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30,379,000新加坡元,同比增长63.8%[15] - 公司2022年毛利为3,362,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2,317,000新加坡元有所增长[15] - 公司2022年亏损为1,622,000新加坡元,而2021年实现利润246,000新加坡元[15] - 公司2022年收入增加约63.8%或11,837,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装修及翻新服务业务收入增加[20] - 2022年毛利为3,362,000新加坡元,毛利率为11.1%,较2021年的12.5%有所下降[20] - 公司2022年录得除税前亏损约1,622,000新加坡元,而2021年同期利润为334,000新加坡元[24]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约1,101,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4,217,000新加坡元[26] - 公司2022年计息借款总额为3,210,000新加坡元,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7.3%[27] - 公司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16,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3,617,000新加坡元减少[28] - 公司2022年录得外汇亏损约91,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港元兑新加坡元贬值[31] - 公司2022年可供分派储备为15,488,350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4,002,553新加坡元有所增加[123] - 公司2022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79.1%,其中最大客户占比27.5%[127] - 公司2022年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83.5%,其中最大供应商占比64.6%[127] - 公司2022年公众持股量至少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5%[126] - 公司2022年未发生重大慈善捐款[124] - 公司2022年未发生重大违反或不遵守相关法例及规例的情况[130] - 公司2022年与业务伙伴、供应商及客户无重大及严重纠纷[132] - 公司2022年董事及控股股东未进行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141] - 公司2022年未订立或存续涉及管理及执行公司全部及任何重要部分业务的合约[143] - 公司执行董事陈添吉通过受控公司权益持有39,337,6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6.61%[144] - 公司主要股东Absolute Truth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39,337,6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6.61%[146] - 公司公眾持股量最少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5%[150] - 公司购股权计划项下未行使购股权在2022年1月1日为12,800,000股,2022年12月31日为22,400,000股[153]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为46,08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9.5%[153]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表现载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未建议派付末期股息[108]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法律诉讼或潜在诉讼[112]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支付任何股息的建议视乎董事会的绝对酌情权而定[109]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章程文件无任何重大变动[10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无任何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影响持续经营能力[104] 业务策略与市场环境 - 公司预计新加坡建筑领域需求将缓慢复苏,但面临投标价格竞争激烈和材料成本上涨的挑战[16] - 公司将聚焦更多资源用于提供装修及翻新服务,以满足业务扩张及营运所需资本[16] - 公司将继续管理开支,并审慎寻求其他业务机会以应对市场环境[16] - 公司2022年商业物业及住宅开发提供装修及翻新服务的业务收入为22,840,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10,603,000新加坡元大幅增加[30] - 公司目标是通过扩展装修及翻新业务,加强其在新加坡公私营领域的市场地位[161]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标牌业务(如广告牌、可变信息标志、巴士站及铝围栏)以及装修及翻新业务[159] - 公司在新加坡和香港设有经营地点,总部位于新加坡14 Loyang Way 4, Singapore 507601,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环德辅道中317-319号启德商业大厦11楼1104A室[16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标牌设计、制作、安装及维护,以及商业物业和住宅开发装修工程[106] - 公司主要在新加坡经营业务,面临港元兑新加坡元汇率波动的外汇风险,但无外汇对冲政策[117] - 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借款包括物业贷款约2,258,000新加坡元及租赁负债约952,000新加坡元[120] - 公司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标牌业务和装修及翻新业务,报告范围包括新加坡及香港的附属公司[162]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和一致性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163]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代表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与措施[167]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股东及投资者、客户、供应商、雇员及政府部门,如新加坡国家环境局[168] - 公司通过内部重要性评估,优先排列资源使用、能源消耗、用水、高效使用原材料等环境议题作为报告重点[170] - 公司主要排放物为温室气体及固体无害废弃物,报告期间未发现重大违反环保法律的情况[171][172] - 公司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14.6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每百万新加坡元收益7.1吨二氧化碳当量[175] - 公司目标在2023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较2022年降低1%[175] - 公司2022年总能源耗量为761.6兆瓦时当量,密度为每百万新加坡元收益25.1兆瓦时当量[178] - 公司目标在2023年前将能源消耗水平较2022年降低1%[178] - 公司2022年总耗水量为1,760.9立方米,密度为每百万新加坡元收益约58.0立方米[181] - 公司目标在2023年前将水资源消耗水平较2022年降低1%[181] - 公司2022年直接能源耗量为2,392.0吉焦,间接能源耗量为97.2兆瓦时[179]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57.1千克,硫氧化物和可吸入悬浮颗粒排放量为0.0千克[175] - 公司2022年范围1排放为172.9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排放为39.6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排放为2.1吨二氧化碳当量[175] - 公司面临极端天气带来的严重物理风险,可能增加维护成本[187] - 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可能导致市场偏好变化,对公司业务构成威胁[188] - 新加坡及香港政府可能收紧环境监管规定,公司可能面临额外成本[189] - 公司致力于管理气候变化的物理及转型风险,降低其影响[19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其中两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3] - 2022年度董事会共举行7次会议和1次股东周年大会,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全勤出席[57] - 公司已采纳符合GEM上市规则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2年度未发现任何违规情况[52]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分离,陈添吉先生担任主席,负责整体管理、策略规划及业务发展[60] - 公司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至少一名具备专业会计或财务知识[61] - 公司董事会制定了确保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的机制,并每年进行检讨[62] - 公司强调合法、合乎道德及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并将其融入整体运营和管理中[50] - 公司将持续检讨并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51] - 公司董事均与公司签订服务合约或委任书,执行董事任期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57] - 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业务策略及方针,授权执行董事及管理层处理日常运营[54] - 公司已收到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发出的年度确认,确认其具备独立性[65] - 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5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了全部会议[70] - 薪酬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了会议[73] - 提名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出席了会议[76] - 公司采纳了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因素,确保董事会组成符合业务需求[77] - 董事会成员性别比例为80%男性和20%女性[78] - 员工性别构成约为72%男性和28%女性[79] - 董事会成员中至少50%拥有学士学位或以上教育水平[78] - 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至少跨越20年[78] - 高级管理层(董事除外)薪酬范围为0至1,000,000港元的有2人[88] - 外聘核数师年度审核服务费用为100,000新加坡元[88] - 公司秘书王芷恩女士在2022年接受了至少15小时的专业培训[94] - 董事会认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充分有效[92]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及外聘核数师出席处理股东问题[95]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以上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6] - 公司已设立多个途径与股东沟通,包括公司通讯、公告、公司网站及股东周年大会[102] - 公司已采纳风险管理政策、措施及监控制度以预防及遏制所面对的相关已识别风险[114] - 公司于2022年1月3日委任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新核数师[157]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2022年员工成本为3,834,000新加坡元,较2021年的2,838,000新加坡元增加[37] - 公司2022年聘用97名员工,较2021年的70名有所增加[35] - 公司按年审阅员工薪酬,评估员工表现及贡献[192] - 公司依法订立劳动合约,并采用清晰的解雇制度[193] - 公司为员工提供绩效评估,决定晋升或加薪[194] - 公司采用平等机会政策,确保工作环境公平[195] - 公司雇佣97名员工,其中81名为全职[197] - 公司获得ISO 45001:2018认证,制定全面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199]
吉辉控股(08027)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