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指标 - 2022年度营业收入1310.72亿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3.71%[2][6] - 2022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97.76%[2][6]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017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97.70%[2][6]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26%,较2021年下降11.86个百分点[6] - 2022年末资产总额969.35亿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减少1.74%[6] - 2022年末负债总额381.38亿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增加1.93%[6] - 2022年末归属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81.40亿元,较2021年末调整后减少4.23%[6] - 2022年资产负债率39.34%,较2021年上升1.41个百分点[6]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61.39亿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52.54%[6] - 2022年营业利润 -2.18亿元,较2021年调整后减少102.42%[6] - 2022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49.27亿元、353.67亿元、305.56亿元、302.22亿元[8] - 2022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4.82亿元、2.34亿元、 - 15.23亿元、 - 0.37亿元[8]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5亿元,2021年为0.23亿元,2020年为2.15亿元[9] - 2022年度集团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56亿元,2021年调整后为69.64亿元[11]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10.72亿元,同比下降3.71%;营业成本1280.22亿元,同比增长4.26%[27] - 本报告期利润总额为 -2.69亿元,同比下降10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97.76%[28] - 本报告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减少3.17亿元,主要因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变化[29] - 营业收入中钢压延加工业占比99.77%,同比下降3.45%;其他业务占比0.23%,同比下降55.31%[30] - 钢材产品收入占比90.39%,同比下降6.59%;其他产品收入占比9.61%,同比增长35.74%[30] - 中国境内收入占比95.38%,同比下降4.29%;出口收入占比4.62%,同比增长10.06%[30] - 直销收入占比45.97%,同比下降19.27%;分销收入占比54.03%,同比增长15.19%[30] - 研发费用7.27亿元,同比增长13.59%[27] - 钢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1307.69亿元,同比减少3.45%,营业成本1277.27亿元,同比增加4.40%,毛利率2.33%,同比减少7.34个百分点[31] - 2022年销售量2581.65万吨,同比增加5.83%;生产量2508.38万吨,同比增加1.14%;库存量72.20万吨,同比减少45.55%[32] - 原燃材料营业成本1048亿元,占比82.05%,同比减少2.18个百分点;其他营业成本229.27亿元,占比17.95%,同比增加2.18个百分点[3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513.2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9.25%[37]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370.6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1.36%[39] - 2022年所得税费用 -4.55亿元,同比减少123.20%,主要因利润总额同比减少和形成可弥补亏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31.93亿元,同比减少6.62%,现金流出小计1270.54亿元,同比减少2.04%,现金流量净额61.39亿元,同比减少52.54%[58]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9亿元,同比减少18.85%,现金流出小计43.78亿元,同比减少7.50%,现金流量净额 -3.969亿元,同比增长6.15%[58]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1.74亿元,同比减少38.30%,现金流出小计56.49亿元,同比减少59.18%,现金流量净额 -2.475亿元,同比增长71.53%[58]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3.05亿元,同比减少2641.67%[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67.9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额减少62.19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减少3.17亿元并说明了主要原因[59] - 报告期内净利润1.8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39亿元[60] - 投资收益2.37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3.37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65亿元,其他收益0.87亿元,营业外收入0.59亿元,营业外支出1.1亿元[65] - 2022年末货币资金50.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5.25%;应收账款28.38亿元,占比2.93%;存货135.75亿元,占比14%[67] - 2022年末固定资产469.8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8.47%;在建工程67.32亿元,占比6.94%;使用权资产7.61亿元,占比0.79%[67] - 2022年末短期借款15.7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3%;合同负债63.93亿元,占比6.6%;长期借款6亿元,占比0.62%[67]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金融资产期初数7.11亿人民币,期末数7.11亿人民币,金融负债金额1.16亿人民币[68] - 集团股东权益与负债比率2022年12月31日为1.54倍,2021年12月31日为1.64倍[69] - 2022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36.08亿元,坏账准备7.70亿元,账面价值28.38亿元[119] - 2021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7.26亿元,坏账准备8.32亿元,账面价值18.94亿元[120] - 2022年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合并前净利润为0百万元,上年为39百万元[117] - 2022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9.19亿元,坏账准备7.66亿元,部分因票据逾期和经营困境计提[121] - 2022年末应收账款余额36.08亿元,较2021年27.26亿元有所增加[121] - 2022年按欠款方归集的余额前五名应收账款汇总金额22.21亿元,占比61.56%,坏账准备6.42亿元[123] - 2022年以不附追索权方式转让应收账款15.81亿元,终止确认费用1900万元[124] - 2022年3.99亿元应收账款通过保理业务质押取得短期借款3.99亿元[124] - 2022年末应付账款8.854亿元,其中1年以内占比98.50% [125] - 2022年未分配利润10.252亿元,较2021年12.179亿元减少[127] - 2022年营业收入131.072亿元,营业成本128.022亿元,较上年均有下降[128] - 2022年境内营业收入125.013亿元,境外6059万元[129] - 2022年财务费用中利息支出4.28亿元,较上年5.79亿元减少[130] - 税金及附加本年合计1083,上年合计1053[131] - 固定资产折旧等合计本年3839,上年3980[132] - 所得税费用本年为 - 455,上年为1961[13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0.26%,扣非后为0.02%[135] - 每股收益(基本和稀释),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0.017元/股,扣非后为0.001元/股[135] - 已签订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合同,2022年末合计3050,2021年末合计3648[136] - 2022年末净流动资产为 - 6922,2021年末为1916[138] - 2022年末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60781,2021年末为68027[139] 财务数据调整与追溯 - 2022年公司完成收购鞍山钢铁第二发电厂净资产事项,并追溯调整2021、2020年度财务数据[7] 股息分配与股东大会 - 董事会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68元(含税),预计分配利润约6400万元,约占净利润40%[12] - 公司拟于2023年5月29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H股6月3 - 8日暂停过户登记[13] - 末期股息预期于2023年6月27日或前后派发[13] 债券相关 - 2018年5月25日公司在港交所发行18.5亿港元零息可转换债券,2023年5月25日到期[14] - 集团发行18.5亿港币H股可转换债券,目前余额18.18亿港币[64] 税收政策 - 公司向非居民企业H股股东派息需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向自然人H股股东派息无需代扣[15] - 深港通内地企业投资者连续持有H股满12个月股息红利免征企业所得税,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深港通投资H股,公司按20%税率代扣个税[16] - 香港市场投资者投资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符合条件可申请退税[16][17] 生产与销售情况 - 2022年铁、钢、钢材产量分别为2623.55万吨、2658.66万吨、2508.38万吨,同比分别增加3.50%、0.45%、1.14%[18] - 2022年销售钢材2581.65万吨,比上年增加5.83%,综合成材率比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18] - 2022年产品成本同比降低3.8%[18] - 直供比例比目标值高3.5个百分点,拳头产品比例比目标值高2.55个百分点,东北区域销量比上年增长10%[18] - 鞍钢2项产品获中国钢铁工业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18] - 中标海外重点工程7项,出口订货量同比增长26.5%[18] 技术创新成果 - 4项产品全球首发,4项技术全球引领,2个项目分别获世界钢铁协会和中国专利优秀奖,专利创新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钢铁行业第三[19] - 62个项目上线投运,16项智能制造成果被评为试点示范、优秀案例,鞍钢股份连续5年被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19] - 全年立项放行节能项目23项,预计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余万吨,交易清洁能源电量26.2亿千瓦时,减少排放量42万吨,新项目预计年减少排放量47万吨[19] - 新型桥梁钢等4个产品实现全球首发,世界首套单绕组螺旋电磁搅拌装置等4个技术实现全球引领[71] 企业荣誉 - 2022年公司入选现金分红丰厚回报榜,获投资者关系相关奖项,朝阳钢铁和鲅鱼圈分公司获钢铁企业品牌相关荣誉[20] - 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鞍钢股份排名第99位[71] - 铁路耐腐蚀用钢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0%以上,连续19年位列行业第一;钢轨产品市场占有率16.9%,行业排名全国第二[73] - 取向硅钢销量创历史新高,重轨和核电用钢获评2022年度中国冶金行业最具竞争力产品[73] - 公司专利创新指数连续两年位居中国钢铁行业第三名[72] 未来发展战略 - 2023年公司将围绕鞍钢集团战略目标和布局,推进“11361”发展战略[21] - 推进钢铁基地、产线产品、相关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创效能力[22][23] - 推进服务型企业建设,完善营销战略布局,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客户黏度[23] - 推进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治理管控体系建设,实施“穿透式”授权放权[23] - 推动高水平科技研发,推进21个领域科技领军计划项目和5个科技卓越项目,开展协同攻关项目[23] - 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加快第二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海洋装备用先进金属材料原创技术策源地[23] 研发情况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2185人,较2021年的1806人增长21%,占比7.46%,较2021年增加1.52个百分点[56]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26.21亿元,较2021年的26.44亿元下降0.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0%,较2021年上升0.07个百分点[57] 企业架构变动 - 本年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鞍山钢铁第二发电厂,投资设立3家子公司,注销子公司鞍钢部件[35][82] 审计相关 - 境内聘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500万元,审计服务连续年限5年[82] - 聘请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70万元[82] - 最近三年内公司无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形[83] 法律诉讼 - 非重大起诉案件涉案金额100588万元,多数胜诉,部分进入执行程序,其他审理中[85] - 非重大应诉案件涉案金额6958.32万元,部分案件胜诉结案,其他审理中[85] 关联交易 - 获批交易额度为39764百万元人民币,未超过获批额度[88] - 采购主要原料关联交易金额为24365百万元人民币,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为32.27%[88] - 采购钢材产品获批交易额度为1462百万元人民币和3691百万元人民币,均未超过获批额度[89] - 采购
鞍钢股份(00347)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