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投资与资产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除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之投资外,无持有任何公司的重大投资[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抵押任何资产(2022年:无)[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3] - 公司于财政年度无重大收购或出售,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其他计划[38] 董事信息 - 安锡磊44岁,2016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 - 黄雄基59岁,2004年4月联合创办公司,2011年3月24日获委任为董事,2011年6月9日获指派为执行董事[8] - 莫伟贤51岁,2015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1] - 刘始豪29岁,2023年9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2] - 刘始豪曾任职的基石证券有限公司为公司间接拥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12] - 陈志强60岁,2011年6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 - 刘美盈41岁,2015年11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黄敏康38岁,2021年7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8] 企业管治与合规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新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所载之适用守则条文[22]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买卖标准,各董事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该规定标准[23] - 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采纳举报政策[58] - 公司于2022年11月11日采纳反贪污政策[87] - 公司参考香港证监会2012年6月颁布的“内幕消息披露指引”制定内幕消息政策[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确认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合适有效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系统[104] - 公司制定环境管理相关政策和规程,以减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23] - 公司遵守香港环境相关法律法规,2022及2023年均无重大违规情况[123] 董事会组成与变动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安锡磊等4位执行董事和陈志强等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4] - 安锡磊于2023年9月5日前任副主席,同日调任为公司主席[24] - 刘始豪于2023年9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4] - 高冉于2023年9月5日辞任执行董事[24] - 2023年9月5日前公司主席为高冉先生,之后为安锡磊先生,行政总裁为黄雄基先生[72] - 2023年9月5日前投资委员会主席为高冉先生,之后为安锡磊先生,同日刘始豪先生获委任为成员[77] - 2023年9月5日,刘始豪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投资委员会成员[132] - 2023年9月5日,高冉辞任执行董事及投资委员会主席[132] 会议情况 - 2023年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30] - 执行董事安锡磊、莫伟贤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5/5),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2023年9月5日获委任的刘始豪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1),2023年9月5日辞任的高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0%(0/4),股东大会出席率0%(0/1)[3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志强、刘美盈、黄敏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5/5),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30] - 财政年度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在无其他董事出席情况下举行1次会议[34] - 薪酬委员会成员黄敏康会议出席率100%(2/2)[41] - 提名委员会成员黄敏康、陈志强、刘美盈会议出席率100%(2/2)[43] - 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安锡磊、莫伟贤、刘美盈会议出席率100%(1/1)[49] - 财政年度执行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原主席高冉任职至2023年9月5日,之后安锡磊任主席[52]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四次,约每季一次,会前发至少14日通知,2023年已召开5次规定董事出席的会议[110] 董事合约与酬金 - 四名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终止通知期限为3个月或6个月;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服务合约或委任函,终止通知期限为1个月或3个月,全体董事任期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及膺选连任[73] - 执行及非执行董事酬金分别按相关因素及技术、经验等因素确定[78] 公司运营相关 - 管理层在财政年度向董事会提供季度更新资料,含综合财务报表[54]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及以上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65] - 公司秘书陈秀芝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91] - 公司于2023年5月11日在股东周年大会上以特别决议案批准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92] - 股东若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提名非退任董事竞选,须在特定7日期间内递交书面提名通知[9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活动、挑战及措施[118] - 公司与主要持份者通过会议、电子平台、公众活动等渠道沟通[119] - 年度报告将在公司网站(www.cs8112.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載[127] - 本公布将在联交所网站刊登最少七日,也将在公司网站刊登[1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8,637,971港元,2022年为31,985,715港元[143] - 2023年营业额为57,960,680港元,2022年为55,568,368港元;2023年毛利为36,265,866港元,2022年为35,881,869港元[154] - 2023年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 - 36,453,355港元,2022年为 - 22,694,210港元;2023年亏损净额为 - 49,612,842港元,2022年为32,598,174港元[154] - 2023年行政开支约78,700,000港元,2022年为61,6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8%[155] - 2024 - 2028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总估计服务成本分别为14,200,000港元、14,500,000港元、15,000,000港元、15,400,000港元及15,800,000港元[159] - 2024 - 2028年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总估计服务成本分别为11,600,000港元、12,600,000港元、13,300,000港元、14,000,000港元及14,500,000港元[159] - 未来香港及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剩余期间增长率均为2.0%[160] - 2023年公司整体收益约58,000,000港元,亏损净额约49,600,000港元,2022年分别约为55,600,000港元及32,600,000港元[16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207,770,012港元,负债总额57,511,384港元,资产净值150,258,628港元[164] - 2023年毛利约36,300,000港元,较上一年度上升约1%,毛利率由65%减至63%[177] - 2023年每股亏损约21.20港仙,2022年为每股亏损约18.24港仙[17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41亿港元,2022年为1.8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8100万港元,2022年为1.16亿港元[18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比率约为2.3%,2022年为1.9%[18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为5亿港元,分为5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已发行股本为229.418448万港元,分为2.29418448亿股缴足股份[19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19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53名雇员,2022年为50名;财政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3000万港元,2022年为2900万港元[193] - 2023年度集团收益约为580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196] - 2023年度集团负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约为3650万港元,2022年约为2270万港元[197] - 2024 - 2028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营业额增长率分别为5.60%、4.88%、4.16%、3.44%及2.72%;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营业额增长率分别为10.0%、8.0%、7.0%、6.0%及4.0%[200] - 2024 - 2028年香港现金产生单位估计营业额分别为2730万、2860万、2980万、3080万及3170万港元;新加坡现金产生单位估计营业额分别为2570万、2780万、2970万、3150万及3280万港元[2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广告及媒体业务收入约49,200,000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6%;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8,700,000港元,同比减少约6%[167] - 基石证券为集团间接拥有91.19%权益的附属公司,孖展融资业务利息收入占其约95%收益[147] - 2023年确认与金融服务分部相关的应收孖展贷款减值亏损约3,000,000港元,2022年为7,900,000港元[182] - 2023年12月31日,客户质押证券未贴现市值约127,937,000港元,2022年为122,323,000港元[183] - 2023年证券抵押品折价比值与应收孖展贷款账面价值差额约58,897,000港元存在违约风险敞口,2022年为40,713,000港元[183] - 2023年应用基于市场惯例的31%平均折价反映证券抵押品市场风险,2022年为20%[183] - 2023年12月31日,约89,900,000百万港元的孖展贷款融资授予孖展账户客户[16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孖展贷款账面价值(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减值亏损)约为6632.8万港元,2022年为7770.4万港元[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1,589幢位于香港及新加坡的大厦设置品牌平面显示屏幕[148] - 广告及媒体业务收益较去年增加约6%至4920万港元,金融服务业务收益较去年减少约6%至870万港元[196] 环境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温室气体排放及无害废弃物外,无大量废气排放、水污染物及有害废弃物[107] - 集团运营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中,纸张用量0.2吨,密度0.004单位/雇员;碳粉盒用量8.2个,密度0.158单位/雇员[109]
基石金融(08112) - 2023 - 年度业绩