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纷美包装(00468) - 2023 - 年度业绩
纷美包装纷美包装(HK:00468)2024-03-28 20:47

财务业绩 - 2023年全年收益约为人民币38.167亿元,减少约3.1%[3] - 2023年除税后纯利约为人民币2.442亿元,增加约33.9%[3] - 公司中国业务销售收入减少约14.0%,国际业务销售收入增长约16.4%[3] - 2023年毛利为6.811亿元,2022年为5.8796亿元[5] - 2023年经营溢利为3.1964亿元,2022年为2.2748亿元[5] - 2023年年内溢利为2.4421亿元,2022年为1.8239亿元[6]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元,2022年为0.14元[9] - 2023年总资为40.2836亿元,2022年为42.7965亿元[10] - 2023年总负债为11.2687亿元,2022年为16.5972亿元[11] - 2023年年内溢利为244,214千元,2022年为182,397千元[1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2,247千元,2022年为345,186千元[13]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9,497千元,2022年为78,461千元[1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5,066千元,2022年为87,053千元[13] - 2023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66,658千元,2022年为607,439千元[13] - 2023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6,570千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 6,570千元;2022年递延所得税资产为4,182千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为 - 4,182千元[18] - 2023年公司总收益38.17亿,2022年为39.37亿,同比下降3.06%[22][24] - 2023年中国地区收益21.67亿,国际地区收益16.50亿;2022年中国地区收益25.20亿,国际地区收益14.17亿[22] - 2023年经营溢利3.20亿,2022年为2.27亿,同比增长40.52%[23] - 2023年年内溢利2.44亿,2022年为1.82亿,同比增长33.99%[23] - 2023年包装材料中乳制品销售额29.54亿,非碳酸软饮料产品销售额8.13亿;2022年乳制品销售额31.15亿,非碳酸软饮料产品销售额7.77亿[24] - 2023年来自客户A的收入1.07亿,2022年为1.20亿[25] - 2023年其他收入5498.2万,2022年为6735.4万[23][26] - 2023年其他收益净额1240.1万,2022年亏损54.6万[23][27] - 2023年研发费用2318.7万,2022年为2033.4万[28] - 2023年所得税开支7992.7万,2022年为5039.5万[23][30]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324,141,2022年为232,792;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79,927,2022年为50,395[31] - 2023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44,214,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18元;2022年应占溢利为182,397,每股盈利为0.14元[32]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总计2,709,925,累计折旧为1,524,789,账面价值为1,185,136;2022年成本总计2,576,141,累计折旧为1,380,191,账面价值为1,195,950[33] - 2023年折旧开支计入综合全面利润表中销售成本为131,204,行政开支为3,646,分销开支为179,总计135,029;2022年分别为121,157、5,453、204,总计126,814[34] - 2023年12月31日位于欧洲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4.62579亿元,2022年为4.25961亿元[3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总计65,461,租赁负债中流动为11,700,非流动为15,179;2022年使用权资产总计56,957,租赁负债中流动为10,381,非流动为6,602[35]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387,租赁负债的利息开支为1,553,短期及低价值租赁的租金开支为2,460;2022年分别为8,561、923、3,201[36] - 2023年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1254.4万元,2022年为813.9万元[36] - 2023年存货中原材料为678,440,在制品为17,041,制成品为196,075,减陈旧拨备后为859,912;2022年分别为980,114、35,343、194,372、1,181,862[39] - 2023年确认为开支并计入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约为31.16158亿元,2022年为33.1203亿元[3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27,397,较2022年的769,777有所下降;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694,461,2022年为740,877[4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32,936,较2022年的28,900有所增加[40]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为32,739,2022年为28,802[43] - 2023年预付款项为14,955,较2022年的21,995有所下降[44] - 2023年有抵押银行借贷为140,823,较2022年的223,561有所下降;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45%,2022年为2.10%[47][48]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24,906,较2022年的496,987有所下降;应付票据为267,916,较2022年的468,428有所下降[50] - 2023年集团资本承担(已订约但未拨备物业、厂房及设备)为63,208,较2022年的72,464有所下降[52] - 2023年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13,031,较2022年的10,604有所增加[53] - 2023年累计售出约212亿个包装,较2022年减少约11.6%,其中国际业务销量增长约0.2%,中国业务销量减少约17.2%[56] - 2023年公司收益约38.167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3.1%,主要因销量减少[64] - 中国业务收益约21.67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14.0%,主要因竞争加剧致销量减少[64] - 国际业务收益约16.497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6.4%,主要因客户群优化及汇率波动[64] - 来自乳制品客户收益约29.537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5.2%;来自非碳酸软饮料客户收益约8.132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4.6%[64] - 销售成本约31.356亿元,较2022年减少约6.4%,主要因销量减少[65] - 毛利约6.811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15.8%;毛利率约17.8%,较2022年上升约2.9个百分点[66] - 公司纯利从2022年的约1.824亿元增加约6180万元或33.9%至2023年的约2.442亿元,纯利率从约4.6%上升约1.8个百分点至约6.4%[72]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2年的约6740万元减少约1240万元或18.4%至2023年的约5500万元,主要因政府补贴收入减少[67] - 公司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2.544亿元减少约2800万元或11.0%至2023年的约2.264亿元,主要因货运成本减少[6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2年的约1.698亿元增加约2470万元或14.6%至2023年的约1.945亿元,因薪金、专业费用及研发开支增加[70]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约5040万元增加约2950万元或58.6%至2023年的约7990万元,实际税率从约21.6%上升约3.1个百分点至约24.7%[71] - 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667亿元,2022年约6.074亿元[73] - 2023年底公司借贷约1.408亿元,2022年约2.236亿元,且均须一年内偿还[75] - 2023年底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0.05,2022年约0.09,与未偿还贷款减少一致[76] - 2023年底公司营运资金约15.907亿元,2022年约12.998亿元[77] 股息分配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0.06港元,特别股息每股0.04港元[3] - 董事会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特别股息约5630万港元(每股0.04港元,约合人民币5100万元),若获批准将于2024年7月26日前后派付[84]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3年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首次应用多项准则修订,除一项外对金额无影响[16] - 公司因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改变会计政策,对2023年1月1日保留盈利无影响[17] - 已颁布但未于2023年报告期强制生效的准则修订,预计无重大影响[2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及非碳酸软饮料纸包装材料及灌装机的生产、分销及销售[14] 市场情况 - 2022 - 2023年全球食品饮料市场规模以7.3%的复合增速增长[56] - 《2023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显示78.4%的公众购买前会查看产品标签[57] - 包装是否环保与可回收分别影响67.5%与25.6%的公众消费决策[57] - 全球只有20%的塑料垃圾能得到回收利用,75%以上的塑料制品被废弃[56] 产品研发与创新 - 公司成功研发新品“纷美砖180毫升超细苗条装”并推向泰国市场[57] - 公司创新推出“纷美1000毫升冠包”包装,针对低温乳制品市场[57] 数字化建设 - 公司数字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稿真无忧包装设计稿管理平台获认可[57]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服务为客户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研发新产品拓宽客户基础[55] - 2023年公司在数据收集及治理方面投入精力,数字化建设帮助工厂管理者控制生产线、提高质量、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58] 工厂运营 - 2023年意大利工厂投产,缓解德国工厂生产压力,增加产能并提高客户满意度[58] - 2023年2月德国工厂太阳能发电量扩大到4.5吉瓦时,节省超20%购买电力,每年减少约2000吨碳排放,计划2025年实现能源净零碳排放[60] 公司荣誉 - 2023年公司被蒙牛授予“最佳合作伙伴奖”,被卫岗乳业授予“最佳战略合作伙伴奖”,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定为5A级企业等[60] 未来规划 - 公司未来拟深化与客户合作、开拓国际业务、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推动卓越运营[82] 认购事项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1320676亿港元,公司拟用于扩展计划[84] - 2023年11月30日公司与雪誉订立认购协议,雪誉以每股1.62港元认购70,498,000股新股份[93]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1.13亿港元用于扩展计划,扩展计划估计需约4.413亿元采购设备[93] - 预计2024 - 2026年分别需投入约7090万元、2.108亿元、1.596亿元用于扩展计划[93] - 认购事项先决条件达成,于2024年3月28日完成[93] 公司架构与治理 - 2023年2月1日公司执行委员会成立,由五名成员组成,非执行董事洪钢任主席[85] - 回顾年度,公司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期遵守该守则[92]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各董事确认回顾年度及公告日期遵守该守则,公司为雇员设书面指引且无雇员违规[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情况[92]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重大交易与决议 - 2024年1月25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同意作出7200万美元资本承担,认购基金90%的A类权益[86] - 2024年1月25日交易完成后,公司在目标公司的权益由100%摊薄至49% [86] - 重组协议代价约为人民币3.8997亿元(约4.2918亿港元)[86] - 集团国际业务重组对持续生存、发展及扩展具战略意义,可应对地缘政治环境并改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