生产线商业规模生产[65] - 2023年9月28日订立购股协议出售白银交易业务,并于11月1日完成出售[60] - 2023年9月28日订立购股协议出售白银交易业务分部,并于11月1日完成出售[121] - 2023年11月1日完成白银交易业务分部出售,录得出售收益约0.16亿元[99] 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编制[13] - 2023年开始采用多项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准则修订,预期无重大影响[15] - 公司审核委员会认为2023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遵照适用会计准则、上市规则及法律规定编制,并已作出充足披露[130] - 公告所载2023年度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等数字已由核数师核对,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132] 其他财务指标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总计113.6万元,与2022年持平[24][2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总计1597.6万元,较2022年的1659.8万元略有下降[24][26] - 2023年客户A、B、C贡献收入分别为1374632千元、827958千元、637328千元,2022年无贡献超10%的客户[3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约0.42亿元减至2023年约0.333亿元,减幅约20.7%[103] - 行政开支从2022年约0.79亿元减至2023年约0.584亿元,减幅约26.1%[104] - 2023年存货周转日数减至约72.0日(2022年:121.7日)[111]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周转日数约为2.5日(2022年:3.8日)[111] - 2023年集团未就收购物业、厂房及
中国白银集团(00815)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