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3 - 中期业绩

公司整体盈利情况 - 公司期内盈利由2022年的10.27亿元人民币转为2023年亏损5.80亿元人民币[1][3][4]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4.46亿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盈利18.11亿元人民币[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13.36分,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12.37分[1]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680,956千元,2022年同期盈利为630,794千元[27]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为5.804亿元,同比下调整约156.5%;股东应占亏损约为6.81亿元,同比下调整约208.0%;每股基本亏损约为0.1336元,同比下调整约208.0%[38][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6.81亿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6.30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8.0%[69] 公司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3.4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10.45亿元人民币增长28.79%[3]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988,809千元,2022年同期为706,764千元[12][13]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356,100千元,2022年同期为338,270千元[13]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1,344,909千元,2022年同期为1,045,034千元[20] - 2023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收益为777,779千元,2022年同期为496,668千元[13][18] - 2023年上半年商业物业投资与经营收益为369,513千元,2022年同期为350,178千元[15][18]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服务收益为268,383千元,2022年同期为258,119千元[15][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13.449亿元,同比上涨约28.7%[38][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根据商品房认购书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29.531亿元,同比上涨约16%[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13.4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8.7%[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待售物业收益约为人民币7.77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6.6%,确认待售物业总楼面面积约12.06万平方米[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投资物业收益约为人民币3.561亿元,投资物业出租率约为82%,香港绿景NEO大厦出租率约为7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2.11亿元,较去年同期轻微增长约0.4%[62] 公司毛利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5.8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4.34亿元人民币增长34.69%[3] - 2023年上半年可呈报分类盈利为585,109千元,2022年同期为434,396千元[18][20] - 同期,公司毛利约为5.851亿元,同比上涨约34.7%,毛利率约为43.5%,较去年增加1.9个百分点[38][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毛利约为人民币5.8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4.7%,综合毛利率约为44%[63] 公司融资成本情况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8.0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的7.88亿元人民币增长1.85%[3] - 融资成本按年息率4.25%至17.00%资本化,2022年同期为2.07%至13.75%[2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1,254,657千元,2022年同期为795,760千元[23] - 平均融资成本为7.4%,去年为6.9%;资产负债比率为70.5%,去年为68.9%;资本回报率为 -5.6%,去年为 -3.0%[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8.02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9%;有息贷款平均融资成本约为7.4%,2022年同期为6.5%[67] 公司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投资物业资产为411.7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406.79亿元人民币增长1.22%[5] - 2023年6月30日发展中待售物业资产为496.1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452.74亿元人民币增长9.6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为104,545,55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9,704,593千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5,071千元,2022年同期为60,691千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981,9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449,855千元[29] - 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制银行存款及抵押银行存款)为30.682亿元,去年为36.05亿元[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土地储备约704.8万平方米,约79%位于大湾区核心城市核心地段[46]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0.68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05亿元[70] - 2023年6月30日,总借贷约357.21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3.517亿元;分类为流动负债的借贷约118.78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7.688亿元[70] - 2023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05.8%,2022年12月31日为99.3%[7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606.6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0.404亿元;流动负债约290.9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7.727亿元[73]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约1045.45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97.046亿元;总负债约736.8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687.28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5%,2022年12月31日为68.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贷款约296.818亿元以总额约316.842亿元的相关资产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242.356亿元及335.185亿元[7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财务担保合约约为人民币38.87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259亿元[75] 公司持续经营相关情况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假设持续正常业务活动及变现资产、结算负债[6] - 管理层密切监察集团流动资金状况,作银行及现金结余预测的敏感度分析[6] - 公司董事审阅集团十二个月期间的现金流量预测,认为集团有足够流动资金[7] - 集团持续经营取决于调整销售预售活动、遵守借贷条款、提取所需资金及续借现有借贷[8] - 若未实现计划,集团可能无法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作出调整[8] 会计政策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2年度相同[9] - 2023年1月1日起集团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0][12]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要求实体立即应用[11] 股息分配情况 - 中期期间公司未派付、宣派或建议任何股息[2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40] 市场环境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约5.86万亿元,同比下降约7.9%;住宅投资约4.44万亿元,下降约7.3%[32]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5.95亿平方米,下降约5.3%;销售额约6.3万亿元,增长约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约3.7%[32] -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约59.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约5.5%[31] - 2023年上半年全国超百省市(县)出台超300条地产政策,市场呈现“先热后冷”局面[57] - 中国房地产市场转入存量提质阶段,城市更新模式迎来新机遇[57] - 2023年7月住建部发布通知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57] 公司项目进展情况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进大湾区核心城市旧改项目,白石洲项目一期建设接近预售标准,预计下半年开售[35] - 白石洲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为358万平方米,预计8 - 10年分四期滚动开发完成[42] - 2023年上半年,白石洲项目一期主体建筑最快一栋已建设到地上二十七层,预计下半年正式开盘入市,一期总计2746套[42] - 白石洲营销中心暨样板房已开放,接待到访客户5000余组[42] - 白石洲项目一到四期签约率超95%,二期至四期预计2024年全面开工,一期商业面积5万余平方米,储备战略合作品牌三百余个[43] - 深圳沙嘴二期项目签约率达100%,预计2023年下半年开盘,预售房源80余套,2024年中交付[44] - 深圳黎光项目签约率达100%,预计2023年下半年完成确认施工主体[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珠海玺悦湾北区满足预售条件的可售货值约40亿元[4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商业物业数量超过30个,商业面积(若白石洲商业全部自持)将超160万平方米[45] - 2023年上半年,佐阾新邑购物中心开业,绿景国际花城化州万达广场于8月10日启航[45] - 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预计将于2023年第三季度开盘预售[49] - 绿景红树湾壹号二期住宅于2023年8月27日开盘,去化率约八成[49] - 2023年上半年,绿景黎光项目签约率已达100%,目前处于确认施工主体阶段[50] - 珠海东桥城市更新项目(珠海玺悦湾)报告期内贡献合约销售约人民币25亿元,获2023年上半年珠海市楼盘销售网签销售额第一位[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绿景国际花城的销售合同约人民币4.42亿元,获2023年上半年化州市楼盘销售网签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双料第一[52] - 绿景国际花城的万达广场已于2023年8月10日正式开幕[52] - 香港流浮山项目预计规划建成约116栋低密度临海独栋别墅群[52] 公司商业物业出租情况 - 公司持有商业物业项目超30个,商业物业投资与经营收益约为3.56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3%[53] - 深圳NEO都市商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为25.3万平方米,总可出租面积约为12.1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平均出租率约为80%,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53] - 香港绿景NEO大厦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5390平方米,截至2023年6月30日出租率约为71%,较去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佐阾购物中心综合出租率约为85%,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55] - 2023年上半年,绿景佐阾新邑购物中心开业,化州国际花城万达广场于2023年8月10日开业[55] 公司其他财务指标情况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提取待售物业成本为613,220千元,2022年同期为469,133千元[24] - 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所得租金收入总额为 - 356,100千元,2022年同期为 - 338,270千元[2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134,033千元,2022年同期为784,310千元[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549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5%[6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2.0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6.5%[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负变动约1.971亿元,2022年同期为正变动,分别为23.107亿元及1.755亿元[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1.34亿元,2022年同期为7.843亿元[68]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2368名,2022年6月30日为2421名[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驻内地员工2340名,2022年6月30日为2395名[7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驻港员工28名,2022年6月30日为26名[78] 公司合规与审核情况 - 截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