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奇智(02121) - 2022 - 年度业绩
创新奇智创新奇智(HK:02121)2023-03-31 18:0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5.58亿元,同比增长80.9%;毛利额达5.07亿元,同比增长89.7%;毛利率为32.6%,较2021年度提升1.6个百分点[6] - 2022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1.38亿元,同比减少2.4%;经调整净亏损率为8.9%,同比缩窄46.1%[6] - 2018 - 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720.8万元、2.29亿元、4.62亿元、8.61亿元、15.58亿元[2] - 公司收入从2021财年的8.612亿元增加80.9%至2022财年的15.576亿元[54] - 销售成本从2021财年的5.939亿元增加76.9%至2022财年的10.505亿元[59] - 整体毛利从2021财年的2.672亿元增加89.7%至2022财年的5.071亿元[62] - 2021年及2022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1.0%及32.6%[6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的1.16亿元增加40.3%至2022年的1.627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3.5%降至10.4%[63][64]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4.494亿元减少26.7%至2022年的3.295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52.2%降至21.2%[65][66] - 研发开支从2021年的3.277亿元增加27.0%至2022年的4.163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38.1%降至26.7%[67][6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1年的2410万元增至2022年的3700万元[69] - 其他收益从2021年的2810万元增至2022年的5600万元[71]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1年的100万元增至2022年的920万元[73] - 经营亏损从2021年的6.228亿元下降37.0%至2022年的3.923亿元[74] - 财务收益从2021年的2400万元增至2022年的3870万元,财务成本从3610万元减至810万元[75][77] - 年内亏损从2021年的6.351亿元减少43.1%至2022年的3.612亿元[78]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6.427亿元,相比2021年的15.532亿元有所增加[80]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55764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611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0.9%[116]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为361160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35124千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收窄约43.1%[116] - 2022年公司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66元人民币,2021年为1.43元人民币[117] - 2022年公司资产总额为326844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26490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4.3%[118] - 2022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35897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79530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1.4%[118] - 2022年公司负债总额为90947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695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3.7%[119]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83313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837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17.4%[118]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68513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0811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9.0%[118]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86164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486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7.5%[119]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总额为72330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3647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8.3%[119] - 2022年集团收入为1,557,643千元,2021年为861,168千元[131] - 2022年集团开支为1,959,108千元,2021年为1,486,975千元[131] - 2022年政府补助为56,009千元,2021年为28,067千元[132] - 2022年其他亏损净额为9,238千元,2021年为1,044千元[133] - 2022年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30,619千元,2021年为 - 12,075千元[134] - 2022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512千元,2021年为208千元[134] - 2022年和2021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361,672千元和634,916千元[135] - 2022年和2021年按各附属公司溢利适用税率计算税项分别为90,418千元和158,729千元[135] - 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512千元和208千元[135] - 2022年和2021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亏损分别为363,042千元和636,599千元[138]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550,722千元和444,903千元[138] - 2022年和2021年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66元和1.43元[13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AI+制造”业务板块收入达9.48亿元,同比增长111.2%,营收占比60.9%[7] - 2022年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销售金额为15.22亿元,占比97.7%;数据解决方案服务金额为3541.4万元,占比2.3%[4] - 2022年公司系统集成商收入为9.32亿元,占比59.8%;终端用户收入为6.26亿元,占比40.2%[4] - 2022年公司制造业收入为9.48亿元,占比60.9%;汽车装备收入为2.85亿元,占比18.3%;3C高科技收入为1.07亿元,占比6.8%等[5] - 制造业收入从2021财年的4.49亿元增加111.2%至2022财年的9.482亿元[55] - 金融服务行业收入从2021财年的2.741亿元增加39.5%至2022财年的3.823亿元[56] - 制造业销售成本从2021财年的2.87亿元增加107.2%至2022财年的5.948亿元[60] - 金融服务行业销售成本从2021财年的1.998亿元增加40.7%至2022财年的2.812亿元[61] 客户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公司优质客户数目为71个,优质客户收入为13.51亿元,优质客户以金额计算的复购率为82.1%[3] - 2022年公司客户总数目为292个,总收入为15.58亿元[3] - 客户总数从2021财年的159家增加至2022财年的292家[57] - 优质客户数目从2021财年的42家增至2022财年的71家,2021年及2022年优质客户贡献的总收入分别为7.987亿元及13.51亿元[58] - 2022年客户A收入为87,545千元,占2021年集团总收入超10%,2022年无客户贡献占集团总收入超10%[130] 公司收购与业绩承诺相关 - 2022年5月,公司并购青岛奥利普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和上海浩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两家公司各自51%的股权[8] - 公司以1.53亿元收购目标公司一51%股权[84] - 公司以1.224亿元收购目标公司二51%股权[87] - 目标公司二2022年预计收入为1.05亿元[88] - 目标公司二大股东增资2764万元用于降低债务[88] - 目标公司一2022 - 2024年承诺营业收入分别为2.1818亿元、3.3亿元、4.4亿元[91] - 目标公司一2022 - 2024年承诺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60万元、1320万元、1760万元[91] - 自收购并表至2022年12月31日,目标公司一营业收入为2.19468亿元[93] - 自收购并表至2022年12月31日,目标公司一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为733.5万元[93] - 调整后股份转让款=调整前股份转让款×考虑回款情况后的业绩完成率[92] - 截至公告日期,目标公司一2022年度业绩承诺尚在进行中[94] - 目标公司二2022 - 2024年业绩承诺指标:营业收入分别为8000万元、15000万元、22500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00万元、1100万元、2300万元[95] - 2022年并表后至12月31日,目标公司二营业收入为8160.8万元,扣非净利润(未经审计)为704.0万元[97] 公司研发与技术创新 - 2022年,公司沿MMOC平台“三阶段”战略,继续投入研发资源,提升平台成熟度[14] - 2022年,MatrixVision完善边缘视频全链路工具集,丰富制造业核心算法;ManuVision新开发Designer核心模块;Orion推出AML - Vision视觉训练平台;Cloud完善基础技术组件[15][16] - 2022年,公司面向制造行业应用需求,打造核心算法,建立智能算法引擎,降低模型生产成本[18] - 2022年,公司深入小样本学习算法研究,提出基于反标签学习的半监督图像分类算法[19] - 公司提出基于原型的分类器学习方法和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少样本学习算法,为客户带来业务价值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 - 公司研发出面向行业的AIGC解决方案AInnoGC,可用于制造领域多场景降本增效[21] - 公司将AIGC用于交互式报表生成,可实现基于用户引导的报表生成并建立风险预警和稽核机制[22] - 2022年公司在AIGC领域持续投入研发,增强了面向制造业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技术竞争力[23] - 公司研发AInnoGC解决方案,将工业预训练大模型应用到垂类场景并不断迭代[24] 公司业务应用与合作 - 公司与中国西北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合作,完成业内首台国产GK1C型工矿内燃机车无人化改造[25] - 公司自研自动加揭盖软件控制系统,助力客户实现铁水降温10℃目标[26] - 公司玻璃面板检测方案在国内多家大型面板企业完成数百套交付任务[27] - 公司全生命周期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在国内汽车装备生产龙头企业大规模投入使用[28] - 公司自主研发火力发电厂灵活性调峰回热系统提质改造与安全监测系统,提升火电机组深度调峰运行水平[29]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一年公司会继续加大MMOC平台研发投入,推进“三阶段”战略,加强AIGC方向技术创新和应用突破[35] - 2023年公司将以应用落地为导向,开发更多场景化应用促进MMOC平台落地[36] - 公司以技术资产为核心,沉淀和管理核心数据、算法、模型等技术资产,推进资产复用降本增效[37] - 公司以AI平台为支撑,强化平台工程能力,打造制造业行业特色[38] - 公司以云平台为底座,夯实基础设施能力,打造云上奇智并逐步对外开放[39] - 公司将在2022年算法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算法与场景结合,提升AIGC在制造业各场景应用[41][42] - 公司针对行业应用痛点研究,加强模型轻量化和加速研究,提升模型表达能力和处理速度[43] - 公司结合MMOC平台建设,整合算法研究成果,提供模型服务,降低研发成本[44] - 2023年公司在AIGC方向持续研发投入,挖掘业务应用场景,助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45] 公司资产与负债相关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为人民币576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零),主要为收购子公司的短期借款[102] - 自上市至公告日期,公司在联交所购回13343800股H股,总代价约为296765429港元[106] - 截至公告日期,所购回股份未注销,公司已发行股份结存为559304838股[106] - 董事会建议不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0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外汇风险、重大资产抵押、重大或然负债[100][101][103] - 报告期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104] 公司会计政策与准则相关 - 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等修订本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集团未因采纳准则改变会计政策或追溯调整[125]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本于2023年1月1日生效,集团未提早采纳[126] - 集团预计新订或修订准则生效时不会对财务表现及状况造成重大影响,生效前不会采纳[127] 公司税务相关 - 公司于中国的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部分附属公司2022年获高新企业资格,三年内减至15% [135][136] 公司无形资产与商誉相关 - 2022年无形资产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