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112,上市地点为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6] - 公司核数师为永拓富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6] - 黄雄基58岁,2004年4月联合创办公司,2011年7月带领公司于联交所上市[56] - 黄雄基具有超过30年创业及运营经验[56] - 莫伟贤50岁,2015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逾15年研究分析经验及逾3年多领域经验[57] - 莫伟贤于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曾任保集健康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46)执行董事[57] - 莫伟贤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曾任东南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现称中民筑友智造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726)执行董事[57] - 陈志强59岁,2011年6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陈志强于1991年10月取得英国及威尔士的事务律师资格,1992年2月取得香港事务律师资格,从事公司法及商业法执业超20年[58] - 陈志强自2014年9月至2015年10月为乐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现称创天传承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195)独立非执行董事[58] - 陈志强自2018年6月19日至2020年2月29日为人和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140)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主席兼审核委员会成员[58] - 陈志强于1986年7月自英国伯明翰Aston University取得土木工程理学士,1999年6月自中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取得中国法律法学学士[58] - 刘美盈40岁,2015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敏康37岁,2021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6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2022年收益为55,568,368港元[1][7] - 2022年年内亏损为32,598,174港元[7]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1,985,715港元[7] - 2022年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612,459港元[7] - 2022年资产总值为281,057,270港元[7] - 2022年负债总额为81,316,740港元[7]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99,740,530港元[7] - 2022年公司整体收益约5560万港元,2021年为5610万港元;亏损净额约3260万港元,2021年为1430万港元[8] - 2022年公司营业额为55,568,368港元,2021年为56,133,391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23][24] - 2022年公司毛利为35,881,869港元,2021年为37,039,762港元,较去年减少约3%[23][24] - 2022年公司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 - 22,694,210港元,2021年为1,264,708港元[23] - 2022年公司亏损净额为32,598,174港元,2021年为 - 14,301,244港元[23] - 2022年公司每股亏损约为18.24港仙,2021年为每股亏损26.83港仙(经供股调整重列)[26] - 2022年公司录得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2,000,000港元,2021年为15,500,000港元[26] - 2022年公司未确认与广告及媒体分部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有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减值拨备,2021年约为3,000,000港元[2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8亿港元(2021年:1.6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6亿港元(2021年:1.02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为1.9%,2021年为2.3%[4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分为5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2294184.48港元,分为229418448股缴足股份[46]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1年也无派息[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50名雇员,2021年为55名,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290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除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投资外,无持有其他公司重大投资[50] - 财政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也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其他计划[5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任何资产,2021年也无[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也无[5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广告及媒体业务应占收益约4630万港元,2021年为4340万港元,未恢复至疫情前约7760万港元水平[8] - 2022年金融服务业务总收益约930万港元,2021年为1270万港元[8][9] - 2022年12月31日,约9500万港元的孖展贷款融资批授予孖展账户客户,2021年为9010万港元[9] - 公司间接持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基石证券,2022年孖展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对其贡献逾94%收益[11] - 2022年公司来自广告及媒体业务的收益较去年增加约7%或2,900,000港元至46,300,000港元[24] - 2022年公司来自金融服务业务的收益较去年减少约27%或3,400,000港元至9,300,000港元[24] - 2022年公司行政开支约为61,600,000港元,2021年为52,3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8%或9,300,000港元[24] 供股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公司建议进行供股,4月完成并成功筹得所得款项净额约6162万港元[11] - 2022年1月21日公司宣布供股,4月26日完成,发行172,063,836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6200万港元[42] - 2022年12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扩展孖展融资业务5162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1000万港元,实际所得款项净额约6162万港元[42] 户外媒体网络地点情况 - 2022年香港办公室、商业及住宅大厦网络选定地点为1069个,2021年为1063个[13] - 2022年新加坡办公室及商业大厦网络选定地点为491个,2021年为510个[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数码户外媒体网络覆盖的选定地点总数为1560个,2021年为1573个[13] - 公司在香港的大型户外媒体网络包括八个地点,其中七个为大型LED面板,一个为广告牌[14] - 公司在香港铜锣湾、尖沙咀、旺角及观塘四个策略性地点共拥有七个大型LED面板,持有其中三个LED面板的独家广告销售权,金钻玺的LED由巨型屏幕及广告牌组成,总计212平方米[15] - 公司在新加坡大型户外媒体网络内拥有现有户外地点并增添一个新户外地点,在策略性地点合共拥有十二个户外地点[17] - 公司扩展与CIMB Plaza及莱佛士坊30号的合作伙伴关系,营销其在大厦内的所有户外空间[17] - AZ @ Paya Lebar大厦位于新加坡最繁忙的商业及工业中心之一,离主要高速公路出入口仅500米[17] - One - North商业中心占地200公顷,策略性位于新加坡核心地段[17] - 公司继续持有乌节门行人道的独家广告销售权(静态及数码)[18] - 公司拓展与楼高13层的HarbourFront Centre (HFC)的独家合作伙伴关系[18] - 公司与Waterway Point以及Marina Country Club就其正门LED屏幕建立合作伙伴关系[18] 业务表现及展望 - 第四季度公司广告及媒体业务表现受COVID - 19疫情影响,公司相信2023年广告商将再次投资[19] 社区责任相关 - 公司致力于透过承担社区责任创造更美好社会,参与新加坡及香港的社区、慈善及国家建设活动[20] 未来营业额及成本预测 - 2023 - 2026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营业额增长率分别为17.26%、4.72%、3.61%、2.50%,新加坡分别为9.08%、7.19%、5.29%、3.40%;2023 - 2026年香港估计营业额分别为2770万、2900万、3000万、3080万港元,新加坡分别为2440万、2620万、2760万、2850万港元;预计2027年香港及新加坡通胀率分别为2.0%、1.5%,对应估计营业额分别为3150万、2890万港元[29] - 2023 - 2027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总估计服务成本分别为1240万、1380万、1490万、1530万、1560万港元,新加坡分别为1000万、1030万、1110万、1150万、1160万港元[30] 现金产生单位相关参数 - 香港及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五年后增长率分别为2.0%、1.5%[31] - 香港及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预测现金流量贴现率分别为19.1%、18.1%[32] 应收孖展贷款相关情况 - 2022年公司确认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79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拨备拨回约500万港元[34]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质押证券未贴现市值约1.22323亿港元(2021年:2.84761亿港元),证券抵押品市值约1542.4万港元(2021年:2592.7万港元),折后市值与应收孖展贷款账面价值差额约4071.3万港元(2021年:1901.4万港元),应用20%(2021年:25%)平均折价[36] - 2022年应收孖展贷款违约概率为35.2%(2021年:49.1%)[37] - 2022年12月31日报告期末确认应收孖展贷款预期信贷亏损估计拨备约1725.6万港元(2021年:933.5万港元),2022年减值亏损792.1万港元从年内损益扣除(2021年:拨备拨回501.1万港元计入年内损益)[4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孖展贷款账面价值(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减值亏损)约为7770.4万港元(2021年:8075.7万港元)[40] 公司治理相关 - 2022年1月1日,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新企业管治守则修订生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守则条文[61] - 公司采用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买卖标准,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遵守规定[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4] - 新企业管治守则规定董事会每年至少开四次会,会前发至少14日通知,2022年董事会召开13次会议[68] - 2022年公司召开两次股东大会,高冉、安锡磊、陈志强、刘美盈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分别为100%、100%、100%、84.6%,股东大会出席率均为100%[69] - 黄雄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23.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50%;莫伟贤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23.1%,股东大会出席率为50%;黄敏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4.6%,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6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其中四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3] - 七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GEM上市规则中董事会至少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占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75] - 高冉先生、安锡磊先生及黄雄基先生将根据组织章程细则于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且均符合资格膺选连任[73] - 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符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相关守则条文,其职权范围于2016年1月及2019年1月修订[81] - 公司主席职位由高冉先生担任,行政总裁职位由黄雄基先生担任,二者角色分开[72] - 全体董事任期须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一次及膺选连任[73]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评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75] - 每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就其独立性作出年度确认[76] - 新委任董事将获提供就职培训及资料[77] - 公司将向董事提供法律、规则、法规及公司业绩等更新资料,鼓励董事参加培训课程并承担费用[79] - 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4/4)[83] - 财政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88] - 财政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92] - 提名委员会自2013年8月起监督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施行[9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七名董事,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9
基石金融(08112) - 2022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