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42,4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1]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20,27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0[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3,2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247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8,1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55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354千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350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46港仙,2022年同期为1.36港仙[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0,85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6,457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223,50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7,668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81,40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4,296千港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及现金结馀约23.1百万港元,不足以支付流动负债约381.4百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0.8199亿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4.4357亿港元,负债总额为38.1408亿港元[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0.7552亿港元[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9.412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43.4296亿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0.5041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0.0305亿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售出存货成本为22.1715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0[2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0.4845亿港元,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0.0202亿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5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46港仙;2022年同期亏损735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36港仙 [30]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净额476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0731亿港元减少 [32] - 2023年6月30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3090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568亿港元减少 [33]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41649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27亿港元减少 [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贷款(有抵押)为1.933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2287亿港元减少 [3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贷款以账面价值约1.20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作担保,2022年12月31日为1.264亿港元 [35] - 2023年6月30日,根据民事判决集团可能结欠银行的最高债务约为2.75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68亿港元 [38] - 本期集团收入及毛利为2.424亿港元及2030万港元,上年同期无相关数据[61] - 行政及经营开支由上年同期的730万港元降至本期的710万港元[64] - 本期集团溢利340万港元,上年同期亏损740万港元[6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一年内到期的人民币贷款为193323千港元,港元贷款为43175千港元[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21.0%,2022年12月31日为120.9%[6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绌总额约为47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70万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馀约为23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0万港元[7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1.208亿港元已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1.264亿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共35名,2022年12月31日为27名;本期员工成本约为29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220万港元[81] - 2023年6月30日,未偿还贷款及利息合共约2.416亿人民币(约2.75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2.332亿人民币(约2.668亿港元)[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部客户收入为24.2428亿港元,其中中国内地贡献24.2428亿港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材料业务收入为24.2286亿港元,物业投资收入为0.0142亿港元,总计24.2428亿港元[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材料贡献收入约242.3百万港元,上年同期为零[55] - 本期公司物业投资录得租金收入0.1百万港元,上年同期无[56] - 2023年下半年销售材料业务业绩呈持续向好趋势[59] 税务相关信息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香港利得税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按8.25%税率计算,200万港元以上按16.5%税率计算[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适用优惠税率情况外,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 [29] - 董事会决定本期不宣派任何中期股息,上年同期也无[83] 上市相关事件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判定公司未能按上市规则要求有足够业务运作以保证股份继续上市 [40] - 公司于2021年1月13日提出复核申请,5月27日提交第二次复核申请,9月14日收到维持决定函件,10月19日收到复牌指引[41][42][43] - 公司于2023年5月4日达成复牌指引,5月5日上午9点起恢复股份买卖[46] - 2020年12月18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判定其未能按上市规则有足够业务运作保证股份继续上市[84] - 2021年10月19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列有证明遵守上市规则第13.24条和公布重大资料两条复牌指引[86] - 2023年5月4日公司宣布达成联交所施加的复牌指引,5月5日上午九时起股份恢复买卖[88]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自2017年起在中国从事销售材料业务,2019 - 2020年业务低迷,2021年初建立仓库进行存货管理[50][51] - 2022年因多种因素铝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公司暂停向海外客户供应铝及相关产品[53] - 2022年10月公司与杭州中机成立杭州峻衡,财务业绩大幅改善[5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暂停主营业务以保障利益,但维持与客户及供应商业务关系[57] 贷款转让及协议 - 2020年3月银行将环能营口及辽宁淘气宝结欠贷款及利息权利转让给贷款人A,代价约1.666亿人民币(约1.824亿港元)[92] - 2020年8月贷款人A将应收债务A权利转让给贷款人B,代价约1.768亿人民币(约2.163亿港元)[92] - 集团与贷款人B订立金额约1.768亿人民币(约2.1亿港元)、为期三年、固定年利率5%的贷款协议[92] 证券交易及企业管治 - 期间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9] - 期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除第C.2.1条外[10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集团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确认本期遵守该守则[102] - 公司遵照相关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公布日期时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 - 公司本期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并由董事会批准[104] - 中期业绩刊登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网站,2023年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登载于上述网站[105] - 公布日期时,董事会成员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5] 法律诉讼相关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度,集团收到民事判决,银行就逾期未偿还贷款及利息向相关方提出申索[93]
环能国际(01102)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