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讯(00833) - 2023 - 中期业绩
华讯华讯(HK:00833)2023-08-30 18: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29,248千港元,同比下降14.9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6,241千港元,同比增长4.0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5,133千港元,同比增长17.6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6,790千港元,同比增长39.7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本期间溢利为55,239千港元,同比增长24.9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1.0港仙,同比增长29.4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1,794千港元,同比增长30.0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563,613千港元,同比下降2.0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643,541千港元,同比增长5.6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23,044千港元,同比增长15.55%[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29,248千港元,同比下降14.96%[2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为449,686千港元,同比下降14.8%[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工資及薪金支出为109,617千港元,同比下降21.9%[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稅撥備为8,881千港元,同比下降22.8%[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2,748千港元,同比增长224.4%[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1港元,同比增长29.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2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729,200,000港元,同比下降15.0%[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200,000港元,同比增长29.2%[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81,800,000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88,600,000港元[53][58] - 公司流动比率为1.70倍,较2022年底的1.62倍有所提升[56] - 公司无净负债,总权益为643,500,000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34,500,000港元[63]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电子产品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729,092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99.98%[21] - 公司生物柴油产品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154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0.02%[21] - 公司节能业务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2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0.0003%[21] - 公司电子产品的销售额为729,092,000港元,同比下降14.9%[42] - 洒水控制器产品销售额上升至373,000,000港元,同比增长3.0%[43] - 对讲机产品销售额下降至69,700,000港元,同比下降14.5%[43] - 电子元件产品销售额下降至90,700,000港元,同比下降50.6%[43] - 公司电子产品的总收益从2022年的1.837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9070万港元,主要由于元件产品需求下跌[89] - 公司洒水控制器产品的销售增长1100万港元[89] 市场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实现收益479,294千港元,同比下降12.93%[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香港市场实现收益101,248千港元,同比增长21.88%[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实现收益65,859千港元,同比下降5.04%[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实现收益54,495千港元,同比下降57.89%[23] - 美国市场占公司总收益的65.7%,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46]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美国将继续为其电子产品的主要市场[92] - 公司预计生物柴油产品及具能源效益煤气炉头的收益在2023年下半年将维持现状[94] - 公司预计节能业务的收益在2023年下半年将处于低水平,因自2021年起已停止苏宁店铺的所有安装工程[95]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开拓与现有及潜在客户发展新产品的商机[9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39,925千港元,同比下降6.31%[2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251,662千港元,同比增长2.9%[3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应收贸易账款占比为26.7%,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36]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收购深圳本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1,200,000元[38] - 公司收购了一家中国研发公司4%的股权,代价为1120万元人民币,以扩展储能产品线[90] 法律与诉讼 - 公司因美国一所学校火灾涉及的潜在诉讼,认为火灾根本原因可能是锂离子电池组的设计及制造缺陷,电池组由客户指定供应商设计及制造[65] - 公司认为自身对火灾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或重大潜在负债,并已聘请美国律师事务所以及起源和原因专家处理相关事宜[66]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德讯因未按四份采购订单支付费用被起诉,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0,800,000元[67] - 法院判决深圳德讯需向原告支付人民币9,476,532.75元赔偿及逾期付款赔偿,年利率为5.775%[69] - 深圳德讯已就法院判决提交民事上诉状,要求撤销判决并驳回原告所有索赔[71] - 中级法院撤销原判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重审于2023年7月11日进行[72] - 公司认为重审不会对其业务及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3] - 公司已完成一项出售投资物业业务的非常重大出售交易,但尚未收到买方及担保人逾期未付的人民币100,000,000元代价及应计利息[76] - 公司已就212,000,000元人民币的债项及应计利息向借款人及担保人提起诉讼[77] - 公司已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调解协议,要求分期支付债项,但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协议支付[78][7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在本期间内一直遵守该守则[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彭广华先生(主席)、丘铭剑先生及严元浩先生[99]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30日举行的会议上审阅了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法律规定,并作出充分披露[100] - 薪酬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彭广华先生[101] - 提名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林贤奇先生[102] - 自2022年年报发布以来,公司董事资料无变更,且无其他资料需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披露[103] - 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赎回任何股份,且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104] - 公司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上刊登,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上刊登[105] 员工与运营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2652名雇员,其中68名在香港,2584名在中国[83] 毛利率与成本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5.3%提升至18.7%,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利润率较高的电子产品销售比例上升[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