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电电气(601616) - 2023 Q4 - 年度财报
广电电气广电电气(SH:601616)2024-03-29 00:00

财务业绩 - 2023年营业收入为756,827,043.89元,同比下降23.07%[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615,734.81元,同比下降75.38%[13]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04,309.08元,同比下降97.79%[13]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809,112.88元,同比下降1.48%[13]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465,099,715.15元,同比增长0.55%[13] - 2023年末总资产为3,011,083,419.50元,同比下降1.61%[1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167元,同比下降75.41%[13] - 2023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0167元,同比下降75.41%[13] - 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4元,同比下降97.75%[13] - 2023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59%,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13] - 2023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99,345,572.74元,同比增长14.49%[14] - 2023年全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411,425.73元,较2022年增长175.67%[15] - 2023年政府补助收入为11,451,432.91元,同比增长45.85%[15] - 2023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25,584,182.03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6,133.07元[17] - 2023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增加45,190,918.28元,对当期利润无直接影响[1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99,680,838.54元,同比增长374.46%[1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四季度为-1,497,508.04元,同比下降106.35%[14]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第四季度为-9,545,460.38元,同比下降280.77%[14] - 2023年增值税加计抵减金额为3,391,580.94元,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16] - 2023年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为1,817,000.00元,与日常生产经营相关[16]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57万元[18] - 公司研发投入共计4709.84万元,获得专利技术和成果申报共计40项[18] - 公司智慧工厂二期项目顺利完成建设及验收工作,集成ERP-MES-CRM-QMS信息系统[18] - 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持续升级[19] - 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奕极电气工业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获批中国环境标志产品I级、II级认证[19] - 公司再次入选上证治理板块样本公司,连续两年披露ESG报告[19] - 公司近三年实施分红金额达近1.5亿元[19]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安奕极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6月14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19] - 2023年国内GDP同比增长5.2%,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增长6.7%[20] - 预计2024年全国电力消费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用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增速约6%[20] - 2023年度电网投资额超5200亿元,高投资态势预计将延续[20]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57万元[24] - 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27,407,193.18元,同比下降23.66%,毛利率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25] - 2023年度新增授权专利共40项,累计获得近300项行业技术专利及创新领域的荣誉[23] - 公司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2022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称号[23] - 公司在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及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中达到规范级[23] - 控股子公司安奕极电气工业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获批中国环境标志产品I级、II级认证[23]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元器件主要为标准化产品[22]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为727,407,193.18元,同比下降23.66%,毛利率为30.98%,比上年增加0.23个百分点[26] - 成套设备及电力电子产品营业收入为457,519,402.17元,同比下降23.46%,毛利率为27.62%,比上年增加1.77个百分点[26] - 元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269,887,791.01元,同比下降23.99%,毛利率为36.67%,比上年减少2.34个百分点[26]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620,421,473.45元,同比下降26.04%,毛利率为30.62%,比上年减少0.86个百分点[27] - 国外市场营业收入为106,985,719.73元,同比下降6.14%,毛利率为33.01%,比上年增加7.58个百分点[27] - 成套开关柜生产量4,299台,同比下降23%,销售量4,169台,同比下降26%,库存量283台,同比增加85%[28] - 低压元件生产量2,164,788台,同比增长671%,销售量2,090,338台,同比增长720%,库存量119,020台,同比增长167%[2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8,128.95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95%,无关联方销售额[2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1,913.5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5.31%,无关联方采购额[30] - 研发投入总额为47,098,383.8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2%[31] - 在建工程减少100%,从2,156,637.23元降至0元[33] - 其他非流动资产减少81.76%,从36,691,809.66元降至6,691,777.42元[33] - 短期借款减少38.11%,从21,021,234.71元降至13,009,138.89元[33] - 应付票据减少57.83%,从59,151,233.37元降至24,942,322.04元[33] - 预收款项减少52.34%,从789,789.09元降至376,432.85元[33] - 合同负债增加56.58%,从26,646,279.95元增至41,723,766.69元[33] - 应交税费减少57.13%,从29,274,171.13元降至12,549,739.21元[33] - 长期借款减少100%,从17,350,000.00元降至0元[33] - 递延收益减少86.21%,从2,117,999.73元降至291,999.69元[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数为9,015,817.97元,本期购买金额为9,009,684.90元[34] - 2024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核心业务及产品,推进“数智化、低碳化、专业化、服务化”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38] - 公司将在市场拓展、研发创新、生产智造、人才发展和资本运营等方面重点开展工作[38]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及产业竞争风险,需持续跟踪国内经济政策和行业发展动向[39] - 公司面临市场风险,需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综合性电力解决方案[39] - 公司面临研发创新风险,需持续推动产品、技术和团队创新,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的合作[39] - 公司面临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需实施监测原材料价格走势,制定应对方案[39] -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运作,保障股东利益[41] - 公司董事会下设四个专业委员会,强化科学、客观、合理的决策机制[42] - 公司监事会积极勤勉履行职责,对公司财务情况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43] - 公司控股股东规范行使权利,避免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44] - 公司严格按照中国证监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及时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三季度报告等定期报告和二十九项临时公告[47] - 公司制定并披露了《财务资助管理制度》[47] - 公司严格按照《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进行内幕信息的保密、档案管理及知情人登记工作[48] - 2024年,公司将持续跟进公司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完善公司治理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强风险控制[48] - 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2年度董事会报告》、《2022年度监事会报告》等多项议案[49] - 公司股东大会的召集和召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等有关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50] - 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80.43万元[51]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57]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监事的薪酬政策方案根据相关规定和公司制度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程序[57] - 董事在董事会讨论本人薪酬事项时回避[5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或独立董事参考行业以及地区水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确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58] - 2023年度,公司实际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为780.43万元(税前)[59][60] - 2023年度,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80.43万元(税前)[60] - 2023年5月23日,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吕巍、张爱民、唐斌等为第六届董事会成员[68] - 2023年,公司召开了7次董事会会议,其中2次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会议,3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69]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了4次会议,听取了2022年度审计工作情况汇报,并对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估[69][70][71] - 2023年年度报告审议通过《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72][7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通过审议[72]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通过审议[73] - 公司2023年提名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人事任命议案[74][75][76] - 公司监事会对报告期内的监督事项无异议[78] - 公司员工总数为927人,其中母公司308人,主要子公司619人[7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517人,销售人员64人,技术人员177人,财务人员26人,行政人员143人[79]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7人,本科186人,专科240人,高中及以下482人[79] - 公司2023年完成培训共计78场次,覆盖员工超千人次[80] - 公司与多家院校合作,开设“广电之光”和“雏鹰PLUS”系统培养人才,提升专业能力和就业技能精度[80]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送现金0.70元(含税),共派送现金59,757,272.33元[81] - 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为408.86%[83] - 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197.03万元[87] - 减少排放二氧化碳当量3,822吨[88] - 公司实施减碳措施包括屋顶光伏发电、物联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电能分配、替换使用石油燃料的车间叉车[88] - 公司对外捐赠、公益项目总投入34.68万元,惠及人数225人[90] - 公司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方案预案[83]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86] - 公司未建立环境保护相关机制[87] - 公司未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89] - 公司高度重视社会责任,不断完善职工保障体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91] - 公司每年通过现金分红实现对全体股东投资的回报[91] - 公司持续加大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投入,累计资助超过200人次,数十户家庭[91]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承诺不从事与公司构成同业竞争的活动[93]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承诺在关联交易中遵循市场原则,避免损害中小股东权益[94] - 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不侵占公司利益[95]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保持上市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的独立性[96]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2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98] - 公司自2023年10月25日起执行财政部202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关于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99] - 2023年续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担任公司年度审计机构,报酬为80万元人民币[100]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40万元人民币[100] - 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02] - 公司无面临退市风险的情况[102] - 公司无破产重整相关事项[102] - 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