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生药业(06600) - 2023 - 年度业绩
赛生药业赛生药业(HK:06600)2024-03-28 1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约为人民币31.556亿元,增长约14.8%,自2017年集团重组以来复合年增长率实现双位数增长[2] - 2023年毛利约为人民币23.562亿元,较2022年的约人民币20.705亿元增长约13.8%[2] - 2023年纯利增加约人民币2.665亿元或31.2%,至人民币11.219亿元;剔除一次性公允价值变动及减值亏损后,核心纯利约为人民币12.369亿元,较2022年增长约19.5%[2]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人民币1.83元,较去年增加约44.1%;每股摊薄盈利约为人民币1.72元,较去年增加约42.1%[3] - 2023年经营现金流量达到约人民币14.043亿元,较去年增加约人民币2.207亿元或18.6%;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现金存款总额约为人民币22.198亿元[3] - 2023年公司收入31.556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7.497亿人民币增长14.76%;经营利润12.051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9.506亿人民币增长26.77%;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11.219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8.554亿人民币增长31.16%[28] - 2023年销售及营销开支7.128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6.277亿人民币增长13.56%;研发开支1.707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239亿人民币增长37.77%[28] - 2023年其他收入418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210万人民币增长245.45%;其他亏损净额521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1.554亿人民币减少66.48%[28] - 2023年财务收入705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3610万人民币增长95.29%;财务成本582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4660万人民币增长24.89%[28] - 2023年公司收入增长至约31.556亿元,较去年增长约14.8%[29] - 2023年收入成本由6.792亿元增加17.7%至7.994亿元[34] - 2023年毛利由20.705亿元增加2.857亿元或13.8%至23.562亿元,毛利率由75.3%减少0.6个百分点至74.7%[36] - 销售及营销开支由6.278亿元增加0.851亿元或13.5%至7.128亿元[37] - 行政开支由2.25亿元增加0.323亿元或14.4%至2.573亿元[38] - 研发开支由1.239亿元增加37.8%至1.707亿元[39] - 其他亏损净额由1.554亿元减少1.033亿元或66.5%至0.521亿元[40] - 2023年经营利润为12.051亿元,2022年为9.506亿元[41][43] - 2023年财务收入净额为1230万元,2022年财务成本为1050万元[41][43]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550万元,2022年为8470万元[42][43] - 2023年年内利润为11.219亿元,较2022年的8.554亿元增长31.2%[42][43]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3元,2022年为1.27元;2023年每股摊薄盈利为1.72元,2022年为1.21元[4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53143亿元,2022年为7.19919亿元[46] - 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4.47107亿元,2022年为36.00487亿元[46] - 2023年负债总额为7.35183亿元,2022年为13.28244亿元[47]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2.65067亿元,2022年为29.92162亿元[47] - 2023年权益总额为32.65067亿元,2022年为29.92162亿元[47] - 2023年产品销售额为3155614千元,2022年为2749681千元[51]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95495千元,2022年为84725千元,中国内地所得税税率为25%[52] - 2023年年內宣派股息211453千元,2022年为204545千元;2023年年內已付股息215018千元,2022年为205622千元[54] - 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83元,2022年为1.27元;2023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年內溢利1121902千元,2022年为855355千元[55] - 2023年每股攤薄盈利为1.72元,2022年为1.21元;2023年購股權的攤薄影響为35723千元,2022年为34919千元[56] - 2023年末無形資產賬面淨值合計396039千元,2022年末为542241千元[57] - 2023年貿易應收款項淨額为867954千元,2022年为780962千元[58] - 2023年6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为843013千元,6至12个月为24941千元;2022年6个月内为775258千元,6至12个月为5704千元[59] - 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资产为866178千元,较2022年的780177千元增加;美元资产为1126千元,较2022年的464千元增加;港元资产为650千元,较2022年的321千元增加[60]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为274201千元,较2022年的804435千元减少[61]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23100千元,较2022年的418752千元增加[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產为人民币4000.3百万元,较2022年的4320.4百万元减少;负债为人民币735.2百万元,较2022年的1328.2百万元大幅减少[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现金存款合共为人民币2219.8百万元,经营现金流达约人民币1404.3百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人民币220.7百万元或18.6%[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18.4%,2022年为30.7%[64] - 公司资本开支由2022年的人民币196.1百万元变为2023年的人民币77.6百万元[66] - 董事会已议决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每股股息0.39港元[70] - 公司自全球发售收取的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083.6百万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约1152.4百万港元仍未获动用[71][7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为13.086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9.312亿港元,余额为11.524亿港元[73] - 所得款项净额拟定用途中,潜在收购新候选药物的投资占比30%,偿还现有债务占比28%,为临床阶段候选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提供资金占比26%,招聘及扩充雇员的投资占比10%,为上市产品组合进行额外临床应用的持续临床研究提供资金占比6%[73] - 最初预期所得款项净额于2024年12月31日前悉數动用,现预期于2027年12月31日前悉數动用[73]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自有产品日达仙销售收入由21.683亿元增加4.623亿元或21.3%至26.307亿元[30] - 为业务合作伙伴销售推广产品收入由3.589亿元增加0.202亿元或5.6%至3.79亿元[31] - 授权引入产品收入由2.225亿元下跌至1.459亿元[32] 公司产品研发与商业化进展 - 2023年7月1日公司将达佑泽商业化上市,该药品已纳入约50份惠民保特药目录[3] - 2024年1月底公司完成Vaborem II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3] - 2023年11月公司与美纳里尼订立许可及合作协议,获授权在中国独家开发及商业化Orserdu[4] - 2023年升级GTP模式至6.2版本,整合智能问诊功能、加入智慧功能等[12]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在中国和海外有超10项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14] - 2023年5月两项有关Tα1的临床试验结果在2023年ASCO年会上以线上摘要形式发布[15] - 脓毒症RCT在1106名患者中进行,研究报告已提交发表等待期刊回馈[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Tα1被纳入另外三份治疗指南与共识及一份中国全国肝癌病患教育手册[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唑来膦酸获纳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4年版)》[18]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建立了由10种在研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组合,其中6种在海外处于III期或后期阶段,4种处于临床前至II期临床试验的早期阶段[20] - Vaborem®于2023年3月取得IND批准,2023年7月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2024年1月完成患者入组[21] - Danyelza®于2023年7月正式商业化,2023年6月于澳门取得BLA批准,2023年1月于香港提交BLA [22] - PEN - 866于2022年6月获得对第一/二期肺癌的IND批准[22] - 2023年3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公司Vaborem的IND申请;7月Vaborem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已成功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24] - 预计2024年1月Vaborem在中国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完成患者招募;公司计划于2024年在中国提交Vaborem的NDA申请[24][25] - 达佑泽先后于2020年11月及2022年12月获FDA及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特定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治疗[25] - 2023年1月公司于香港递交达佑泽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6月于澳门取得达佑泽的BLA批准;7月1日达佑泽于中国正式商业化上市[25] - 公司已开始203号研究的患者招募,预期于2024年完成该研究的患者招募[25][26] - 2024年公司最优先事项包括持续拓展行销渠道、推动日达仙临床实证分析和发表、提交Vaborem的NDA等八项内容[27]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销售及营销部门约有860名员工,其中免疫事业部约580名、肿瘤事业部约210名、负责新产品等约70名[1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产品开发团队约有126人[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1050名全职雇员[69] 公司股权回购情况 - 2023年公司完成自愿现金要约回购,按每股股份10.06港元回购77534791股股份;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于联交所购回3209500股股份[4] - 2023年3月1日,公司以每股10.06港元购回7753.4791万股股份,总代价为7.8亿港元[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联交所购回320.95万股股份,总代价为3381.83035万港元[76][77]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并采纳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最佳常规[74]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标准守则所载的规定标准[7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财务业绩[78] 公司会议与报告安排 - 公司将於2024年6月1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2024年6月13日至6月18日暂停股東登记[79] - 2023年年度报告将於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載,并将适时寄发予股东[80] 公司董事会成员构成 - 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 执行董事为赵宏先生及潘蓉容女士[83] - 非执行董事为Li Zhenfu先生、Daniel Luzius Vasella博士、Lin Shirley Yi - Hsien女士及王海霞女士[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国恩博士、Chen Ping博士、Gu Alex Yushao先生及Wendy Hayes女士[83] 行业数据情况 - 中国占2020年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8%[23] - 约70%的乳腺癌病例为HR+、HER2- [23] - 高达40%的ER+、HER2-晚期或mBC病例患者出现ESR1突变[23] 会计准则及税务情况 - 《國際會計準則》第1號等修訂本於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