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景中国地产(00095)

搜索文档
滨江集团成功发行6亿元短期融资债券;佳兆业累计兑付锦恒财富76%投资款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08:14
滨江集团融资情况 - 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二期短期融资债券 规模6亿元 发行利率2 5% 全场倍数5 98倍 非银机构中标比例60% [1] - 今年以来成功发行第四笔短融和中期票据 发行利率2 5%与央国企水平相仿 [1] - 年内四笔债融落地 融资成本下降 体现财务稳健获认可 头部民营房企融资环境边际改善 [1] 融创集团资产处置 - 北京望京融科中心两间办公物业将被拍卖 起拍价合计3970 7万元(评估价七折) 涉及执行标的2 76亿元 [2] - 境外债重组获七成多债权人支持 但资产处置遇冷 显示资金压力仍存 [2] 佳兆业债务兑付进展 - 累计完成锦恒财富76%投资款兑付 63%投资人兑付 新增深圳佳园二期项目投资本金转债权方案 [3] - 锦恒财富产品利息自2022年11月14日起停算 本金兑付后再定利息方案 [3] 绿景中国地产债务风险 - 香港高等法院将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8月4日 为企业争取更多时间化解危机 [4] - 需加速债务重组 寻求有效解决方案 避免清盘风险 [4] 鑫苑置业法律纠纷 - 新增重大诉讼涉诉金额3 50亿元 新增400万元股权冻结信息 [5] - 主要子公司有17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5条超5000万元大额被执行人信息 实控人新增限制高消费记录 [5]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23
Independent Non-Executive Directors Mr. WANG Jing (retired on 31 May 2024) Ms. HU Gin Ing (resigned on 14 February 2025) Mr. MO Fan (resigned on 14 February 2025) Mr. CHAN Koon Fat (appointed on 30 August 2024) Ms. JIAO Jie (appointed on 14 February 2025)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2 | | --- | --- | | 公司資料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5 | | 主席報告 |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9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 |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Senior Management | 26 | | 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之履歷 | | | Direc ...
绿景中国地产:香港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5月14日,寻求境外债务解决方案
快讯· 2025-04-09 21:52
文章核心观点 绿景中国地产香港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5月14日,公司极力反对呈请并寻求境外债务解决方案 [1] 分组1 - 清盘呈请情况 - 绿景中国地产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5月14日,公司极力反对呈请 [1] - 2月4日翘石集团环球有限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针对该公司清盘呈请,涉及公司所担保约本金21万美元另加应计利息的财务义务 [1] 分组2 - 境外债务情况 - 绿景中国地产寻求境外债务解决方案 [1] - 3月24日公告显示截至公告日公司尚未支付总额约4.585亿美元的到期本金款项,正积极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延长原定到期日 [1]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2:50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37.14亿元,2023年为61.18亿元,同比下降39.37%[2] - 2024年公司年度亏损为54.34亿元,2023年为21.32亿元,同比扩大154.82%[2] - 2024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年度亏损为51.71亿元,2023年为21.26亿元,同比扩大143.24%[2] - 2024年公司年内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01元,2023年为0.42元,同比扩大141.40%[2] - 2024年公司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54.08亿元,2023年为22.30亿元,同比扩大142.51%[3]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40.96亿元,2023年为45.55亿元,同比下降10.08%[4]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62.62亿元,2023年为59.96亿元,同比增长4.44%[4]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9.44亿元,2023年为39.38亿元,同比增长50.94%[4]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3.98亿元,2023年为29.39亿元,同比下降18.40%[4]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3.98亿元,2023年为29.39亿元,同比下降18.4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亏损净额为人民币5434百万元[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人民币30905百万元须于报告期末一年内偿还,其中人民币30485百万元因触发违约或交叉违约变为随时可被要求偿还[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97百万元[7] - 2024年分类收益总额为39.01587亿元,可呈报分类业绩为1.50934亿元;2023年分类收益总额为62.96374亿元,可呈报分类业绩为15.76254亿元[24] - 2024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56.97961亿元,2023年为18.44093亿元[28] - 2024年综合总资产为1035.86677亿元,2023年为1055.12558亿元[29] - 2024年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美国、柬埔寨的收益分别为306.55657亿元、76.98205亿元、1.65156亿元、5.39212亿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25.1346亿元、83.90452亿元、1.73378亿元、5.66998亿元[31]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798.7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959.9万元、股息收入2624.8万元、政府补贴214万元;2023年其他收入为6179.5万元,其中利息收入3298.3万元、股息收入2280.8万元、政府补贴600.4万元[33]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33515.5万元,2023年为12416.7万元[34]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确认净额为 - 499万元,应收一间合营公司款项减值亏损确认为 - 2113.9万元,应收关联人士款项减值亏损确认为 - 9361万元,商誉减值亏损确认为 - 23160.2万元[34] - 2024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311.8万元,可换股债券衍生工具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为248.8万元[34] - 2024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为30071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23515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确认开支的待售物业成本为256432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192370千元人民币[35]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081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6151千元人民币[36] - 2024年中国土地增值税为14749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15553千元人民币[36]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亏损为51714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126475千元人民币[40]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136060千股,2023年为5097704千股[40]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账款为3837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317千元人民币[42] - 2024年应收账款为7386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5162千元人民币[42] - 2024年1 - 12个月账龄的应收账款为3350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811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13 - 24个月账龄的应收账款为1045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611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应付账款总额为4444260千元,2023年为5020886千元,其中1个月内分别为1903996千元和2660639千元,1至12个月分别为1872320千元和1761681千元,13至24个月分别为530660千元和460595千元,超过24个月分别为137284千元和137971千元[45] - 2024年集团实现总收益约37.139亿元,同比下跌约39.3%[63] - 2024年毛利约为1.509亿元,毛利率为4.1%,同比分别下降约90.4%和21.7个百分点[63][66] - 2024年亏损约54.337亿元,同比上升约154.8%[64]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51.714亿元,同比上升约143.2%[64][6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0069元,同比上调约141.4%[64][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3.038亿元[66] - 2024年平均融资成本为8.0%,资产负债率为76.9%,资本回报率为 -28.67%[66]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713.9百万元,较2023年的6117.6百万元减少约39.3%[92] - 2024年综合毛利约为人民币150.9百万元,较2023年的1576.3百万元减少约90.4%,综合毛利率约为4.1%,2023年为25.8%[96] - 2024年销售开支约为人民币151.9百万元,较2023年的256.4百万元减少约40.8%[97] - 2024年行政开支约为人民币462.7百万元,较2023年的454.3百万元增加约1.9%[98]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为人民币2897.7百万元,2023年为1151.5百万元[99] - 2024年融资成本约为人民币2049.5百万元,较2023年的1744.1百万元增加约17.5%,有息贷款平均融资成本为8.0%,2023年为8.2%[100]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5171.4百万元,较2023年的2126.5百万元增加约143.2%[102] - 2024年总借贷33,578,676千元,2023年为35,350,001千元;2024年负债比率约为126.2%,2023年为106.6%[104] - 2024年末流动资产约62,624.4百万元,2023年为59,957.7百万元;流动负债约59,441.1百万元,2023年为39,379.5百万元;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末约20,578.3百万元减至2024年末约3,183.4百万元[105] - 2024年末总资产约103,586.7百万元,2023年为105,512.6百万元;总负债约79,605.5百万元,2023年为76,123.5百万元;资产负债率约为76.9%,2023年为72.2%;资产净值约为23,981.2百万元,2023年为29,389.0百万元[106] - 2024年末贷款约30,893.1百万元以总额约22,858.1百万元的相关物业等作抵押,2023年贷款约32,343.0百万元,抵押物总额约26,912.9百万元[108] - 2024年末或然负债中财务担保合约约为7,007.4百万元,2023年为4,879.7百万元[111] - 2024年借贷中,人民币计值23,289,842千元,2023年为24,556,203千元;港元计值6,502,835千元,2023年为7,367,788千元;美元计值3,785,999千元,2023年为3,426,010千元[104] - 2024年借贷按利率划分,固定利率7,966,080千元,2023年为6,578,834千元;浮动利率25,612,596千元,2023年为28,771,167千元[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54.34亿元人民币[1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309.05亿元人民币须于报告期末一年内偿还,其中304.85亿元因触发违约或交叉违约变为随时可被要求偿还[12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7亿元人民币[12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销售收益为262793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010846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来自酒店运营、物业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的收益为41954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05928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304747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16774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租金收入为6664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00854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总收益为37138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117628千元人民币[18] - 2024年房地产开发及销售资产为612.15269亿元,商业物业投资与经营为391.31259亿元,综合服务为3.61943亿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605.46892亿元、417.43579亿元、3.85757亿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收益约为26.279亿元,同比下跌约47.6%[83] - 2024年公司根据商品房认购书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10.748亿元,同比增长约21.0%[83] - 2024年公司持有商业物业项目超30个,总面积超16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投资与经营收益约6.664亿元,同比增加约3.8%[84] - 2024年深圳福田绿景锦江酒店平均入住率超72%[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服务收益为4.195亿元,同比增加约3.4%[85] - 2024年出售待售物业收益约为人民币2627.9百万元,较2023年的5010.8百万元减少约47.6%,已确认收益的待售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106,149平方米,2023年约为252,857平方米[93] - 2024年租赁投资物业收益约为人民币666.4百万元,2023年为700.9百万元,2024年香港绿景NEO大厦出租率为70%,2023年为71%,其他投资物业出租率超76%[94] - 2024年综合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419.5百万元,较2023年的405.9百万元增加约3.4%[95]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出售物业合约预期完成履约责任的年期约为一至两年[20] - 酒店运营服务均为期一年或以下[22] - 集团确定了可呈报分类,各经营分类单独管理[23] - 2024年深圳白石洲等代表性项目保持良好势头,资源价值获市场认可[67] - 白石洲项目自带约40万平方米超大商业体量,中央绿轴长达1.1公里,涵盖四所幼儿园共57班,三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90班,约6.5万平方米社康等公共配套设施[69] - 白石洲项目一期绿景白石洲璟庭含三栋74层超高层住宅,共计1257套[70] - 2024年白石洲璟庭一期较计划提前一个月全面封顶,5月高区样板间开放,9月地铁29号线动工,该线路在白石洲片区有2个站点,四季度销售畅旺[71] - 2024年4月29日至5月5日,绿景红树湾壹號·尚悦府交付7天集中入伙939套住宅,现场交付率达98%,单日最多交付219套,交付时间提前两个月[72] - 2024年绿景璽悅灣签约128套,成为珠海唯一改善市场销冠项目[73
绿景中国地产(00095)预计其无法在到期时或相关宽限期内履行其所有境外付款义务
智通财经网· 2025-03-24 21:29
文章核心观点 绿景中国地产预计无法在到期或宽限期内履行所有境外付款义务,正积极与债权人协商,承诺公平公正处理境外债务,坚持业务运营并实施节省成本措施,还委任了财务和法律顾问协助应对[1][2] 分组1:债务情况 - 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未支付约4.585亿美金到期本金款项,预计无法在到期或宽限期内履行所有境外付款义务 [1] - 未付款行为可能导致债权人要求加速偿还债务或采取强制执行行动 [1] 分组2:应对措施 - 公司积极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延长原定到期日 [1] - 公司承诺公平公正处理境外债务,评估整体境外状况确定款项支付 [1] - 公司呼吁债权人保持耐心,以便制定公平务实解决方案 [1] - 公司委任安迈顾问有限公司为财务顾问,年利达律师事务所为法律顾问,协助评估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与债权人谈判及应对敌对行动 [2] 分组3:业务运营 - 尽管市场环境不利,集团坚持方向,确保按合同交付竣工物业,继续开展业务运营 [1] - 集团实施严格节省成本措施,减少非核心及非必要业务运营及开支 [1]
“600095”“601519”突发,23万股东喜提利好!华为鸿蒙PC有新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3-17 07:28
证券行业并购 - 3月16日晚湘财股份公告与大智慧筹划换股吸收合并并募集配套资金,两公司A股股票自3月17日起停牌,预计不超10个交易日 [2][3] - 2024年三季报显示湘财股份是大智慧第二大股东,持有1.28亿股,持股比例6.4%,两公司股东户数合计23.18万户,截至最新收盘总市值约378亿元 [3] - 3月16日晚国泰君安公告合并重组相关股份发行完成,换股新增股份3月17日分别在上交所和港交所上市流通,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 [3] - 东吴证券称新一轮并购升温,证券行业整合空间大,浙商+国都等多起券商并购案例推动,同一实控人背景券商合并阻力小 [3] - 2024年以来券业并购带动二级市场情绪,目前券商板块整体估值1.6倍PB,处于近10年42.89%分位数,机构称兼具配置价值和向上弹性 [4] 华为鸿蒙相关 - 3月14日消息华为推出仅预装Linux系统笔记本,价格比Windows版本降300元,或为鸿蒙PC到来铺垫,产品线后续将过渡至鸿蒙系统 [5] - 华为终端官宣3月20日举办发布会,将发布首款搭载原生鸿蒙正式版手机 [5] - 2024年一季度华为鸿蒙在中国市场份额升至17%,首次超越苹果,此后两季度保持领先,谷歌、苹果或面临反垄断调查催生国产系统机遇 [6] - 东吴证券预计2025年一季度鸿蒙PC有望发布并进入信创市场,2025年鸿蒙生态压强投入,目标10万个应用,原生鸿蒙用户挑战亿级 [7] - 开源证券称2025年是原生鸿蒙关键一年,有望为产业链伙伴带来业务增量,看好产业崛起趋势 [7] 鸿蒙概念股情况 - 截至最新收盘229只鸿蒙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涨幅23.53%,5股累计涨幅翻倍 [8] - 神州数码等20余只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大华股份不足10倍 [8] - 本月以来11只低估值概念股机构资金净买入逾亿元,大华股份净买入74.26亿元 [8] - 大华股份与华为成立“鸿蒙生态应急产业联盟”,均胜电子与华为在智能座舱合作,2025年启动“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 [8][9] - 根据机构预测,新国都等6只低估值概念股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值有望超20% [8]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8:23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达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5]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25万亿元,同比下降10.1%[6] - 2024年上半年住宅投资3.99万亿元,同比下降10.4%[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0%[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额4.71万亿元,同比下降25.0%[6] - 2024年上半年住宅销售额同比下降26.9%[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实施341项房地产市场优化政策[52]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推出楼市优化政策341次,新房市场整体未明显改善,预计下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同比降幅将逐步收窄[55] - 中国指数研究院预测下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同比降幅将逐渐收窄,投资和建设表现或维持低迷,市场仍处筑底阶段[52] - 2024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共成交25,565套,同比增长30.7%,环比增长25.5%,其中二手住宅21,394套,同比增长31.8%,环比增长29.4%,创2021年下半年以来新高[56][6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香港联交所证券代号为95,交易单位为2,000股[4] 公司发展战略与愿景 - 绿景(中国)坚持粤港澳大湾区“双核布局”发展策略,在深圳、香港、珠海等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开发诸多精品项目,且专注城市更新超20年[9][10] - 未来,绿景(中国)将怀揣“做最受尊敬的城市价值创造者”愿景,以城市运营商角色稳健开发运营[12][13] - 公司采取“住宅+商业”双轮协同发展战略[31] - 公司坚持“低杠杆”运营,采取加强财务管理等措施应对房地产行业调整[33] - 集团从1988年进军城市更新领域,九成以上土地通过介入城市更新模式获取,90%的城市更新项目位于深圳[58][60] - 集团将深耕粤港澳大湾区,开发更多优质项目,助力城市发展,推动“大城价值”稳健穿越周期[59][60] 项目进展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绿景白石洲一期公寓主体结构封顶,绿景白石洲璟庭高区样板间开放获认可,绿景尚悦府提前交付[11][13] - 2024年3月,绿景白石洲配套南山外国语集团白石洲学校概念设计方案确定,设63班(小学42班、初中21班),规划2940个学位[26][27] - 2024年5月1日,绿景白石洲璟庭高区样板间正式对外开放[26][27] - 绿景白石洲是深圳楼市2024年1 - 6月成交套数、成交金额的“双冠王”[27] - 绿景白石洲一期商业全球招商已启动,初步接洽超200家国内外品牌,商业展厅下半年开放[26][28] - 深圳红树林湾1号项目尚悦府于2024年4月29日至5月5日交付,7天交付939套,现场交付率98%,单日最高交付219套,交付时间提前两个月[29] - 绿景白石洲璟庭工程预计2025年底交付[26][28] - 南山外国语教育集团白石洲学校、绿景白石洲二期计划动工,学校竣工预计与一期入伙同步[26][28] - 深圳绿景红树林壹号·尚悦府7天集中入伙939套住宅,现场交付率达98%,单日最多交付219套,交付时间提前两个月[34] - 绿景红树湾壹号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2018年10月开盘;二期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2024年五一前后提前2个月交付千户雅宅[41][42] - 绿景黎光项目拆除用地面积53,101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9,584平方米,规划容积为157,941平方米,规划容积率为4.0[43][46] - 珠海东桥城市更新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分三个地块打造[45][46] - 绿景国际花城总建筑面积约240万平方米,计划建成大型生态社区和粤西超级商住航母[45][46] - 深圳地铁29号线一期实现深超总、白石洲、西丽高铁站三点一线,绿景白石洲项目在地段、交通、教育等方面实现城市资源全方位提升[11][13]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942.8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344.9百万元同比上涨约44.5%[14] - 同期,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437.7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85.1百万元同比下调约25.2%[1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为22.5%,2023年同期为43.5%[14]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为人民币1,610.4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80.4百万元同比上涨约177.5%[14]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528.2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681.0百万元同比上涨约124.4%[14] - 公司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29.98分,较2023年同期的13.36分同比上涨约124.4%[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制银行存款及抵押银行存款)为4,270.5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16.6百万元[17] - 2024年6月30日平均融资成本为7.9%,2023年12月31日为8.2%[1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为73.5%,2023年12月31日为72.2%[1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18]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约为19.4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449亿元增加约44.5%,主要因出售待售物业收益增加[62][63]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待售物业收益约为13.8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778亿元增加约78.6%,销售主要来自绿景御景蓝湾和绿景红树湾壹号项目[64]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的待售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2.85万平方米,去年同期约为12.06万平方米[6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赁收益约为3.427亿元,去年同期为3.561亿元,减少主要因深圳NEO都市商业综合体入住率低于去年同期[65]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入住率约为78%,去年同期为82%;截至2024年6月30日,香港绿景NEO入住率约为73%,去年同期为71%[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服务收益约为2.109亿元,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约0.1%[66][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待售物业收益约为13.8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8.6%[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投资物业收益约为3.427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毛利约为4.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5.2%,综合毛利率约为23%[68][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开支约为59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8.7%[69][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为2.0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1%[70][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负变动约为9.517亿元[71][7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约为8.3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9%,有息贷款平均融资成本约为7.9%[72][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990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7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15.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24.4%[78]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为7,581,354,2023年为6,578,834;浮动利率为28,144,953,2023年为28,771,167[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13.1%,2023年12月31日为106.6%[8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60,460.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59,957.7百万元;流动负债约为37,108.5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79.5百万元;流动资产净值增至23,352.4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578.3百万元[8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04,962.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512.6百万元;总负债约为77,154.0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123.5百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为73.5%,2023年12月31日为72.2%;资产净值约为27,808.9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89.0百万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贷款约为30,596.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524.2百万元;抵押物总额约为27,539.1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26,868.7百万元[82] - 2024年3月7日深圳绿景出售物业,现金代价为813.87百万元[82] - 2024年3月13日买方出租物业给深圳绿景,首年每月租金4,178,333.33元,后四年每年递增1.5%[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财务担保合约约为人民币51.8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8.797亿元[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员工总数为2073名,2023年6月30日为2368名,其中内地员工2042名,2023年6月30日为2340名,香港员工31名,2023年6月30日为28名[83] - 金额为人民币50.6亿元且于一年内到期的借贷,已由新借贷取代,并于2024年7月签署融资协议[84][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9.42823亿元,2023年同期为13.44909亿元[13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5.05091亿元,2023年同期为7.598亿元[13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00486亿元,2023年同期为4.46356亿元[132]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993.3万元,2023年同期为1340.33万元[13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6.10419亿元,2023年同期为5.80389亿元[13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9.98分,2023年同期为13.36分[13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3028.6万元,2023年同期为-1.8012亿元[13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5.80133亿元,2023年同期为7.60509亿元[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须于报告期末起计一年内偿还的借贷、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及境内公司债券总额大幅超过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29][130] - 公司董事认为基于假设,集团将具备充足营运资金维持至少十二个月的运营及支付财务责任,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29][130]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39,626,8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27,347千元[135] - 2024年6月30日发展中待售物业为47,535,20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947,897千元[135]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195,33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20,886千元[135] - 2024年6月30日借贷为16,081,21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041,658千元[13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7,108,4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79,480千元[13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0,045,54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744,054千元[13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7,808,8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89,024千元[136]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1,681,0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178,428千元[136] - 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6,127,8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1:32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1942823千元,2023年同期为1344909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437732千元,2023年同期为585109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600486千元,2023年同期为446356千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1610419千元,2023年同期为580389千元[1][3][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为1528224千元,2023年同期为680956千元[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29.98分,2023年同期为13.36分[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为396268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827347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335244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0578265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7808891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389024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16810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178428千元[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亏损净额16.1亿元人民币[7]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为19.42823亿元,2023年同期为13.44909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综合亏损为16.00486亿元,2023年同期为4.46356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变动为 - 9.51714亿元,2023年同期为 - 1.97063亿元[2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 - 8.33526亿元,2023年同期为 - 8.02207亿元[20]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04,962,90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512,558千元[21] - 2024年上半年银行及其他借贷利息1,352,462千元,2023年同期为1,243,315千元[2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364,770千元,2023年同期为613,220千元[24] - 2024年即期税项总额99,386千元,2023年为64,369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528,224千元,2023年同期为680,956千元[2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66,924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54,537千元[29] - 2024年6月30日1个月内应付账款27,05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115千元[32] - 2024年中期期间无派付、宣派或建议任何股息[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1,942.8百万元,同比上涨约44.5%[39][40] - 同期,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437.7百万元,同比下调约25.2%[39][40]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约为22.5%,较2023年同期的43.5%下降21个百分点[39][40] - 报告期内,公司亏损约为人民币1,610.4百万元,同比上涨约177.5%[39]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528.2百万元,同比上涨约124.4%[39][40] - 每股基本亏损约为人民币29.98分,同比上涨约124.4%[39][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受限制银行存款及抵押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270.5百万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016.6百万元[40] - 2024年平均融资成本为7.9%,低于2023年的8.2%[4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73.5%,高于2023年的72.2%[4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任何股息[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为19.42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4.5%[6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约4.37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5.2%,综合毛利率约23%,去年同期为44%[64]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开支约597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7%[65] - 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约2.06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66]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负变动约9.517亿元,去年同期为1.971亿元[6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8.3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有息贷款平均融资成本约7.9%,去年同期为7.4%[68]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约990万元,去年同期为1.34亿元[6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15.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4.4%[70]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2.705亿元,总借贷约357.263亿元,分类为流动负债的借贷约170.529亿元[71] - 2024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13.1%,2023年12月31日为106.6%[7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23.352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资产负债率为73.5%,2023年12月31日为72.2%[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揭融资担保合约约51.8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8.797亿元[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一年内须偿还的借贷、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及境内公司债券总额大幅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8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益为13.89244亿元,2023年同期为7.77779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酒店运营、物业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收益为2.10871亿元,2023年同期为2.1103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6.00115亿元,2023年同期为9.88809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3.42708亿元,2023年同期为3.561亿元[13] - 2024年上半年分类收益总额为20.23829亿元,2023年同期为14.15675亿元[17][18] - 2024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類盈利为4.37732亿元,2023年同期为5.85109亿元[17][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房地产开发与销售收益约为人民币13.892亿元,同比增长约78.6%[4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53.897亿元,同比增长约82.5%[49] - 公司持有商业物业项目超30个,总面积超160万平方米,商业物业投资与经营收益约3.42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约3.8%[53] - 深圳NEO都市商务综合体总建筑面积逾25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出租率约76%,2023年同期为80%[54] - 香港绿景NEO大厦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截至2024年6月30日出租率约73%,2023年同期为71%[55] - 佐阾系列购物中心有8个成员,截至2024年6月30日综合出租率约79%,2023年同期为85%[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服务收益为2.109亿人民币,同比减少约0.1%[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待售物业收益约为13.8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78.6%[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待售物业总楼面面约28,500平方米,去年同期约120,600平方米[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投资物业收益约为3.427亿元,去年同期约3.561亿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出租率约为78%,去年同期为82%[63] - 香港绿景NEO大厦2024年6月30日出租率约为73%,去年同期约为7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综合服务收益约为2.109亿元,较去年同期轻微下跌约0.1%[63] 融资与现金流相关情况 - 本金总额8.45亿元人民币(附有回售选择权)的境内公司债券部分将于报告期末起十二个月后到期,截至财报日期债券持有人未行使回售选择权[7] - 自2024年6月30日至财报日期,集团已成功将总额77.3亿元人民币、还款期12 - 36个月的银团贷款及其他借贷进行再融资[7] - 集团关联方同意在集团具备财务能力偿还前,不要求偿还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贸易余额67.67亿元人民币[8] - 集团正考虑股权基金投资者提供的不少于5亿美元且贷款期限不少于三年的贷款融资方案[8] - 集团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能否通过多项措施产生足够融资及经营现金流[8] - 若未达成现金流预测或还款未按计划进行,集团将实施改善流动资金状况的其他计划[8] - 集团正就再融资与银行磋商,提高已抵押投资物业的贷款与价值比率并按需提取融资[8] - 集团正与卖方磋商,必要时出售若干投资物业及物业[8] - 董事认为集团将具备充足营运资金维持运营及支付未来至少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9] - 融资成本按年息率4.50%至7.50%资本化,2023年同期为4.25%至17.00%[22] - 优先票据已于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悉数偿还[22] - 金额为人民币50.6亿元且一年内到期的借贷于2024年7月由新借贷取代[87] 行业环境与政策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人民币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34]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人民币5.25万亿元,同比下降10.1%;住宅投资人民币3.99万亿元,下降10.4%[35] - 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9.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71万亿元,下降25.0%,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6.9%[35] - 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社区5.4万个[36] - 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推出楼市优化政策341次,政策效果待显,下半年新房销售同比降幅将收窄[58] - 2024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成交25,565套,同比增长30.7%,环比增长25.5%,二手住宅成交21,394套,同比增长31.8%,环比增长29.4%[58] 项目进展与运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绿景白石洲一期公寓主体结构封顶[38] - 2024年绿景白石洲璟庭高区样板间正式对外开放[38] - 2024年绿景尚悦府实现高品质提前交付[38] - 深圳地铁29号线一期实现深超总、白石洲、西丽高铁站三点一线,绿景白石洲项目迎来价值兑现[38] - 绿景白石洲配套南山外国语集团白石洲学校将设63班,规划2940个学位[44] - 绿景白石洲是深圳楼市1 - 6月成交套数、成交金额“双冠王”[44] - 绿景白石洲一期商业已启动全球招商,初步接洽超200家国内外品牌[45] - 绿景白石洲璟庭预计2025年底交付[45] - 绿景红树林壹号·尚悦府2024年4月29日至5月5日交付939套住宅,现场交付率达98%,交付时间提前两个月[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商业物业数量超过30个,商业面积约160万平方米[46] - 绿景白石洲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有约400米双子塔国际超甲写字楼和约7万平方米国际高奢酒店[50] - 绿景红树湾壹号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提前2个月交付[50] - 绿景黎光项目拆除用地面积53101平方米,开发建设用地面积39584平方米,规划容积为157941平方米[51] - 珠海东桥城市更新项目(珠海玺悦湾)总建面约80万平方米[52] - 绿景国际花城总建筑面积约240万平方米[52] - 深圳绿景出售虹湾购物中心商业单位、车位及物业设施,现金代价8.1387亿元[76] - 买方出租该等物业给深圳绿景,首年每月租金417.833333万元,后四年每年递增1.5%[76] 公司战略与发展情况 - 集团坚持“住宅 + 商业”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策略[46] - 集团坚持“低杠杆”运营,采取多种措施提升流动性[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土地储备约670万平方米[47] - 集团土地
绿景中国地产(0009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22:36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董事会主席向股东报告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公司及其子公司的综合业务表现[5]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在2023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的突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6] 房地产市场 - 房地产行业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信心和购房预期修复正在持续进行[8] - 中央政府优化了房地产市场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运行,限制性行政措施逐步退出[9] - 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不断深化产业战略布局,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11] - 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积极探索住房销售策略,提升持续经营能力,年内业绩符合预期[16] - 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和资源,成为大湾区城市更新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品质生活提供商[13] - 绿景(中國)地產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扩张中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参与大湾区建设,推动公司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14] - 绿景(中國)地產在大湾区建设中展现“逆境中求变,挑战中前行”的“破冰”精神,推动公司发展[14] - 集团在深圳白石洲城市更新项目一期的销售数据表现优异,显示购房者对项目地段、配套和品牌的高度认可[62] - 白石洲项目商业部分包括购物中心和超甲级写字楼,预计将为集团提供长期租金回报[65] - 集团计划在未来8到10年内陆续完成白石洲项目商业部分的建设,商业面积将新增数十万平方米,进一步夯实集团商住并举的发展模式[66]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公司实现总收入约61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1.3%[49]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157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2.6%[49]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约为213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19.1%[50] - 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约为212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91.2%[50] - 每股基本亏损为41.71分,同比增长约191.2%[50] - 2023年,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约为4016.6亿元人民币[53] - 2023年,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为8.2%[53]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72.2%[53] - 2023年,公司资本回报率为-9.2%[53] 公司项目情况 - 除白石洲项目外,珠海璽悅灣和化州國際花城等项目也取得稳健的合约销售情况[18] - 珠海璽悅灣项目是珠海市城市更新三大试点村之一,已成为本集团在珠海市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里程碑[96] - 綠景国际花城位于广东省茂名化州市,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4.8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合同销售额达7.61亿元人民币[98] - 香港流浮山项目是本集团首个香港房地产发展项目,预计建成约116栋低密度臨海独栋别墅群[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