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5.16175亿港元,较2022年的28.77629亿港元下降12.6%][1][2] - [2023年该时期毛利率为17.8%,2022年为30.9%][1]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6.21457亿港元,2022年为盈利1.99947亿港元][1][2]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2年有5606.2万港元利润,2023年无相关利润][1][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2.42港仙][1][3] - [2023年9月30日期内总全面亏损为31.82336亿港元,2022年为45.85054亿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5.1617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77629亿港元下降12.56%][13][14][17] - [2023年同期租金收入为4.21166亿港元,较2022年的5.56885亿港元下降24.37%][17] - [2023年同期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后分部业绩为3.02056亿港元,较2022年的9.10448亿港元下降66.82%][13][14] - [2023年同期融资成本为3.601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5546亿港元增加30.72%][13][14][20] - [2023年奥特莱斯运营收入为1.63451亿港元,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1.24075亿港元增长31.73%][18] - [2023年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为1.1348亿港元,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1.57566亿港元下降28%][18] - [2023年政府补贴为38.4万港元,较2022年的501.8万港元下降92.35%][15] - [2023年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负债的公平值亏损净额为0,2022年为1174.4万港元][17]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亏损为6.19263亿港元,2022年为税前利润467.91万港元][1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开支为21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回拨153156千港元;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税项开支2022年为4213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21243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00759千港元;应占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盈利56062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盈利][27]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减少12.6%至25.2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6.2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4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12.6%至25.162亿港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28.776亿港元][6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6.212亿港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利润2.56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盈利2.42港仙][64] - [报告期收入减少12.6%至25.162亿港元,主要因持续性收入减少][65] - [销售物业收入增加9.7%至18.094亿港元,因前期合同销售物业本期交付增多,但物业合同销售深度调整][66] - [物业租赁收入减少24.4%至4.212亿港元,因宏观市场疲弱及租赁需求下降][67] - [其他持续性收入减少57.4%至2.856亿港元,其中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减少28.0%,奥特莱斯营业收入增加31.7%][68] - [销售成本增加4.1%至20.693亿港元,因物业交付项目增加及租赁成本上升][69] - [毛利下跌49.8%至4.469亿港元,毛利率降至17.8%,因建安成本、租赁成本上升及租赁收入减少][70] - [其他收入减少85.9%至0.071亿港元,其他收益由亏损0.160亿港元转为收益1.060亿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448亿港元][7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7.0%至1.002亿港元,行政开支持平4.567亿港元,其他开支增加至1.746亿港元][73] - [融资成本增加30.7%至3.602亿港元,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7.2%][74] - [应占联营公司之利润为0.573亿港元,因新增联营公司第一亚太集团;所得税开支由回拨1.532亿港元增至0.022亿港元][75][76]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8.0473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964453亿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17亿港元和45.3205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074亿港元和52.259942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6.20833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0.760184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11218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99758亿港元减少][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925888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2670045千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88630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0779209千港元减少][6]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927319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2685002千港元降低][6]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息负债即期部分为143.08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62亿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3.36784亿港元,负债总额为64.094643亿港元][13]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后总计724832千港元,其中3个月以内为574474千港元,超过3个月为150358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总计977068千港元][29]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81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74716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后,集团已支付优先票据本金及利息约65962000美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本金及利息约682985000港元][3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88170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253709千港元有所下降][3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票据为4711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93175千港元大幅减少][3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建筑费用及保留金为292410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592011千港元有所增加][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计息债务为319.15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8.308亿港元有所减少;资本负债比率为77.9%,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有所上升][63]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1亿港元减少][6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1亿港元减少][7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计息债务为319.15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8.308亿港元减少][7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合计为208.55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12.792亿港元减少][80] - [集团所有其他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按每年2.80%至14.60%的利率计息,2023年3月31日为2.80%至15.00%][81] - [2023年9月30日,优先票据的账面价值为110.60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5.516亿港元减少][8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77.9%,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上升][8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91.12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998亿港元减少;流动比率为1.25,较2023年3月31日的1.28下降][8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未来资本开支金额为96.67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8.084亿港元减少][87] 经营策略与措施 - [为减轻流动资金压力,集团实施出售物业项目权益、加快物业预售销售、审视债务结构、收紧经营开支等措施][9] - [公司面对内外不利因素,资金压力未明显缓解,调整策略提升招商运营水平、降本增效、优化架构、稳定现金流、保障交付][35][36] - [借助国企平台优势,公司培育和引入多业态,完善园区产业生态圈,探索新业务增长点][37] - [公司精简管理团队,稳定园区运营,在商业运营上加强业内合作,引入新兴产业和新业态][38] - [报告期内,投开板块业绩受行业下行影响严重,后期将推进保交付和去化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40] - [展望下半财年,集团会保持谨慎财务管理,加速推进资产去化,降低有息负债][45] - [集团将依托“商贸物流 +”模式和政策优势,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美丽新城][45] - [集团将与国企股东深度融合,优化债务结构,去库存,维持安全稳健现金流][46] - [投资开发团队专注项目投资开发建设,上半财年推进降本增效、去化降杠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48] - [集团保留部分商业物业自营或长期出租获稳定收入和资产增值,其余逐步出售提供现金流][49] - [商管集团不断整合资源、升级服务,稳定现有客户同时引入优质业态和商户][50] - [商管集团组织各地华南城召开2023秋季市场发展委员会座谈会,举办品牌展会活动拉动消费提升人气][52] - [奥莱运营推出“月满华诞•礼惠金秋2023华南城购物嘉年华”系列活动进行强势营销][53] - [物流与仓储服务方面,乾龙物流打造三大业务平台,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未来现金流允许时将投资新物流园,获2023年物博会奖项][54] - [公司将保留物流及仓储设施、酒店等商业物业及若干商品交易中心商铺自营或长期出租,出售余下商品交易中心商铺及住宅物业][61] - [公司通过境内外银行贷款和不同融资渠道管理融资结构,维持流动性和增长势头][63]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目前,郑州、南昌、合肥和哈尔滨项目陆续交付,其他项目快速推进][37] - [2023年9月,郑州地铁华南城东站正式开通运营,合肥、南宁等地地铁正在修建,全国华南城园区地铁站已超20个][39] - [华盛奥莱整体业绩同比提升30%以上,环比提升超100%,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约20%][43] - [深圳华南城商管与中壹汉方馆达成超4万平方米的租赁合约签约][41] - [乾龙物流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获评2023年物博会“优秀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商”奖项][42] - [华盛奥莱首个轻资产外拓管理项目落地珠海鹤洲][43] - [商管集团2023年4月深圳华南城商管公司与中壹汉方馆合作,10月合肥华南城与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签约,规划超160万平米汽车产业园项目][50][51] - [奥莱运营业绩同比提升30%以上,环比提升超100%,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约20%,2023年6月首个轻资产项目签约珠海,预计2024年开业][53] - [第一亚太集团2022年12月特区建发入股50%成旗下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合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93万平方米,管理服务项目115个,在管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56] - [2023年10月15日结束的建材五金展销会吸引采购商超5万,现场销售额约6300万元,合作意向订单额超1.53亿元][60] - [2023年举办多场展会和活动,包括家居建材博览会、直播+跨境电商选品大会、月饼展销会等][58][59]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本期集团无源自香港的应课税利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中国附属公司须就各自应课税收入按法定税率25%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国土地增值税按30%至60%不等的累进税率征收][22] 股息分配 - [公司于2023年11月30日董事会会议决定不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也未派发][28] - [原定于2023年12月29日或之前派付的2022/23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延至2024年12月31日或
华南城(01668) - 2024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