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洋集团(03377) - 2023 - 中期业绩
远洋集团远洋集团(HK:03377)2023-08-30 22:30

整体业绩表现 - 协议销售总额为人民币356.60亿元,同比下降17%[2] - 营业额为人民币208.07亿元,同比下降11%[2][3][5] - 毛损为人民币1.25亿元,毛损率约为1%[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83.69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人民币2.412元[2][3]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销售成本为209.31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91.02亿元[6] - 2023年上半年毛损为1.25亿元,毛利率约1%;2022年上半年毛利43.11亿元,毛利率18%[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及其他收入下降51%至4.77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和市场推广费用为5.72亿元,占协议销售总额约1.6%;2022年上半年为5.33亿元,占比1.2%[8] - 2023年上半年行政费用增至8.16亿元,占上半年总营业额约3.9%;2022年上半年为6.48亿元,占比2.8%[8] - 2023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112.94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0.50亿元[8] -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利率升至5.78%,已付或应计利息总开支升至27.47亿元[9] - 2023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项总额降至3.04亿元,土地增值税降至0.89亿元[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3.69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10.87亿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额为20,806,596千元,2022年同期为23,412,414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毛损为124,793千元,2022年同期毛利为4,310,581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13,373,559千元,2022年同期经营溢利为2,859,762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8,309,390千元,2022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07,884千元[3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和摊薄亏损均为2.412元,2022年同期均为0.143元[3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308,464千元,全面亏损总额为18,617,854千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约183亿元,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约1036亿元[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部分部营业额为22292971千元,来自外部客户营业额为20806596千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经营亏损为12236482千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65575千元[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部分部营业额为25139232千元,来自外部客户营业额为23412414千元[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经营溢利为4156294千元[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折旧及摊销为144243千元[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为183,829,37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2,707,261千元有所下降;分部负债总额为96,815,16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9,511,711千元有所下降[48][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部经营亏损为12,236,482千元,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4,156,294千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916,126千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1,752,927千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1,7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3,637千元有所减少[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业销售收入中,16,967,243,000元于一个时间点确认,350,468,000元在一段时间内确认[52] - 其他亏损净额在2023年上半年为1,193,515千元,2022年上半年为1,114,973千元[62] - 财务费用在2023年上半年为1,881,267千元,2022年上半年为1,344,637千元[63] - 2023年上半年按年资本化利息率为5.78%,2022年为5.07%[63] - 2023年上半年即期所得税为393,264千元,2022年为1,645,043千元[6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369,229千元,2022年为1,087,353千元[67][6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412元,2022年为0.143元[6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摊薄亏损为2.412元,2022年为0.143元[69] 财务状况 - 集团加权平均利率为5.78%,流动比率为1.15倍[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资源总额76.50亿元,约99.7%为人民币,流动比率1.15倍[1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借贷比率约326%,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3%上升[10] - 2023年6月30日,约67%的集团贷款为定息贷款,约57%为人民币贷款[11] - 2023年6月30日,总抵押资产占集团总资产值约18%,物业买家按揭贷款担保总额252.34亿元[11] - 2023年6月30日,1年内到期贷款446.16亿元,占比49%;1 - 2年到期贷款198.34亿元,占比21% [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6,935,92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934,689千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59,206,95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2,137,644千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39,006,0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392,075千元[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51,278,85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60,794,272千元[3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本金总额为919.2亿元,财报获批发布日借款本金总额为909.6亿元,20亿元公司债券于2023年9月1日到期[41] - 集团2023年6月30日的未动用贷款授信约为1290亿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位于内地、香港及美国的非流动资产总值(金融工具及递延所得税资产除外)分别约为39,951,597,000元、2,083,000元及199,404,000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8,366,805,000元、2,963,000元及199,404,000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569,877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787,523千元有所减少;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707,40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0,632千元有所增加[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6个月内为1,890,170千元,6个月至1年为1,179,159千元,1年至2年为1,478,866千元,2年至3年为750,850千元,3年以上为270,832千元[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为89,165,000元的贸易应收款项已质押作集团贷款之抵押品,2022年12月31日无此情况[5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任何交易价值占集团对外销售总额10%以上的单一客户[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即期部分为65,951,39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3,490,813千元有所减少[5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在2023年6月30日为707,40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632千元[58] - 其他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合计在2023年6月30日为70,814,98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6,601,817千元[5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47,394,72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4,938,203千元[60]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13,336,941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73,570千元[60] - 应计支出在2023年6月30日为6,547,6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76,062千元[60] - 应付合营企业款项在2023年6月30日为7,134,00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08,753千元[6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70] - 2022年已付末期股息为198,018千元,每股0.026元,2023年为零元[71]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中期股息[81] 市场展望与策略 - 下半年政策环境向好,但市场复苏不可乐观,中长期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4] - 集团将维持均衡搭配的项目组合,专注发展未来重点项目[5] - 2023年下半年,刺激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望出台,公司将积极进行债务管理[10] - 鉴于潜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公司将考虑采取措施匹配非人民币贷款与资产并安排对冲工具[11] - 公司将继续对投资物业推进轻资产化战略,加强资金回笼[29] 物业开发业务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开发、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其他房地产相关业务营业额变动分别为–6%、–6%、4%、–44%[5] - 物业开发业务营业额约占集团总营业额的83%[5]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物业开发业务营业额173.18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6% [13] - 2023年上半年,交付可售楼面面积122.3万平方米,较2022年上半年下降约15% [13] - 2023年上半年,不包括车位销售,平均入账销售价格升至每平方米15900元[13]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楼面面积上升约8%至276.09万平方米,2022年上半年为255.50万平方米[16] - 不包括车位销售,2023年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约19%至每平方米14,700元,2022年上半年为每平方米18,200元[16] - 2023年上半年可售项目超180个,2022年上半年为210个[16] - 华南区域营业额21.72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13.6027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16,000元/平方米[15] - 华中区域营业额56.77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30.0001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18,900元/平方米[15] - 华西区域营业额7.64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7.0596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10,800元/平方米[15] - 小计(不包含车位)营业额169.57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106.5435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15,900元/平方米[15] - 车位营业额3.61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15.7835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2,300元/平方米[15] - 合计营业额173.18亿元,交付可售楼面面积122.3270万平方米,大约平均入账销售价格14,200元/平方米[1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协议销售额为356.6亿元,总楼面面积276.0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2900元/平方米[19] - 华西区域协议销售额12.96亿元,总楼面面积13.28万平方米,平均售价9800元/平方米[19] - 其他区域协议销售额5.29亿元,总楼面面积0.7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67000元/平方米[19] - 其他项目协议销售额5.65亿元,总楼面面积5.5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10100元/平方米[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