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南城(01668)
icon
搜索文档
华南城(01668.HK):于2025年5月19日的高等法院聆讯上,高等法院下令将呈请的清盘聆讯押后至2025年8月11日。
快讯· 2025-05-19 12:18
华南城(01668.HK):于2025年5月19日的高等法院聆讯上,高等法院下令将呈请的清盘聆讯押后至2025 年8月11日。 ...
华南城(01668)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6
华盛奥特莱斯 华盛奥特莱斯 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 CONTENTS 目錄 2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4 Project Overview 項目概況 22 FY2024 Major Events 2024財年大事紀 26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摘要 28 Chairmen's Statement 主席報告 32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51 Project Portfolio 項目組合 57 Five Years' Financial Summary 五年財務概要 59 Biographical Details of Directors and Key Management 董事及主要管理層履歷 71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董事會報告 99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企業管治報告 116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Report 環境、社會與管治報告 Consolidated Financial ...
华南城(01668.HK):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将呈请的聆讯押后至2025年5月19日。
快讯· 2025-04-14 20:52
文章核心观点 香港高等法院将华南城呈请的聆讯押后至2025年5月19日 [1] 分组1 - 公司为华南城,股票代码01668.HK [1] - 聆讯押后情况:香港高等法院下令将呈请的聆讯押后至2025年5月19日 [1]
4月14日电,华南城清盘呈请聆讯延后至5月19日。
快讯· 2025-04-14 09:47
文章核心观点 华南城清盘呈请聆讯延后至5月19日 [1] 分组1 - 华南城清盘呈请聆讯原时间未提及,现延后至5月19日 [1]
华南城(0166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50
财务报表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3财年综合财务报表显示,综合损益表、综合全面收益表、综合财务状况表和综合权益变动表均已发布[7] - 公司2023年4月至12月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317,462千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6]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508,926千港元,同比下降13.4%[59]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4,317,590千港元,同比增加177.6%[59] - 公司截至报告日违约及交叉违约总额为309.56亿港元,对业务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60][61] - 公司2023年合同销售及招商业绩不及预期,导致现金流压力增大[62] - 公司2023年九个月收入为35.09亿港元,同比下降13.4%[171] - 公司2023年九个月税前亏损为50.77亿港元,同比扩大225.6%[171] - 公司2023年九个月毛利为8.09亿港元,同比下降1.4%[171] - 公司2023年九个月所得税回拨为7.60亿港元,去年同期为38.56万港元[171] - 公司2023年九个月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的每股亏损为37.73港仙[171] - 公司总资产为100,375,051千港元,较2022年的114,224,395千港元下降12.1%[173] - 公司流动负债为37,766,268千港元,较2022年的40,760,184千港元下降7.3%[173]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26,162,458千港元,较2022年的30,779,209千港元下降15.0%[173]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6,431,814千港元,较2022年的42,670,045千港元下降14.6%[173]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14,511千港元,较2022年的14,957千港元下降3.0%[173] - 公司总权益为36,446,325千港元,较2022年的42,685,002千港元下降14.6%[173]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6,005,030千港元,较2022年的61,964,453千港元下降9.6%[173] - 公司流动资产为44,370,021千港元,较2022年的52,259,942千港元下降15.1%[173] - 公司总负债为63,928,726千港元,较2022年的71,539,393千港元下降10.6%[173] - 公司总息债务为317.523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84.0%,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436亿港元[102] - 公司2023年收入减少13.4%至35.089亿港元,主要由于持续性收入减少所致[102][10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43.175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37.73港仙[102] - 物业销售收入为25.227亿港元,同比增长6.3%[106] - 持续性收入为9.862亿港元,同比下降41.3%,其中物业租金收入为4.569亿港元,同比下降41.1%[106] - 其他持续性收入为5.294亿港元,同比下降41.4%[106] - 销售物业收入增加6.3%至25.227亿港元,主要由于前期完成合同销售的物业在本期内交付[107] - 物业租赁收入减少21.5%至4.569亿港元,主要由于租赁需求下降[109][110] - 其他持续性收入减少41.4%至5.294亿港元,主要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收入减少[111] - 销售成本减少16.5%至27.002亿港元,主要由于建筑成本和运营成本下降[111] - 毛利率上升至23.0%,主要由于前期物业销售平均单价较高[111] - 其他收入减少40.1%至0.955亿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和政府补助减少[113]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3.174亿港元,主要由于租赁需求下降[114][117]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24.1%至1.660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销售推广成本控制措施[118][119] - 行政开支减少22.0%至6.600亿港元,主要由于本期只有九个月[119] - 融资成本减少至6.337亿港元,加权平均有效利率下降至7.3%[121][123] - 公司所得税录得7.598亿港元的回拨,主要由于资产减值和金融负债的公平值亏损产生的递延税项回拨[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1.436亿港元,其中受限制现金为9.136亿港元[125] - 公司总计息债务为317.52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8.308亿港元有所减少[128]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中约207.070亿港元以建筑物、投资物业等作抵押,账面总值为540.130亿港元[132] - 公司未能偿还2024年2月到期的1200万美元优先票据本金及1300万美元利息,违约及交叉违约总额约为309.56亿港元[133] - 公司将2024年7月到期的9.0%优先票据展期37个月,新到期日为2027年8月19日,利率调整为4.5%[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优先票据的账面值为104.565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5.516亿港元有所下降[136]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率为84.0%,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有所上升[13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84.0%,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有所上升[138]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净资产为66.03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998亿港元下降42.6%[139][14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17,较2023年3月31日的1.28有所下降[139][140]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未来资本支出为64.306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8.084亿港元下降34.4%[14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的认沽期权公允价值为10.701亿港元,已被确认为金融负债[143] - 公司2022年12月16日与深圳市深基壹号产业园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认购代价为人民币50亿元[14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已收到认购代价人民币35亿元[143]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持有西安华南城约30.65%股权,西安华南城成为公司的联营公司[143] - 公司业务主要以人民币进行,除外币计值的银行存款、银行借贷、优先票据外,无其他重大外汇风险[144][145] - 公司可能受到多重不确定性影响,包括物业销售及价格下降、租金及占有率下降、信贷受限及融资成本上升等风险[147][148]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2,787名员工,包括联营公司[15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认沽期权负债为1,070,077,000港元,应归类为非流动负债[153] 董事会成员变动与任命 - 公司2023财年主要事件包括覃文忠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兼集团财务总监,方玲女士接任[8] - 公司2023财年董事会成员变动,包括冯星航先生、李爱花女士和邓津女士的任命[8] - 公司2023财年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煦博士被任命为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8] - 方玲女士自2024年4月3日起担任执行董事兼集团财务总监,负责审计内控、财务管理、税务管理和资金管理[181] - 郑嘉汶女士自2017年5月4日起担任执行董事,负责集团行政和运营工作,拥有金融及商业经济学学士学位[182][183] - 冯星航先生自2023年8月25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30年财务管理、并购、资本市场融资和企业重组经验[184][185] - 申丽凤女士自2022年6月1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于2023年1月6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法律和金融背景[186][187] - 李爱华女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担任非执行董事,现任SZCDG财务管理部总监,拥有会计学学士学位和房地产硕士学位[188] - 邓津女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被任命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整体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的制定[189][190] - 李爱花女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被任命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集团整体业务模式和发展策略的制定[190] - 梁君彦先生自2009年9月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4年的纺织行业管理经验[191][192] - 李伟强先生自2009年9月4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46年的财务管理经验[193][194] - 许兆忠先生自2011年4月1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52年的证券和投资行业经验[195] - 许照中先生自2011年4月11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52年的证券及投资经验[196] - 徐闵女士自2023年1月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20年投资银行及企业融资经验[197][198] - 李煦博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经济学学士、金融学硕士及会计学博士学位[199][200] 项目开发与运营 - 深圳華南城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達到人民幣5,034億元[12] - 深圳華南城佔地面積約102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購得規劃建築面積約271萬平方米,已完成約239萬平方米建設[13] - 深圳華南城經營業態廣泛,涵蓋紡織服裝、皮革皮具、電子配件等多個領域,並配備銀行金融、酒店食肆等設施[14] - 深圳華南城與中壹漢方館達成合作,將打造張仲景國醫大學(深圳)和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兩大發展新高地[15] - 南寧華南城總規劃淨用地面積約183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488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購得規劃建築面積約248萬平方米,已完成約195萬平方米建設[18] - 南寧華南城被授予「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中國-東盟數字貿易樞紐中心」等稱號,並成功引進體育產業項目及比亞迪汽車交付中心[17] - 南寧華南城地鐵6號線正在規劃中,預計2028年建成,將設「三津站」、「華南城西站」、「華南城東站」[16] - 南寧華南城總規劃建築面積約488萬平方米,已購得土地面積約248萬平方米,已完成建設約195萬平方米[20] - 南昌華南城總規劃建築面積約687萬平方米,已購得土地面積約479萬平方米,已完成建設約240萬平方米[22][23] - 西安華南城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750萬平方米,已購得土地面積約417萬平方米,已完成建設約241萬平方米[29] - 南寧華南城商業綜合體1668廣場運營良好,滿足區內居民的娛樂、休閒及購物需求[20] - 南昌華南城設立近3萬平方米的網絡直播員培訓基地,提供主播培訓、運營管理、影視製作等一站式服務[24][25] - 南昌華南城推出「2023南昌華南城建材家居展銷會」,吸引眾多行業知名品牌參與[24][25] - 西安華南城商業綜合體1668新時代廣場被列入2019及2020年陝西省重點項目[30] - 西安華南城於2023年5月完成西安華南城股權處置,公司持有西安華南城約30.65%股權[30] - 西安华南城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75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购得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17万平方米的土地,并已完成约241万平方米建设[31] - 哈尔滨华南城总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购得总规划建筑面积约578万平方米的土地,并已完成约191万平方米建设[36] - 郑州华南城总规划净占地面积约70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购得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019万平方米的土地,并已完成约521万平方米建设[38] - 西安华南城已投入运营,涵盖五金机电、窗帘布艺、纺织服装、皮革皮草、汽摩汽配、家居建材等多种业态[31] - 哈尔滨华南城已投入运营,涵盖五金建材、化工、机电、汽摩汽配、绿色食品、小商品、酒店用品、皮革皮草及电子商务等业态[36] - 郑州华南城已投入运营,涵盖建材、小商品、五金机电、家具、汽摩汽配、副食品、服装、奥特莱斯及电子商贸等业态[39] - 哈尔滨华南城在2023年10月举办了“秋季农资农用、新能源动力产品采购节”等系列活动,有效带动相关产品销售[36] - 郑州华南城在2023年下半年成功交付了中园三组团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品质和品牌实力[39] - 郑州华南城被选为“省级重点项目”、“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郑州市中心批发市场优先搬迁地”,并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发展[40] - 合肥華南城總規劃淨佔地面積約1,000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200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購得總規劃建築面積約599萬平方米的土地,並完成約368萬平方米建設[43] - 重慶華南城總規劃淨佔地面積約590萬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約1,310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購得總規劃建築面積約650萬平方米的土地,並完成約252萬平方米建設[49] - 合肥華南城地鐵4號南延線預計將於2024年開通運營[43] - 重慶華南城巴南華府•雲邸於2023年盛大交付,建築設計融合生態、文化、藝術理念[47] - 重慶華南城於2023年9月舉辦「重慶華南城家具建材展」,吸引140餘家廠商參展及3,000+經銷商、代理商和消費者參與[47] - 重慶華南城內設有西南大學華南城小學及初級中學,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發展步伐[51] - 合肥華南城涵蓋汽摩汽配、五金機電、家居建材等多種業態,集商貿交易、物流集散、展示推廣等多功能於一體[45] - 重慶華南城涵蓋小商品、五金機電、酒店用品等多種業態,為西南地區商貿物流產業發展注入動力[50] - 鄭州華南城自2016年起逐步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範基地、跨境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及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41] - 公司2023年成功交付郑州、南昌、合肥和哈尔滨的多个项目[63] - 公司2023年举办中部春季和秋季建材五金展销会,规模和影响力创新高[65] - 公司联营公司第一亚太物业在管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米,管理项目超过120个[66][67] - 公司2023年调整招商运营管理,引入新能源汽车、家居建材等多种业态[64] - 公司2023年参加第17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展示高标准仓库和冷藏仓储能力[68] - 华盛奥莱在报告期内通过中秋和国庆活动实现GMV同比增长超过30%,环比增长超过100%[69][70] - 华盛奥莱在报告期内获得多个奖项,包括深圳华盛被评为“2022–2023年度中国奥莱指数50强”,郑州华盛被评为“2022–2023年度中国奥莱成长之星”[69][70] - 乾龙物流在报告期内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展示三大核心能力和现代化高标仓等建设成果,并获评“优秀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商”[70] - 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审视管理体系和结构,加强资金管控,以维持经营环境和保障公司利益[70][71] - 公司未来将采取灵活调整物业销售策略,寻求股东、金融机构或其他第三方融资,确保公司正常运作并为长期发展打下基础[73][74] - 投资开发板块在报告期内成功交付郑州、南昌、合肥和哈尔滨的多个项目,其他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76][80] - 商业管理板块在报告期内引入优质业态和商户,提升招商运营和服务水平,培育和引入文体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家居建材产业等多种业态[79][81] - 华盛奥莱在2023年9月推出“中秋派对·金秋折扣——华南城购物嘉年华”活动,通过超低商品折扣和惊喜会员活动,实现整体业绩环比增长超过30%,同比增长超过100%[83] - 乾龙物流在报告期内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专注于标准仓库设计、仓库工程建设、园区招商运营,并打造高品质物流园区运营服务[84] - 华商奥特莱斯整体商品成交
华南城(0166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2 14:55
项目发展 - 华盛奥特莱斯是一家位于深圳龙岗区的购物中心,是中国南方城控股有限公司的首个项目[7] - 深圳华南城商家将受益于龙岗区作为创新中心的发展,配套设施将不断完善[8] - 万达广场的新型购物体验与华南城商家的原有市场和客户群相辅相成,刺激了项目的活力和客流[9] - 地铁10号线的华南城站已通车,将为华南城商家带来更多商机和客流[10] - 深圳华南城项目位于深圳龙岗区平湖物流园,占地面积约102万平方米,规划总面积约271万平方米[14] - 南宁华南城项目规划淨佔地面積约183萬平方米,總规划建筑面积约488萬平方米[23] - 南昌华南城项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毗邻主要高速公路、贛江最大港口和国际机场,距离南昌西客站仅1.2公里[24] 业态发展 - 集团通过国企大平台优势,引入多重业态,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生态圈[77] - 集团在商业运营上加强业内合作,持续引进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产业和新业态[80] - 商管集团持续引入优质业态和商户,推动当地商户发展,激活园区人气[87] - 乾龙物流致力于提供全供应链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获得2023年物博会「优秀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商」奖项[90] - 華盛奧萊与珠海华桐达成合作簽約,首个輕資產外拓管理项目落地珠海鶴洲[92] 财务状况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2.6%,为25.162亿港元[144] - 母公司净亏损为6.212亿港元,基本每股亏损为5.43港仙[1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总息债务为319.158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亿港元[143] - 物业销售收入增加9.7%至18.094亿港元[145] - 物业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24.4%,为4.212亿港元[147] - 其他持续性收入减少57.4%至2.856亿港元,其中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减少28.0%至1.135亿港元[149] - 销售成本增加4.1%至20.693亿港元[150] - 毛利下降49.8%至4.469亿港元,毛利率下降至17.8%[151] - 其他收入减少85.9%至0.071亿港元,其他收益为1.060亿港元[152] - 投资物业公平值损失为1.448亿港元[15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7.0%至1.002亿港元[156]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的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7.2%,较2023年3月31日的8.1%有所下降[160] - 公司的所得税开支由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贷项1.532亿港元增加至2023/24财政年度上半年的0.022亿港元[162] - 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净债务除以总权益)截至2023年9月30日为77.9%,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有所增加[173]
华南城(0166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21:54
财务数据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5.16175亿港元,较2022年的28.77629亿港元下降12.6%][1][2] - [2023年该时期毛利率为17.8%,2022年为30.9%][1]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6.21457亿港元,2022年为盈利1.99947亿港元][1][2]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2年有5606.2万港元利润,2023年无相关利润][1][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2.42港仙][1][3] - [2023年9月30日期内总全面亏损为31.82336亿港元,2022年为45.85054亿港元][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25.1617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77629亿港元下降12.56%][13][14][17] - [2023年同期租金收入为4.21166亿港元,较2022年的5.56885亿港元下降24.37%][17] - [2023年同期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后分部业绩为3.02056亿港元,较2022年的9.10448亿港元下降66.82%][13][14] - [2023年同期融资成本为3.6019亿港元,较2022年的2.75546亿港元增加30.72%][13][14][20] - [2023年奥特莱斯运营收入为1.63451亿港元,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1.24075亿港元增长31.73%][18] - [2023年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为1.1348亿港元,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的1.57566亿港元下降28%][18] - [2023年政府补贴为38.4万港元,较2022年的501.8万港元下降92.35%][15] - [2023年透过损益以公平值列账之金融资产/负债的公平值亏损净额为0,2022年为1174.4万港元][17]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亏损为6.19263亿港元,2022年为税前利润467.91万港元][13][1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税项开支为219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回拨153156千港元;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税项开支2022年为4213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开支][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21243千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00759千港元;应占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盈利56062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盈利][27] - [报告期内集团收入减少12.6%至25.2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6.2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4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12.6%至25.162亿港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28.776亿港元][6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6.212亿港元,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利润2.56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5.43港仙,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为盈利2.42港仙][64] - [报告期收入减少12.6%至25.162亿港元,主要因持续性收入减少][65] - [销售物业收入增加9.7%至18.094亿港元,因前期合同销售物业本期交付增多,但物业合同销售深度调整][66] - [物业租赁收入减少24.4%至4.212亿港元,因宏观市场疲弱及租赁需求下降][67] - [其他持续性收入减少57.4%至2.856亿港元,其中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减少28.0%,奥特莱斯营业收入增加31.7%][68] - [销售成本增加4.1%至20.693亿港元,因物业交付项目增加及租赁成本上升][69] - [毛利下跌49.8%至4.469亿港元,毛利率降至17.8%,因建安成本、租赁成本上升及租赁收入减少][70] - [其他收入减少85.9%至0.071亿港元,其他收益由亏损0.160亿港元转为收益1.060亿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448亿港元][71]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57.0%至1.002亿港元,行政开支持平4.567亿港元,其他开支增加至1.746亿港元][73] - [融资成本增加30.7%至3.602亿港元,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至7.2%][74] - [应占联营公司之利润为0.573亿港元,因新增联营公司第一亚太集团;所得税开支由回拨1.532亿港元增至0.022亿港元][75][76]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8.0473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964453亿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17亿港元和45.3205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074亿港元和52.259942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6.20833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0.760184亿港元减少][5]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9.11218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99758亿港元减少][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9258882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2670045千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788630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0779209千港元减少][6] - [2023年9月30日资产净值为3927319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42685002千港元降低][6]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息负债即期部分为143.087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62亿港元][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3.36784亿港元,负债总额为64.094643亿港元][13] - [2023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扣除信贷亏损后总计724832千港元,其中3个月以内为574474千港元,超过3个月为150358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总计977068千港元][29]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9815千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1374716千港元;2023年9月30日后,集团已支付优先票据本金及利息约65962000美元,银行及其他借款本金及利息约682985000港元][3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688170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7253709千港元有所下降][3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票据为47110千港元,较3月31日的893175千港元大幅减少][32] - [2023年9月30日应付建筑费用及保留金为2924107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592011千港元有所增加][3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计息债务为319.15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8.308亿港元有所减少;资本负债比率为77.9%,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有所上升][63]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1亿港元减少][6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3.06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5.251亿港元减少][7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计息债务为319.158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8.308亿港元减少][7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合计为208.55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12.792亿港元减少][80] - [集团所有其他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按每年2.80%至14.60%的利率计息,2023年3月31日为2.80%至15.00%][81] - [2023年9月30日,优先票据的账面价值为110.60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5.516亿港元减少][8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77.9%,较2023年3月31日的71.0%上升][83]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91.122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14.998亿港元减少;流动比率为1.25,较2023年3月31日的1.28下降][84]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计提拨备的未来资本开支金额为96.671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98.084亿港元减少][87] 经营策略与措施 - [为减轻流动资金压力,集团实施出售物业项目权益、加快物业预售销售、审视债务结构、收紧经营开支等措施][9] - [公司面对内外不利因素,资金压力未明显缓解,调整策略提升招商运营水平、降本增效、优化架构、稳定现金流、保障交付][35][36] - [借助国企平台优势,公司培育和引入多业态,完善园区产业生态圈,探索新业务增长点][37] - [公司精简管理团队,稳定园区运营,在商业运营上加强业内合作,引入新兴产业和新业态][38] - [报告期内,投开板块业绩受行业下行影响严重,后期将推进保交付和去化工作,推行精细化管理][40] - [展望下半财年,集团会保持谨慎财务管理,加速推进资产去化,降低有息负债][45] - [集团将依托“商贸物流 +”模式和政策优势,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美丽新城][45] - [集团将与国企股东深度融合,优化债务结构,去库存,维持安全稳健现金流][46] - [投资开发团队专注项目投资开发建设,上半财年推进降本增效、去化降杠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48] - [集团保留部分商业物业自营或长期出租获稳定收入和资产增值,其余逐步出售提供现金流][49] - [商管集团不断整合资源、升级服务,稳定现有客户同时引入优质业态和商户][50] - [商管集团组织各地华南城召开2023秋季市场发展委员会座谈会,举办品牌展会活动拉动消费提升人气][52] - [奥莱运营推出“月满华诞•礼惠金秋2023华南城购物嘉年华”系列活动进行强势营销][53] - [物流与仓储服务方面,乾龙物流打造三大业务平台,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未来现金流允许时将投资新物流园,获2023年物博会奖项][54] - [公司将保留物流及仓储设施、酒店等商业物业及若干商品交易中心商铺自营或长期出租,出售余下商品交易中心商铺及住宅物业][61] - [公司通过境内外银行贷款和不同融资渠道管理融资结构,维持流动性和增长势头][63] 业务发展成果 - [截至目前,郑州、南昌、合肥和哈尔滨项目陆续交付,其他项目快速推进][37] - [2023年9月,郑州地铁华南城东站正式开通运营,合肥、南宁等地地铁正在修建,全国华南城园区地铁站已超20个][39] - [华盛奥莱整体业绩同比提升30%以上,环比提升超100%,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约20%][43] - [深圳华南城商管与中壹汉方馆达成超4万平方米的租赁合约签约][41] - [乾龙物流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博览会,获评2023年物博会“优秀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商”奖项][42] - [华盛奥莱首个轻资产外拓管理项目落地珠海鹤洲][43] - [商管集团2023年4月深圳华南城商管公司与中壹汉方馆合作,10月合肥华南城与安徽省汽车经销商商会签约,规划超160万平米汽车产业园项目][50][51] - [奥莱运营业绩同比提升30%以上,环比提升超100%,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约20%,2023年6月首个轻资产项目签约珠海,预计2024年开业][53] - [第一亚太集团2022年12月特区建发入股50%成旗下子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合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8.93万平方米,管理服务项目115个,在管面积超2200万平方米][56] - [2023年10月15日结束的建材五金展销会吸引采购商超5万,现场销售额约6300万元,合作意向订单额超1.53亿元][60] - [2023年举办多场展会和活动,包括家居建材博览会、直播+跨境电商选品大会、月饼展销会等][58][59]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本期集团无源自香港的应课税利润,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中国附属公司须就各自应课税收入按法定税率25%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国土地增值税按30%至60%不等的累进税率征收][22] 股息分配 - [公司于2023年11月30日董事会会议决定不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2022/23财政年度上半年也未派发][28] - [原定于2023年12月29日或之前派付的2022/23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延至2024年12月31日或
华南城(0166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6:34
公司董事会成员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李文雄先生、鄭松興先生、耿梅女士、萬鴻濤先生、覃文忠先生等[4] - 李文雄先生自2022年9月23日起被任命为联席主席和非执行董事[5] - 萬鴻濤先生自2022年6月16日起被任命为执行董事兼副总裁[6] - 鄭松興先生自2022年9月23日起被重新指定为联席主席[5] - 雷鳴先生自2022年8月10日起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7] - 申麗鳳女士自2022年6月16日起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8] - 李愛花女士和鄧津女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被任命为非执行董事[8] - 徐閔女士自2023年1月6日起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9] - 李煦博士自2023年5月16日起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 中国市场销售情况 - 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深圳华南城项目 - 深圳华南城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17] - 深圳华南城商家将受益于深圳地铁10号线的开通[19] - 深圳龙岗万达广场开业以来一直保持高人气[21] - 深圳华南城距离平湖火车站仅2.6公里[21] - 深圳华南城的地铁10号线已通车,站点“华南城站”将带动客流[21] - 深圳华南城的第四代万达广场为商家带来更多商机和客流[22] - 深圳华南城的交通配套在不断完善[22] - 深圳华南城项目位于深圳龙岗区平湖物流园区,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23] - 深圳华南城一期城市更新项目已进入实质规划阶段[23] - 深圳华南城经营业态广泛,包括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电子配件、印刷、纸制品、五金化工等,同时提供银行金融、酒店食肆、政府机构等服务[25] - 深圳华南城引入行业领先租户打造酒店用品多品类资源集聚交易中心[25] 公司财务情况 - 2023年收入为40,522.62万港元,较2022年的96,159.23万港元下降57.9%[105] - 2023年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为69,998.4万港元,较2022年的76,020万港元下降7.9%[105]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2,685,002万港元,较2022年的45,089,972万港元下降5.3%[105] - 毛利率为20.2%,较2019年的29.6%下降9.4个百分点[106] - 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55,530.6万港元[107] - 2023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利润为22,548.01万港元[107] - 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为69,998.4万港元,较2022年的76,020万港元下降7.9%[107] - 基本每股盈利为6.34港仙,较2022年的9.39港仙下降32.5%[107] - 资产负债率为62.6%,较2019年的63.8%下降1.2个百分点[107]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推进深圳华南城一期市场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预计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后,建筑面积将会大幅提升,为公司的现金流和业绩带来增长动力[120] 公司管理和发展 - 公司管理团队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和优化[118] - 公司持续引入优质业态和商户,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助力商户拓展市场,繁荣发展[126] - 公司加快完善智能硬件基础建设和智能化系统,实现园区经营管理的数字化、线上化,为园区住户和商户提供最优质的园区增值服务[129]
华南城(0166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9 21:46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收入为4,052,262千港元,同比下降57.9%[2]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20.2%,同比下降9.4个百分点[2] - 公司2023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699,984千港元,同比下降7.9%[2] - 公司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为6.34港仙,同比下降32.5%[2] - 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62.6%,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2] - 公司2023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8.1%,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2] - 公司2023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555,306千港元,而2022年为利润676,564千港元[4] - 公司2023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利润为2,254,801千港元,同比增长2,631.1%[4] - 公司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51,588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244千港元略有增长[4] - 公司2023年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525,074千港元,较2022年的4,681,068千港元大幅减少[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2年的262.92亿港元增加至2023年的307.79亿港元,主要由于优先票据从26.72亿港元增至106.30亿港元[11] - 公司资产净值从2022年的450.90亿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426.85亿港元[1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2年的450.74亿港元下降至2023年的426.85亿港元[12] - 公司有息负债即期部分为127.85亿港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25亿港元[14] - 公司已从银行获取232.90亿港元的可用银行授信额度[15] - 公司计划通过出售物业权益、加快预售和销售、收紧经营开支等措施改善财务状况[14][15] - 公司董事认为,通过实施相关计划和措施,公司将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未来12个月的财务承担[15] - 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成功落实加快销售、收回应收款项、控制成本等计划[15] - 公司2023年收入为4,052,262千港元,较2022年的9,615,923千港元下降57.8%[23] - 公司2023年利息收入为137,350千港元,较2022年的192,444千港元下降28.6%[20] - 公司2023年政府补贴为9,776千港元,较2022年的54,643千港元下降82.1%[20] - 公司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51,588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244千港元增长2.3%[22] - 公司2023年已售物业成本为2,468,437千港元,较2022年的5,310,696千港元下降53.5%[25] - 公司2023年融资成本为769,426千港元,较2022年的787,788千港元下降2.3%[26] - 公司2023年工资及薪金支出为261,975千港元,较2022年的378,614千港元下降30.8%[25] - 公司2023年持作销售物业减值517,103千港元,较2022年的85,556千港元增长504.6%[25] - 公司2023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48,685千港元,其中持续经营业务税项回拨3,856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税项支出352,541千港元[28] - 公司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372,539千港元,同比下降46.5%,利润为54,328千港元,同比下降54.2%[30] - 公司2023年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确认收益2,553,014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度利润为2,254,801千港元[30] - 公司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20.44港仙,同比增长1,904%,主要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利润贡献[30]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总额为228,838千港元[31]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554,817千港元,同比下降329.5%[33] - 公司2023年应收账款为1,307,359千港元,同比下降52.9%,减值准备为330,291千港元[34] - 公司2023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1,028,879,149股,同比增长36.3%[33] - 公司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1,307,359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为330,291千港元,亏损率为25%[36] - 公司2022年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2,773,572千港元,预期信贷亏损为422,163千港元,亏损率为15%[37] - 公司2023年应付票据总额为893,175千港元,其中642,813千港元为3个月内到期[38] - 公司2023年应付建筑费用及保留金总额为2,592,011千港元,其中1,727,870千港元为1年内到期[39] - 公司总收入减少57.9%至40.523亿港元,主要由于物业销售及交付减少[64][6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减少7.9%至7.000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减少至6.34港仙[63] - 物业销售及融资租赁收入减少67.7%至23.728亿港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导致工程延误[65][66] - 物业租赁收入减少14.9%至7.758亿港元,深圳华南城为主要贡献单位[67] - 其他持续性收入减少33.1%至9.037亿港元,物流及仓储服务收入减少38.6%至2.678亿港元[68] - 销售成本减少52.2%至32.322亿港元,与收入减少基本一致[69] - 毛利下跌71.2%至8.200亿港元,毛利率下降至20.2%[70] - 其他收入减少45.8%至1.595亿港元,其他收益由8.042亿港元收益转为0.198亿港元亏损[71]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1.516亿港元,主要来自仓储物流资产[7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40.8%至2.187亿港元,行政开支降低13.8%至8.467亿港元[73][74] - 其他开支增加96.5%至8.717亿港元,主要由于应收贸易账款、持作销售物业、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及其他长期应收款之金融资产减值所致[75] - 融资成本减少2.3%至7.694亿港元,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至8.1%(2022年:9.0%)[76] - 所得税回拨390万港元,主要由于年内交付的物业减少导致相关利润减少及土地增值税转回[77] - 公司持有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5.251亿港元,较2022年的46.811亿港元减少[79] - 计息债务为328.308亿港元,较2022年的359.754亿港元减少[80]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合计为212.792亿港元,其中118.629亿港元须于一年内或应要求偿还[81] - 优先票据的利率修改为9%,到期日延长了20个月[82] - 优先票据的账面值为115.516亿港元,较2022年的122.952亿港元减少[84] - 资本负债比率为71.0%,较2022年的69.4%有所上升[87] - 流动资产净值为114.998亿港元,较2022年的64.266亿港元增加,流动比率为1.28(2022年:1.12)[8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未计提拨备的未来资本开支金额为98.08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5.125亿港元有所减少[89] - 公司在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项目,仅出售了第一亚太集团50%股权及西安华南城有限公司约69.35%股权[89] - 公司主要业务以人民币进行,收入和银行存款大部分为人民币,以外币计值的银行存款、银行借贷、优先票据等存在外汇风险[90]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计息负债即期部分达127.85亿港元,而现金及银行存款为25.25亿港元,存在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95] - 公司已偿还优先票据本金1.00305亿美元[100] 业务发展 - 公司与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完成股权交割,特区建发成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持股29.28%[40] - 公司成功与多家银行签订人民币60亿元流动资金银团贷款合同,贷款期三年,年利率为4.7%[40] - 特区建发以人民币12.57亿元现金对价入股公司旗下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股权[40] - 特区建发下属公司牵头设立总规模人民币110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公司优质开发项目[41] - 公司与特区建发旗下深圳市深基壹号产业园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以人民币50亿元现金对价认购西安华南城69.35%股权[41] - 深圳华南城一期市场城市更新项目地块面积约为43万平方米,现状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预计完成后建筑面积将大幅提升[42] - 华南城商管集团管理八个华南城项目共约690万平方米自持物业的租赁业务[43] - 2023年5月春季建材五金展销会吸引客流超过6万人,现场销售额和意向订单额合计超过人民币2亿元[44] - 2023年4月深圳华南城成功引进中壹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拓展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布局[43] - 2023年6月郑州华南城完成超16万平方米的大招商项目签约[43] - 华南城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已接入智慧电梯、园区能耗、智能客服、智慧停车、客流分析、在线租赁、商家动态等多领域数据[44] - 特区建发于2022年以人民币12.57亿元的现金对价入股第一亚太集团50%股权[45] - 第一亚太集团在2023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评选中位列第38名,荣获“2023中国特色物业服务领先企业-商贸综合园区服务商”称号[46] - 公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从上一财年的9.0%下降至8.1%,有息负债从359.8亿港元下降至328.3亿港元[47] - 公司收入减少57.9%至40.523亿港元,其中持续性收入减少25.8%至16.795亿港元[4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7.000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6.34港仙,董事会建议派付2022/23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48] - 公司现有土地储备总计12,194,100平方米已竣工物业,10,282,000平方米可售及运营中物业,5,822,400平方米发展中物业,14,315,300平方米规划作未来发展的已购土地建筑面积[52] - 公司商业管理团队管理约690万平方米的自持项目租赁,并为已售商业物业的小业主提供支持[54] - 深圳华南城连续六年被评为“深圳知名品牌”,华南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荣获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十佳”之一,并通过广东省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引领型)认定[54] - 第一亚太集团与特区建发达成合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55] - 第一亚太集团管理服务项目104个,在管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55] - 华盛奥特莱斯2023年1月1日至5月31日商品销售金额(GMV)同比增长92%[57] - 华盛奥特莱斯总开业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57] - 乾龙物流完成西安、郑州、合肥三个物流园区的资产出售,贡献大量现金流[59] - 郑州华南城家居建材博览会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共有约1500个标准展位[61] - 2022年9月至10月20日,华南城礼遇季系列活动持续进行,包括招商大会、招商签约等多个项目[60] - 2023年1月,各地华南城年货节火热开启,提升市场人气和客流[60] - 2022年7月,华南城集团主办的“2022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联盟创新发展与跨境电商政策解读直播大会”八城同步举行[60] - 2022年9月,深圳华南城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园区数字化转型系列活动”[60] 股东与股息 - 公司建议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2.0港仙,总额为228,838千港元[31]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19日至22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以确定有权出席股东周年大会的股东[102] - 公司将于2023年9月28日至10月4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以确定符合资格收取末期股息的股东[102] - 末期股息预计将于2023年12月29日或之前派发[102] 审计与公告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9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同意公司初步公告中的财务数据,但未进行核证工作[99] - 公司未在本年度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01] - 公司公告中的前瞻性陈述未经审核,可能受行业、经济状况及政府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104] 员工与薪酬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共有雇员2,686人,致力于招聘、挽留及培训员工,并根据市场趋势和员工表现进行薪酬和福利的年度检讨[93]
华南城(0166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2-23 16:50
公司人员变动 - 李文雄自2022年9月23日起获委任为联席主席兼非执行董事[4] - 郑松兴自2022年9月23日由主席调任为联席主席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4] - 万鸿涛自2022年6月16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集团副总裁[4] - 覃文忠自2022年6月16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集团财务总监[4] - 雷鸣自2022年8月10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4] - 申丽凤自2022年6月16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 - 2022年6月16日,深振业集团任命或提名高级管理人员担任集团重要职位[57] - 2022年9月23日,深振业集团董事长李文雄开始担任集团联席董事长[57] - 许照中先生自2022年5月18日起任香港汇德收购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股份于2022年8月1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79] 公司顾问及合作方信息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4] - 公司香港法律法律顾问为年利达律师事务所和礼德齐伯礼律师行[4] - 公司中国法律法律顾问为通商律师事务所[4] - 公司首席财务总监为陈茂昌先生(CPA, CFA)[4] 公司上市及票据信息 - 公司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1668,9%优先票据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到期时间分别为2024年4月、6月、7月、10月和12月[5] - 公司将11.5%、10.875%、7.25% 2022年到期及10.75%、11.95% 2023年到期优先票据延长20个月,新到期日分别为2024年4月12日、6月26日、7月20日、12月11日和10月9日,利率均改为9%[136][137] - 2022年9月30日优先票据账面价值为121.687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22.952亿港元[139] - 优先票据发行面值分别为350,000、350,000、300,000、370,000、225,000千美元,2022年4月1日账面价值分别为348,000、346,000、276,500、370,000、225,000千美元,2022年9月30日分别为330,600、346,000、276,500、370,000、225,000千美元[138] 深圳华南城项目情况 - 深圳华南城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物流基地,是集团首个项目[6][8] - 2021年9月,深圳龙岗万达广场在深圳华南城开业,开业后人气旺盛,与深圳华南城业态形成互补,带动客流[7][8] - 深圳华南城距离平湖火车站仅2.6公里,地铁10号线已通车并设“华南城站”,带来更多商机和客流[7][8] - 深圳华南城经营业态广泛,涵盖纺织服装、皮革皮具等多种品类,还配备银行金融、酒店食肆等设施及服务[10][11] - 2022年7月,引入行业领先租户在华南城园区一期市场开业,打造酒店用品多品类资源集聚交易中心和一站式采购中心[10][11] - 深圳华南城为项目内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服务,协助解决融资困难[10][11] - 深圳华南城作为“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单位,为从事出口贸易的小微企业提供便利通关环境[10][11] - 深圳华南城结合国家电子商务基地平台和综合配套,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和产业中心,带动深圳东北部经济发展[10][11] - 深圳华南城占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71万平方米[11] - 2022年8月,深圳华南城连续六年获“深圳知名品牌”称号[64][65] - 2022年8月,深圳华南城连续六年被评为“深圳知名品牌”[94][9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深圳华南城建面约239万平方米已竣工,约25万平方米物业规划建设中[85] - 深圳华南城总规划建筑面积2707300平方米,占比100%[103] 南宁华南城项目情况 - 南宁华南城规划净占地面积约183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88万平方米[14] - 南宁华南城推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1668广场运营良好[12] - 位于南宁华南城的阿尔特麦超市使用面积超5万平方米,客流稳定[13][14] - 南宁华南城已有超1万平方米体育产业项目签约进驻[13][14] - 南宁地铁6号线预计2025年建成,将在南宁华南城园区设“三津站”“华南城西站”“华南城东站”[1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南宁华南城建面约195万平方米已竣工,约15万平方米物业规划建设中[85] 南昌华南城项目情况 - 南昌华南城距离南昌西客站仅1.2公里[17][19] - 南昌华南城建立了近3万平方米的网络直播员培训基地[18][19] - 2021年8月,南昌华南城“南昌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被商务部增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8][19] - 2021年5月,南昌华南城江西五金机电市场开业[20] - 2022年4月,江西茶产业交易服务中心进驻南昌华南城[20] - 南昌华南城规划占地面积约261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87万平方米[22] - 2021年5月,南昌华南城江西五金机电大市场开业[21] - 2022年4月,江西茶业交易服务中心进驻南昌华南城[21] - 南昌华南城以“南昌高铁商务中心城”新定位,打造江西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经济圈[21] - 南昌华南城迎来江西茶业交易服务中心进驻,实现新业务和新消费突破[64][6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南昌华南城建面约240万平方米已竣工,约71万平方米物业规划建设中[85] - 南昌华南城总规划建筑面积6866000平方米,占比70%[103] 西安华南城项目情况 - 西安华南城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50万平方米[27] - 西安华南城五金建材产业已形成超100万平方米的集群规模[26][27] - 西安华南城园区内已有工商、交通、农业、邮政、秦农、渤海六家银行[26][2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西安华南城建面约241万平方米已竣工,约76万平方米物业规划建设中[85] 哈尔滨华南城项目情况 - 哈尔滨华南城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32] - 2021年9月,哈尔滨华南城的华南城中学校项目举行封顶仪式,预计2023年投入使用[29][30] - 2022年6月16日,哈尔滨华南城首届新能源电动车订货会在1号交易广场开幕[31][32] 郑州华南城项目情况 - 2022年9月7日,郑州华南城10区845户商铺交付[35][36] - 郑州华南城总规划净占地面积约70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37] - 郑州华南城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6公里,绕城高速在其周边3公里范围内有两个出入口[34][35] - 郑州华南城自2016年起逐步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37] - 郑州华南城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九届中部(春/秋季)建材五金家居展销会[3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郑州华南城建面约521万平方米已竣工,约211万平方米物业规划建设中[86] 合肥华南城项目情况 - 2022年10月19日,合肥华南城1668华商里精品6D项目举行复工仪式[39][40] - 合肥华南城已引入约30万平方米教育机构,拥有教职工和学生3万多人[41] - 合肥华南城总规划净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42] - 合肥地铁4号线南延线2020年10月施工,预计2024年开通,在华南城园区设三个站点[38][40] 重庆华南城项目情况 - 重庆华南城位于重庆巴南区,是集团首个直辖市项目[45] - 重庆华南城总规划净占地面积约590万平方米,总规划建筑面积约为1310万平方米[51] -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主线于2021年12月全线通车,提升重庆华南城所在区域对外互联互通水平[47][48] - 重庆华南城涵盖小商品、五金机电等多种经营业态,包括四大功能区[5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重庆华南城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建设已竣工,约50万平方米物业已展开规划建设[89] 宏观经济数据 -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较去年同期9.8%的增幅明显回落[53][55]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 [75][77] - 2022年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 [75][77] 公司合作与资金运作 - 2022年3月31日,华南城与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转让郑州和合肥的两个高标准物流仓储项目以盘活资产[56] - 2022年8月24日,深振业集团向华南城子公司第一亚太物业管理现金投资12.57亿元[56] - 华南城获得超96%债券持有人同意,成功完成总额15.655亿美元的五只离岸优先票据条款修订[56] - 2022年8月24日,特区建发集团以12.57亿元现金入股第一亚太物业,改善公司现金流[58] - 公司获超96%票据持有人同意,完成5笔累计15.655亿美元境外优先票据条款修改[58] - 2022年4月及8月,公司全额兑付本金及利息共21.5亿元[67][69] - 2022年8月,公司完成5笔总额15.655亿美元境外优先票据条款修改,折合人民币约110亿元[67][69][78][79] - 2022年10月,特區建發集團向公司借出2亿元3年期贷款[67][69]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境内银行50.3亿元授信[78][79]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物流资产转让合作单笔回笼资金17亿元[78][79] - 2022年7月公司公告出售深圳第一亚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0%股权,报告期内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和联营公司项目[141] - 2022年10月20日,华南国际获特区建发集团委托银行提供最高2亿元人民币贷款,重庆华南城同日将若干物业抵押给特区建发集团[180] - 报告期内,公司从公开市场赎回部分优先票据,本金总额为1740万美元[18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集团资产负债率降至62.3%,每股净资产约为3.71港元[57] - 公司资产负债率降至62.3%,每股净资产约为3.71港元[58] - 报告期内,收入减少47.1%至32.596亿港元,持续性收入减少4.3%至16.101亿港元[6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减少60.9%至2.568亿港元,核心净利润减少62.7%至2.421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降至2.42港仙[61] - 报告期内公司总收入减少47.1%至32.596亿港元,2021/22财年上半年为61.663亿港元[83][84] - 持续性收入由2021/22财年上半年的16.831亿港元按年减少4.3%至报告期的16.10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49.4%,2021/22财年上半年占比为27.3%[83][84] - 毛利率为30.0%,2021/22财年上半年为36.6%[83][8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2.568亿港元,2021/22财年上半年为6.567亿港元[83][84] - 每股基本盈利为2.42港仙,2021/22财年上半年为8.12港仙[83][84] - 与去年同期相比,集团收入下降47.1%至32.596亿港元(2021/22财年上半年:61.663亿港元)[11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下降60.9%至2.568亿港元(2021/22财年上半年:6.567亿港元)[110] - 基本每股收益降至2.42港仙(2021/22财年上半年:8.12港仙)[110]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下降主因是疫情及市场环境致物业交付和售价下降[110]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47.1%至32.596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61.663亿港元[111][112][11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减少60.9%至2.568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6.567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减少至2.42港仙,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8.12港仙[111] - 报告期内,销售成本减少41.6%至22.826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39.080亿港元[119] - 毛利下跌56.7%至9.770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22.582亿港元;毛利率下降至30.0%,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36.6%[120][124] - 报告期内,其他收入减少61.6%至50.4百万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131.3百万港元;其他收益由去年同期的12.8百万港元转为亏损16.0百万港元[121] - 其他收入减少61.6%至0.504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1.313亿港元[125] - 其他收益由去年同期0.128亿港元收益转为0.160亿港元其他亏损[125] - 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为0.196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0.100亿港元[1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61.9%至0.638亿港元,2021/22财政年度上半年为1.675亿港元[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