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长集团(02182) - 2023 - 中期业绩
天长集团天长集团(HK:02182)2023-08-28 19: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约29.84%[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79,97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31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2.97%[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2,23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5,613千港元下降约60.01%[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0,6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58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7.50%[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同比下降约57.5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61,74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1,024千港元下降约5.6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415,68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3,589千港元下降约17.46%[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87,55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91,231千港元下降约26.5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64,88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81,726千港元下降约2.1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400,90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71,412千港元下降29.84%[17][18][2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2,237千港元,期内溢利20,64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除税前溢利55,613千港元和期内溢利48,587千港元大幅下降[17][18]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资产总计1,077,42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04,613千港元下降10.55%[19] - 2023年6月30日可报告分部负债总计312,54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22,887千港元下降26.1%[19] - 2023年上半年研发开支15,79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2,957千港元下降52.06%[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指定非流动资625,00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64,999千港元下降5.99%[2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美国的外部客户收益47,5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1,619千港元下降41.74%[21]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1,4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4千港元增长441.67%[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 - 97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 1,786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4]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12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98千港元;员工成本总额为7592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2660千港元;存货成本为32092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2093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5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6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33港仙,2022年同期为7.84港仙;每股摊薄盈利为3.29港仙,2022年同期为7.79港仙[31]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为3226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633千港元,公允值变动为593千港元,汇兑调整为40千港元[32][33]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融资租赁款一年内租赁付款为512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4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租赁付款为1820千港元,租赁付款现值为1617千港元,隐含利率为每年4.03%[3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为123,10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0,511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139,660千港元,2022年为237,368千港元[38]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3,40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9,696千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67,157千港元,2022年为252,383千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为4.19%[42] - 2023年6月30日计息借款由账面价值约399,160,000港元资产、公允值约32,266,000港元保险合约及公司担保抵押,2022年对应为431,125,000港元和31,633,000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400.9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8%,2022年6月30日为571.4百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80.0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19.3百万港元;毛利率约20.0%,2022年6月30日为20.9%[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20.6百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8.6百万港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约为3.33港仙,2022年6月30日为7.84港仙[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00.9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0.5百万港元或约29.8%[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80.0百万港元,毛利率为20.0%(2022年6月30日:119.3百万港元,20.9%)[57] - 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2.4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0.7百万港元或约22.6%[62]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为55.0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6百万港元或约7.7%[63] - 所得税开支约为1.6百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5.4百万港元或约77.1%[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0.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4百万港元),计息借款为112.7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128.8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年利率约4.59%(2022年12月31日:4.19%),资产负债率为16.4%(2022年12月31日:18.9%)[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合共约399.2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431.1百万港元)的若干楼宇、机器及设备等资产及公允价值约32.3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31.6百万港元)的主要管理层保险合约抵押为银行融资的担保[72]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有电子烟产品、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医疗消耗品三个可报告及经营分部[14] - 一体化注塑解决方案分部收益约为318.6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79.5%,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6.3百万港元或约21.5%[54] - 电子烟产品分部收益约为81.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20.4%,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3.8百万港元或约73.2%[55] - 医疗消耗品分部收益约为0.4百万港元,占总收益约0.1%,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0百万港元或约88.2%[56]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决定自保留盈利中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现金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合共约12400000港元,已于2023年6月27日派发给股东[29]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87] 公司人员及投资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069名雇员[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根据购股计划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的尚未行使购股总数为35790000份,行使价均为0.355港元[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持有其他公司股权的重大投资[76] - 集团无计划进行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上市证券[78]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由陈灿林先生担任,虽与企业管治守则规定相悖,但董事会认为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最佳利益[80] - 除特定情况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2] - 审核委员会由吴志伟先生、洪俊良先生及陈秉阶先生组成,吴志伟先生任主席[83] 其他情况 - 集团于中国成立的实体须按25%的法定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惠州市天长实业有限公司自2022年12月获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3年,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28] - 应付在建工程款项按4.75%实际年利率折现,2022年同[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截至2022年12月31止年度,公司并无订立任何新的融资租赁协议[36] - 公司电子烟雾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延至2025年[49]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