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现金流与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经营业务流入现金净额约3.06亿元,较2022年减少62.8%[1] - 2023年股东应占亏损约1.52亿元,较2022年溢利减少约3.54亿元[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约0.0253元[3] - 2023年公司产生亏损约1.54615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8.59724亿元,经营现金流入净额约为2.24469亿元[13]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净值约28.6亿元,2022年约23.19亿元[134]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107652千元,2022年溢利355824千元[149] - 2023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52,341千元,2022年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为201,563千元,摊薄盈利为287,342千元[159] 销售业绩 - 2023年销售营业额约29.05亿元,较2022年减少9.4%[4] - 2023年尿素销售额8.88亿元,销售数量398,990吨,销售额较2022年减少12.0%,销售数量增加1.2%[5] - 2023年氨销售额10.58亿元,销售数量358,875吨,销售额较2022年减少13.8%,销售数量增加6.7%[5] - 2023年甲醇销售额7.80亿元,销售数量375,165吨,销售额较2022年减少14.5%,销售数量减少6.0%[5] - 2023年其他买卖销售额1.20亿元,较2022年增加110.5%[5] - 2023年收益为2.904857亿元,2022年为3.205226亿元[139] - 2023年尿素收益为88839.3万元,2022年为10.092亿元[139] - 2023年氨收益为10.5803亿元,2022年为12.26887亿元[139] - 2023年甲醇收益为78042万元,2022年为9.1199亿元[139] - 2023年N - 甲基吡咯烷酮收益为1263.6万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139] - 2023年N,N - 二甲基甲酰胺收益为4566万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139] - 2023年来自客户A的收益占比为13.81%,2022年为15.11%[145]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23年公司总资产62.66亿元,较2022年的58.46亿元有所增加[8] - 2023年公司总负债53.55亿元,较2022年的47.85亿元有所增加[9] - 2022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10.60126亿元,2023年为9.11815亿元[10]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为10.65091亿元,2022年为6.5717亿元[136] - 2023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51.49578亿元,2022年为45.19847亿元[13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为5,712,133千元,账面净值为3,386,449千元;2022年总成本为5,445,185千元,账面净值为3,254,943千元[160] - 2023年投资物业成本为10,804千元,账面净值为7,861千元,公平值为11,177千元;2022年成本为14,032千元,账面净值为10,571千元,公平值为14,028千元[163] - 2023年租赁使用的土地使用权及土地和楼宇使用权资产为242,790千元,2022年为251,796千元[167] - 2023年末其他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6.9619亿元,2022年末为7.3596亿元[175] - 2023年末存货为2.16104亿元,较2022年的2.4133亿元有所下降[187] - 2023年末应收贸易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0.27975亿元,较2022年的10.47417亿元略有减少[188] - 2023年末银行及现金结余为1695.1万元,较2022年的2.20143亿元大幅减少[196] - 2023年末公司法定股本为2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6028.043万股[197] 财务收支与费用 - 2023年其他收入净额为7630千元,2022年为5871千元[145] - 2023年财务费用净额为238925千元,2022年为244903千元[14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46963千元,2022年为154780千元[149] - 2023年出售存货成本为2588660千元,2022年为2411956千元[151] - 2023年董事酬金合计为1085千元,2022年为7031千元[152] - 2023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酬金合计为4786千元,2022年为4586千元[154] - 2023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276,000元,2022年约为209,000元[165] - 2023年使用土地使用权及土地和楼宇的折旧费用为9,006千元,2022年为6,500千元[167] - 2023年借贷成本资本化至在建工程约为8,547,000元,2022年约为2,409,000元[162] 财务政策与处理方法 - 公司已采纳2023年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财务造成重大变动[17] - 业务合并采用收购法入账,收购成本超出应占附属公司可识别资产及负债公平净值的差额列作商誉,反之则确认为议价收购收益[29][30] - 商誉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或在可能减值时更频繁测试,减值亏损在综合损益表确认且不予拨回[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不同类别资产估计可使用年期不同,如楼宇35年、厂房及机器5至14年等[38][40] - 投资物业以成本作初始计量,初始确认后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示,折旧按35年摊销[42][43] - 采矿权按成本减累计摊销及减值亏损入账,按生产单位法根据生产计划及储量摊销[45] - 集团作为承租人,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列账,不同资产折旧率不同,如土地使用权40至50年、土地及楼宇2至5年[46] - 专有技术按成本减累计摊销及减值亏损列账,摊销按20年直线法计算[47] - 存货按成本或可变现净值(以较低者为准)列账,成本按加权平均基准厘定[48] - 集团成为金融工具合约订约方时,在综合财务状况表确认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49] - 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时按交易日期汇率换算为功能货币,货币资产及负债按报告期末汇率换算,汇兑盈亏在损益确认[36] - 金融资产在合约权利届满、转让大部分风险回报或不保留控制权时终止确认,终止确认时资产账面价值与已收代价于损益确认[50] - 金融负债在合约责任解除、撤销或失效时终止确认,终止确认的账面价值与已付代价差额于损益确认[51] - 金融资产按交易日基准确认入账及终止确认,按公平值加直接交易成本初步确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投资除外[52] - 符合特定条件的金融资产归入按摊销成本计量分类,使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减预期信贷亏损计量[53] - 集团按摊销成本确认金融资产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预期信贷亏损为加权平均信贷亏损[54] - 报告期末,应收贸易账款按存续期预期信贷亏损计量亏损拨备,其他金融工具按12个月内预期信贷亏损部分计量[55][56] - 可换股债券视为综合工具,负债部分按摊销成本列账,交易成本在负债及权益部分分配[60] - 借贷初步按公平值扣除交易成本确认,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除非有延期权利否则分类为流动负债[62][63]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初步按公平值入账,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销成本计量,贴现影响不重大则按成本列账[64] - 集团实行以权益偿付、以股份为基础的酬金计划,雇员服务公平值确认为费用,参考授予购股权公平值厘定[66][67] - 客户合约收益按合约指明代价计量,超一年合约会调整重大融资部分影响[74] - 集团按履约责任完成情况确认收益,随时间完成按进度确认,某时间点完成于获控制权时确认[75][76] - 利息收益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77] - 租金收入于租期内按直线基准确认[78] - 集团为内地雇员参与界定供款计划,为香港合资格雇员参加强积金计划,强积金供款按薪资5%计算,每月限1500港元[80][82] - 收购等产生的借贷成本在特定条件下拨充资产成本,其他借贷成本产生时在损益确认[83][84] - 政府补助满足条件时确认,与收入、资产相关及作补偿的确认方式不同[85][86][87][88] - 所得税为即期税项与递延税项总和,计算方式不同[89][90][91] - 土地增值税按土地增值以30% - 60%累进税率征收,确认为所得税开支[97] - 关联方包括与集团有关联的人士或实体,有不同判定条件[98][99][100] - 集团在各报告期末检讨有形及其他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可收回金额为公平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两者中的较高者[105][106] - 当集团因已发生事件须承担现有法定或推定责任,履行责任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能准确估计责任金额时,需确认拨备;若流出经济利益机会不大或责任金额无法可靠估计,则披露为或有负债[109][110] - 报告期后事项分为经调整事项和非经调整事项,经调整事项于综合财务报表反映,重大非经调整事项披露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1]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其有效性取决于集团能否成功续期现有银行贷款、获得额外银行借款及其他融资来源以产生充足融资现金流入和经营现金流入[11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直线法在可使用年期内折旧,集团每年评估其可使用年期及剩余价值,发生特定情况时会检视是否减值[115][116] 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 集团业务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流动资金风险,整体风险管理计划关注不可预测金融市场,寻求降低潜在负面影响[120] - 集团大部分业务交易、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列值,外汇风险降至最低,目前无外汇对冲政策,将密切监察并按需考虑对冲重大外汇风险[121] - 2023年末若浮息借贷利率升/降20个基点,税后溢利将减少/增加约197.3万元,2022年为201.9万元[123] - 公司自2021年起与往来银行磋商重续或重组借款,多数借款已处理[14] - 2024年到期可换股债券,债券持有人同意不再要求来年偿还本金及利息[14] - 预期新项目开发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盈利能力[14] - 集团将采取措施控制行政及生产成本[14] 其他财务相关信息 - 2023年位于中国内地的其他附属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148] - 公司收入全部来自中国,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44] - 2023年磷酸增长率为2%,折现率为15.52%,现金流量预测年限为33年[179] - 2023年环丙增长率为4%,折现率为13.33%,现金流量预测年限为20年[181] - 截至2023年末,采矿权无拨备减值亏损,2022年也无[178] - 公司2023年和2022年末对主要附属公司均持有较高比例权益,部分为100% [182][183] - 达州玖源化工等多家附属公司100%股权已抵押作为集团借贷抵押品[185] - 2023年末达州玖源化工等公司100%股权被法院冻结[186] - 2023年末无存货撇减,与2022年情况相同[187] - 2023年末应收贸易账款亏损拨备无变动,加权平均预期亏损率为0%[190][192] - 受限制银行结余按年利率0.20%计息,用于结算诉讼损失案件赔偿[193] - 抵押银行存款实际利率在0.20%至1.70%之间,2022年为1.45%至1.65%[194] - 2023年末银行现金实际利率在0.01%至1.65%之间,2022年为0.25%至1.90%[195]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371,630,000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被法院冻结,2022年为368,449,000元[161]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约50,251,000元的土地使用权被法院冻结,2022年为51,656,000元[170] - 2023年12月31日,采矿权账面价值约334,306,000元被法院冻结,2022年为334,306,000元[174]
玖源集团(00827)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