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泓服务(06093) - 2023 - 中期业绩
和泓服务和泓服务(HK:06093)2023-08-31 21:1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总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4.633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468亿元,增幅39.6%[2] - 集团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508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1.991亿元,增幅32.0%[2]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32.6%,2023年上半年降至30.8%[2] - 除所得税后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6720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7330万元,增幅9.1%[2] - 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约14.5%,2023年上半年降至约11.3%[2]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每股盈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7.92分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9.68分[2] - 集团总订约建筑面积从2022年上半年约5400万平方米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370万平方米,增幅18.0%[2] - 集团总在管建筑面积从2022年上半年4310万平方米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5560万平方米,增幅29.0%[2]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为668580千元,2022年为614659千元[32]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87316千元,2022年为96809千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97,74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4,726千元有所下降[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74,360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28,537千元有所上升[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64,698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7,682千元略有下降[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9,662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0,855千元有所上升[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807,40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65,581千元有所上升[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755,89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1,468千元有所上升[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1,51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4,113千元有所下降[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755,896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11,468千元有所上升[46] - 公司总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463.3百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约646.8百万元,增幅约39.6%[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199,067千元,毛利率30.8%;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50,833千元,毛利率32.6%[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控股股东所控制公司所得收益占公司收益的3.3%(2022年同期为5.8%)[70]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期内溢利由2022年约4430万元增加约990万元或约22.3%至2023年约5420万元[102] - 集团合约负债维持稳定,2023年6月30日约为2.91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957亿元[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益约人民币6.46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9.6%;毛利约人民币1.99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2.0%;除税后溢利约为人民币73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9.1%;股东应占每股盈利约为人民币0.0968元,相比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0.0792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6.4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9.6%;毛利约为1.9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2.0%;毛利率约为30.8%,同比下降约1.8个百分点;除税后净利润约为73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9.1%[146] - 公司整体毛利由2022年上半年的1.51亿元增加4830万元至2023年上半年的1.99亿元,增幅32.0%;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上半年的32.6%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30.8%[1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其他收入约为34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440万元减少约100万元或约22.7%[167] - 无形资产因期内摊销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75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191亿元[170] - 投资物业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4050万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3970万元,主要由于折旧[171]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1.234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229亿元;其他应付款项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4.306亿元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4.257亿元[175]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2.759亿元减少约1930万元至约2.566亿元;流动资产净值由2022年12月31日的约6090万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1.097亿元;流动比率为1.13倍(2022年12月31日为1.07倍)[176]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3.124亿元增加约1.354亿元或约43.3%至2023年上半年约4.478亿元[189]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0.664亿元增加约0.265亿元或约39.9%至2023年上半年约0.929亿元[195]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0.133亿元减少约0.008亿元或约6.0%至2023年上半年约0.125亿元[19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约4.211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约4.896亿元[198]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12月31日约2.226亿元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约2.265亿元[198] - 员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1.327亿元增加约0.26亿元至2023年上半年约1.587亿元[189]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141.9百万元,增幅40.5%;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增加约41.1百万元,增幅56.2%[82] - 物业管理项目数量从249个增加至329个[82] - 公司总在管建筑面积从2022年上半年约43.1百万平方米增至2023年同期约55.6百万平方米,增幅约29.0%[8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40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50万元或约1.4%,占集团期内总收入约6.2%[99]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由2022年同期约7300万元增加约4110万元或约56.2%至2023年约1.141亿元,居家服务、停车位租赁及公共设施租赁分别录得约2660万元、5280万元及3470万元[100] - 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由2022年约4010万元增加约1440万元或约36.1%至2023年约5450万元,毛利率由约54.8%降至约47.8%[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41个城市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总订约项目361个,总订约建筑面积约637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8.0%;总在管项目329个,总在管建筑面积约556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9.0%[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中84.4%来源于第三方物业开发商,达约4700万平方米[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92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人民币1.419亿元或约40.5%,占公司期内总收入的约76.2%[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41个城市管理329个物业管理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为5560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9.0%,主要涵盖中国六个地区[127]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4.93亿元,占比76.2%,较2022年增加1.41亿元,增幅40.5%;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1.14亿元,占比17.6%,较2022年增加4105万元,增幅56.2%;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4014万元,占比6.2%,较2022年增加55.2万元,增幅1.4%[139] - 物业管理服务中,西南地区收入最高为2.73亿元,占比55.4%,在管建筑面积为3172.9万平方米,占比57.1%[151] - 物业管理服务中,华中地区收入最低为742万元,占比1.5%,在管建筑面积为68.5万平方米,占比1.2%[15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在管建筑面积为5561.6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的4309.5万平方米有所增加[1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92,628千元,2022年同期为350,656千元;在管建筑面积55,616千平方米,2022年同期为43,095千平方米[1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14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7300万元增加约4110万元或约56.2%,占期内总收入约17.6%[156] - 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260万元增加约40万元或约2.9%至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300万元,2023年同期毛利率为32.4%,2022年同期约为31.9%[156]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3.507亿元增加约1.419亿元或约40.5%至2023年上半年约4.926亿元[187]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0.981亿元增加约0.334亿元或约34.0%至2023年上半年约1.315亿元,毛利率从约28.0%降至约26.7%[191] - 2023年上半年维修及保养开支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0.557亿元,物业管理项目数量从249个增加至329个[189] 财务报表特定项目数据变化 - 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从2022年末3.82025亿元增至2023年6月末5.14162亿元[9] - 贸易应付款项(0至30天)从2022年末4.3522亿元增至2023年6月末11.4535亿元[13]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不可撤销经营租赁应收未来最低租赁款总额分别为2058千元和2401千元[18]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额分别为489617千元和421104千元[23] - 2023年和2022年确认的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分别为23024千元和48243千元[23]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分别为548631千元和554088千元[26]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财务担保合约最大风险敞口分别为5227千元和18439千元[27] - 2022年12月31日受限银行存款6794千元被冻结,2023年6月30日已解除[28] - 2023年6月30日收购重庆新隆信及贵阳兴隆应付代价分别为43000千元和9603千元[28]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商誉维持稳定于约481.5百万元[84] 公司政策及其他事项 - 购股权计划10年有效,行使后可发行股份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0%[1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处于中国西部大开发计划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计划范围内的公司若干中国实体适用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为15%[62]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首次应用与公司运营有关的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适用于2023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的中期财务报表[38] - 董事建议不派付2023年及2022年上半年的中期股息[76] - 香港利得税拨备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附属公司首笔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纳税,超过部分按16.5%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