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讯(00833)

搜索文档
华讯(0083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20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33 2024 年 報 目錄 | | 頁次 | | --- | --- | | 公司資料 | 2 | | 主席報告 | 3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4 | | 董事及高級管理層履歷 | 11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14 | | 企業管治報告 | 46 | | 董事會報告 | 60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71 | | 綜合損益表 | 76 | | 綜合全面收益表 | 77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78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80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82 | | 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84 | | 五年財務概要 | 166 | 公司資料 董事 執行董事 林賢奇先生 (主席) 林子泰先生 (行政總裁) 楊寶華女士 林藹欣女士 蘇健鴻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彭廣華先生 丘銘劍先生 嚴元浩先生 連金水先生 註冊辦事處 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 Cayman Islands 總辦事處及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 威非路道18號 萬國寶通中 ...
江西华讯方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19 00:30
公司成立信息 - 江西华讯方舟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秦星,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江西华讯方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经开区宏图大道58号工控云创港一期7-11-5层、7-21-5层7-61-2层 [1] - 公司类型为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4-18至无固定期限 [1]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广播电视传输设备制造,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 [1] - 主要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 [1] - 涉及物联网技术研发,移动通信设备制造,网络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制造 [1] - 包括安防设备制造,互联网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不含广播电视传输设备) [1] - 涉及终端测试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 [1] - 包括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1] - 涉及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 [1] - 服务类业务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卫星通信服务 [1] - 销售业务涵盖通讯设备销售,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销售,互联网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 [1] - 公司具有技术进出口和货物进出口资质 [1] 行业分类 - 公司所属国标行业为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 [1]
华讯(0083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8:2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10.67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7亿港元下降20.82%[3]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11亿港元,较2023年的2.82亿港元下降25.15%[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9143万港元,较2023年的1.53亿港元下降40.25%[3] - 2024年公司溢利为7170.2万港元,较2023年的1.14亿港元下降37.17%[3]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13.34港仙,较2023年的22.92港仙下降41.79%[3] - 2024年全面收入总额为6484.9万港元,较2023年的9863.2万港元下降34.2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51亿港元,较2023年的2.81亿港元下降10.6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值为9.29亿港元,较2023年的8.99亿港元增长3.39%[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7.30亿港元,较2023年的6.89亿港元增长5.98%[6] - 2023年总收益为1347416千港元,2024年为1066945千港元,同比下降20.81%[18][19] - 2023年运营溢利为176844千港元,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114127千港元[18] - 2023年资产总额为117992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491181千港元[18] - 2024年美国市场收益为776437千港元,较2023年的978361千港元下降20.64%[19] - 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167973千港元,较2023年的168990千港元下降0.60%[20] - 2024年客户A收益为455789千港元,较2023年的690501千港元下降33.99%[22] - 2024年已售存货及提供服务的成本为600986千港元,较2023年的789109千港元下降23.84%[26] - 2024年融资成本总额为14894千港元,较2023年的22349千港元下降33.35%[27] - 2024年当期中国税项为11,297千港元,2023年为21,916千港元;当期香港税项2024年为7,282千港元,2023年为11,622千港元[31]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3,085千港元,2023年为108,423千港元[31] - 2024年中期股息为14,192千港元,拟派末期股息为14,192千港元;2023年中期股息为9,461千港元,末期股息为9,461千港元[32]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16,398千港元,2023年为194,305千港元;2024年最大客户约占贸易应收账款总额的13.7%,2023年为18.0%[33]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为136,771千港元,2023年为134,156千港元[35] - 2024年营业额总额为10.669亿港元,较2023年的13.474亿港元下跌20.8%[42] - 2024年总毛利减少7100万港元,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的20.9%降至19.8%[45] - 2024年分销成本减少320万港元,行政开支总额减少约980万港元,融资成本减少750万港元[4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310万港元,2023年为1.084亿港元[49] - 2024年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约600万港元[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总值(扣除即期银行透支后)为4.5亿港元,借款总额为1.914亿港元[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流动资产为9.288亿港元,流动负债总值为4.37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1倍[52]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项目及银行透支结余净额为4.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1910万港元[54] - 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284亿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4270万港元,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6010万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权益约为7.29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8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6%[58]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Profi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于2024年12月31日拥有公司46.48%已发行股份,与2023年相同[8] 会计准则应用及影响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起开始的年度期间首次应用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1]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部分将于2025年1月1日、2026年1月1日、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部分未确定生效日期,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3][14]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仅拥有一个呈报分部即电子产品分部,生物柴油产品分部及节能业务分部合并于“所有其他分部”披露[15] - 电子产品分部外部客户销售额为1066911千港元,所有其他分部为34千港元,收益总额为1066945千港元[17] - 电子产品分部营运溢利为105000千港元,所有其他分部营运亏损为2368千港元,总计营运溢利为102632千港元[17] - 融资成本为13641千港元,融资收入为5558千港元,所得税开支为19728千港元,本年度溢利为71702千港元[17] - 分部资产总计1113705千港元,未分配资产(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预付款项及按金、透过损益按公平值计算的金融资产)总计65872千港元,资产总额为1179577千港元[17] - 分部负债总计441723千港元,未分配负债(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7917千港元,负债总额为449640千港元[17] - 折旧及摊销总计40893千港元,添置非流动资产为20781千港元[17] - 减值拨备(应收贸易账款净额、应收联营公司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净额)总计3884千港元,存货拨备为395千港元[17] 公司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制度的实体首2000000港元按8.25%计税[28] - 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30] 公司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每股3.0港仙,连同中期股息,年度已付或应付股息总额为每股6.0港仙[38] 公司会议及股份过户安排 - 公司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5月29日上午十一时在香港举行[39]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6日至29日及6月11日至1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40] 公司业务范围 - 集团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电子产品等,销售电子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41]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除美国火灾潜在诉讼外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37] 公司重大事件及诉讼情况 - 2020年第四季度美国一所学校火灾涉及集团制造的静电消毒喷雾器,原因可能是电池组设计及制造缺陷,客户于2021年2月召回相关产品[59] - 2019年4月15日集团完成重大出售交易,买方逾期未付代价及应计利息1亿元人民币,仲裁后仍未收到款项[61] - 2020年1月2日华讯节能科技起诉借款人及担保人支付约2.12亿元人民币债项及应计利息[62] - 2021年4月28日华讯节能科技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调解协议,约定分阶段付款,但对方未按约定支付[63][65] - 2021年7月5日河南法院受理担保人破产清算申请,集团已申报债权,目前仍在清算中[63]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未收到逾期未付代价和债项,已在2019年财报中作全额减值亏损[64] 公司人员及期权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149名雇员,其中65名在香港,2084名在中国[66] - 自2016年购股计划采纳后无购股活动,2024年12月31日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66] 公司外汇合约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未平仓远期外汇合约[67] 公司运营环境及市场预期 - 本年度集团电子产品需求下跌致收益下降,2025年运营环境仍具挑战[68] - 集团预计美国来年继续为主要产品市场[69]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2024年所有董事遵守规定准则[72] - 自2023年年报刊发后,无董事资料变更[73] 公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两次,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4] - 审核委员会于2025年3月28日会议上审阅集团2024年度全年业绩,认为报表合规且披露充分[75] - 薪酬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一次,须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6]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会一次,须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7]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买卖公司股份[79]
华讯(0083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7:3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27,492千港元,同比下降27.7%[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99,086千港元,同比下降27.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3,570千港元,同比下降43.7%[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6,131千港元,同比下降30.8%[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7.6港仙,同比下降30.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93,837千港元,同比下降34.7%[2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076港元,同比下降30.8%[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6,1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2,200,000港元减少[60]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3年同期的729,200,000港元减少27.7%至2024年6月30日的527,500,000港元,主要由于客户需求减少[5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3,857千港元,同比增长6.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存货为232,805千港元,同比下降10.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474,836千港元,同比增长0.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723,674千港元,同比增长5.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4,394千港元,同比增长1.0%[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213,191千港元,同比增长2.8%[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为489,517千港元,同比下降0.3%[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值为458,800,000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7,900,000港元[63][65] - 公司借款总额为212,200,000港元,其中75,300,000港元由土地及楼宇作为抵押[67] - 公司流动比率为1.99倍,较2023年底的1.90倍有所提升[63] - 公司总权益为723,700,000港元,较2023年底的688,700,000港元有所增加[68] 客户与市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美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322,730千港元,同比下降32.7%[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香港的外部客户收益为48,611千港元,同比下降52%[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欧洲的外部客户收益为86,075千港元,同比增长58%[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55,424千港元,同比下降15.8%[2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户A贡献收益227,172千港元,同比下降39.1%[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户B贡献收益57,090千港元,去年同期未达到10%披露标准[23] - 美国客户占公司收益总额的61.2%,较2023年的65.7%有所下降[57]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买卖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之塑胶模具、塑胶及其他元件[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产品分部收益为527,492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00%[1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产品的收益为527,492千港元,同比下降27.6%[25] - 洒水控制器产品销售额从2023年同期的373,100,000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27,200,000港元,减少约145,900,000港元[56] - 对讲机产品销售额从2023年同期的69,700,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55,700,000港元,减少约14,000,000港元[56] - 电子元件产品销售额从2023年同期的90,700,000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05,500,000港元,增加约14,800,000港元[56] - 塑料及模具销售额从2023年同期的34,900,000港元轻微下跌至2024年6月30日的28,200,000港元,减少约6,700,000港元[56] 投资与融资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3,205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应收贷款增加及于联营公司投资[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0,502千港元,包括租赁付款之本金部分、新增银行贷款所得款项、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及已付股息[8] - 公司持有Kasypa Inc. 9.62%的股份和深圳本荣4%的股份[35][36] - 公司向联营公司宜春宜联及其附属公司支付开支为5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000港元大幅减少[48] - 公司向联营公司宜春宜联及其附属公司贷款总额为17,77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464,000港元有所增加[48] - 公司向云链新能源(广东)有限公司贷款总额为8,378,000港元,无减值拨备[48] - 公司于2023年8月收购了一家专注于家用及户外储能产品的研发公司4%股权,预计下半年将推出新产品[79] - 公司于2024年1月收购了云链新能源(广东)有限公司30%股权,云链主要从事中国新能源项目,包括风力和太阳能项目[79] 股息与分红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港元,同比增长50%[29] - 公司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将于2024年10月24日或前后派付[55]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总额为7,699千港元,同比下降16%[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9,064千港元,同比下降58%[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为7,655千港元,同比下降12%[32]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15,78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763,000港元有所减少[49] - 公司与博康投资有限公司的租赁负债总额为1,414,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30,000港元有所减少[50] 风险管理与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经营环境严峻,将密切关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汇率波动及通胀风险,并控制生产成本以提高毛利率[77] - 公司目前没有未平仓的远期外汇合约,但将继续评估外汇风险并采取适当行动以降低风险[76]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美国将继续为其产品的主要市场,并考虑在越南和马来西亚设立生产设施以应对美国可能提高的关税[7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于2024年8月29日会议上审阅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法律规定[89] - 公司已设立薪酬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彭广华先生[90] - 公司已成立提名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林贤奇先生[91] - 自2023年年报发布以来,公司董事资料无变更[92] - 公司在2024年中期报告期间内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94]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电子版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上刊登[9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和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6] 股东与股权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拥有46.48%的已发行股份,与2023年12月31日的比例相同[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的普通股权益中,林贤奇先生持有224,425,46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7.44%[82] - 杨宝华女士持有224,425,46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7.44%[82] - 林子泰先生持有1,509,354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32%[82] - 林蔼欣女士持有3,784,29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80%[82] - Profi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219,87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6.48%[86] - 刘靖女士持有47,754,8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09%[86] - 中国华融海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6,795,81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89%[86] - 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46,795,81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89%[86] - 华融致远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6,795,81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89%[86] - 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持有46,795,818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89%[86] 其他 - 公司已完成出售投资物业业务分部的非常重大交易,但尚未收到买方及担保人逾期未付的1亿元人民币代价及应计利息[71] - 华讯节能科技已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调解协议,要求支付2.12亿元人民币债项及应计利息,但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协议付款[71] - 公司已就逾期未付代价和债项在2019年度财务报表中作出全数减值亏损[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2,196名雇员,其中65名在香港,2,131名在中国[7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恒生银行、创兴银行、富邦银行及大生银行[97]
华讯(0083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7:0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527,492千港元,同比下降27.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润为99,086千港元,同比下降27.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53,570千港元,同比下降43.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502千港元,同比下降26.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7.6港仙,同比下降30.9%[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4,394千港元,同比增长1.0%[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3,857千港元,同比增长6.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总值为945,224千港元,同比增长5.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723,674千港元,同比增长5.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值为14,681千港元,同比下降20.9%[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总营业额为527,5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27.7%[31]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18.7%轻微改善至18.8%[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6,10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0.8%[35]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458,800,000港元,足以支持营运资金及资本开支计划[37] - 公司流动比率为1.99倍,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0倍有所提升[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加至458,800,000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27,900,000港元[39]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3,000,000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1,000,000港元[39]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10,500,000港元,新增借款88,600,000港元,偿还借款及租赁负债本金89,700,000港元[39] - 总权益为723,700,000港元,较2023年底增加35,000,000港元[42] - 公司无净负债,资本结构保持平衡[42] 分部业绩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电子产品分部收益为527,492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00%[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电子产品分部的经营溢利为57,628千港元,而所有其他分部亏损139千港元[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1,213,191千港元,其中电子产品分部资产占比95.7%[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为489,517千港元,其中电子产品分部负债占比98.6%[14] 地区收益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美国的收益为322,730千港元,同比下降32.7%[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香港的收益为48,611千港元,同比下降52%[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欧洲的收益为86,075千港元,同比增长58%[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的收益为55,424千港元,同比下降15.8%[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在其他海外国家的收益为14,652千港元,同比下降48.3%[16] - 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益占总收益的61.2%,预计美国将继续为主要市场[32] 客户与应收账款 - 客户A收益为227,172千港元,同比下降39.1%;客户B收益为57,090千港元,占集团收益少于10%[18] - 应收贸易账款为218,563千港元,同比增长12.5%;最大客户占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的18.4%[26]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189,47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5.6%[27]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61天,存货周转天数为105天,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73天[37] 成本与负债 - 除税前溢利中,已售存货及提供服务成本为293,837千港元,同比下降34.7%[20] - 融资成本总额为7,699千港元,同比下降16.0%[21]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为141,18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5.2%[28] - 银行借款总额为212,200,000港元,其中75,300,000港元由土地及楼宇抵押[41] 税务与股息 - 香港当期所得税为4,940千港元,同比下降44.4%;中国当期所得税为4,051千港元,同比下降68.2%[23]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港元,同比增长50.0%[25] - 公司宣布派发每股普通股3.0港仙的中期股息,将于2024年10月24日派付[29] 资本开支与投资 - 资本开支总额为1,800,000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40] - 公司于2023年8月收购了一家专注于家用及户外储能产品的中国研发公司4%的股权[49] - 公司于2024年1月收购了云链新能源(广东)有限公司30%的股权,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国新能源项目[49] 法律与诉讼 - 与美国火灾相关的潜在诉讼,公司认为不承担任何责任或重大潜在负债[43] - 逾期未付代价及债务仲裁裁决已下达,但公司尚未收到款项[44] - 公司已就担保人破产清算提交债权申报文件,担保人的破产清算仍在进行中[45] - 公司已对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代价及债项作出全数减值亏损[45] 员工与组织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2,196名员工,其中65名在香港,2,131名在中国[46] - 公司董事资料自2023年年报发布以来无变更[5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林贤奇、林子泰、杨宝华、苏健鸿及林蔼欣,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彭广华、丘铭剑、严元浩及连金水[58] 市场与产品 - 公司电子产品的需求在2024年上半年下跌,导致收益较去年下降[48]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美国将继续为其产品的主要市场[49] - 公司考虑通过合资企业在越南和马来西亚设立生产设施以应对美国可能对中国制造货品提高关税[49]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推出新储能产品,为收益增长提供新动力[49] - 公司将继续开拓与其他潜在客户发展新电子产品的商机,以扩大收益基础[49] 报告与公告 - 公司中期报告将于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刊登[57]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赎回、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56]
华讯(0083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6:1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销售收益总额为1,347,000,000港元,较2022年减少22%[14] - 向美国主要客户销售的洒水控制器产品收益为691,0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9.3%[14] - 元件产品销售收益较2022年减少112,000,000港元,降幅达40%[14] - 整体毛利率上升约1.9%,达到20.9%[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减少3.2%至108,000,000港元[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8,4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3,700,000港元,毛利率有所改善[37]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普通股4.0港仙[45]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2023年度已付或应付股息总额为每股4.0港仙[116] - 公司建议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将支付给2024年6月14日名列股东名册的股东[119] 成本与开支 - 分銷成本减少8,500,000港元,主要由于销售收益下跌及销售佣金和运输成本减少[31] - 行政开支总额上升约14,200,000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上升[31] - 融资成本增加6,600,000港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34] - 公司新增借款220,600,000港元,偿还借款及租赁负债本金281,100,000港元[79] - 公司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82,000,000港元[79]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值为430,900,000港元,借款总额为197,900,000港元[41] - 公司流动比率为1.90倍,较去年1.62倍有所提升[49]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40,300,000港元,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8,400,000港元[51] - 公司总流动资产为899,300,000港元,总流动负债为472,600,000港元[49] - 公司总权益为688,7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79,700,000港元[83] - 公司无净负债,资产负债比率为0%[83]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197,900,000港元,其中88,200,000港元由价值148,200,000港元的土地及楼宇以及使用权资产作为抵押[86] 业务与市场 - 美国客户占公司收益总额的72.6%,香港和中国客户分别占11.0%和9.2%[27] - 公司计划整合核心电子产品业务资源,并物色投资机会参与中国新能源业务[17] - 公司预计美国将继续为其产品的主要市场[115]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开拓新客户及项目,以提供更佳回报[109]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位于深圳和宜春的两个生产电子产品和元件的设施[141] - 公司预计家用储能及户外储能产品需求将增长,已收购一家中国研发公司4%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1,200,000元[108]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认购云链新能源(广东)有限公司3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00,000元,以分散业务至新能源行业[114] 法律与风险管理 - 公司已委聘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及起源和原因专家处理因锂离子电池组设计及制造缺陷导致的火灾事故[89] - 公司已向深圳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要求借款人及担保人支付约人民币212,000,000元的债项及应计利息[91] - 公司已就逾期未付的人民币100,000,000元代价及应计利息展开仲裁程序,并已获得仲裁裁决,但尚未收到款项[95] - 公司已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调解协议,但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协议支付债项,公司已向深圳法院申请执行调解协议[96] - 公司已就逾期未付的代价及债项作出全数减值亏损[97] - 公司已向担保人的破产管理人提交债权人权益申报文件,以保障公司利益[102] - 公司强调供应链中反腐败的重要性,致力于遵守相关法规[53] -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贸易争端、汇率波动及通胀等风险,将控制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11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遵循ESG报告指引进行汇报,并承诺报告不存在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142] - 公司响应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十项原则,并将其融入商业策略和日常运营[143] - 公司支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致力于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和保护地球[144]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表现[140] - 公司通过重要性评估调查识别对业务有关人士有重大影响的因素[137] - 公司承诺未来若有影响与过往报告比较的变更,将在报告中加入注解[138] - 公司关键绩效指标仅包括深圳和宜春厂房的数据,除非另有标示[141] - 深圳厂房设定了每年减少2-4%废弃物生产量的目标,2023年目标已完成[148] - 深圳厂房改进了印刷电路板(PCB板)设计,减少了胶纸使用量和黏贴工序的运作成本[148] - 公司通过董事会和持份者问卷调查更新了重要性评估,确定了最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154] - 公司确认了最高风险的3个ESG议题,并制定了相关改善措施[165] - 公司通过不同沟通方式收集持份者意见,包括股东、客户、员工等,确保长期发展方向[151] - 公司致力于建立透明和负责任的企业文化,定期检讨和更新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系统[150] - 公司秉持多元化及反歧视理念,拒绝种族、国籍、宗教、残疾、性别、学历等方面的歧视[146] - 公司严禁使用任何形式的童工,并查验新进人员身份证明文件及学历证书正本[146] - 公司致力于减少浪费用水,2023年进行了“水管滴漏”大检查活动[148] - 公司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生产、采购、营销、消费等各个环节,致力于可持续发展[149] - 公司深圳厂房的省电量目标为每年减少2-4%,2023年目标已完成[181] - 公司宜春厂房的碳排放强度目标为到2025年相比2018年减少50%,目前正在进行中[181] - 公司深圳厂房和宜春厂房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在2023年为50.55公斤,相比2022年的10.09公斤有所增加[188] - 公司深圳厂房和宜春厂房的硫氧化物排放量在2023年为0.45公斤,相比2022年的0.70公斤有所下降[188] - 公司深圳厂房和宜春厂房的颗粒物排放量在2023年为4.59公斤,相比2022年的0.79公斤有所增加[188] - 公司通过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和购置混能油电车等措施来减少碳排放[181] - 公司深圳厂房已局部采用太阳能发电[181] - 公司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采用节电设备来实现能效节能[181] - 公司定期安排第三方进行三废检测,确保排放浓度不超出规定标准[180] - 公司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报告期间内无排放物相关违规情况[180] - 2023年有害固體廢棄物總量為1.74公噸,較2022年的1.12公噸增加55.36%[192] - 2023年無害固體廢棄物總量為119.50公噸,較2022年的77.14公噸增加54.91%[192] - 2023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4,001.63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2年的2,918.93公噸增加37.09%[195] - 2023年範圍1直接排放量為665.67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2年的213.61公噸增加211.63%[195] - 2023年範圍2能源間接排放量為3,327.22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2年的2,704.99公噸增加23.00%[195] - 2023年範圍3其他間接排放量為8.7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22年的0.34公噸增加2470.59%[195] - 公司實施清潔生產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並節約能源和原材料[194] - 公司推行綠色辦公環保措施,包括雙面打印和無紙化辦公[198] - 公司制定節水政策和指導方針,並制定年度節水計劃和相關考核指標[198] - 公司致力於減少塑膠包裝材料的使用,以減少塑料用量和廢棄物產生[19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多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如严元浩先生和连金水先生[128][130] - 公司高级管理层包括杨建燊先生和梁汉光先生,分别负责市场推广和财务采购[134] 其他 - 公司出售一间联营公司权益,录得收益15,000,000港元[35]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及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52天、108天及61天[49] - 公司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为6,200,000港元,以扩大生产能力[38]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82]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85] - 公司电子元件产品销售从2022年的278,700,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166,800,000港元,下降了111,900,000港元[106] - 公司向一名主要客户的洒水控制器产品销售下跌70,900,000港元[10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聘有2,156名雇员,其中63名在香港,2,093名在中国[99] - 公司主要生产设施位于中国,销售收入以美元、港元或人民币结算,面临外汇风险,管理层将采取措施对冲风险[107]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9日至6月3日及6月12日至6月14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17]
华讯(0083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9:09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347,41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22.2%[2] - 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114,127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6.0%[2] - 二零二三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98,63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1.5%[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80,62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4.3%[4] - 流动资产总额为899,29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4.8%[4] - 流动负债总额为472,615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17.8%[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8,566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了57.3%[5] - 公司股本为9,461千港元,储备为632,704千港元[5] - 本年度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1.08亿港元,较上年减少370万港元[61] 业务范围 - 公司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及销售电子产品、电子产品模具和塑料及其他元件[7] - 本集团根据产品和服务划分为电子产品、生物柴油产品和节能业务分部,仅电子产品分部在报告中呈现[19] - 电子产品部门的整体表现与去年相比保持稳定,主要由于客户需求下降[90] 财务政策 - 本集团已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經修訂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2] - 预期未来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不会对本集团綜合财务报表造成重大影响[13] - 本集团已改变与长期服务金责任相关的会计政策,对綜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8] 客户及市场 - 美国是本集团最大的外部客户,二零二三年收入为978,36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72.6%[25] - 本集团主要客户中,客户A在二零二三年贡献了690,501千港元的收入,主要与电子产品部门相关[27] - 美国客户仍是主要市场,占收入约72.6%,香港和中国客户分别占11.0%和9.2%[55] 资产负债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总值为4.309亿港元,借款总额为1.979亿港元[63][64] - 流动比率从1.62倍增加至1.90倍,公司未发行新股份[66] - 本集团无净负债,总权益约688,700,000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0.8%[74] 公司治理 - 董事会认为企业治理是本集团成功的关键,将定期审查和更新现行规定以保障股东利益[95] - 本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附錄C3所載的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96]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未进行股份贖回或购买[103]
华讯(0083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6:08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729,248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857,505千港元有所下降[3] - 本期间溢利为55,23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4,208千港元增长了25%[3] - 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1.0港仙,较去年同期8.5港仙有所增长[3] - 本期间全面收入总额为43,9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45,100千港元略有下降[4] - 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77,1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293,355千港元有所下降[5] - 流动资产总值为960,60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934,761千港元有所增长[5] - 流动负债总值为563,6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575,636千港元略有下降[6] - 资产净值为643,5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09,031千港元有所增长[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为620,49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589,086千港元有所增长[6] - 權益總額为643,5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609,031千港元有所增长[6]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營運資金變動前的經營現金流量为131,774千港元[9]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營運業務所得現金为175,669千港元[9]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为(2,465)千港元[10]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淨額为(57,049)千港元[10]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現金及現金等值項目增加淨額为92,335千港元[10] 业务概况 - 本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製造及買賣電子產品、電子產品之塑膠模具、塑膠及其他元件、買賣生物柴油產品及提供節能業務方案[12] - 本公司的最終控股公司为Profi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最終控股方为林賢奇先生[13] 财务政策 - 本公司的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根据香港會計師公會頒佈之香港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15] - 本公司的中期簡明綜合財務資料並不包括全年財務報表所規定的所有資料及披露[16] - 本公司的會計政策與編製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綜合財務報表所應用者一致[17] 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生物电子产品分部外部客户销售额为729,092千港元,柴油产品为154千港元,节能业务为2千港元,总计729,248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生物电子产品分部除息税前经营溢利为88,141千港元,柴油产品为(29)千港元,节能业务为(546)千港元,总计87,566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生物电子产品分部资产总值为1,197,226千港元,柴油产品为799千港元,节能业务为15,723千港元,总计1,213,748千港元[25] - 中国市场企业所得税支出为21,55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00%[35] 资产负债 - 公司持有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为2,593,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6%[41] - 公司租赁物业及厂房设备已抵押作银行贷款担保,总值约157,531,000港元[42] - 公司商誉在报告期内保持稳定,为11,672千港元[43] - 公司持有的透过损益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22,075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44] - 公司存货总额为370,09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1%[4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220,36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5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220,360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17,639千港元略有增加[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总额为381,794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93,649千港元有显著增长[52]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为212,416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189,139千港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99,447千港元,较2022年底的232,163千港元有所减少[56] - 公司银行透支、信托收据贷款及银行贷款的到期償還情況显示,一年内需償還161,757千港元[57] - 公司已重新分配37,690,000港元的融资至即期部分,较2022年底的40,516,000港元有所减少[59] - 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总额约为527,956,000港元,尚未动用的部分约为268,613,000港元[62] 股东信息 - 公司已发行并支付473,058,18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2港元,股份合并后每股面值为0.02港元[63] - 本集团与关联人士进行的重大交易包括向宜春宜联打印科技有限公司及
华讯(0083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18:3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29,248千港元,同比下降14.9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36,241千港元,同比增长4.0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95,133千港元,同比增长17.66%[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76,790千港元,同比增长39.74%[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本期间溢利为55,239千港元,同比增长24.96%[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11.0港仙,同比增长29.41%[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1,794千港元,同比增长30.01%[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负债为563,613千港元,同比下降2.09%[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产净值为643,541千港元,同比增长5.66%[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23,044千港元,同比增长15.55%[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729,248千港元,同比下降14.96%[21][2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除稅前溢利为449,686千港元,同比下降14.8%[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工資及薪金支出为109,617千港元,同比下降21.9%[28]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稅撥備为8,881千港元,同比下降22.8%[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2,748千港元,同比增长224.4%[3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1港元,同比增长29.1%[3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拟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2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3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业额为729,200,000港元,同比下降15.0%[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2,200,000港元,同比增长29.2%[5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81,800,000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88,600,000港元[53][58] - 公司流动比率为1.70倍,较2022年底的1.62倍有所提升[56] - 公司无净负债,总权益为643,500,000港元,较2022年底增加34,500,000港元[63]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电子产品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729,092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99.98%[21] - 公司生物柴油产品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154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0.02%[21] - 公司节能业务分部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外部客户销售额2千港元,占总销售额的0.0003%[21] - 公司电子产品的销售额为729,092,000港元,同比下降14.9%[42] - 洒水控制器产品销售额上升至373,000,000港元,同比增长3.0%[43] - 对讲机产品销售额下降至69,700,000港元,同比下降14.5%[43] - 电子元件产品销售额下降至90,700,000港元,同比下降50.6%[43] - 公司电子产品的总收益从2022年的1.837亿港元减少至2023年的9070万港元,主要由于元件产品需求下跌[89] - 公司洒水控制器产品的销售增长1100万港元[89] 市场表现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美国市场实现收益479,294千港元,同比下降12.93%[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香港市场实现收益101,248千港元,同比增长21.88%[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实现收益65,859千港元,同比下降5.04%[2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在欧洲市场实现收益54,495千港元,同比下降57.89%[23] - 美国市场占公司总收益的65.7%,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46]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美国将继续为其电子产品的主要市场[92] - 公司预计生物柴油产品及具能源效益煤气炉头的收益在2023年下半年将维持现状[94] - 公司预计节能业务的收益在2023年下半年将处于低水平,因自2021年起已停止苏宁店铺的所有安装工程[95] - 公司将继续在香港、中国及海外开拓与现有及潜在客户发展新产品的商机[96]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39,925千港元,同比下降6.31%[24] - 公司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251,662千港元,同比增长2.9%[36]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应收贸易账款占比为26.7%,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36]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于2023年8月11日收购深圳本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1,200,000元[38] - 公司收购了一家中国研发公司4%的股权,代价为1120万元人民币,以扩展储能产品线[90] 法律与诉讼 - 公司因美国一所学校火灾涉及的潜在诉讼,认为火灾根本原因可能是锂离子电池组的设计及制造缺陷,电池组由客户指定供应商设计及制造[65] - 公司认为自身对火灾事故不承担任何责任或重大潜在负债,并已聘请美国律师事务所以及起源和原因专家处理相关事宜[66]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德讯因未按四份采购订单支付费用被起诉,涉及金额约人民币10,800,000元[67] - 法院判决深圳德讯需向原告支付人民币9,476,532.75元赔偿及逾期付款赔偿,年利率为5.775%[69] - 深圳德讯已就法院判决提交民事上诉状,要求撤销判决并驳回原告所有索赔[71] - 中级法院撤销原判决并将案件发回重审,重审于2023年7月11日进行[72] - 公司认为重审不会对其业务及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73] - 公司已完成一项出售投资物业业务的非常重大出售交易,但尚未收到买方及担保人逾期未付的人民币100,000,000元代价及应计利息[76] - 公司已就212,000,000元人民币的债项及应计利息向借款人及担保人提起诉讼[77] - 公司已与借款人及担保人签订调解协议,要求分期支付债项,但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按协议支付[78][79] 公司治理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所有董事在本期间内一直遵守该守则[9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包括彭广华先生(主席)、丘铭剑先生及严元浩先生[99] - 审核委员会于2023年8月30日举行的会议上审阅了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已遵守适用会计准则及法律规定,并作出充分披露[100] - 薪酬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彭广华先生[101] - 提名委员会由至少五名成员组成,其中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为林贤奇先生[102] - 自2022年年报发布以来,公司董事资料无变更,且无其他资料需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1)条披露[103] - 公司在本期间内未赎回任何股份,且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或出售任何股份[104] - 公司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上刊登,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上刊登[105] 员工与运营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共有2652名雇员,其中68名在香港,2584名在中国[83] 毛利率与成本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5.3%提升至18.7%,主要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和利润率较高的电子产品销售比例上升[47]
华讯(00833)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7:11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独立核数师为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及非审核服务费用分别为2,050,000港元及275,000港元[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中期业绩及全年业绩已通过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3] - 公司独立核数师已审核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认为其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财务状况[103] - 公司董事在审核委员会协助下负责监督财务报告流程,确保综合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误陈述[144][145] - 公司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方式、结构及内容进行了评价,认为其公允反映了相关交易和事项[151] - 公司独立核数师报告未发现综合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陈述,且未报告任何须关注事项[142][145]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公司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有效且充足,旨在管理而非消除未能达成业务目标的风险[11] - 公司已制定风险管理政策,高级管理层每年识别并评估可能对实现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15]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但委聘独立专业顾问审阅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并提出改进建议[1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每六个月对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全面审阅,未发现重大差异[16] - 公司已制定举报政策,允许员工及相关第三方举报涉嫌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所有举报事项均会被独立调查[16]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执行委员会负责研究、评估并向董事会建议任何超过20,000,000港元的投资机会、付款或担保[7] - 公司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度曾与独立核数师在无执行董事在场的情况下会面[6] - 公司董事会将定期审阅及更新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遵守最新规定[92] - 公司秘书负责确保董事会程序合规,并协助主席编制会议议程和文件,公司秘书梁福祥先生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23]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和投资者沟通,包括中期报告、年报、股东周年大会、定期会议等[24] - 公司股东有权在股东大会上提呈建议,并可通过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25][29] 股息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息政策由董事会根据营运、盈利、财务状况等因素决定,股息派发需符合公司章程和适用法律[22] - 公司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总计9,461,164港元[44] - 公司建议派付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总计9,461,164港元,预计于2023年6月29日派付[44] - 公司2022年可供分派储备为310,298,000港元,较2021年的309,743,000港元有所增加[51] - 公司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2.0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普通股4.0港仙[121] - 公司2022年营业总额从2021年的1,656,400,000港元增长4.6%至1,732,100,000港元,主要得益于电子产品销售额的增加[128] - 公司2022年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为112,000,000港元,较2021年的69,000,000港元显著增长[119] - 公司2022年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的15.7%上升至19.0%,主要由于生产成本和间接开支的控制以及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上升[133] - 公司2022年收益为1,732,089千港元,同比增长4.6%[154] - 2022年毛利为328,581千港元,同比增长26.3%[154] - 公司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146,669千港元,同比增长53.9%[154]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2,053千港元,同比增长61.6%[154] - 2022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3.69港仙,同比增长61.6%[154]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9,877千港元,同比增长109.4%[160]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75,636千港元,同比下降25.4%[160] - 公司2022年资产净值为609,031千港元,同比增长17.5%[162]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589,086千港元,同比增长16.1%[162] - 公司2022年除稅前溢利為146,669千港元,較2021年的95,315千港元增長53.8%[172] - 公司2022年經營業務所得現金流量淨額為227,085千港元,較2021年的14,734千港元大幅增長1,441.5%[172] - 公司2022年本年度溢利為112,053千港元,較2021年的69,347千港元增長61.6%[169] - 公司2022年綜合儲備為579,625千港元,較2021年的498,025千港元增長16.4%[169] - 公司2022年外匯儲備為154千港元,較2021年的21,146千港元大幅下降99.3%[169] - 公司2022年應收貿易賬款減少102,585千港元,較2021年的3,086千港元大幅改善[172] - 公司2022年存貨減少32,423千港元,而2021年存貨增加104,608千港元[172] - 公司2022年已付稅項為37,724千港元,較2021年的35,977千港元增長4.9%[172] - 公司2022年非控股權益為19,945千港元,較2021年的10,852千港元增長83.8%[169] - 公司2022年權益總值為609,031千港元,較2021年的518,338千港元增長17.5%[169] - 公司2022年总流动资产为934,800,000港元,较2021年的1,015,400,000港元有所下降[181] - 公司2022年流动负债总值为575,600,000港元,较2021年的771,500,000港元减少[181]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1.62倍,较2021年的1.32倍有所提升[181] - 公司2022年现金、现金等价物及银行透支净额为289,400,000港元,较2021年增加156,500,000港元[182] - 公司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27,100,000港元[182] - 公司2022年投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1,600,000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182] - 公司2022年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61,000,000港元,主要用于偿还借款及租赁负债[182] - 公司2022年借款总额为232,200,000港元,其中86,600,000港元由土地及楼宇作为抵押[185] - 公司2022年净负债为4,600,000港元,较2021年的216,700,000港元大幅减少[186]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8%,较2021年的41.8%显著下降[186]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及销售电子产品、塑料模具、生物柴油产品等,业务性质在2022年度无重大变动[37] - 2022年洒水控制器产品销售从2021年的608,300,000港元增加至761,400,000港元,增长约153,100,000港元[129] - 2022年对讲机产品销售上升约25,100,000港元至173,100,000港元[129] - 2022年美国客户占公司收益总额的74.8%,较2021年的74.0%略有上升[130] - 2022年中国客户销售额占公司总收益的8.9%,较2021年的11.4%有所下降[130] - 公司在中国拥有三个生产设施,用于生产电子产品及元件,其中两个位于深圳,一个位于宜春,本年度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支出约为6,000,000港元以扩大生产能力[13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林賢奇先生持有公司47.42%的股份,總計224,333,461股[70] - 楊寶華女士持有公司47.42%的股份,總計224,333,461股[70] - 林子泰先生持有公司0.32%的股份,總計1,509,354股[70] - 林藹欣女士持有公司0.80%的股份,總計3,784,296股[70] - Profi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46.48%的股份,總計219,870,000股[76] - 劉靖女士持有公司10.09%的股份,總計47,754,800股[76] - Lijiang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持有公司9.89%的股份,總計46,795,818股[76] - Pure Virtue Enterprises Limited持有公司9.89%的股份,總計46,795,818股[76] - 中國華融海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9.89%的股份,總計46,795,818股[76] - 公司确认有足够公众持股量,超过已发行股份的25%[99] 法律诉讼 - 深圳德訊因未支付四份採購訂單被東莞市宏俊包裝制品有限公司起訴,索賠總金額約人民幣10,800,000元[192] - 法院判決深圳德訊需支付人民幣9,476,532.75元賠償未支付成品付款及生產半成品及採購原材料之損失[196] - 深圳德訊需支付逾期付款賠償,按人民幣9,476,532.75元以年利率5.775%計算,計算期限為2021年8月6日起至清償之日止[196] - 深圳德訊需支付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之倉儲費用,按每月人民幣22,240元計算,計算期限從2020年11月1日起至取回存貨當日止[196] - 深圳德訊已通過東莞市中級法院提交民事上訴狀,要求撤銷判決書之裁決及駁回原告人之所有索償[197] - 中級法院撤銷原判決,案件被發回法院重審[197] - 深圳德訊在重審中將對原告人的申索提出強烈抗辯,公司相信重審不會對集團造成重大不利影響[20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涉及其他針對集團的法律訴訟[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 - 公司已通过ISO 9001品质管理系统认证及ISO 14001环境管理系统认证,致力于环保生产和能源效益提升[40]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详情载于年报第16至44页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41] - 公司2022年慈善及其他捐款总额为228,000港元[45]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2022年融资成本增加2,600,000港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和银行借款使用幅度增加[134] - 公司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约为15,300,000港元,主要由于汇兑收益4,500,000港元及向供应商补偿28,800,000港元所致[135]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亏损为6,100,000港元,主要因中国受COVID-19影响导致宜春联营公司持续亏损[1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2,100,000港元,较2021年的69,300,000港元显著增加,主要由于毛利上升[1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值为289,400,000港元,足以支持营运资金及资本开支计划[139] - 公司存货约为371,369,000港元,扣除陈旧存货拨备约42,547,000港元,存货主要为可能因技术快速发展而淘汰的电子制成品及相关元件[141] - 公司管理层根据预测存货用途及估计售价等假设评估陈旧存货拨备,并将其识别为关键审核事项[141] 董事薪酬与持股 - 公司执行董事林贤奇先生及杨宝华女士的月薪分别为463,959港元及127,530港元,并可享有不超过集团溢利总额10%的酌情花红[65] - 林子泰先生和蘇健鴻先生的月薪分別為200,000港元和119,448港元[66] 股份与合并 - 公司于2022年10月24日完成股份合并,每两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普通股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02港元的合并股份[45] - 公司2022年及2021年未有任何购股权获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63] - 公司2022年根据2016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2,481,01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约4.8%[63]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最大客户占销售额的44.0%,五大客户合计占销售额的69.7%[87] - 公司最大供应商占购货额的6.1%,五大供应商合计占购货额的17.9%[87] 租赁与关联交易 - 公司向Profit Home Investments Limited租用董事宿舍,月租为160,000港元,租期至2023年3月31日[88] - 公司独立核数师已就持续关连交易发出无保留意见函件[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