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宝盛华(02180)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8 16:43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止7月18日收盘,共有160只股票创52周新高 [1] - 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以288.89%的创高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44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 [1][2] - 澳亚集团股权(02905)和中安控股集团(08462)分别以55.28%和50.00%的创高率位列第二、三位 [1][2] - 创高率超过30%的股票还包括华联国际(00969)40.13%、中科生物(01237)37.25%、万马控股(06928)30.43% [2] 52周新高股票列表 - 乐普生物-B(02157)收盘价7.940港元,创高率24.54% [2] - 指尖悦动(06860)收盘价0.238港元,创高率17.14% [2] - 中国金典集团(08281)收盘价0.090港元,创高率17.12% [2] - 富誉控股(08269)收盘价0.540港元,创高率16.07% [2] - 加科思-B(01167)收盘价6.700港元,创高率15.31%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XI二南CO-U(09311)以-16.10%的创低率位居榜首,收盘价0.930港元,最低价0.896港元 [6] - XI二南CO(07311)创低率-12.62%,收盘价7.360港元,最低价7.025港元 [6] - 昊天国际建投(01341)创低率-5.70%,收盘价0.228港元,最低价0.182港元 [6] - 协同通信(01613)创低率-4.00%,收盘价0.242港元,最低价0.240港元 [6] - 新达控股(08471)创低率-3.45%,收盘价0.086港元,最低价0.084港元 [6]
7月17日电,万宝盛华集团第二季度收入45.2亿美元,预计收入为43.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78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0.69美元。公司第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为0.77-0.87美元,市场预期为0.80美元。
快讯· 2025-07-17 19:48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45.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43.7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0.78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69美元 [1] 业绩指引 - 第三季度每股收益指引为0.77-0.87美元,市场预期为0.80美元 [1]
万宝盛华(0218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7:4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收6270538千元,较2023年的5303592千元增长18.2%[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29848千元,较2023年的126476千元增长2.7%[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溢利145621千元,较2023年的135079千元增长7.8%[9] - 2024年每名雇员创造人均营收5619千元,较2023年的4124千元增长36.3%[9] - 2024年全职雇员人数1116人,较2023年的1286人下降13.2%[9] - 2024年合约员工人数55300人,较2023年的54000人增长2.4%[9] - 2024年末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总数约55,300人,较2023年末的约54,000人上升2.4%,其中中国大陆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总数大幅增加约12.8%[12] - 2024年灵活用工人才数据库的候选人人数据约为2,889千人,较2023年的2,523千人增长14.5%[17] - 2024年招聘解决方案中获介绍职业的数目为1,728个,较2023年的2,448个减少29.4%[17] - 2024年招聘服务数据库的候选人人数据约为3,713千人,较2023年的3,587千人增长3.5%[17] - 2024年全职雇员人数为1,116人,较2023年的1,286人减少13.2%[17] - 2024年公司营收为人民币6,270.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303.6百万元上升约18.2%[19] - 2024年灵活用工产生的营收为人民币6,133.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122.8百万元上升约19.7%[19] - 2024年中国大陸营收为人民币4,466,73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578,853千元增长24.8%[20] - 2024年香港及澳门营收为人民币883,47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59,048千元增长34.1%[20] - 2024年台湾营收为人民币920,338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65,691千元减少13.6%[20] - 招聘解决方案营收从2023年的1.578亿元降至2024年的1.157亿元,降幅约26.7%[21] -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从2023年的22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190万元,降幅约4.8%[21] - 服务成本从2023年的46.81亿元升至2024年的56.569亿元,增幅约20.8%[22] - 毛利从2023年的6.226亿元降至2024年的6.136亿元,降幅约1.4%,毛利率从11.7%降至9.8%[23] - 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3.589亿元降至2024年的3.394亿元,降幅约5.4%,行政开支从1.019亿元降至9660万元,降幅约5.2%[25]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920万元升至2024年的2080万元,增幅约8.5%[26] - 2023年录得其他收益460万元,2024年录得其他亏损540万元[27]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3800万元增至2024年的4250万元,增幅约12.1%,实际所得税率从20.6%升至22.3%[2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1.265亿元增至2024年的1.298亿元,增幅约2.7%[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经调整溢利从2023年的1.351亿元升至2024年的1.456亿元,增幅约7.8%[3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招聘与解决方案分部较去年下降26.7%,灵活用工业务分部营收增长约19.7%至6133百万元,香港业务营收增长34.1%,台湾营收下降13.6%[11] - 招聘解决方案营收从2023年的1.578亿元降至2024年的1.157亿元,降幅约26.7%[21] -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从2023年的2290万元降至2024年的2190万元,降幅约4.8%[21]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公司在大中华市场超280个城市服务客户,运营逾40个办事处,已向超26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本地雇主提供服务[4] - 2024年中国大陸营收为人民币4,466,73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578,853千元增长24.8%[20] - 2024年香港及澳门营收为人民币883,47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659,048千元增长34.1%[20] - 2024年台湾营收为人民币920,338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065,691千元减少13.6%[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建议就2024年度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相当于每股人民币0.29元),占集团每股盈利约45%[11]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582亿元,使用时间已推迟至2025年12月31日[51] - 截至年报日期,集团无未来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50] - 公司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预期动用时间表由2025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52]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期内集团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价值为本集团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所得款项净额为458,200千元,其中业务扩展已动用137,451千元(占总所得款项净额的30%),研究及开发已动用64,328千元,未来投资及战略性并购已动用38,250千元,品牌建设及数字营销已动用26,565千元,营运资金已动用90,281千元[52] - 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01,325千元,研究及开发、未来投资及战略性并购、品牌建设及数字营销剩余未动用款项预计于2026年12月31日或之前悉數動用[52] - 公司于2019年6月5日采纳购股计划,2021年6月10日和2023年11月22日分别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54][55] - 崔志辉先生48岁,自2021年3月31日起任执行董事及公司首席执行官,曾于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56] - John Thomas MCGINNIS先生58岁,于2020年6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3年6月29日获委任为主席,负责监督公司附属公司管理工作[57] - John Thomas MCGINNIS先生于2016年2月获委任为MAN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参与支持及制定公司业务及财务策略[57] - 公司自有雇员薪酬待遇包括薪金及花红,享有医疗保健、退休福利等福利待遇,已在中国大陆成立工会[54] - 合约员工接受多个用工方面交叉培训,公司提供计算机技能及其他职场技能培训[54] - Colin Patrick Alan JONES先生60岁,于2023年6月2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16年1月起担任MAN亚太及中东地区法务主管[59] - 张迎昊先生48岁,于2015年8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1月18日调为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1月起于北京磐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62] - 翟锋先生57岁,于2015年8月28日获委任为董事,2019年1月18日调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8月28日辞任[63] - 张琪先生42岁,于2024年8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9月起担任中信产业投资基金执行董事[65] - MCGINNIS先生在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Morgan Stanley担任全球总监,负责多项财政职能[58] - JONES先生在2019年公司于联交所上市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自2008年起担任MAN附属公司ManpowerGroup Co., Ltd.董事[60] - 张迎昊先生在2004年8月至2009年1月于中国人寿任职,离职时为投资管理部部门经理[62] - 翟锋先生在1991年7月至2012年11月于宝洁(中国)任职,离职时为大中华区销售总裁[64] - 翟锋先生在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为上海磐信夹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64] - 张琪先生在2009年4月至2022年9月于中信产业投资基金任职[65] - 杨永亮62岁,2019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公营服务、私人企业及资本市场拥有逾29年经验[67] - 黄文丽55岁,2019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管理、市场推广及销售等方面拥有逾32年经验[68] - 黄伟德53岁,2019年3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专业会计、资本市场及并购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69][70] - 崔志辉48岁,2016年1月至2021年10月担任集团首席财务官,2021年3月3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72] - 高星月2019年1月18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自2018年9月起担任万宝盛华中国的战略经理[73] - 徐心儿2020年9月4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有十年以上为多间私人公司及上市公司提供公司秘书服务的经验[73] - 公司自上市后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并在报告期内遵守守则条文[74] - 2024年公司继续加强文化框架,董事会制定并推广企业文化,新雇员须参与入职培训[75] - 公司将不时邀请外部专家为管理人员提供培训,张贴企业文化相关内容[75] - 公司举办与宣传企业文化有关的赛事及活动,提高雇员的企业文化意识[75] - 报告期内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超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78] - 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主席由John Thomas MCGINNIS先生担任,首席执行官由崔志辉先生担任[82]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均为1年[86]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所载评估独立性的指引,属独立人士[87] - 目前董事会组成包括超三分之一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主要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超出上市规则独立性要求[88] - 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的主席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8]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须于获委任后每年进行评估[88] - 董事会已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可衡量目标为董事会候选人的甄选应基于多元化观点进行[90] - 董事须按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84] - 董事认为不存在重大不确定事件或状况对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的能力产生重大疑问,已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集团合并财务报表[84]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名女性董事[91] - 报告期内,人力资源(含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男性23%:女性77%[92] - 执行董事初始任期从2021年3月31日起3年,重续合同任期自2024年3月31日起再3年[93] - 非执行董事(部分除外)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3年,部分修订任期从2021年9月9日起至2022年7月9日止再3年,Colin Patrick Alan JONES任期自2023年6月29日起3年,张琪任期自2024年8月28日起3年[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1年,修订任期从2021年9月9日起1年,多次重续后,现任期自2024年4月1日起至2025年3月31日止1年[95] - 2024年6月26日股东周年大会上,张迎昊、John Thomas MCGINNIS、杨永亮退任并膺选连任非执行董事[96] - 2024年8月28日,翟锋辞任非执行董事,张琪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6] - 公司向董事提供上市规则修订简报、联交所新闻稿等最新技术资料[98] - 报告期内,公司向董事提供法规及最新资料培训讲座[98]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接受有关法规最新资料及企业管治事宜讲座、监管更新阅读材料培训[99] - 报告期内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01][102] - 执行董事崔志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1/1[102] - 非执行董事Colin Patrick Alan JONES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1/1[102] - 非执行董事John Thomas MCGINNIS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为1/1,出席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议次数为1/1[102] - 审核委员会由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黄伟德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05] - 审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于2024年3月及8月与公司高级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举行2次会议[108] - 薪酬委员会由2名非执行董事和3
万宝盛华(0218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0:5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人民币627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8.2%[7] - 2024年集团营收为人民币6,270.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303.6百万元上升18.2%[19] - 2024年营收为6,270,5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303,592千元人民币[5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至人民币129.8百万元,较去年增长约2.7%;经调整纯利增加至人民币145.6百万元,较去年上升约7.8%[8]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内溢利从2023年的1.265亿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1.298亿人民币,增幅约2.7%[30] - 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年内经调整溢利从2023年的1.351亿人民币升至2024年的1.456亿人民币,升幅约7.8%[3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9,848千元,经调整溢利为145,621千元;2023年分别为126,476千元和135,079千元[32]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9,8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6,476千元人民币[58]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64元人民币,2023年为0.62元人民币[58] - 集团毛利从2023年的6.226亿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6.136亿人民币,降幅约1.4%,毛利率从约11.7%降至约9.8%[22] - 2024年毛利为613,6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22,579千元人民币[5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90,6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84,548千元人民币[57] - 2024年年内溢利为148,10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6,592千元人民币[5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90,636千元,2023年为184,548千元[62] - 集团销售开支从2023年的3.589亿人民币降至2024年的3.394亿人民币,降幅约5.4%,行政开支从1.019亿人民币降至9660万人民币,降幅约5.2%[24] - 集团销售开支占2023年和2024年总营收分别约6.8%及5.4%,行政开支分别约1.9%及1.5%[25]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3年的1920万人民币升至2024年的2080万人民币,升幅约8.5%[26] - 集团2023年录得其他收益460万人民币,2024年录得其他亏损540万人民币[27] - 2024年集团分占联营公司溢利为70万人民币[28] - 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3800万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250万人民币,增幅约12.1%,实际所得税率从约20.6%升至约22.3%[29] - 2024年服务成本为人民币5,656.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681.0百万元上升20.8%[21] - 2024年服务成本为(5,656,9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681,013)千元人民币[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119.3百万元,2023年为1,011.1百万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总值为2,247.4百万元,2023年为1,827.2百万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总额为1,128.0百万元,2023年为816.1百万元[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为980.9百万元,2023年为984.1百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入79.9百万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35.4百万元,2023年为39.8百万元[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为50.8百万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倍,2023年12月31日为2.2倍[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担保债券人民币508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900万元[4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04,749千元,2023年为310,418千元[5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2,247,370千元,2023年为1,827,192千元[5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28,029千元,2023年为816,129千元[59]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1,119,341千元,2023年为1,011,063千元[60]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376,848千元,2023年为1,279,962千元[60] - 2024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122,922千元,2023年为123,631千元[62]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79,881千元,2023年为82,256千元[62]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0,746千元,2023年为 - 63,523千元[64] - 2024年已收利息为18,092千元,2023年为18,203千元[64] - 2024年已付利息183.8万元,2023年为128.8万元[65] - 2024年已付非控股股东股息855.9万元,2023年为405.1万元[65] - 2024年已付股息2282.6万元,2023年为5810.1万元[65] - 2024年偿还租赁负债2833.1万元,2023年为2635万元[65]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6170.2万元,2023年为9236.1万元[6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4296.9万元,2023年增加4826.6万元[65] - 2024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44432亿元,2023年为7.06434亿元[65] - 2024年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增加497.1万元,2023年减少232.3万元[6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营收为6270538千元,2023年为5303592千元[8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05096千元,2023年为215333千元[85]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2536千元,2023年为37956千元[89] - 2024年董事薪酬总计10,15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348千元人民币;员工成本总额2024年为5,870,40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00,860千元人民币[9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129,84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6,476千元人民币[98] - 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1,955,368股,2023年为202,390,509股;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2,727,374股,2023年为202,942,458股[98]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信贷亏损拨备)0 - 30日为1,147,38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63,713千元人民币;2024年总计1,248,7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55,822千元人民币[100] - 2024年末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计28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09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应付一名股东款项总计2,9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868千元人民币;2024年末应付关联公司款项总计91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99千元人民币[101] - 2024年末贸易应付款项0 - 30日为8,7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601千元人民币;2024年总计9,44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2,745千元人民币[102] 各地区业务营收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大陸灵活用工营收增长率为26.8%,香港业务营收增长34.1%,台湾营收下降13.6%[7] - 2024年中国 大陆营收为人民币4,466,730千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578,853千元增长24.8%[2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灵活用工年内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人数为55,300人,较2023年的54,000人增长2.4%[18] - 2024年灵活用工人才数据库的候选人人 数为2,889千人,较2023年的2,523千人增长14.5%[18] - 2024年招聘解决方案年内获介绍职业的数目为1,728个,较2023年的2,448个下降29.4%[18] - 2024年灵活用工营收为人民币6,133.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5,122.8百万元上升19.7%[19] - 2024年招聘解决方案营收为人民币115.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7.8百万元下降26.7%[20] - 2024年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为人民币21.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2.9百万元下降4.8%[20] - 灵活用工毛利率从2023年的9.1%降至2024年的8.0%,招聘解决方案毛利率从90.9%降至90.7%,其他人力资源服务毛利率从65.0%升至71.6%[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分部营收为6248688千元人民币,其他人力资源服务分部营收为21850千元人民币,总计6270538千元人民币[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分部溢利为597975千元人民币,其他人力资源服务分部溢利为15653千元人民币,总计613628千元人民币[81] - 2023年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营收5280649千元,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22943千元,总计5303592千元[83] - 2023年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溢利607664千元,其他人力资源服务溢利14915千元,总计622579千元[83] - 2024年灵活用工服务营收6132952千元,招聘解决方案服务营收115736千元,其他服务营收21850千元[87] - 2023年灵活用工服务营收5122821千元,招聘解决方案服务营收157828千元,其他服务营收22943千元[87]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董事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相当于每股人民币0.29元),占集团每股盈利约45%[8] - 2023年7月宣派及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12港元,总额约2490万港元(约2280万元人民币);2024年7月宣派及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31港元,总额约6430万港元(约5810万元人民币);报告期末后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31港元,总额约6430万港元(约6020万元人民币)[96]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31港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9元)[110] - 2024年末期股息待股东批准后,预计约于2025年7月17日派发[110] 人员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总人数由2023年末约54000人上升2.4%至约55300人,中国大陸增加约12.8%[9] - 2024年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1116人,较2023年的1286人减少13.2%[5] - 2024年公司全职雇员人数为1,116人,较2023年的1,286人下降13.2%[1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1116名全职自有雇员和约55300名合约员工[51] - 2024年每名雇员创造营收及溢利分别较去年增长36.3%及16.4%[10] - 自首次公开发售起过往五年,每名雇员创造的营收及溢利分别增长131%及23%[6] 风险管理相关 - 集团业务面临货币、利率、其他价格、信贷及流动资金风险,推行保守风险管理策略[38] - 集团公司间结余按美元计值,无外币对冲政策,将监控外汇风险[39] - 集团通过维持储备等管理流动资金风险[43]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收取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4.582亿元[47] - 业务扩展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37451亿元,占总额30% [50] - 研究及开发计划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37451亿元,
万宝盛华(0218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17:29
营收及盈利情况 - 营收达到人民幣2,948,45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長16.6%[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54,391千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溢利為人民幣63,152千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6] - 每名全職僱員的營收達到人民幣2,476千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4.7%[6] - 每名全職僱員的純利達到人民幣54.2千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6%[6] - 中國大陸靈活用工營收較去年同期上升約21.5%[6] - 于二零二四年上半年,集團總營收達人民幣2,948.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6.6%[7] - 集團靈活用工業務分部營收較去年增長約18.4%至人民幣2,881.6百萬元,其中中國大陸靈活用工營收增長約21.5%[7] - 香港業務實現27.3%的強勁營收增長,主要來自當地政府項目及信息技術外包業務的增長[7] - 集團每名僱員創造人均營收較去年增長24.7%,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淨額較去年大幅增長38.4%[8] 業務發展策略 - 集團將進一步擴展至華南及華中等低滲透率地區,同時鞏固於一線城市的市場領先地位[11] - 集團正積極將客戶基礎擴展至國企及金融服務界別,加快建設信息技術外包業務[11] - 集團將繼續優化內部技術平台,提高生產力及改善不同業務線之間的交叉銷售[11] - 集團極度重視數據安全培訓及內部營運技術基礎設施的升級[11] - 集團將積極尋求戰略性收購及合作機會,以鞏固於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市場的領導地位[11] 財務狀況 - 集團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約11.4%下降至約9.5%[20] - 靈活用工的毛利率下降至7.7%[21] - 集團銷售開支佔總營收比例由上年同期約7.0%下降至約5.6%[22] - 集團行政開支佔總營收比例由上年同期約1.7%下降至約1.5%[22] - 集團其他收入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幣9.2百萬元上升約28.9%至人民幣11.8百萬元[23] - 集團其他收益及虧損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幣2.2百萬元下降約98.5%至人民幣0.03百萬元[2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溢利由人民幣55.6百萬元下降約2.2%至人民幣54.4百萬元[27]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經調整溢利由人民幣61.7百萬元上升約2.3%至人民幣63.2百萬元[28] - 本集團的流動資產淨值為人民幣1,019.3百萬元[32] - 本集團的銀行結餘及現金為人民幣923.4百萬元[33] - 本集團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並無任何銀行貸款或可換股貸款[34] - 本集團的流動比率為2.2倍[39] 股權激勵計劃 - 本公司於2019年6月5日采纳購股權計劃,以激励和挽留員工[53] - 本公司於2021年6月10日及2023年11月22日分別采纳两项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以表彰和奖励员工[49] - 根據購股權計劃,可供授出的購股權數目為13,872,500股,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約6.6%[55] - 購股權計劃的有效期為10年,目前剩餘約5年9個月[59] - 根據二零二一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可供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單位數目為341,226份,相當於公司已發行股份約0.2%[69] - 根據二零二三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董事會可於計劃期限內向任何參與者授出獎勵,數目由董事會全權酌情決定[76] - 公司於二零二四年四月八日根據二零二一年及二零二三年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向經選定參與者授出合共2,890,7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80,81] 公司治理 - 本公司已遵守上市規則的企業管治守則及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51][52] - 本公司致力於實現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以保護股東利益並提升企業價值[5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董事及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員以及彼等的聯繫人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中擁有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352條須予存置的登記冊所記錄的權益或淡倉[89]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董事及本公司最高行政人員以及彼等的聯繫人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權證中擁有根據標準守則須知會本公司及聯交所的權益或淡倉[89]
万宝盛华(0218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2:33
营收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总营收29.485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6.6%[2][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294845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528998千元增长16.6%[11][12] - 公司营收从2023年上半年的25.29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9.485亿元,增幅约16.6%[1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营收29.48453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5.28998亿人民币[65][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收为2948453000元,2023年同期为2528998000元[53] 盈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减少至5440万元,较去年下降约2.2%;经调整纯利增加至6320万元,较去年上升约2.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556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440万元,降幅约2.2%[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经调整溢利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170万元人民币上升约2.3%至2024年同期的6320万元人民币[23] - 公司毛利从2023年上半年的2.879亿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813亿元,降幅约2.3%[16]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约11.4%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约9.5%[16]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溢利7971.5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824.6万人民币[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281325000元,2023年同期为287887000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64577000元,2023年同期为63592000元[5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54391千元,2023年为55596千元[75] 业务板块营收 - 2024年上半年招聘与解决方案分部营收较去年下降31.6%,灵活用工业务营收较去年增长约18.4%至28.816亿元,其中中国内地灵活用工营收增长约21.5%[4] - 2024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业务营收288164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433094千元增长18.4%[11][12] - 2024年上半年招聘解决方案业务营收5751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84078千元下降31.6%[11][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929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1826千元下降21.4%[11][12] - 灵活用工营收从2023年上半年的24.331亿元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28.816亿元,增幅约18.4%[13] - 招聘解决方案营收从2023年上半年的841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750万元,降幅约31.6%[13] -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从2023年上半年的1180万元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930万元,降幅约21.4%[13] - 2024年上半年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营收29.39163亿人民币,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929万人民币[65] - 2024年上半年灵活用工服务营收28.81645亿人民币,招聘解决方案服务营收5751.8万人民币[70] - 2023年上半年人力资源解决方案营收25.17172亿人民币,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1182.6万人民币[65] - 2023年上半年灵活用工服务营收24.33094亿人民币,招聘解决方案服务营收8407.8万人民币[71] 地区营收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香港业务营收增长27.3%,台湾营收轻微增长1%[4] - 按地区划分,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营收20.60803亿人民币,香港及澳门营收3.7811亿人民币,台湾营收5.0954亿人民币[67] 员工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总人数约39700人,较去年轻微下降2.7%,但中国内地录得约11.1%的稳健增长[5] - 2024年上半年每名雇员人均营收较去年增长24.7%[6] - 2024年上半年灵活用工期内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约39700人,较2023年的40800人下降2.7%[11] - 2024年上半年灵活用工人才数据库候选人2700千人,较2023年的2300千人增长17.4%[1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约1191名自有雇员及约39700名合约员工[45]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2768912千元,2023年为2358302千元[73]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大幅增长38.4%[6] - 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日数由去年同期的51.8日增加至55.8日[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为9.23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841亿元人民币减少[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818千元,较2023年的66,316千元有所减少[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4,544千元,2023年为17,289千元[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749千元,2023年为21,557千元[5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4,748千元,较2023年的689,071千元有所增加[58]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 - 公司继续扩大中国内地服务组合,将客户基础扩展至国企及金融服务界别[4] - 公司继续升级内部技术平台及基础设施,优化工作流程[6] - 2024年下半年战略重点仍是中国大陆灵活用工,聚焦新能源等关键行业[8] - 公司将扩展至华南及华中低渗透率地区,巩固一线城市市场地位[8]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优化内部技术平台,重视数据安全培训和基础设施升级[9]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10.193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总值增至18.883亿元人民币,流动负债总额增至8.69亿元人民币[2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为272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80万元人民币减少[2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定期存款为4950万元人民币[2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2倍,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3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尚未偿还的担保债券为495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00万元人民币略有增加[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资本及其他承担、长期责任或担保[3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为10,185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326千元有所下降[56] - 2024年6月30日商誉达57,19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6,809千元略有增加[5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019,30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11,063千元有所增长[57]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83,483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79,962千元略有上升[5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97082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855822千元[7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为77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9千元[8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一名股东款项为2056千元,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为85千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2868千元和1299千元[8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66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745千元[82] 投资与收购情况 - 期内,集团并无进行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3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价值为本集团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39] - 公司暂无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计划,未制定未来投资具体计划[40] 上市所得款项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4.582亿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时间延至2026年12月31日[41][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人民币1.537亿元[42] - 董事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以优化财务资源部署,契合集团业务策略[42] - 原用于研究及开发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人民币5740万元重新分配[43] - 人民币1300万元(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8.5%)重新分配至品牌建设及数字营销[43] - 人民币4440万元(占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28.9%)重新分配至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43] - 更改用途及延长时间不会对集团营运及业务造成不利影响,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44] - 董事将不断检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计划,必要时修订[44] - 除公告披露外,动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计划无其他变动[44] 股份与股息情况 - 2023年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受托人于期内以每股5.90 - 5.97港元购买4700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人民币2550000元[5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52] - 公司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总额约64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810万元),已在2024年7月派发;2023年7月就2022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港元,总额约249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280万元);公司决定不就中期期间派付任何股息[74] 综合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期内其他综合开支为1579000元,2023年同期为收益18521000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62998000元,2023年同期为82113000元[5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分别于2021年6月10日和2023年11月22日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46] - 公司自上市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守则条文[49] 每股盈利情况 - 基本每股盈利和摊薄每股盈利均为0.27元人民币[55] - 2024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2939382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3984068股;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02420145股和202799971股[75] 税项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即期税项开支约1.4346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805亿人民币[7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确认递延税项开支约79.2万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递延税项抵免约339.6万人民币[72]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对下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预计中期有更多增长空间[7]
万宝盛华(0218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8:17
公司业绩 - 萬寶盛華大中華有限公司在2023年度报告中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营收达到5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6%[8] - 公司在中国大陆靈活用工业务方面表现强劲,營收增长率达到25%[8] - 公司在2023年度取得优异业绩,来自中国大陆的总營收较2020年增加一倍以上,靈活用工營收以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10] - 公司在报告期间实现总營收人民币53.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5.6%,中国大陆營收增长21.6%[11] - 公司在报告期间实现每名僱員创造人均營收为4124元,较去年增长24.4%[8] - 公司在报告期间实现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为126.5百万元,较去年增长6.6%[12] - 公司在报告期间实现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溢利为135.1百万元,较去年上升2.5%[12] - 公司建议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普通股派发末期股息0.31港元,占每股盈利约45%[13] 业务拓展 - 公司在中国大陆继续扩大服务组合,特别是扩展与国有企业客户和金融服务领域的灵活用工业务[13] - 公司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并进一步扩展产品组合,以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提供全面服务[14] - 公司将继续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国大陆的灵活用工业务,并计划扩展至新能源、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医疗保健等快速增长行业[22] 财务状况 - 公司的毛利率從13.6%下降至11.7%,主要由於招聘解決方案業務減少所致[34] - 銷售開支佔總營收比例由8.0%下降至6.8%,行政開支佔比由2.2%下降至1.9%[38] - 其他收入增加19.1%,主要來自銀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加[39] - 公司的所得稅開支減少至38.0百萬元,實際所得稅率為20.6%[44] 资金状况 - 公司流動資金主要依靠上市所得款項和經營現金滿足營運資金、資本開支和其他資本需求[49] - 公司流動資產淨值在2023年12月31日為1,011.1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926.7百萬元有所增加[50] - 公司銀行結餘及現金在2023年12月31日為984.1百萬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937.8百萬元有所增加[51] 风险管理 - 公司面臨貨幣風險、利率風險、其他價格風險、信貸風險和流動資金風險[54-59] 公司治理 - 公司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企业治理,保障股东利益并提升企业价值[104] - 董事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多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108] - 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要求[109]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的主要事务,包括制定政策、策略和监督高级管理人员表现[110]
万宝盛华(0218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2:13
营收情况 - 2023年公司总营收达人民币530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15.6%[4] - 中国内地总营收较2022年增长21.6%,灵活用工营收增长25.2%至人民币5123百万元[4] - 香港营收维持3.4%的稳健增长,台湾营收较去年增长5.8%[4] - 2023年招聘解决方案分部营收较去年下降29.1%,主要因客户招聘谨慎及候选人转职意愿下降[4][12] - 灵活用工营收从2022年的43.436亿元增至2023年的51.228亿元,增幅约17.9%[33] - 集团毛利从2022年的6.239亿元降至2023年的6.226亿元,降幅约0.2%[34] - 2023年营收为人民币5.30359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4.58846亿元[85] - 2023年毛利为人民币6.22579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6.2393亿元[8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84548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76074亿元[85] - 2023年年内溢利为人民币1.46592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35477亿元[85] - 2023年年内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53895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1.83214亿元[85] - 2023年集团分部营收为5303592千元,分部溢利为622579千元,除税前溢利为184548千元[128] - 2022年集团分部营收为4588460千元,分部溢利为623930千元,除税前溢利为176074千元[129] - 2023年来自灵活用工、招聘解决方案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分别为4343596千元、222592千元和22272千元[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部客户营收方面,中国大陆为35.78853亿元,香港及澳门为6.59048亿元,台湾为10.65691亿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9.43683亿元、6.3718亿元、10.07597亿元[155] - 2023年客户A1来自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分部的营收为1.55998亿元,2022年为1.322937亿元[160] 利润情况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由2022年的人民币118.6百万元增加约6.6%至2023年的人民币126.5百万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溢利从2022年的人民币1.318亿元增加约2.5%至2023年的人民币1.351亿元[39]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126,476千元,2022年为118,606千元[191] 成本与开支 - 服务成本由2022年的人民币3964.5百万元增加约18.1%至2023年的人民币4681.0百万元[13] - 销售开支由2022年的人民币366.7百万元减少约2.1%至2023年的人民币358.9百万元[15] - 销售开支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8.0%降至2023年的6.8%,行政开支占比从2022年的2.2%降至2023年的1.9%[36] - 2022年和2023年其他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60万元和460万元,减少归因于汇兑收益净额减少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减少[37]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的人民币4060万元减少约6.5%至2023年的人民币3800万元[38] - 2023年即期税项为33367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89千元,递延税项为4678千元,总计37956千元[136] - 2022年即期税项为32817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拨备不足为 - 168千元,递延税项为7948千元,总计40597千元[136] - 2023年董事薪酬总计8348千元,其他员工成本总计4892512千元,员工成本总额为4900860千元[140] - 2022年董事薪酬总计7314千元,其他员工成本总计4208400千元,员工成本总额为4215714千元[140] - 2023年核数师薪酬为2885千元,物业及设备折旧为6251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7636千元[140] - 2022年核数师薪酬为2970千元,物业及设备折旧为612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1582千元[140] - 2023年确认为开支的研发成本为5668千元,2022年为5469千元[140]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111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9.267亿元,主要因灵活用工业务增加[41]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人民币7.44432亿元和人民币7.95349亿元[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为人民币9.841亿元,2022年为人民币9.378亿元[7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2倍,2022年为2.3倍[7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尚未偿还的担保债券人民币4900万元,2022年为人民币970万元[77] - 公司收取的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4.582亿元[78]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2,256千元,2022年为266,239千元[9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未披露,2022年为176,074千元[91] - 2023年融资成本为(17,755)千元,2022年为2,366千元[91] - 2023年已付利息为(1,838)千元,2022年为(2,366)千元[93] - 2023年已付非控股股东股息为(8,559)千元,2022年为(3,608)千元[93] - 2023年已付股息为(22,826)千元,2022年为(346,184)千元[93] - 2023年外汇汇率变动影响为4,971千元,2022年为24,932千元[94] - 2023年和2022年资产净值分别为1,279,962千元和1,151,047千元[106] - 2023年和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分别为(42,969)千元和(75,849)千元[10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信贷亏损拨备)总计855,822千元,2022年为674,943千元[176] - 2023年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计309千元,2022年为296千元[176]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总计2,868千元,2022年为2,708千元[193] - 2023年应付一名股东及关联公司款项总计1,299千元,2022年为510千元[193] 业务展望与战略 - 对2024年持审慎态度,中期前景较乐观,预计中国内地灵活用工业务维持稳定增长[6][7] - 未来将继续寻求战略性收购及合作机会,巩固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市场领导地位[8] - 集团2024年战略重点是中国大陆灵活用工,聚焦新能源等关键行业[29] - 集团2024年将投资内部技术平台,整合优化招聘系统[30] - 集团继续扩大中国大陆服务组合,发展信息技术外包业务[26] - 因宏观经济前景不明,集团对2024年业务增长持审慎态度,中期前景较乐观[28] - 2023年公司因多种因素对发展及投资计划持谨慎态度[48] 税务政策 - 中国内地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一家中国附属公司2022 - 2025年享有15%优惠税率[164][165] - 符合香港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笔200万港元溢利按8.25%缴税,超过部分按16.5%缴税[165] 股息分配 - 2022年9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60港元,总额约3.3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839亿元)[142]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总额约643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5810万元),待股东大会批准[143] - 2023年7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港元,总额约249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280万元)[172] - 2022年7月公司宣派及派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7港元,总额约7.6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23亿元)[171]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31港元(相当于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28元)[200] - 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待股东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批准后,预计于2024年7月17日或前后派发[200] 股份与股东相关 - 2023年11月22日公司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53] - 为确定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资格,6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6] - 为符合收取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资格,7月3日至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87] - 用于计算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2390509亿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02942458亿股[174] - 用于计算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05984822亿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为2.06094365亿股[174] - 2021年受限股份单位计划的受托人于报告期内在市场上购买27,750股股份[199] - 集团在报告期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99]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4年6月26日举行[200] 财务准则与法规 - 公司于2023年度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修订本[97][99] - 公司尚未应用支柱二法规暂时例外规定,将在法规颁布时披露相关资料[98] - 公司追溯实施香港会计师公会就长期服务金责任颁布的指引[102]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13][115][116] - 集团修订条例对合并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8]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及香港诠释第5号(2020年)相关修订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生效[120][121] - 根据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负债,应用2020年和2022年修订本不会导致集团负债重新分类[124] - 2020年修订本就评估自报告日期起至少十二个月的延迟结付权利提供澄清及额外指引[105] - 2022年修订本修改2020年修订本引入的要求,订明实体须于报告期间末或之前遵守的契约方会影响延迟结付负债的权利[120] - 2022年修订本订明有关资料的披露要求,使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负债可能须于报告期间后十二个月内偿还的风险[121]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买卖证券指引,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18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95] - 董事会设立审核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主席为黄伟德先生[197]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就集团2023年度业绩意见一致,初步公告数字与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数额一致[198] 其他事项 - 集团信贷风险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台湾,分别占2023年底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的70%、18%、12%[23] - 集团为大中华区客户提供的定制化专业服务获多项荣誉[27] - 集团按三条业务线提供综合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服务大中华区企业及政府客户[31] - 公告日期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类别无重大变动,修订的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时间表无重大不利影响[50] - 2023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件[54] - 集团预期用上市所得款项及经营业务现金满足资金需求,暂无重大外债或股权融资计划[71] - 董事会将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使用时间延至2025年12月31日[79]
万宝盛华(0218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1 19:20
公司业务 - 萬寶盛華大中華有限公司向大中華區客戶提供綜合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及其他人力資源服務[3] - 本集團已向约280家财富500强企业及本地著名的公私營雇主提供服务[4] - 本集团在中國大陸的靈活用工業務保持稳健增长势头,香港及台灣业务表现持平[9] - 本集团的靈活用工業務分部營收较去年增长约15.8%,其中中国大陆靈活用工營收增长约24%[10] - 本集团的介绍职业合同员工总人数从去年同期的30,500人增长至今年6月底的40,800人,其中中国大陆的介绍职业合同员工总人数增长约29.2%[12] - 本集团通过成本管理措施和改善运营效率,实现每名员工创造的人均营收较去年增长22.0%[13] - 本集团的服务组合持续扩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方面取得稳健进展[11] - 本集团计划进一步扩展至华南和华中等低渗透率地区,同时将客户基础扩展至国有企业和金融服务领域[18] - 本集团将继续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国大陆的灵活用工业务,并在新能源、金融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加强业务发展[17]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營收为2,528,998千元,同比增长13.5%[8]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利增加至人民幣55.6百萬元,同比增长约1.8%[10]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經調整純利增加至人民幣61.7百萬元,同比增长约3.7%[10] - 本集团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总營收2,529.0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3.5%[10]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在中国大陆的营收为1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27] - 本集团的毛利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97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79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招聘解决方案产生的毛利减少[28] - 本集团的毛利率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3.3%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1.4%,主要由于招聘解决方案的營收减少所致[29] - 本集团的銷售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858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773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招聘解决方案的整体开支减少[32] - 本集团的行政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0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与已授出购股权及受限制股份单位有关的开支增加、信息技术投资以及员工培训及发展投资所致[33] - 本集团的其他收入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4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20万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加及政府补助[35] - 本集团的其他收益及损失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0万元人民币,主要归因于美元兑台币升值产生的汇兑收益及投资附属公司上海拼个活科技有限公司就物业及设备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确认的减值损失减少[36] - 本集团的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67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470万元人民币[3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19年6月5日采纳购股权计划作为对合资格员工及董事的奖励[70] - 公司于2021年6月10日采纳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以表彰和獎勵合資格參與者[71]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3,20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4%)[80] - 已授出的购股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共计10,253,625股,已行使208,9750股[88] - 股份在购股权授出日期的股价将作为购股权计划下每股股份认购价的基准[86] 公司治理 - 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并制定书面职权范围,主要职责包括审查、监督和批准财务申报程序和内部监控制度[L:127] - 审计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伟德先生为审计委员会主席[L:128] - 公司董事资料发生变动,John Thomas MCGINNIS先生被任命为主席、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成员,Darryl E GREEN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L:129] 其他信息 - 全球经济面临挑战,本集团对下半年业务增长持审慎态度,但对中期前景较为乐观[15] - 公司未在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L:126] - 本公司于2019年7月1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43]
万宝盛华(0218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22:36
营收与利润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营收为人民币2,529.0百万元,同比增长13.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人民币25.29亿元,同比增长13.5%,主要得益于灵活用工业务的增长[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至人民币55.6百万元,同比增长1.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增加至人民币61.7百万元,同比增长3.7%[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63,5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5460万元人民币增加1.8%至2023年上半年的5560万元人民币[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经调整溢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5950万元人民币增加3.7%至2023年上半年的6170万元人民币[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55,59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54,591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144] 灵活用工业务 - 中国大陆灵活用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3] - 公司灵活用工业务合约员工总人数增长33.8%至40,800人[7] - 灵活用工业务营收从2022年上半年的21.01亿元增长15.8%至2023年上半年的24.33亿元,主要由于主要客户业务增加及新客户发展[17] - 灵活用工业务期内获介绍职业的合约员工人数为40,800人,同比增长34%[19] - 灵活用工人才数据库的候选人人数为230万人,同比增长21%[19] - 公司灵活用工服务营收为2,433,094千元[138] 招聘解决方案业务 - 招聘解决方案业务营收从2022年上半年的1.17亿元下降28.2%至2023年上半年的8407.8万元,主要由于客户招聘需求下降[17] - 招聘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从90.2%上升至91.4%[28] - 公司招聘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招聘流程外包管理服务及招聘服务,协助客户的招聘流程,包括候选人评估、筛选、面试及推荐合适候选人[91] - 公司招聘解决方案营收为84,078千元[138]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 -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从2022年上半年的991.3万元增长19.3%至2023年上半年的1182.6万元,主要由于睿仕管理人力资源咨询服务营收增加[22] - 其他人力资源服务的毛利率从65.9%下降至64.2%[28] - 公司其他人力资源服务营收为11,826千元[138] 地区营收 - 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为17.27亿元,同比增长20.1%,占总营收的最大部分[24] - 香港及澳门市场营收为2.97亿元,同比下降0.6%[24] - 台湾市场营收为5.05亿元,同比增长2.6%[24] - 公司中国大陆地区营收为1,727,410千元,香港及澳门地区营收为296,908千元,台湾地区营收为504,680千元[135] 成本与开支 - 服务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19.31亿元人民币增加16.1%至2023年上半年的22.41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灵活用工业务的营收增长[25]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的2.973亿元人民币减少3.2%至2023年上半年的2.879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13.3%下降至11.4%,主要由于招聘解决方案的营收减少[26] - 销售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858亿元人民币减少4.5%至2023年上半年的1.773亿元人民币,行政开支从4.05亿元人民币增加8.2%至4.38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2,358,30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057,02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1] 财务指标 - 每名全职雇员的人均营收增长22.0%至人民币1,985千元[3] - 应收账款周转日数从53.9天减少至51.8天[3] - 公司流动比率为2.3倍,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人民币,摊薄每股收益为0.27元人民币[8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总资产净值为1,211,01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923,90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3%[8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为48,2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8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07,83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8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为103,1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83] - 公司每股盈利为0.27元人民币[100]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335,36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279,58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1]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1,660,96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1,650,533千元人民币略有增长[101]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81,60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674,94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55]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2,73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33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57] 现金流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66,31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现金净流入43,127千元人民币有所恶化[104] - 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入为17,2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现金净流出142,698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04] - 公司融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21,55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2,813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0,58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22,384千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04]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689,07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744,432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1] 其他财务信息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540万元人民币增加71.4%至2023年上半年的92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和政府补助[31]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的680万元人民币减少67.0%至2023年上半年的220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美元兑台币升值产生的汇兑收益[33]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1670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1470万元人民币,实际所得税率从20.1%下降至18.7%,主要由于一家中国附属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3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即期税项开支约为18,050,000元,递延税项抵免约为3,396,000元[14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82,872千元[134]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继续扩展中国大陆市场,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方面取得进展[7] - 公司对2023年下半年持审慎态度,但对中期前景较为乐观[11]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收购及合作巩固在人力资源解决方案市场的领导地位,重点关注灵活用工产品组合的扩展[15] 公司财务结构 - 公司已抵押定期存款为人民币59.5百万元[43] - 公司租赁负债为人民币47.3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5.9百万元有所下降[47] - 公司尚未偿还的担保债券为人民币59.5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百万元大幅增加[53] - 公司无任何重大资本及其他承担、长期责任或担保[55] - 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或收购资本资产的计划[5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人民币458.2百万元,使用时间已推迟至2023年12月31日[60] - 公司无任何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57] - 公司无任何价值为资产总值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58] - 公司无任何重大信贷风险,金融资产的未平仓结余无重大信贷风险[46] 公司员工与合同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聘用约1,274名自有雇员和40,800名合约员工[74]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824,38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700,289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1]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26,28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620,706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101] - 公司合同负债为52,49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底的44,823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1] - 公司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额为69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6] - 公司应付一名股东及关联公司款项总额为2,01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0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46] 财务报表与审计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显示,营业收入为82,11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96,959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97][99] - 公司首次应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新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等,这些修订本自2023年1月1日起生效[88]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合并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审阅委聘准则第2410号进行审阅[95]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2港元,总额约为24.9百万港元[124] - 公司决定不派发中期股息[1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275元人民币,每股摊薄盈利为0.274元人民币[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