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及股权结构变化 - 公司于2010年10月2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介绍上市,股份代号为1278[4] - 2014年3月,国开国际完成认购公司5,347,921,071股已发行股份,成为控股股东[5] - 2021年6月11日,国开国际与无锡交通集团签署约29.99%股份转让协议,9月28日交割完成,锡通国际持股约29.99%,国开国际控股持股约24.99%[5] - 2021年9月28日,锡通国际完成收购国开国际持有的中国新城鎮29.99%股权,交割后锡通国际持股29.99%,国开国际持股24.99%[36] - 因中国新城鎮控股转让股权,南京国英中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7日进行工商变更[32] - 2021年公司完成股权结构优化,实现“地方国企+国有金融机构”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43] - 无锡交通集团子公司和国开金融子公司分别持股29.99%和24.99%,成为公司两大股东[5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明确新业务发展战略,在大健康、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领域拓展投资[6] - 公司战略定位为整合主要股东网络及资源,打造全国领先的投资运营品牌[25] - 业务战略包括发挥股东优势选优质项目、保持固收投资组合增长、开展城镇化项目运营、形成投资组合、聚焦新经济领域[26] - 融资战略为发挥股东信用优势搭建融资渠道、利用创新融资方式充实资金、发挥资金杠杆提升股本回报[27] - 打造竞争力要发挥股东优势、与优质伙伴合作、规范提升项目运营流程[28] - 公司明确未来2 - 3年进入业务转型期,将在大健康、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领域拓展投资[43] - 公司贯彻“固本、培元、提質”的“三步走”执行策略,加快剥离部分存量低效资产,稳定固定收益类投资组合[43] - 2022年集团将在新经济领域拓展股权投资业务,稳定运营优质资产,退出低效资产[49] - 2022年固定收益类投资控制风险获稳定利润,新经济股权为超额利润增长点[49] - 集团明确未来2 - 3年为业务转型期,聚焦大健康、战略新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新兴经济领域投资机会[63] - 2022年公司将以股权投资切入进行产业布局,集中资源投入新赛道,实现业务快速增长[63] - 2022年集团推进固定收益类投资稳健增长,目标年底投资组合余额达30亿元左右[64] 业务项目情况 - 固定收益类项目分布在全国经济良好区域,可提供稳定收入及现金流[7] - 民生改善投资领域参与上海罗店新镇、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武汉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等项目[7] - 公司自2002年进入新城镇开发行业,确立“投资 + 产品运营”业务模式[12] - 2016年10月,公司与北京万科合作开发北京门头沟军庄镇项目[13] - 2018年6月,公司完成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项目收购,招租运营良好[13] - 上海罗店新镇项目拥有72.63%权益,总占地面积6.80平方公里[16] - 武汉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项目公司权益占比66.4%,项目总建筑面积172,49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16,978平方米[17] - 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项目公司持股50%,将获独家授权负责东区项目整体开发经营[18] - 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物业开发项目公司持股49%,总占地面积23,475.91平方米,规划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21] - 沈阳李相项目公司权益占比100%,占地面积20.55平方公里[22] - 2021年下半年完成医美、自动驾驶等新经济行业部分项目投资,在多行业储备优质项目[44][55] - 2021年按时代收泰州同泰等项目共计7.43亿元本金,确保正常项目零风险[57] - 2021年下半年完成泰州靖江等四个项目固定收益类投资[57] - 2021年完成长春新城、秦皇岛2个风险项目化解,回收中科南昌项目部分本金[58] - 公司针对存量项目分类管理,稳定运营优质资产,加快处置低效资产[45] - 武汉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全年新签租户20家,出租率维持在97.47%,平均含税租金约95元/月/平米;商业店铺新签租户16家,当前出租率为86.3%,平均含税租金约130元/月/平米[59] - 2021年上海金罗店项目收到罗店镇政府支付的罗店东部开发第二笔返还 款5.2258亿元,东部返还 款15.2258亿元全额到账[62] - 武汉光谷新发展国际中心项目保证全年出租率和收入稳定,探索全链式运营管理模式输出战略[66] - 上海罗店项目按新协议履行义务,力争足额收取东部项目开发管理费用[66] - 北京军庄项目在规划调整方案获批后,适时启动退出程序收回投资资金[66] - 南京G44项目加强沟通,争取地方平台参与或引入第三方接盘,促进项目退出[66] - 2022年中科南昌项目加紧推动仲裁执行,加大沟通力度,加快自救进度争取资金回收[67] 公司人员情况 - 李耀民71岁,2007年1月11日任非执行董事,2007年4月1日起任执行副主席,有超20年业务管理及物业开发经验[71] - 刘贺强52岁,2014年3月28日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在银行及投资领域经验丰富[74] - 胡志伟50岁,2021年10月18日任执行董事,2021年12月30日任副总裁,投资管理经验丰富[75] - 杨美玉39岁,2014年3月28日任执行董事,负责新经济行业股权投资业务[76] - 施冰38岁,2007年12月加入集团,2016年8月12日任执行董事,负责战略性合作工作[78] - 王建刚40岁,2019年3月21日任非执行董事,有超10年法律经验[79] - 王红旭49岁,2021年10月18日任非执行董事,在投资管理方面经验丰富[80] - 陈颂国57岁,2007年9月25日加入董事会,任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净利润1.3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9亿元,实现扭亏为盈[48][53] - 2021年底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余额约为14.3亿元人民币,为2022年净利润目标奠定基础[4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67,776千元,2020年为475,966千元,2019年为614,931千元,2018年为722,126千元,2017年为1,232,296千元[93]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49,214千元,2020年经营亏损为200,609千元,2019年经营溢利为161,535千元,2018年经营亏损为133,144千元,2017年经营溢利为567,211千元[93] - 2021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141,450千元,2020年除税前亏损为207,067千元,2019年除税前溢利为177,491千元,2018年除税前亏损为146,068千元,2017年除税前溢利为562,816千元[93]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30,950千元,2020年年内亏损为248,165千元,2019年年内溢利为111,352千元,2018年年内溢利为122,252千元,2017年年内溢利为419,364千元[93] - 2021年母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8,583千元,2020年应占亏损为250,925千元,2019年应占溢利为95,412千元,2018年应占溢利为83,893千元,2017年应占溢利为335,614千元[93]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为6,678,036千元,2020年为7,411,263千元,2019年为8,670,988千元,2018年为9,005,415千元,2017年为8,098,824千元[93]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2,163,517千元,2020年为3,023,871千元,2019年为3,991,530千元,2018年为4,388,007千元,2017年为3,493,610千元[93] - 2021年公司权益总额为4,514,519千元,2020年为4,387,392千元,2019年为4,679,458千元,2018年为4,617,408千元,2017年为4,605,214千元[93] - 2021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4,049,040千元,2020年为3,944,280千元,2019年为4,239,106千元,2018年为4,192,996千元,2017年为4,221,394千元[93] - 2021年非控股权益为465,479千元,2020年为443,112千元,2019年为440,352千元,2018年为424,412千元,2017年为383,820千元[93] - 2021年公司收入2.73亿元,较2020年下降30%;土地开发收入2721.5万元,同比增长129%;城镇化开发收入9155.2万元,减少60%;投资物业相关收入1.54亿元,增加3%[95] - 2021年其他收入9473.8万元,较2020年增加12%,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和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增加[96] - 2021年销售成本6339.9万元,较2020年增加55%,土地开发成本增加134%,物业管理服务开支及其他物业运营成本增加23%[97] - 2021年其他开支2442.5万元,较2020年增加95%,主要为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损失净额和汇兑亏损净额[98] - 2021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转回3597.8万元,因收回应收款项;2020年减值损失38644.6万元[99] - 2021年财务成本净额5096.1万元,较2020年减少6170.4万元,因银行借贷平均结余减少[100] - 2021年公司分占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亏损净额776.4万元,开元教育和开元基金有溢利[102] - 2021年所得税费用1050.0万元,包括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抵免和预扣税[103] - 2021年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非流动资产)13.72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8.91亿元[106] - 2021年应收账款较2020年末减少5.06亿元,主要因上海金罗店收回应收款项[111] - 2021年12月31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流动资产)余额为2.24亿元,较2020年末减少7.29亿元[112] - 2021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流动资产)余额为11.61亿元[112] - 2021年12月31日,其他流动资产余额为1454.8万元[113] - 2021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借贷余额较2020年末减少7.26亿元[114] - 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余额较2020年末减少0.80亿元[115] - 2021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余额较2020年末减少1128.2万元[116]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2020年末减少4.69亿元,2021年12月31日总结余为3.86亿元[120] - 2021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4.0%,较2020年12月31日的18.3%有所减少[120] - 2021年年底固定收益投资组合余额恢复到14亿元[128] - 2021年员工总数为93名,较2020年的101名减少,总员工成本约为5133万元,较2020年的5272万元减少[124]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核数师委任日期为2007年11月20日[31] - 公司在2021财年遵守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仅主席应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守则条文F.2.2未遵守[132] - 董事会成立3个委员会,包括审计、提名和薪酬委员会,协助履行职责[133]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4次会议,约每季一次[133] - 执行董事刘贺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36] - 非执行董事左坤董事会会议出席率2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13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颂国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审计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136] - 企业架构重整等重大事宜须经董事会批准,其他事宜授权董事会委员会,日常运营授权行政管理层[139] - 2021年10月18日左坤辞任非执行董事及主席,刘玉海同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及主席[141] - 李耀民作为副主席,负责在主席缺席时履职及执行集团业务策略等[141] - 刘贺强作为行政总裁,负责管理集团投资项目发展及公司整体运营[14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2名成员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2] - 本财政年度内,董事会遵守规则委任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
中国新城镇(01278)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