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尚无烟煤(01738) - 2023 - 中期业绩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约为人民币6.4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6.988亿元减少约8.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约为人民币2.24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2.707亿元减少约17.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约为人民币225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580万元增加约42.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亏损为约人民币0.02元[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客户合约收益为6.41344亿元,2022年为6.98848亿元[29] - 2023年上半年煤炭销售收益为6.41229亿元,2022年为6.98673亿元;煤炭贸易收益为11.5万元,2022年为17.5万元[2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7438.3万元,2022年为7900.5万元[33]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相关,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80.8万元、政府补助 -367.1万元;扣除已出售存货成本3.26345亿元等多项费用[34] - 2023年报告期内政府补助总额约370万元计入其他经营收入,2022年为160万元[34] - 2023年报告期内与雇员福利开支以及折旧、损耗及摊销有关款项约2.462亿元计入已出售存货成本,2022年为2.64亿元[3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所得税抵免分别为0千元和15千元,所得税开支分别为30千元和0千元,期内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亏损)╱溢利分别为30千元和15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开支)为707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 - 15665千元人民币[4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约6.413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6.988亿元减少约8.2%[67] - 2023年上半年自产无烟煤销量约132万吨,较2022年同期约137万吨减少约3.6%[67] - 2023年上半年自产无烟煤平均售价(扣除增值税)为每吨485.1元,较2022年同期每吨509.6元减少约4.8%[6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加工煤炭收益约3.986亿元,占总收益62.2%,较2022年同期约3.81亿元、占比54.5%有所增加[6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约4.17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4.282亿元下降约2.6%[69] - 2023年上半年劳动成本约1.13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284亿元减少约11.9%[70] - 2023年上半年材料、燃料及能源成本约905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9270万元减少约2.3%[71] - 2023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约1.30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317亿元减少约1.1%[72] - 2023年上半年总毛利约2.243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2.707亿元减少约17.1%,总毛利率从约38.7%下降至约35.0%[7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1740万元,2022年同期利润约140万元[7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约158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约2250万元[77] 资产负债相关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30.61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0.236亿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4.12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944亿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35.65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3.061亿元有所增加[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4.750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5.597亿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40.40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8.658亿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约为 - 人民币5.66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 - 人民币5.478亿元亏损有所扩大[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31.5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0.117亿元[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股东亏损约为人民币5.668亿元[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负91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1190万元[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递延税项资产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68万元,较2022年1月1日减少371万元[1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递延税项负债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38万元,较2022年1月1日减少365万元[1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资产净额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0万元,较2022年1月1日减少6万元[1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30万元,较2022年1月1日减少6万元[17] - 2023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资产净额为113151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负债净额为 - 143798千元人民币,递延税项负债净额为 - 3064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12423千元人民币、 - 141678千元人民币、 - 29255千元人民币[40] - 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500000千元人民币的采矿权被抵押,担保1438600千元人民币银行贷款;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08100千元人民币、1532600千元人民币[47] - 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301525千元人民币,租赁负债账面价值为110960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86830千元人民币、132659千元人民币[50]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6181千元人民币,减值亏损拨备为54031千元人民币,应收票据为15792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26727千元人民币、53501千元人民币、8816千元人民币[51] - 2023年6月30日,约363600千元人民币贸易应收款项已作抵押,担保约314100千元人民币短期贷款;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375500千元人民币、310100千元人民币[5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2,15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3,226千元;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期末为54,031千元,期初为53,501千元[5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785,004千元,应付票据为176,000千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861,998千元,应付票据为45,000千元[54] - 2023年6月30日为138.0百万元的已抵押存款作抵押担保银行票据,2022年12月31日为35.0百万元[55] - 2023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即期为1,584,854千元,非即期为182,551千元;2022年12月31日即期为1,496,404千元,非即期为214,897千元[58] - 2023年6月30日以账面价值约500.0百万元采矿权抵押借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508.1百万元[58] - 2023年6月30日以账面价值约363.6百万元贸易应收款项抵押借款,2022年12月31日约为375.5百万元[58] - 李非列先生及同系附属公司为集团2023年6月30日最多约1,646.0百万元借款提供担保,2022年12月31日约为1,661.3百万元[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净流动负债3,153.0百万元及股东亏绌566.8百万元[6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450万元[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短期银行及其他借款未偿还总额及长期银行借款即期部分约为15.849亿元,未偿还长期银行借款(不含即期部分)约为1.826亿元[8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约11.729亿元贷款按4.9% - 10.51%固定年利率计息,其余贷款按6.775% - 7.35%浮动年利率计息[84]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分别约为30.117亿元及31.53亿元[82]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李非列先生及其联系人担保的未偿还银行借款金额均分别约为16.613亿元及16.46亿元[85]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集团分别有账面价值约5.081亿元及5亿元的采矿权抵押,担保银行贷款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5.326亿元及14.386亿元[86] - 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39.4%及140.4%[9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主要就购买材料、机器及设备有关的合约资本承担约为2690万元[92] 已终止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狗场煤矿融资成本分别为0千元和1千元,行政开支分别为938千元和352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分别为938千元和353千元,期内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亏损分别为938千元和353千元[25]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狗场煤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71千元和376千元,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14千元和399千元,现金流入净额分别为143千元和23千元[26] - 2022年1月1日至3月28日期间,贵州大圆收益为8140千元,销售成本为3117千元,毛利为5023千元,行政开支为4599千元,融资成本为34千元,其他经营收入净额为1556千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溢利为1946千元,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收益为25878千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7824千元,期内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溢利为27824千元[28]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亏损92.9万元,2022年为溢利2747.5万元;每股亏损数字很小,2022年为0.02元[29] 会计政策相关 - 集团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修订,对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但预期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14] - 集团已对2023年1月1日或之后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4] - 集团已对2022年1月1日或之后除租赁外交易前瞻性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15] - 公司已追溯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目前正评估其所面临的支柱二所得税风险[19] 客户销售相关 - 报告期内,源自最大客户的销售所得收益占综合收益的21.5%;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源自前三大客户的销售所得收益分别占综合收益的22.7%、13.9%及12.6%[23] 业务经营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仅设有一个经营分部:无烟煤开采及销售以及无烟煤贸易[20]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进行业务经营,自外部客户所得收益仅来自中国内地业务,并无任何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22] - 狗场煤矿自2013年3月起暂停营运,报告期内几乎所有作业已终止,经营业绩已重新归类至已终止经营业务[24] - 2022年3月28日,贵州大圆完成出售,宝顺已支付经调整总现金代价人民币50.0百万元[27] 税率相关 - 2023年和2022年香港利得税税率均为16.5%,公司香港附属公司因经营亏损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36] - 2023年中国集团实体适用税率为25%,金沙聚力享受15%优惠税率,2022年为25%[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因内地附属公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