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收入情况 - 2022年公司收入为0千港元,2021年为2,571千港元[2][9] - 2022年中国地区收入0千港元;2021年为2,571千港元[15] - 2022年主要客户甲、乙、丙收入均为零;2021年对应分别为1,650千港元、587千港元、293千港元,且各占集团综合收入总额10%以上[16] - 本年度公司无收益及毛利,2021年收益为260万港元、毛利为100万港元[94][99] 公司盈利相关指标 - 2022年毛利为448千港元,2021年为1,076千港元[2] - 2022年经营亏损为154千港元,2021年为300千港元[2] - 2022年融资成本为620,309千港元,2021年为55,253千港元[2] - 2022年本年度亏损为620,309千港元,2021年为55,253千港元[2] - 2022年全面亏损总额为644,521千港元,2021年为42,795千港元[3] - 2022年基本每股亏损为3.05仙,2021年为0.27仙[3] - 2022年除稅前虧損 -620,309千港元,按税率计算除所得稅前虧損之稅項 -124,109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 -55,253千港元、 -12,058千港元[19]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基于本年度亏损约6.20248亿港元(2021年:5523.9万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20.352873亿股(2021年:20.352873亿股)计算[2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约620309000港元,经营现金流出约17020000港元,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179098000港元,负债净额约179518000港元[33]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占联营公司的亏损分别约零港元及707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于联营公司投资的账面价值约167154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联营公司的亏损净额约143566000港元[35] - 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投资的公平值约1537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之股本投资的公平值亏损约14620000港元;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溢利保证安排产生之其他应收款约77812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该等其他应收款的减值亏损约72341000港元[36] - 2021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约5167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关其他应收款的减值亏损约37195000港元[38] - 2021年12月31日预付一名供应商款项的账面价值约33264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预付一名供应商款项的减值亏损约332641000港元[39] - 2022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零港元及3875000港元[40] - 集团本年度亏损6.203亿港元,经营现金流出1700万港元[45] - 本年度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203亿港元,2021年为5530万港元[99]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423千港元,2021年为1,595千港元[4]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08,089千港元,2021年为207,459千港元[4]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4,263千港元,綜合資產總值29,414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445,749千港元、674,754千港元[14] - 2022年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12,347千港元,綜合負債總額208,932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32,079千港元、209,751千港元[14] - 2022年存货中原材料为0千港元(2021年:3千港元),制成品为0千港元(2021年:100千港元)[26] - 2022年应收贸易款项为89.2万港元(2021年:105.5万港元),预付一名供应商款项为3.32641亿港元(2021年:3.32641亿港元),预付其他人士款项为13046万港元(2021年:12471.1万港元),按金及其他应收款为0千港元(2021年:2690千港元),应收董事款项为4679.96万港元(2021年:4730.37万港元)[27] - 2022年按发票日期0至60日的应收贸易款项(扣除拨备)为0千港元(2021年:105.5万港元)[28] - 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出售于联营公司投资之应收款约1917.8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主要包括出售于合资公司投资之应收款约2449万港元、以债务人股权抵押之溢利保证安排产生之应收款约7781.2万港元及给予第三方之其他应收款约242.7万港元[29] - 2022年应付贸易款项及其他应付款为5567千港元,2021年为6043千港元;应付一名董事款项2022年为85608千港元,2021年为85084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2022年为92340千港元,2021年为91127千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亏绌总额约为1.795亿港元,2021年为权益4.65亿港元[1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6.4%,2021年为45.1%[12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1.791亿港元,2021年为流动资产净值2.832亿港元[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50万港元,2021年为1640万港元[125] 公司其他收入情况 - 2022年其他收入中利息收入10千港元、政府补助0千港元、出售物业等收益174千港元、其他448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14千港元、740千港元、322千港元、1076千港元[11] 公司成本费用情况 - 2022年融资成本中租赁利息154千港元;2021年为300千港元[16] - 2022年公司核数师酬金1,300千港元,已售存貨成本0千港元等;2021年对应分别为1,300千港元、1,585千港元等[20] - 本年度分销成本及一般经营开支减至约3390万港元,2021年为4610万港元[95] - 本年度行政开支减少至约3390万港元,2021年为4610万港元[99] - 本年度雇员福利开支约为1840万港元,2021年为1930万港元[95][99] - 本年度折旧开支约为50万港元,2021年为410万港元[95] 公司业务线相关数据 - 2022年可呈報分部收入总计 -420,859千港元,分部虧損总计 -311千港元;2021年对应分别为2,571千港元、 -1,509千港元[13] 公司减值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就相关结余计提减值约332,641,000港元[20] - 2022年公司就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7234.1万港元[21] - 2022年公司就应收贸易款项及其他应收款计提减值约3811.6万港元[22]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美来投资及应付补偿计提全数减值拨备[68][72] - 公司于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就钛酸锂电池科技技术知识等无形资产计提全数减值[73] - 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出售持有该等无形资产的实体,不再确认该等无形资产[74] - 公司为审慎起见,于2022年就应收增值税计提全数减值[77]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2年公司以现金代价约1.164亿港元出售宁波合资公司股权,录得出售联营公司亏损净额约1.59566亿港元;以现金代价约1863.1万港元出售深圳南科燃料电池有限公司股权,录得出售联营公司亏损净额约1600万港元[24] - 2022年9月27日集团订立协议出售宁波合资公司18%股权[57] - 2022年12月集团订立协议出售深圳南科燃料电池全部股权[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出售联营公司亏损约1.436亿港元[60] - 2022年8月28日公司订立协议拟收购Best Knob International Limited全部股权[106] - 2022年8月28日,公司订立收购协议,代价为3.92亿港元,以发行承兑票据偿付[113] - 2022年9月27日,集团出售宁波合资公司18%股权,代价为100万元人民币[115] - 2022年12月13日,集团出售深圳南科14.2857%股权,代价为1600万元人民币[116] 公司融资相关情况 - 2023年2月1日公司与主要股东订立协议,主要股东同意在2023年12月31日前提供2亿港元股东贷款[48] - 2022年9月20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有条件同意配发达20亿股新股份,认购价每股0.10港元[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潜在认购人订立谅解备忘录,潜在认购人有条件同意认购总价3亿港元新股份[53] - 2022年公司就潜在认购新股份订立谅解备忘录,总代价为3亿港元[110] - 2022年9月20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拟配2亿股新股,认购价每股0.10港元[117] 公司美来集团投资情况 - 2022年公司持有吉林美来5%(2021年:5%)股权,2016年曾以6000万元人民币收购其股权[26] - 2016年5月27日,公司按代价人民币6000万元认购美来集团5%股权[63] - 2021年12月31日,美来投资股权账面价值约为1540万港元[64] - 美来集团保证2018年底止三个年度各年吉林美来股东应占累计经审核综合除税后纯利分别不少于人民币1.6亿元、4.5亿元及9.2亿元,但实际累计亏损净额约为人民币5440万元[65] - 保证人应向公司支付应付补偿约为人民币6354.6万元(约71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应付补偿账面价值约为7780万港元[66] - 2021年7月2日仲裁裁决,保证人须30天内向公司支付人民币6000万元加上按年利率12%计算不少于约人民币3300万元的利息,用于购回公司于美来集团的5%股权[67] 公司审核及意见解决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与公司管理层讨论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42]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公司已向核数师提供所有可得审核凭证,除促使核数师无法表示意见事项的不确定性或可能影响外,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真实而中肯地反映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表现及财务状况[43]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有关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将不再影响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55]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有关应占联营公司的亏损及于联营公司的投资的无法表示意见已获解决,不会转承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62] - 核数师因难以取得美来集团2021年经审核财务报表及保证人未履行仲裁裁决,无法信纳美来投资公平值及应付补偿可收回性[69] - 核数师因现金产生单位现金流量预测关键假设无法证明,未能信纳该等无形资产2021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75]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无形资产无法表示意见已解决,不会转承至2023年[76]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逾期应收款无法表示意见已解决,不会转承至2023年[81]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美国出售事项无法表示意见已解决,不会转承至2023年[84]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预付供应商款项无法表示意见已解决,不会转承至2023年[90] - 集团核数师确认初步公布所载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报表一致[137] 公司业务发展及计划情况 - 公司从事电动汽车开发超10年,掌握电动汽车生产主要领域及零部件技术能力[92][102][103] - 若2023下半年或之前实现工业化发展计划,预计2024年底前开始量产[105] - 董事会积极探索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融资方案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109] 公司股份及交易相关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1年4月1日上午9时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141] - 联交所于2021年6月22日列出复牌指引,公司多次公布复牌进展季度更新[132] - 公司将在2023年5月22日至5月2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
正道集团(01188)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