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春立医疗(01858) - 2023 - 年度业绩
春立医疗春立医疗(HK:01858)2024-03-28 16:36

公司上市及股本情况 - 公司H股于2015年3月11日在港交所挂牌,A股于2021年12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注销2022年购回的711,500股H股,股本为383,568,500元;2022年股本为384,280,000元[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注销2022年购回的711,500股H股,且无其他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的情况[80] 公司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36.4956092488亿元,较2022年的34.0976669091亿元增长6.9%[2][5] - 2023年流动资产合计30.0535981746亿元,较2022年的27.7908898286亿元增长7.8%[2] - 2023年存货为4.344857257亿元,较2022年的2.5978948885亿元增长67.3%[2]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约9.5719亿元增长32.30%至2023年约12.6637亿元[59] - 公司应收票据从2022年约2.7864亿元大幅降至2023年约0.3583亿元[65] - 公司存货从2022年约2.5979亿元增长至2023年约4.3449亿元[66] - 公司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从2022年约4.6340亿元轻微降至2023年约4.6307亿元[67]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2年约21.8328亿元增长6.66%至2023年约23.2869亿元[68] - 2023年度新增约1336万元商誉,源于收购一家国内医疗科技公司[69] 公司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流动负债合计6.7667283551亿元,较2022年的5.9580453993亿元增长13.6%[3] - 2023年非流动负债合计7.7032549193亿元,较2022年的6.9006691119亿元增长11.6%[4] - 2023年负债合计14.4699832744亿元,较2022年的12.8587145112亿元增长12.5%[4] 公司股东权益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股东权益合计28.7923543295亿元,较2022年的27.1969977972亿元增长5.9%[5] - 2023年盈余公积为1.8158592526亿元,较2022年的1.5459950179亿元增长17.5%[5] - 2023年未分配利润为12.6751300825亿元,较2022年的11.367323581亿元增长11.5%[5] - 2023年流动净资产值为23.2868698195亿元,较2022年的21.8328444293亿元增长6.6%[5] - 2023年12月31日资本公积合计1,044,799,419.83元,法定盈余公积为181,585,925.26元;2022年资本公积合计1,051,228,272.24元,法定盈余公积为154,599,501.79元[22] - 2023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267,513,008.25元,本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77,824,014.12元;2022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136,732,358.10元,本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307,719,145.65元[23] 公司营业收入及成本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营业收入为12.09亿元,2022年为12.02亿元[6] - 2023年营业成本为3.33亿元,2022年为2.88亿元[6] - 2023年主要营业收入为1,207,484,429.04元,其他营业收入为1,039,416.84元,销售成本为332,635,741.48元;2022年主要营业收入为1,199,022,478.53元,其他营业收入为2,581,775.71元,销售成本为287,603,281.72元[24] - 2023年外科医疗植入物营业收入为1,207,484,429.04元,销售成本为332,009,074.69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1,199,022,478.53元,销售成本为287,603,281.72元[25] - 2023年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1,009,325,738.39元,中国以外地区为198,158,690.65元;2022年中国地区营业收入为1,089,981,272.69元,中国以外地区为109,041,205.84元[26]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约1201.60百万元增长0.58%至2023年约1208.52百万元[50] 公司利润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营业利润为3.06亿元,2022年为3.29亿元[6] - 2023年利润总额为3.06亿元,2022年为3.37亿元[7] - 2023年净利润为2.78亿元,2022年为3.08亿元[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2022年为0.80元[8]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约913.53百万元下降4.12%至2023年约875.89百万元,毛利率从76.03%降至72.48%[51] - 公司净利润从2022年约3.0772亿元降至2023年约2.7782亿元[58] - 2023年税前利润为305,905,863.04元,2022年为336,879,766.43元;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28,087,746.56元,2022年为29,160,620.78元[29] 公司费用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销售费用从2022年约391.47百万元下降2.13%至2023年约383.14百万元[52] - 公司管理费用从2022年约38.84百万元增长14.50%至2023年约44.47百万元[53]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2年约162.34百万元降至2023年约157.45百万元,2023年研发费用占全年收入比例为13.03%(2022年:13.51%)[54]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从2022年约16.82百万元大幅降至2023年约4.32百万元,资产减值损失从2022年约13.45百万元增至2023年约20.71百万元,所得税费用从2022年约29.16百万元下降3.67%至2023年约28.09百万元[55][56][57] - 2023年所得税费用合计28,087,746.56元,其中当期所得税为28,626,813.39元,递延所得税为 - 539,066.83元;2022年所得税费用合计29,160,620.78元,其中当期所得税为29,563,410.83元,递延所得税为 - 402,790.05元[27] 公司贸易应收应付账款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账面金额为5.41亿元,拨备为5194.91万元,净额为4.89亿元[12][13][14]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金额为4.59亿元,拨备为5279.25万元,净额为4.06亿元[15][16][17] - 2022年拨备百分比为9.61%,2023年为11.51%[13][16]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账面金额为458,688,054.81元,拨备金额为52,792,527.42元;2022年12月31日账面金额为540,695,593.77元,拨备金额为51,949,099.75元[18]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1年以内(含1年)为166,857,084.41元,1年以上为58,643,085.50元;2022年12月31日1年以内(含1年)为233,129,239.02元,1年以上为4,657,324.37元[20] 公司采购情况 - 2023年购入材料176,014,488.16元,购入机器及设备49,485,681.75元;2022年购入材料166,360,323.15元,购入机器及设备71,426,240.24元[19] 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586亿元于2023年全部动用完毕,其中发展大兴新基地一期费用占比57.53%、研发活动占比12.67%、扩展营销网络占比20%、营运资金等占比9.80%[60][61] - 公司A股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11.4553868亿元,扣除费用后净额10.6712829223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骨科植入物项目支出占比43.11%、研发中心项目占比39.36%、营销网络项目占比1.87%、补充流动资金占比15.66%[62][63] 公司项目投资调整情况 - 公司将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从8000万元调至2000万元,减少6000万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64]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入约5.117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8156万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约1.2133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去年底增加约3.0882亿元[69] 公司重大事项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资本开支[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69] - 公司重大投资价值占2023年12月31日总资产5%或以上,包括认购北京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全部赎回的委托理财中,北京银行方庄支行多笔年化收益率在2.84%-3.15%之间,涉及金额如313.27万元、9.72万元等;建设银行大兴支行多笔年化收益率在2.84%,涉及金额如181.54万元、83.41万元等;招商银行大兴支行年化收益率2.84%,涉及金额62.56万元[7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未赎回的委托理财小计金额为83000元,公允价值为83201.91元,占比22.80%[71] - 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产品是合理有效使用公开发行A股所得闲置募集资金及内部资源,利于提高整体资本收益[72]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231名雇员,该年度支付雇员总薪金及相关成本约为人民币2.3387亿元[79] 公司业务布局及发展策略 - 公司主要从事外科植入物、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及买卖,由单一可报告分部构成[32] - 中国骨科植入物行业因医疗改革、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得以增长[34] - 公司积极应对国家带量采购政策,骨科关节领域髋关节产品全部中标,脊柱领域八个产品系统类别全部中标,运动医学领域产品全线中标[35]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对多孔钽等新材料研发布局,加大关节手术机器人等新管线产品研发[35] - 公司在骨科高值耗材领域深度布局,加强骨科其他相关领域拓展,争取提升各产品线市场占有率[36] - 公司计划在大兴新生产基地设立产品研发中心,招聘更多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76] - 公司将继续优化改良现有产品,开发更多产品,建立更齐全产品系列,实现产品多元化[74] - 公司拥有全系列定制关节技术,包括3D打印关节截骨导板,预期用于关节部位截骨定位等[75] - 公司将严格监控产品质量,联合行业专家组织参与研讨会宣传产品,加强与学术机构和医院合作[77] - 公司奉行现有人才培养政策,建立新培养制度,通过薪酬体系吸引人才,建立激励考核机制[78] - 公司定制关节假体产品包括传统定制和组配定制两类,组配定制生产及组配时间短[75] - 公司计划围绕多种产品进行研发,优化研发资源分配,迭代企业创新机制[76] - 公司旨在发展成拥有全套骨科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领先企业,成为全球知名生产商之一[73] 公司产品注册证及资质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国内持有12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和备案凭证,其中Ⅲ类47项、II类27项、I类50项[39] - 2023年公司取得多个国家产品国际注册证,髋、膝、脊柱三系列产品通过CE年度体系审核和监督审核[39] - 公司是中国关节假体领域医疗器械注册证最齐全的本土企业之一[37] - 公司在3D打印人工假体领域取得突破,获得骨小梁髋臼垫块、3D打印“髋关节假体”等注册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