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情况 - 2023年公司总营收达人民币530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15.6%[4] - 中国内地总营收较2022年增长21.6%,灵活用工营收增长25.2%至人民币5123百万元[4] - 香港营收维持3.4%的稳健增长,台湾营收较去年增长5.8%[4] - 2023年招聘解决方案分部营收较去年下降29.1%,主要因客户招聘谨慎及候选人转职意愿下降[4][12] - 灵活用工营收从2022年的43.436亿元增至2023年的51.228亿元,增幅约17.9%[33]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的6.239亿元降至2023年的6.226亿元,降幅约0.2%[34] - 2023年营收为人民币5.30359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4.58846亿元[85]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6.22579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6.2393亿元[8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84548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76074亿元[85] - 2023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4659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35477亿元[85] - 2023年年内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53895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83214亿元[85] - 2023年集团分部营收为5303592千元,分部溢利为622579千元,除税前溢利为184548千元[128] - 2022年集团分部营收为4588460千元,分部溢利为623930千元,除税前溢利为176074千元[129] - 2023年来自灵活用工、招聘解决方案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分别为4343596千元、222592千元和22272千元[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部客户营收方面,中国大陆为35.78853亿元,香港及澳门为6.59048亿元,台湾为10.65691亿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43683亿元、6.3718亿元、10.07597亿元[155] - 2023年客户A1来自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分部的营收为1.55998亿元,2022年为1.322937亿元[160] 利润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由2022年的人民币118.6百万元增加约6.6%至2023年的人民币126.5百万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溢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318亿元增加约2.5%至2023年的人民币1.351亿元[3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6,476千元,2022年为118,606千元[191] 成本与开支 - 服务成本由2022年的人民币3964.5百万元增加约18.1%至2023年的人民币4681.0百万元[13] - 销售开支由2022年的人民币366.7百万元减少约2.1%至2023年的人民币358.9百万元[15] - 销售开支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8.0%降至2023年的6.8%,行政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2.2%降至2023年的1.9%[36] - 2022年和2023年其他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60万元和460万元,减少归因于汇兑收益净额减少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减少[37]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4060万元减少约6.5%至2023年的人民币3800万元[38] - 2023年即期税项为33367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89千元,递延税项为4678千元,总计37956千元[136] - 2022年即期税项为32817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168千元,递延税项为7948千元,总计40597千元[136] - 2023年董事薪酬总计8348千元,其他员工成本总计4892512千元,员工成本总额为4900860千元[140] - 2022年董事薪酬总计7314千元,其他员工成本总计4208400千元,员工成本总额为4215714千元[140] - 2023年核数师薪酬为2885千元,物业及设备折旧为6251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636千元[140] - 2022年核数师薪酬为2970千元,物业及设备折旧为612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1582千元[140] - 2023年确认为开支的研发成本为5668千元,2022年为5469千元[140]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111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9.267亿元,主要因灵活用工业务增加[41]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7.44432亿元和人民币7.95349亿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为人民币9.841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9.378亿元[7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2倍,2022年为2.3倍[7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担保债券人民币490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70万元[77] - 公司收取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4.582亿元[78]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2,256千元,2022年为266,239千元[9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未披露,2022年为176,074千元[91]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7,755)千元,2022年为2,366千元[91] - 2023年已付利息为(1,838)千元,2022年为(2,366)千元[93] - 2023年已付非控股股东股息为(8,559)千元,2022年为(3,608)千元[93] - 2023年已付股息为(22,826)千元,2022年为(346,184)千元[93] - 2023年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4,971千元,2022年为24,932千元[94] - 2023年和2022年资产净值分别为1,279,962千元和1,151,047千元[106]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分别为(42,969)千元和(75,849)千元[10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计855,822千元,2022年为674,943千元[176] - 2023年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计309千元,2022年为296千元[17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2,868千元,2022年为2,708千元[193] - 2023年应付一名股东及关联公司款项总计1,299千元,2022年为510千元[193] 业务展望与战略 - 对2024年持审慎态度,中期前景较乐观,预计中国内地灵活用工业务维持稳定增长[6][7] - 未来将继续寻求战略性收购及合作机会,巩固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市场领导地位[8] - 集团2024年战略重点是中国大陆灵活用工,聚焦新能源等关键行业[29] - 集团2024年将投资内部技术平台,整合优化招聘系统[30] - 集团继续扩大中国大陆服务组合,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26] - 因宏观经济前景不明,集团对2024年业务增长持审慎态度,中期前景较乐观[28] - 2023年公司因多种因素对发展及投资计划持谨慎态度[48] 税务政策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一家中国附属公司2022 - 2025年享有15%优惠税率[164][165] - 符合香港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笔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165] 股息分配 - 2022年9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0港元,总额约3.3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839亿元)[1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总额约64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810万元),待股东大会批准[143] - 2023年7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港元,总额约249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280万元)[172] - 2022年7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7港元,总额约7.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23亿元)[171]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8元)[200] - 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预计于2024年7月17日或前后派发[200] 股份与股东相关 - 2023年11月22日公司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53] - 为确定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资格,6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6] - 为符合收取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资格,7月3日至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7] - 用于计算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2390509亿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02942458亿股[174] - 用于计算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5984822亿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06094365亿股[174] - 2021年受限股份单位计划的受托人于报告期内在市场上购买27,750股股份[199] - 集团在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99]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6月26日举行[200] 财务准则与法规 - 公司于2023年度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修订本[97][99] - 公司尚未应用支柱二法规暂时例外规定,将在法规颁布时披露相关资料[98] - 公司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就长期服务金责任颁布的指引[102]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13][115][116] - 集团修订条例对合并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8]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及香港诠释第5号(2020年)相关修订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20][121] - 根据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负债,应用2020年和2022年修订本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124] - 2020年修订本就评估自报告日期起至少十二个月的延迟结付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105] - 2022年修订本修改2020年修订本引入的要求,订明实体须于报告期间末或之前遵守的契约方会影响延迟结付负债的权利[120] - 2022年修订本订明有关资料的披露要求,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负债可能须于报告期间后十二个月内偿还的风险[12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证券指引,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18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95] - 董事会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黄伟德先生[197]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就集团2023年度业绩意见一致,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数额一致[198] 其他事项 - 集团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台湾,分别占2023年底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的70%、18%、12%[23] - 集团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的定制化专业服务获多项荣誉[27] - 集团按三条业务线提供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大中华区企业及政府客户[31] - 公告日期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类别无重大变动,修订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时间表无重大不利影响[50] - 2023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件[54] - 集团预期用上市所得款项及经营业务现金满足资金需求,暂无重大外债或股权融资计划[71] - 董事会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时间延至2025年12月31日[79]
万宝盛华(02180)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