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60,247千港元,较2021年的199,403千港元下降69.78%[2]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3,458千港元,而2021年为盈利15,550千港元[2] - 2022年年内亏损为135,867千港元,较2021年的399,264千港元有所收窄[3] - 2022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6.50港仙,2021年为48.48港仙[3] - 2022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42,168千港元,2021年为390,564千港元[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11,458千港元,2021年为251,213千港元[5]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255,264千港元,2021年为480,412千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97,134千港元,2021年为918,820千港元[5] - 2022年流动负债净额为641,870千港元,2021年为438,408千港元[5] - 2022年负债净额为330,537千港元,2021年为189,035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359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后约为39930万港元[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1.3586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3.99264亿港元)[66] - 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6.50港仙(2021年经重列为约48.48港仙)[67] - 2022年公司净亏绌约为3.3053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89035亿港元)[6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净亏损约3.30537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89035亿港元[7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7942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1.75638亿港元[79]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0.28,2021年经重列为约0.52[79]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2.55264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4.8041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8.97134亿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9.1882亿港元[79]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亏损净额1.35197亿港元[93]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6.4187亿港元及3.30537亿港元[93] 2021年综合损益表数据调整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收入过往呈报为19.9386亿千港元,调整17千港元后经重列为19.9403亿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毛损过往呈报为9539.2万千港元,调整17千港元后经重列为9537.5万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其他收入及收益过往呈报为-1767.4万千港元,调整38千港元后经重列为-1763.6万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处置附属公司亏损过往呈报为-5522.9万千港元,调整1142千港元后经重列为-5408.7万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电影投资减值过往呈报为-1.53184亿千港元,调整66千港元后经重列为-1.53118亿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融资成本过往呈报为-2492.7万千港元,调整562千港元后经重列为-2436.5万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除税前亏损过往呈报为-4.16689亿千港元,调整1825千港元后经重列为-4.14864亿千港元[22] - 2021年综合损益表中,年内亏损过往呈报为-4.01139亿千港元,调整1825千港元后经重列为-3.99314亿千港元[22] - 2021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年内亏损)基本及摊薄过往呈报为-48.70港仙,调整0.22港仙后经重列为-48.48港仙[22] 2021年其他财务数据调整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年内亏损过往呈报为401,139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亏损为399,314千港元[2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经营业务现金流量过往呈报为-416,689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414,864千港元[2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投资业务现金流量净额过往呈报为-820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仍为-820千港元[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年度,融资业务现金流量净额过往呈报为-92,025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仍为-92,025千港元[2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过往呈报为242,250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233,602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过往呈报为157,105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175,638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过往呈报为162,502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163,615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过往呈报为-448,888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438,408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负债净额过往呈报为-190,867千港元,调整后经重列为-189,035千港元[27] 借贷相关情况 - 公司就本金为1.2315亿港元的借贷及电影投资贷款与放债人订立延期协议,将还款到期日延至2024年6月[1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能偿还本金为1.66712亿港元的若干计息借贷及电影投资贷款,还有本金为4.11亿港元的须于一年内偿还,该等借贷及贷款合共5.77712亿港元,超过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7942万港元[93] - 报告期末后,公司就本金为1.2315亿港元的借贷及电影投资贷款与放债人订立延期协议,将还款到期日延长至2024年6月[99] 业务线收入及资产数据变化 - 美国市场外部客户收入2022年为60,247千港元,2021年为199,403千港元[30] - 美国非流动资2022年为276,055千港元,2021年为197,713千港元;香港非流动资2022年为35,403千港元,2021年为53,500千港元[31] - 客户A收入2022年为48,635千港元,2021年为165,776千港元;客户B收入2022年为8,064千港元,2021年为0千港元[32] - 美国市场影片收益2022年为60,247千港元,2021年为199,403千港元[32] - 2022年12月31日,分配至未完成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预期一年内确认为收入约84,941,000港元,2021年为51,903,000港元;一年后确认为收入约1,184,000港元,2021年为134,433,000港元[34] - 2022年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6020万港元,毛利约40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后收入约19940万港元,毛损约9540万港元[4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约6020万港元(2021年经重列为约1.994亿港元),毛利约400万港元(2021年毛损约9540万港元)[64] 成本及费用数据变化 - 电影、电视节目及节目版权投资摊销2022年为56,219千港元,2021年为294,778千港元[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2年为858千港元,2021年为836千港元[35] - 使用权资产折旧2022年为2,560千港元,2021年为2,851千港元[35] - 未计入租赁负债计量的租赁付款2022年为258千港元,2021年为216千港元[35] - 雇员福利开支(扣除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薪酬)2022年为10,503千港元,2021年为10,681千港元[35] - 2022年并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之利息开支总额为2727.1万港元,2021年为1498.7万港元[36]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345.8万港元,2021年所得税抵免为1555万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为25%,美国联邦税率为21%,州税率为7%[37] 股本及股份相关 - 法定股本为20亿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及缴足均为823564799股,股本为8235.6万港元[42] - 2022年和2021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823564799股;2022年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3586.7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6.5港仙;2021年经重列后分别为39926.4万港元和48.48港仙[38][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5] - 公司股份自2023年4月3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已申请自2023年7月3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107] 法律诉讼及仲裁情况 - 2022年9月22日,附属公司被起诉,要求偿还电影《中途岛》投资本金80.4万美元(约629.7万港元)及相应投资利息[43] - 2023年3月3日,附属公司及公司被仲裁,要求偿还电影《致命感应》投资本金300万美元(约2349.5万港元)及相应收益[44] 电影项目情况 - 《摘金奇缘》全球票房为2.38532921亿美元[49] - 《遗孀秘闻》国际地区总销售额预计950万美元[50] - 《中途岛》总投资预算将近1亿美元,除大中华地区以外的海外预售超30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26696475亿美元,在专业影片评分网站上观众评分为92%[51][52] - 《讲鬼故》制作成本为2500万美元,上映首周美国国内票房210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为1.04545505亿美元[53] - 《致命感应力》推文已有超2461条转发及33000个点赞,在IMDb得到的评分为6.3/10,在Tomatometer的好评达76%[55][56] - 公司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已完成剧本[61]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聘请8位电影导演开展电影制作及发行业务[60] - 公司通过合作与一线巨星共同制作12个项目[62] - 公司将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分配预算并保留版权建立新生态系统[63] - 公司将从项目及IP产生收益,包括收回成本、获得制片费等[63] - 公司计划利用好莱坞知识产权资源发展元宇宙业务,推进数字产品平台建设,并扩大跨境电商业务[70] - 2023年5月8日,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阿里云订立经销商服务协议[71] 财务报表审核及相关声明 - 公司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首度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7]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另一名独立核数师审核,2022年6月21日该核数师就该等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声明[96] - 公司核数师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将初步公告所载有关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财务数字与该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金额核对一致,但未作出核证[89] - 独立核数师不就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充足合适审核凭证支持使用持续经营基准[92] 公司治理及决策事项 - 公司已按照上市规则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其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88] - 董事会建议修订公司现有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使其与经修订上市规则附录三一致等[102] - 建议修订须经股东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后生效[103] - 载有建议修订详情及股东周年大会通告的通函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04] 其他事项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75] - 本业绩公告可在港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年报将于2023年7月底前后寄发股东并刊载于上述网站[106] - 公告日期,董事会有六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总值为1.05291亿港元[8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为13名
星光文化(01159)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